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02章 路遇故人

初唐:砥砺前行 第302章 路遇故人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02章 路遇故人

第302章 路遇故人

慕容诺曷钵这话是真心实意的,他此身几次遭逢大难,给他带来威胁的都是身旁的人,相反因战略价值缘故,唐军多次相救。

在慕容诺曷钵的眼中,唐军真就比吐谷浑的军队靠谱。

慕容闼还想着要用什么说词说服自己的父汗,结果竟是一拍即合。

“那孩儿这便回去安排?”

慕容闼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慕容诺曷钵却急不可耐的催促道:“去去去,快去,莫要让吐蕃使者抢了先。你可以告诉陈侍郎,莫要担心我吐谷浑无力支付军饷,我们可以用军马代替,实在不行,裁军亦可,决不委屈了天朝天兵。”

慕容闼面容僵硬,想了想,想到了陈青兕那句“好死不如赖活着”,有这样的父亲吐谷浑还有什么希望?

转念一想,夹在大唐、吐蕃中间,真要换一个能干的雄主,未必能够活到现在。

这样逆转思维,一切都释然了。

慕容闼再次回到了长安,将慕容诺曷钵的决定告诉了陈青兕。

当然他隐瞒了自己父亲窝囊的态度。

陈青兕见事情进展的顺利,也懒得深究,说道:“慕容郎君可向陛下上疏,请求援助,在下自会在庙堂上为郎君说话。但成与不成,在下不敢保证,只能说有机会,尽力而为。”

慕容闼看着心系青海战局的陈青兕,尽管知道他所作一切都是为了大唐,但吐谷浑确实能从中获利,起身弯腰作揖,深切的说道:“不管成与不成,吐谷浑永远是陈侍郎的朋友。”

当李治收到慕容闼代表吐谷浑上表国书的时候,眉宇间充满了笑意。

毫无疑问,这必然是陈青兕的手笔。

让吐谷浑来负责唐军的军费本就是陈青兕的建议,若无他从中谋算,吐谷浑怎么可能提出一样的提议?

不枉自己破例将他提拔为侍郎之位。

让陈青兕来当这个兵部侍郎,就是想让他有力量推动在青海驻军一事,让他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李治心下满意,他就喜欢这样能够迎合自己心意,且能将事情干的漂漂亮亮的臣子。

所以尽管他有心压一压陈青兕,但一遇到事情,却也总能想起陈青兕,让他来处理。

而陈青兕每每都能将事情办的出人意料的漂亮,忍不住不用。

对于陈青兕促成了唐军不费军饷便在青海驻军的事情,兵部尚书姜恪又是一阵长吁短叹,有一个如此能干,惹眼的下属,他这个上司压力好大。

姜恪将手上的事务放到一旁,问道:“陈侍郎,现在处理什么事情?”

库部司主事吕梓道:“陈侍郎在查阅兵部这些年的战例,看的很是认真。”

姜恪皱眉道:“他手上的事情都处理完了?”

吕梓颔首叹服:“午时前就处理好了……陈侍郎当真是奇才。我兵部事务繁杂,陈侍郎初来乍道,只用了不到一月的时间熟悉了所有流程。对于事务的处理,高效快捷。他人一两天的事务,他只需半日便处理妥当,且未有纰漏。”

姜恪听了脸上有些燥,他是由武职转入文职,在当任兵部尚书之前,他是左卫将军,升为兵部尚书的时候,因不适应,闹了不小的笑话,亏得老上司任雅相的帮助,这才渐渐上手。

而陈青兕虽说是文官出身,却从未接触过兵部事情,但他入职之后,却并未如自己一样,出过差错,闹过笑话。最多就是效率慢一些,不懂的就问,弄明白了再做决定。然后不到一个月,已经完全适应了环境,现在更是游刃有余,两者表现,不可同日而语。

见姜恪有些愣神,吕梓说道:“尚书可有事,下属这便去请他。”

姜恪忙道:“没事,不用。”他做贼心虚,怕对方乱想,解释道:“只是有些好奇,不知他看那些作甚。”

