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405章 签大单!我,王尧臣,大宋财神爷

第405章 签大单!我,王尧臣,大宋财神爷

第405章 签大单!我,王尧臣,大宋财神爷

禁中,垂拱殿。

狄青、王尧臣、苏良三人一同走了进去。

御座前,赵祯面带笑容。

街头的盛况,百姓的呼喊,诸国使团的反应,赵祯皆已知晓。

此次游街展现国威,非常成功。

狄青和苏良同时拱手。

狄青道:“官家,臣等奉命押解叛军首领侬智高游街完毕,并将其已送至大理寺监牢。”

“辛苦了!”赵祯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

赵祯、苏良、狄青听完后,都认可地点了点头。

当下,大宋国内的商贸已进入一个瓶颈期。

也该走出国门大力发展商贸了。

虽说大宋国库积蓄了一些余钱,但家大业大,国库自然是越充裕越好。

高丽虽不大,但他们一直以大国自居。

……

而此刻。

至于高丽和东瀛,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他们必定会更倾向于支持辽国。

“好!好!好!”

狄青自然是更多地从军事角度上看待问题。

在辽国使臣居住之地,都亭驿。

三司使王尧臣出列。

他们曾盗大宋的钱币、书籍,还总是将大宋的文化当成他们老祖宗的文化。

“我们可承诺保护他们不受欺压,可在一些特殊商品互相让利,甚至在他们遇到天灾**时给予支持。依照我们目前的影响力,大理、大食、三佛齐、真腊、吐蕃诸部等国一定会感兴趣的。”

赵祯听到“富国”二字,眼睛瞬间亮了。

腊月二十八日,近午时。

“我们的瓷器、铁器、丝绸、书籍、各项农工器具皆为硬通货,而周边诸国的香料、药材、象牙、珠宝、马匹、水银等则是我们一直或缺的。虽然海上贸易渐盛,但毕竟都是民间贸易。臣建议,我们可与多国签订长期商贸契约,互利共赢。”

王尧臣面色认真地说道:“当下,我大宋之威,已盖辽夏,周边各国皆以我大宋为首。”

“臣以为,我们与各国的商贸买卖合作还可以更上一层楼!”

高丽特使朴有勇,一个面色白皙、说话有些娘娘腔的中年人,撇嘴道:“宋国如此做,显然是要让那些小国站队呢!”

赵祯看向狄青和苏良,问道:“二位觉得如何?”

“臣遵命!”王尧臣重重拱手。

最擅长的就是偷。

“官家,臣看到诸国使团在宣德门前的反应后,想到一道富国共赢之策,特来汇禀。”

而朴有勇之所以第一个站出来表态,乃是因高丽国境内,根本没有什么商品值得与大宋交换的。

辽国使臣萧良德、高丽特使朴有勇、东瀛特使吉田义贞三人聚在了一起。

狄青率先道:“臣以为,此等国与国间的商贸契约,已无限接近于一种军事同盟关系,若契约执行良好,臣建议升级关系。一旦我们与辽和西夏的战争爆发,他们即使不出手,也不会帮助对方。”

苏良道:“臣亦以为此策可行。西夏与辽强大后,率先做的事情是侵略,而我们强大后,率先做的是协作,臣以为此乃大国之风!”

“臣目前的规划是,一国一契,互通有无。对大理、大食、三佛齐这类友国,可适当照顾一些。而对西夏、辽国、东瀛、高丽这四国,保持当下的商贸交易状态即可。”

当众使团得知大宋有意与诸国签订商贸契约后,特使们心情激动,纷纷坐着马车奔向了三司衙门。

目前,大宋和西夏、辽国、高丽、东瀛,难以为友,即使对方想签此契约,大宋也不会与他们签。

当然。

“富国共赢?计相,快讲!”

对一些使臣而言,此契约若成,那绝对是大功一件,回国之后,必然是要升职加俸的。

……

“若有不守契约、阳奉阴违者,我们对他们也绝对不会客气!”

