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173章 天网恢恢

初唐:砥砺前行 第173章 天网恢恢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173章 天网恢恢

第173章 天网恢恢

李义府见清虚子言之凿凿,自己也确实如她说的那样,表面风光,内里却诸事不顺,心下信了三成,赶忙问道:“请仙长明示。”

清虚子却故弄玄虚的摇头道:“相术乃窥探天机之法,以凡人之力,触碰天时,招神鬼之忌。若是泄露过多天机,必遭天谴。贫道百年修为,将毁于一旦。”

李义府见此更信了两成,当年的术士杜元纪也是这么说的,给他留下了“立止戈昌”四个字。

李义府一直未窥的真意,直到大势底定,自己因武而昌,方才晓得立止戈昌的意思。

这越是不敢明说,越显得真实可信。

李义府也不敢再问,而是细细琢磨清虚子泄露的天机。

道祖庇佑!

神牛入京!

道祖神牛相契!

运势消散!

李义府有过“立止戈昌”的经验,自己发动联想,暗思:自己有今日之荣,借是陛下信任器重。陛下乃道祖之后,得道祖庇佑,说的应当是此。

神牛入京?

这不就是陈青兕嘛?

青兕,青兕,青牛之意。

道祖神牛相契!

道祖李耳与坐下青牛,西出函谷。

运势消散!

这联合起来不就是陈青兕入京,吸取了自己因有的运势。

李义府越想越是如此,自陈青兕入京以后,自己就诸事不顺。

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却能屡屡坏自己的好事。

刹那间,杀意隐现。

果然是他!

现实与谶语重合,李义府又信了两成。

李义府暗自握着拳头,恭敬的作揖道:“求仙长指点迷津,如何才能继续获得道祖庇佑?”

清虚子犹豫半晌,说道:“并无过好应对之策,道祖青牛彼此契合,便如虎添双翼,相辅相成,想要将他们拆开,所付出的代价,任何人都难以承受。”

这一下,李义府完全相信了,清虚子口中的道祖青牛指的就是李治、陈青兕。

现在的陈青兕已经肩负起举庶族压五姓的重担,只要陈青兕自己不作妖,想要将他赶出长安都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何况驱逐或者除去……

李义府太清楚这点了,不然就他的性格,哪里等到今天听清虚子说什么道祖青牛?

早在一最初不赴宴的时候,就将他赶出长安了,何至于现在?

李义府渴望的看着清虚子道:“仙长,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清虚子带着几分为难的说道:“办法倒是有一个。”

这个时候,李义府却顾不得其他了,从席子上起身,作揖道:“还请仙长指点,在下渡过此劫,不忘仙长大恩。”

清虚子道:“道祖青牛相契,青牛吸纳运势,并非相公一人。只是相公运势最盛最旺,故而感受最深。只要能够锁住相公运势不外泄,自可保全富贵。”

李义府已经晚上上套,忙问:“如何锁住运势?”

清虚子道:“昔年道祖青牛西出函谷,为关尹子所阻。相公可以效仿此事,于家宅中建造一座关尹子铜像,可减缓运势流失。”

李义府皱眉道:“为何是减缓,而不是锁住?”

清虚子苦笑道:“相公锁住道祖青牛的是函谷关,而非关尹子。关尹子只有减缓运势之效,却无锁住运势的效果。”

李义府咬牙道:“那为何不能造一座函谷关?还是假的不成?必须是真的函谷关?怎么可能做到?”

清虚子道:“那倒不必,函谷关只是一说辞。想要隔绝运势,得布隔绝之阵,与相府东西南北四处,分设高原,绝涧,秦岭,黄河,以相府为函谷,内有关尹子坐镇,可保运势不散。只是此法所耗甚巨,且周边屋舍并非相府所有,不如退而求其次,减缓运势流失即可。”

“有道是万物有缺,极盛则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青牛汲取运势,终有圆满之时。或停,则紫气长存,一世不衰,若贪心不足,则天道有缺,无暇必毁。”

清虚子说了一大通,有的简浅易懂,有的又讳莫如深。

可就是这样才让李义府更加相信清虚子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李义府目光如电,说道:“隔绝之阵又当如何?”

他既知有隔绝运势之法,就不再去考虑什么减缓运势的法子,这些日子,他已经饱受运势流失之苦。自己的运势,焉能为他人嫁衣?

清虚子依旧保持高高在上的风度,说道:“贫道当下不敢妄言,当根据地形地势,再以伏羲八卦术例行推算,方能定布阵地点,阵眼所在。”

李义府当即说道:“在下这便领仙长看一看周边地形。”

清虚子缄默片刻,为难道:“李相公之意,在下也已明了。在下也有一事相求,还望李相公相助。”

李义府眼睛一亮,说道:“仙长当说无妨。”

清虚子沉声道:“还有十年,贫道大限将至……”

她有些难以启齿,说道:“贫道虚度百年,却难过生死之关。临终之前,亦想搏上一搏,炼制延寿金丹。只是……贫道一生节俭清贫,身无余财,诸多炼丹药材希望相公能够支助。”

李义府顿时放下一切顾虑,最后几成疑虑随之消散,哈哈大笑:“仙长放心,本相在府上为仙长建造一道观,一切炼丹之物,仙长列出清单,本相尽力求购。”

这才是正常情况。

真要是道家无所求,这清虚子就应该好好的待在上山清修,而不是跑到长安这是非之地。

对方既然来了,愿意相助,必有所图。

不图他办事,就是图他这个人。

现得知清虚子求得的钱财,以钱财换长寿,一切就说得通了。

李义府毫不怀疑清虚子会是别人给自己设的局。

他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说过“立止戈昌”之事,也没有人知道他相信这个。

既然不为人知,又怎么会成为他人把柄?

当天夜里,陈青兕从周奎口中得知计成的消息。

拳头重重落在了座子上,念了一句:“史官不欺我也!”

自陈青兕决定干掉李义府以后,就抓住了他迷信这一弱点。

历史上因为杜元纪一句“所居宅有狱气,发积钱二千万乃可厌胜”。

李义府便无度敛财,最终天怒人怨,受群起而攻之,被李治一撸到底,气死于巂州。

尽管李义府没有表现出他的弱点,但还是躲不过开了天眼的陈青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