吕梓说道:“这个属下就不知道了。”

陈青兕走出档案室,已时近黄昏,随着上手兵部的事情,他一有空就往兵部的档案室跑。

兵部的档案室有唐朝立国以来绝大多数战役的详细记录,其中包括了耳熟能详的虎牢之战,李世民一战擒双王,也有李靖奇袭定襄,覆灭突厥的唐灭突厥之战。

这些战役不管是书上记载,还是众口流传,都只是述说大概,细节跟深层次的东西,都不会出现在明面上的记录。

但兵部的档案里却有详细的记载,双方有多少兵,面临什么局势,战后阵亡了多少人,每一个将领的任务是什么,获得什么功绩都有记载。

让人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深层次细致的谋划决断……

看了这些战役,陈青兕揣摩当时为将者的心理博弈,感觉对自己的帮助,比死读兵书更有效果。

陈青兕在自己的办公署收拾了一下,来到了兵部马厩,自己新得的青海骢冠军正在闭目睡觉。

冠军是陈青兕特地给宝驹起的名字,缘由就是马脸上那一条长长的白色数字“1”。

“1”即为冠军之意。

陈青兕骑着冠军,回到了陈邸。

小家伙是越来越好玩了,尽管不会说话,但是逗弄他的时候,咿咿呀呀的说着“婴语”,还边说边“咯咯”的笑,让人的心都跟着化了。

陈青兕现在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陪自己的宝贝儿子聊天。

“镜镜……”

“小镜镜……”

陈青兕抱着小家伙,不住的叫他的小名。

这个时代并不兴直接取大名,先取小名渡过最危险的幼儿时期,再取大名,然后行冠礼的时候,由长辈赐字。

古人有一种迷信,因幼儿夭折率太高,喜欢给幼儿取贱名好养活。

这种习惯迷信不只是百姓相信,王孙贵族,甚至天子都是如此,是故不少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有一个让人发笑的小名:稚奴、寄奴、阿兕子、垃圾、斗将,黄奴,阿倪,丑瑰、溪狗等等。

陈青兕不信这个,给自家的宝宝取了一个“镜”字当小名,有洞达世情、清正高洁之意,又有以人为镜之意。

小家伙已经记住了陈青兕这个父亲的声音,他虽听不懂话,但只要这个熟悉的声音一响起,他就会配合的发出各种声音回应。

萧妙宸则在一旁瞧着这温馨一幕,明艳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陈青兕看了一眼一旁的夫人,说道:“再过几日就是中秋,芙蓉园会有灯会,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看看?”

萧妙宸并没有中秋赏月看灯的习惯。

中秋节尽管起源很早,周朝就有记载,汉晋时期,已经有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以及赏月的活动,只是一直不被重视,很是小众。

直到唐朝贞观天子李世民亲自将八月十五中秋节定为大唐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然后经过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这才正式推广,以至于成为华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故而中秋赏灯赏月并未普及,萧妙宸远在江南自是未有感受过。

萧妙宸笑道:“听说中秋赏灯赏月在长安一带极盛,妾身也想见识一下。”

“好,就如此定了。”

陈青兕将自己的额头顶在小家伙的额上,道:“阿耶带镜镜去看灯赏月,好不好!”

回答他的是一阵阵咯咯的声音。

很快到了八月十五这天,陈府上下都在为夜间的出游准备,陈青兕依旧骑着冠军,周奎驾着马车,萧妙宸与浅言、晴空在车里,还有四名护卫以及两名丫头跟在马车的左右。

随着陈青兕的地位上升,出行也有了小小的排场。

长安作为这个世界最大的都城,每当过节的时候,少不得人潮拥挤。

但比起后世,一个小小的地方拥挤入数十万的游人,这个时代还是好许多的。

周奎一边驾着马车,一边叮嘱在前面开路的两名护卫,告诫他们不可惊扰同行百姓,亦不可让百姓靠近。

陈青兕在一旁并不说话,但眼眸中对周奎这个负责宅邸内外安全的管事的表现很是满意。

关乎自己家人的安危,谨慎一些总是没错。

这刚汇入朱雀大街,陈青兕这一行人就被路人发现了。

“陈先生!”

