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293章 苏定方的震撼(二合一)

第293章 苏定方的震撼(二合一)

第293章 苏定方的震撼(二合一)

苏定方高举着酒杯,看着面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不免感慨:“年少有为。”

两人互敬了几杯。

陈青兕对于苏定方真是佩服的紧。

或许在他人心里,苏定方这是正常操作。

但陈青兕却是知道,苏定方此战能胜,绝对是自身实力的完全体现。

噶尔东赞、论钦陵这对父子不是易于之辈,尽管此刻的论钦陵未及自己巅峰水准,在处于优势的情况下,却也不是能够轻易拿捏的。

苏定方此番千里转战横穿两处沙漠,百里奔袭,换作他人,能够走出沙漠都值得吹嘘,何况力挽狂澜,斩杀敌首,一举扭转了战局。

陈青兕特想知道苏定方是怎么做到的,很顺口的聊起了青海的情况。

苏定方乐呵呵的笑着,言语中说的都是一些明面上的事情,深层次的东西,却是只字不提。

陈青兕立刻反应过来,知苏定方有所保留,也不再问,只谈风月。

因是胜利喜宴,全程充满了喜庆。

尤其是秦王破阵乐,在这个时候更贴切主题。

陈青兕回到家中,夫人萧妙宸正在逗孩子玩。

小家伙现在到了发声期,对于什么事情都好奇,遇到什么事候就扯着嗓子叫。

“啊啊啊啊啊”的,见到熟悉的人,还会边笑边叫,正是最好玩的时候。

萧妙宸见陈青兕回来,抱着孩子上前。

陈青兕退了一步,道:“不了不了,待我好好洗漱,洗去一身酒味,再与他玩耍。”

自有了孩子,在喝酒方面他就克制了很多。

今天是正式场合,又陪着主角,少不了多喝了一些。

尽管无法证明酒气会给宝宝造成影响,但身为父亲,哪怕只有小小的可能都要避免。

彻底洗漱干净以后,陈青兕才放心的抱着自己白白胖胖的儿子,逗着他玩乐。

看着怀里的孩子一天一个样,陈青兕突然有感而发,“人生苦短,不过数十年,更应该惜时才是。”

萧妙宸本看着父子嬉戏,心中愉悦平和,却突然听这伤春悲秋之言,略带紧张的问道:“可是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青兕摇了摇头,说道:“只是为一人伤感而已。”

他说的自然是苏定方,今夜作为苏定方的陪席,两人少不了在私底下聊天说话。

陈青兕最擅长察言观色,自然发现了苏定方在交谈中是谨小慎微。一个在外边纵横无敌的名将,在朝内自己的庆功宴会上,如此拘谨,自然不会没有原因的。

联想到他个人自身的遭遇,想来是冷藏了二十年,有了心理阴影。对待不信任的人,不敢多说乱说。

想想也是,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

陈青兕与萧妙宸感情和谐,相互信任,常与她分享一些朝堂上的事情,苏定方这事亦不例外。

萧妙宸听出了陈青兕对于苏定方的敬重惋惜,说道:“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如愿。苏邢公如此,在江南的席都尉亦是如此。记得郎君曾说有机会会向朝廷举荐,也不知这机会何时能来。”

陈青兕并没有忘记席君买的事情,只是他不方便推荐。

他现在是个文官文臣,手上多了得人脉也是文人为主,在非合适的时情推荐一个武将,对彼此双方都没有好处。

“夫人放心,席都尉的事情,为夫记着呢,机会也快来了。”

席君买是陇右人,在陇右当的兵,平生巅峰之战就是在吐谷浑内打响,在吐谷浑有不小的威望,现今陇右、吐谷浑都缺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只是如何开口,这个需要等个机会。

萧妙宸也不再说了,她怕陈青兕忘记此事,想着提醒一下,见他自有盘算,自不细问,

陈青兕怀中的小家伙本来乖乖的,完全没由来的,大哭起来。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不再多谈。

