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199章 拜谢陈先生

初唐:砥砺前行 第199章 拜谢陈先生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199章 拜谢陈先生

第199章 拜谢陈先生

崔信明手中茶碗重重的放在了案几之上,眼眸中皆是怒意,低吼道:“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崔信明乃清河崔氏近百年最出色的才子,博闻强记,过目不忘,以文风优美而冠绝一时,耿直高傲,自诩当代曹子建,文章独步当代,天下之才自己独得八斗,因看不起他人所写文章,以至于常吟诵自己的文章自娱。

他这一生有两大恨,一恨荥阳郑世翼,二恨才高当代而位不高。

郑世翼毁他诗文,此恨不共戴天。

而才高位低,在崔信明看来是李世民心胸狭隘,不敢任用出身高贵的自己。

此番科举成绩出来,崔信明便有一种被打脸的感觉,自己用心培养的儿子,竟然只得了第四,输给李家的小子也就罢了,还让一个庶族拔得了头筹。

更可气的是找场子没有成功,项羽拿捏刘邦的鸿门宴,硬生生变成了刘邦反压项羽。

此番气势汹汹的来京,并没有讨得半点好处,本就不知如何交代。

今日殿试,崔信明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李世民时期因得位不正,需要舆论支持,前期并过于压制五姓,只是重用帮助他打天下的关陇勋贵,后期李家坐稳了江山,开始明着打压的时候,已经时日无多了。

李治却没有这个顾虑,手段比他父亲李世民更要猛烈。尤其是在乾坤独断之后,对于他们的打压都是明着来的。

崔信明知道今日殿试凶多吉少,但就算明知道李治不会给他们一个好的名次,却也想不到连前二十都进不去,自己的儿子更是排在了三十三。

崔信明恃才傲物,哪里受得了这般屈辱。

李孝卿也怒目圆瞪,低声道:“心胸狭隘,假公济私,昏庸至此,当为万人唾弃。”

他儿子可是省试第二,就算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也不至于跌落到二十五名。

卢仁朂一脸沉重的认同,嘴角微微一翘,怎么自己的儿子还前进了一位?

意外之喜,意外之喜。

李孝卿发泄一通,眼中藏着屈辱,说道:“崔兄,此番如何与族老交代?”

崔信明绷着张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五姓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但他们真不敢跟李唐掀桌子。

他们握的是笔,李治抓的可是刀。

真要掀桌子,确实能动摇朝廷的根基,可他们迎来的却是灭顶之灾。

他们真要有这种骨气,也不至于流传千年。

“后辈无能,自然得我们老一辈出面。这京师,若问名望之高,无过于清溪先生陈青兕……”

他无奈的摇着头,挥手招来远处的侍婢,要来纸笔,说道:“三月三,上巳节,我宴请陈青兕游曲江,会一会这个挑动风云的江南才子。”

他意气风发,一挥而就,又叫来管事,说道:“此信务必亲自交到陈青兕的手上。”

身为关东的崔信明,他连五姓子弟都看不上眼,何况是江南来的才子?

……

陈青兕已经回到了国子监担任他的监丞。

不过今日休沐,陈青兕空闲在家,派周奎去打探张柬之、魏元忠、阮宁的名单,额外加上李元素、崔冬日、卢照邻的排名。

因此次科举,国子监有三人入进士,分别是张柬之、魏元忠、阮宁,其中张柬之、魏元忠获得了好成绩,阮宁排名颇为靠后,但身为国子监的先生,得知道自己学生的排名。

随着周奎将消息传来,陈青兕也有些傻眼。

他还是都低估了李治对五姓的态度。

不只是崔信明、李孝卿,连陈青兕自己都预料不到,省试前五的李元素、崔冬日给丢到了二十五、三十一。

周奎说道:“相比张郎君的状元,魏郎君进士榜第二,阮郎君的名字要次一点。同进士榜二十一名。”

唐朝科举分三甲,在大多人的潜意识里三甲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不对的。

三甲是科举的三个阶级梯队,一甲又叫进士及第,取三人,也就是耳熟能详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出身,根据情况不同,选取的人数也不同,这一次取五十人;三甲同进士出身,取余下之数。

三甲成员都统称进士……

“两万人的考试,能够位列其中,已经很不错了。”

陈青兕为三人感到高兴。

正在这时,屋外传来了喧闹之声。

陈青兕有些意外,这是有人结婚了?

好大的排场,他在大厅都听到一清二楚。

他本不在意,可随即却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陈青兕让周奎去看看情况。

不一刻,周奎便回来了,脸上带着几分欣喜,说道:“郎主,屋外是张郎君他们。”

陈青兕有些愕然,看了看天,这个时候应该是夸耀朱雀街的时候吧。

李治钦点进士及第以后,状元、榜眼、探花将会骑大马穿红衣戴红花,在朱雀街上炫耀一圈,然后折返回皇城,参加鹿鸣宴。

自己所在的宣阳坊位于长安朱雀门东第三街,游街可不经过自己的宅邸。

带着疑惑的表情,陈青兕大步走到屋外。

见陈青兕出来,以张柬之居中为首,榜眼郭待封探花徐彦伯分列左右的三人,毕恭毕敬的行了一大礼,“学生见过先生。”

原来在游街的时候,张柬之也在与郭待封、徐彦伯聊天。

徐彦伯最先开的头。

徐家家道中落百年,徐彦伯结庐太行山下躬耕自读,靠着天赋努力,习得了一身文采,引得贵人薛元超的赏识,留在身旁聘为西席。

徐彦伯教薛元超的子侄读书,而薛元超则与徐彦伯探讨为官行政之法。

正逢科举改制,徐彦伯以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不想高中探花。

以他的出身,若非遇到陈青兕科举改制,他哪能成就今日之名?

故而即便只是在陈青兕巡视考场的时候,远远看上一眼,以感激涕零。

郭待封情况不太一样,他受到了李义府的威胁,给霸占了祖居。李义府因陈青兕而疯狂,导致贬为庶人,郭家祖宅也回到了他们手上。

郭待封对于陈青兕也很有好感,而且如果不是陈青兕改制,就凭家道中落的他们,也不可能成为榜眼。

张柬之自不用说,于是三人一合计,游街的最后一战,宣阳坊陈家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