“陈先生!”

“陈先生!”

……

陈青兕在大唐青少年一代人中很有名望,诸多人或是喜欢他的诗,或是文章,或是他的为人,总之只要在大街上遇到他,都会有种行大运的感觉,也不叨扰,只是恭恭敬敬的行礼,叫一声:“陈先生!”

平素回来皇城的时候,这种情况便时常发生。

陈青兕也都客气回应。

但此时是过节,青少年是游玩的主力,他们三五成群的结伴而行,这一遇到陈青兕,争先上来问好。

陈青兕回礼都有些忙不过来,心中祈求着快些进芙蓉园。

芙蓉园是皇家禁苑,位于曲江池南岸,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曾把它赐给了爱子李泰,李泰去世后,李治将之赐给东宫。

平常时节芙蓉园是不对外开放的,但如中秋节这样的喜庆节日,芙蓉园会对长安城内一部分人开放,如王孙贵胄、官员、外宾等,有关系的文人雅士也能在上述人员的带领下一并入内。

只要进了芙蓉园,这种情况肯定好转。

陈青兕应付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士人。

驾车的周奎突然说道:“郎主,前面是王方翼王将军。”

周奎知道陈青兕对王方翼很是欣赏,驾车的时候瞧见他正在与一人在街上聊天,提醒了一句。

陈青兕顺着周奎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到王方翼正在与一人交谈。

王方翼原本是在地方折冲府当任校尉。

铁勒五部叛乱,王方翼跟着郑仁泰并没有混到什么功绩,但陈青兕在谋建三受降城的时候有意提拔对方,给他表了功。

王方翼也因此调回了长安,现在在左威卫府任职。

陈青兕没有任何犹豫,策马上前。

这人际关系就是越接触越亲。

两人平时各有工作任务,没有接触的机会。

这路上偶遇还当作没看见的擦肩而过,一次两次,关系就淡下去了。

可只要寒暄两句,哪怕说一些没有半点营养的废话,都能够将关系续上。

“仲翔!”

陈青兕叫了一声,下马上前。

王方翼听到有人叫自己,见是陈青兕,脸上立刻露出欣喜之色。

“陈侍郎!”

他快步上前,深深作揖道:“还未正式谢过侍郎,今日遇上,请受在下三拜。”

陈青兕惊讶道:“仲翔这是为何?”

原来王方翼此番调回京城,无意中挽救了他母亲的性命。

王方翼为人至孝,在外地任职唯一担心的唯有自己年迈的母亲。而王母深知自己儿子孝顺,不敢将自己生命的事情相告,怕耽误他的前程。

历史上王母就是因此病故的,王方翼回长安服丧。服丧期满后,方才得到机会随裴行俭讨伐李遮匐,从而走上历史舞台,大放异彩。

陈青兕送了王方翼一份功劳,令得他调回长安,从而发现了母亲卧病在床。

王方翼日夜侍奉左右。

这有儿子在身旁悉心照顾,王母的病意外康复了。

王方翼并不知自己如果自己不回来,母亲就会因此病故,却也感激陈青兕给了他此次照顾母亲的机会。

陈青兕听极缘由,顿时好感大生。

孝顺的人是最讨人亲近的。

“那是仲翔孝义,伯母吉人天相。”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与王方翼年纪相仿的男子,说道:“你们可是准备赏灯赏月,不妨一并同行?”

王方翼挥手叫来那男子,介绍道:“侍郎,这位是在下至交,姓赵,双名持满,乃长安县县尉。”

赵持满孔武有力,穿着一身紧身劲服给人一种很是干练的感觉。

赵持满作揖行礼。

陈青兕笑脸相迎,王方翼的好友,自然也是他的好友。

王方翼带着几分歉意的说道:“在下本打算邀请兄长一起赏月饮酒,只是他有紧急公务在身,不便出游。在下正好闲来无事,给他充当下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