这是小家伙闹觉,让你哄着他睡觉的意思。

第二日,在东宫公干的陈青兕得到了李治的召见。

依旧是承庆殿……

东宫离承庆殿不远,陈青兕抵达大殿的时候,殿内只有李治与任雅相两人。

李治看陈青兕的目光充满了欣慰器重,此番青海战事能够如此收场,在他这位皇帝眼中陈青兕才是功劳最大的一个,比苏定方更大。

没有陈青兕对吐蕃的深入研究,他们不会察觉吐蕃竟有如此野心。如果没有陈青兕的坚持,苏定方也不会出现在青海的战场上。

到时候两路大军的覆灭,李绩带病出征,将会是什么结果,一切都未可知。

尽管除了苏定方,没有人能够在那种情况下抵定战局,可陈青兕依旧是李治心中无可动摇的首功人选。

至于任雅相,则是一脸尴尬。

当初他们在这里怼陈青兕,怼的有多狠,这个时候,就有多难受。

任雅相怎么也想不到会被陈青兕抽脸抽得那么狠。

两路大军,没有一路获胜的,还得靠对方的后手,才能扭转局势,不然这次他们可难辞其咎。

故而对于陈青兕,任雅相是又尴尬,又感激。

他刚刚因军功入相不满五个月,结果就遇到这种重大失误,这相位哪里坐得稳?

难受。

很快第三人来了。

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姜恪。

姜恪一入大殿,看着一旁的陈青兕,顿时跟任雅相一样尴尬。

那个时候,就他们两人怼的最欢。

也是巧了,任雅相因军功从兵部尚书拜相,而姜恪因军功代替任雅相为兵部尚书。

姜恪这个兵部尚书也不满五个月,什么事情也没干就遇到了这种大战,然后就在抉择上犯了致命的错误,怼了正确的人不说,还给对方救了……

又惭愧又感激又不好意思,一样难受。

不过任雅相倒是好过了些,总归不是自己一人难受。

对于他们,陈青兕却没有那丝拘束,静静的享受着他们的尴尬,那感觉……舒坦。

又等了片刻,苏定方求见的消息传达。

陈青兕在见到任雅相、姜恪的时候,已经猜测此次招他们前来是为了商议青海吐谷浑的事情了。

现在苏定方的到来,更是证明了这点。

苏定方看着陈青兕居然在其列,略微愕然,他想不到陈青兕会出现在这里的缘由。

行礼入座。

李治说道:“英公并不在皇城述职,会来得晚一些,诸卿稍等片刻。苏爱卿,趁此机会,朕这里有一封陈爱卿的论表,你可自行欣赏。”

他直接用了“欣赏”二字,随着吐蕃此番入侵吐谷浑展现出来的谋算战力彻底展露,陈青兕的这份战略论表的价值意义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战略预判,已经不能用精准来形容了,而是可怕,简直就跟亲眼所见一样。

李绩在吐蕃动兵以后,私底下就曾感慨:仅凭这份战略论表,陈青兕就足以在兵家中位列一席之地。

苏定方从内侍手中接过陈青兕对吐蕃的战略论表,认真看着,只是看了一小半,他就忍不住望了陈青兕一眼,眼中满满的都是震撼,他继续向下看去,看到细致入微的分析,情不自禁的又看了一眼……

一篇战略论表,苏定方前后瞄了陈青兕五眼,实难想象,这样的战略雄文居然出自一个如此年轻的青年之手。

苏定方继续重头阅读,这一次他看的尤其认真,一字一句的琢磨。

身为这时代最顶尖的大将,苏定方对于手上的这篇战略论表理解的更加透彻,甚至超过了李绩。

李绩终究没有与吐蕃打过交道,而苏定方在西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吐蕃心怀叵测,又在青海湖与之大战一场,对吐蕃的认识远胜李绩,也更明白手中这份战略论表的战略价值。

长吐了口气,苏定方发现竟不知何时已经到了。

大殿里多了活生生的一个人,自己竟全无察觉。

见苏定方回过神来,李治道:“都到齐了,今日召见诸位来此,是商讨朝廷的战略走向,主要是关于吐蕃的防备。吐蕃潜在的威胁,经过此次青海一战,诸位想必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吃一堑,长一智,不可再大意了。”

