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295章 论海东

初唐:砥砺前行 第295章 论海东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295章 论海东

第295章 论海东

经过一系列的事情,陈青兕在战略方面的才能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承认。

尤其是李治,此时此刻在他心中,以战略而论,陈青兕是独一档的存在。

尽管他的身份地位在这一群人中是最低的,没有最初的发言权,但都不太愿意在他面前开口献丑。

李绩轻捋着胡须,说道:“对于东海东半岛的研究,小陈先生最为深切,不如让他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陈青兕先向李绩作揖,也不谦虚说道:“现在海东三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三方呈现一个微妙的平衡,高句丽因忌惮我军,不敢全力进攻新罗。百济只想趁乱占点便宜,不愿加大攻势,吸引新罗的仇恨,免得新罗将主力调回来,对付他们。双方都存有顾虑,新罗内有贤人,实力不俗,因故稳定住了局面。”

“只要我军一直如此按兵不动,这种局面会僵持很久,直到第四方势力介入,打破三者平衡。”

李治、李绩、任雅相都听出了“第四方”的意思,同时愕然。

李治问道:“爱卿这言外之意,除了我们,还有其他力量盯着海东?不可能吧!”

李绩、任雅相也是同样意思。

海东半岛位于极东北,那里一穷二白,位于旮旯角。

若不是心中有执念,也想求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好全力向西发展,李治都不乐意搭理。

就那三面临海的地方,还会有其他的势力觊觎?

至于苏定方、姜恪两人一时不知说的是什么。

两人都是凭借军功上位,地地道道的武人,本质上还是大老粗。

苏定方在临阵指挥,阵仗对敌上堪称天下无双,但大方略的细节上还是略有逊色的。

陈青兕自若道:“陛下莫要忘了,在新罗、百济以南,跨海相对之处,还有一个倭国。”

李治对倭国没有多少印象,只是知道在东方确实有一个小岛国。因为倭国既不上贡,也不称臣,在朝廷这边也不受多少待见。

“爱卿是说,他们有可能也觊觎着海东?”

李治大袖中的手紧了紧,在陈青兕这里,他总能听到一些意外的东西,让原本清晰明了的局势变的复杂。但他更清楚,对方的分析判断从未出错。

“当然!”

陈青兕回答的毫不犹豫,说道:“臣与倭国商人有过往来,关于海东方面的事情,当初大多都是从倭国商人嘴里听来的。臣对于接触过的倭人皆有一种感觉‘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严而不怀德’。当初他们与前朝炀帝的国书中有有言‘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也可见他们的傲慢。”

李治心中大为不喜,尽管这国书给的是杨广,但他与杨广的身份有什么区别?

陈青兕对于这个时代的小日子有过了解。

迄今为止,倭国派了三波遣唐使,但这个时候的倭国对远在西边的唐帝国并没有多少敬畏,三次遣唐使的规模都很小,人数也少,组织不严密各色人等配备不整齐,关键是他们不为进贡而来,得不得朝廷的重视。

直到白江口海战,唐王朝一巴掌打在了倭国的脸上,这才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德”,开始大规模的派遣遣唐使,还亲自参加了唐高宗的封禅大典,甚至于还效仿李治天皇的称号。

陈青兕继续道:“倭国在海东曾经有占据过一地,叫做任那,当时很多倭国豪族都迁居此地。百年前被新罗覆灭,倭国遗民得到了百济的庇佑。因故百济与倭国的关系极好,双方互为盟友,关系极其密切,倭国是有可能在特定的时间掺和一脚的。”

他见气氛有些沉闷,随即笑道:“但也无须顾虑太多,倭国实力有限,他们能够打破海东半岛的局面,是因为我们不出击,一旦出击,不值一提。”

李治瞬间放心了,也第一次从陈青兕这里听到对方实力不济的言语。

陈青兕之前一次次的说吐蕃如何如何厉害,搞得他都有些怀疑自己的实力了。

“故而,臣以为就算此刻不宜出兵,我们也许做好出击的准备,避免新罗真给高句丽、百济、倭国联手灭了。”

海东半岛地形复杂,真要没有新罗的协助,唐军即便能胜,付出的代价也是无法估算的。

尽管陈青兕很讨厌棒子的前身新罗,却也知道新罗现在不能灭。

唐朝的主要对手还是吐蕃,不能为了海东损耗太多的国力。

李治点了点头。

“此外……”陈青兕说到最关键的地方,他目光灼灼的看着上首的李治,说道:“臣以为,想要海东长治久安,最好的办法,先灭百济。”

李治惊愕的看着陈青兕。

周边几位大臣也神色莫名,怎么又扯到灭百济上去了。

唯有李绩最先明白,微微颔首。

陈青兕不敢卖关子,吊胃口,直接道:“海东三国的平衡,会因第四方势力的介入破坏,自然更包括实力强劲的我们。如果朝廷大举出兵高句丽,高句丽十之**会上下震恐,从而将主力兵马调往辽东抵御。如此将会造成大后方的空虚,新罗觊觎高句丽南部疆域久已,焉有不取之理?”

“陛下,要知道,高句丽富饶之地皆在南部汉江流域,人口也多聚集于此。反之辽东周边多是堡垒山城。我们硬磕对方坚城,击破对方主力兵卒,得到人口稀少的贫瘠之处,反让新罗捡了便宜,作何道理?”

李治眼中透着认同,打高句丽,在经济上肯定是亏的。如果本就不多的好处,还让新罗占了去,那不等于为他人做嫁衣?

岂不膈应死?

他可不知道历史上他还真就让新罗摆了一道。

陈青兕继续道:“灭百济可避免此局。新罗有高句丽盯着,没有多余的力量来抢百济的土地。高句丽被辽东、新罗两头牵制,就算想来支援,也没有多少兵力。只要我们拿下百济,便能与新罗合兵,掌控指挥权,两路夹击高句丽。到时候,我们自主吃肉,至于分多少羹,那就看陛下的心情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