李绩说道:“让邢公先说吧,他刚从前线回来,对吐蕃有更真切的了解。”

苏定方指着手中的战略论表说道:“陈谕德已经在论表中说的很清晰了。吐蕃不比以往我们遇到的敌人,他们国中是有能人的,尤其是他们的大论噶尔东赞……吐蕃的手,已经伸到了西域。此次西域的塞外群胡,与疏勒、朱俱般、葱岭三国反叛幕后之人就是吐蕃。”

李治对于是否出兵青海的抉择是给了苏定方足够的自主权。

苏定方之所以选择出兵,也是因为他在攻打下疏勒的时候,从俘虏口中得知了是吐蕃人在后面煽动,联想到他们进攻吐谷浑的举动,察觉到了吐谷浑所谋极大:很有可能是先占据青海,然后争夺西域,将西域的财富引流青海,重开羌中道。

苏定方察觉了吐蕃的战略意图,意识到青海湖不能落入吐蕃之手,这才决定出兵。

让苏定方惊讶的是,自己靠着前线得到的消息,判断出吐蕃的战略意图,而陈青兕远在长安,就能判断出吐蕃的战略目标,青海湖……西域,而且陈青兕判断的更远,将凉州,陇右都预算了进去。

拿下青海湖,吐蕃有立身之本,拿下西域,得西域之财。然后与唐廷争夺凉陇,彻底阻断朝廷西进的路线,将西域之财,完全掌控。

后面如何,苏定方不敢说,可吐蕃对青海湖、西域的谋划,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了。

“一切皆如陈谕德所言,亏得提前洞察先机,迫使对方强行出手……”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道:“根据吐蕃传来的消息,此战他们损失惨重。十一万大军南下,重伤阵亡人数多达六万五千三百余。臣觉得消息,可能有假……臣预估没有那么多,三万上下,是臣估算的人数。”

他此话一出,李治、任雅相、姜恪脸色瞬间变了。

此战唐军阵亡失踪人数高达二万九,算上契丹、羌族的藩兵,四万五的折损。

吐蕃有六万损伤,他们还算有点脸面,真就只有三万,那他们哪有脸言胜。

李绩、陈青兕倒没有多少意外,两人都觉得吐蕃的伤亡数字有些虚高。

怎么说呢?

吐蕃的两次大胜,胜在了正面战场。

论钦陵先包围了刘仁愿,围点打援,击溃了梁建方,然后与赞悉若多布并力击败了阿史那忠,阿史那忠败退至大非川下。

而苏定方是奇袭战,主打一个乱而取胜,杀伤有限。

苏定方又无力量追击掩杀,重伤阵亡一下子六万,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他们不好质疑,毕竟不是身处前线,质疑会得罪人的。

苏定方其实也一直犹豫要不要开口,毕竟有此杀伤不止好看,将士得到的嘉奖也会多很多。

本来虚报军功就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现在吐蕃人配合他们汇报伤亡人数,前线的将士自然乐意如此。

这种情况说真话太得罪人了。

不过看到陈青兕的战略论表,苏定方也猜到了吐蕃人为何要扩大自己伤亡的意思了,他们在作出一个假象,就是自己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无力再战,以此让朝廷松懈。

但其实他们的伤亡没有想象的严重,而且还掠夺了吐谷浑数万人口。

此战是大唐胜了无疑,可这个胜利让李治、任雅相、姜恪面上无光。

“如此说来,吐蕃随时随地都可能复来?”

李治想起吐蕃大论噶尔东赞亲自修书跪求谅解,乞求讲和的字句,他还有些愉悦,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现在看来又是使诈。

陈青兕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他最开始的设想是让吐蕃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得窥视青海,现在吐蕃虽退,却已经有着窥视青海的实力。

而吐谷浑却没有抵御吐蕃的力量了。

苏定方道:“正是如此。”

李绩说道:“陛下,臣以为必须在青海设立都护府,吐谷浑元气大伤,无法抵御,而我们的兵马若从凉陇支援,又失去了先机,唯有设置都护府,方为上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