这种商贸契约还有一种好处,能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其实,这也是一种站队。

……

与大宋交好,就意味着远离辽夏。

赵祯连说了三声好,然后看向王尧臣,道:“计相,你准备准备,明日便可让鸿胪寺将此事告知诸国使臣,此等合作,自觉自愿,我们不强求。”

辽国使臣萧良德和东瀛特使吉田义贞都是紧紧皱起眉头。

二人很清楚,此等商贸契约乃是互利共赢之举。

但是他们有国策限制。

辽国不愿向宋售卖马匹、铁器之类的商品,东瀛则不愿向宋售卖白银、硫磺之类的商品。

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提防着大宋,根本无法坦诚合作。

他们若去三司,大概率会谈崩。

不如不去。

辽国使臣萧良德想了想道:“此事,我辽国暂不参与,至于你们,若去巴结宋国,那就是选择与我大辽断了关系!”

说罢,萧良德扭脸离去。

高丽特使朴有勇望着萧良德的背影,高声道:“萧特使,不会的,我高丽一切都以大辽国马首是瞻!”

此刻的朴有勇也恶心自己这般谄媚阿谀的样子,但他不这样做,辽国轻而易举就能灭掉高丽。

东瀛特使吉田义贞不屑地望了朴有勇一眼,也大步离开了。

东瀛国本来是仗着他们的白银、硫磺储量丰富,想着大宋又或缺这些商品,必然会上赶着与他们合作。

哪曾想,大宋根本就不搭理他。

因去年之事,双方已经结仇。

并且,当下东瀛海盗猖獗,日子过得并不好。

但他既然选择了站在辽国这边,再回头显然是不可能了。

……

这一刻。

西夏特使没藏也增正在驿馆中来回踱步。

出国在外,西夏无友。

因为他们将大宋和辽国都得罪了。

当年,他们的开国皇帝李元昊嘴巴太臭,且经常出尔反尔,没有国家愿意与他们来往。

与辽国不同的是。

只要大宋能大量购买西夏的青白盐,能大量出售瓷器、茶叶、丝绸等生活用品,西夏也愿意向大宋售卖马匹、药材、铁器等。

但大宋却不愿与他们做生意。

他们有的,西边的吐蕃诸部也有。

西夏上赶着。

大宋也不一定会与他们合作。

没藏也增思考了许久后,道:“我还是去三司试一试吧,万一成功了呢!”

……

三司衙门门口。

第一个与大宋商讨好契约内容的大食国特使大步走了出来。

其边走边乐。

笑得嘴巴几乎快咧到了耳朵根。

大食在大宋最畅销的商品是香水,而香水中最有名的是蔷薇露。

蔷薇露深受大宋女子喜爱,富贵人家的女眷几乎是人均一瓶。

而今,三司使王尧臣虽然压了蔷薇露的价格,但量却提高了一百倍。

这对大食国而言,乃是一笔源源不断的巨额收入。

大食国特使自然高兴。

待此契约达成,他回国后,必然是加官进爵,只要商贸契约在,他的恩泽便不会减。

……

而这一刻。

三司衙门内,三司的官吏全部到岗,人人都处于忙碌状态。

三司使王尧臣坐于议事厅首位,与一名使团特使聊得正开心。

一旁。

参知政事张方平、三司户部推官王安石都在为其打下手。

涉及国与国的契约内容,王尧臣自然要谨慎,故而将张方平也拉了过来。

王尧臣与各国使臣商讨的是初步合作意向。

双方谈妥后,使臣们便会向自家国主汇报,待其国主同意,便会发来正式的商贸契约书。

一個时辰后。

西夏特使没藏也增出现在王尧臣的面前。

王尧臣有些意外。

没想到西夏使臣的脸皮竟然如此厚。

“王计相,只要贵国答应大量购买我西夏的青白盐,我西夏愿意每年售出战马五千匹,其余的药材、铁矿之类,我们都可以谈。”

王尧臣微微摇头。

“没藏特使,本官觉得,我大宋与贵国开边境榷场已经足够了,你们西夏人在暗地里到底做了什么,不需要本官再细说了吧!先把偷盗的毛病改了,我们来日才有合作的机会。”

在王尧臣眼里,西夏实乃盗之国且言而无信。

他们的士兵在吃不饱时,第一件事就是冒充盗匪,抢掠大宋。

“王计相,误会,那些都是误会,是一些盗匪毁了我西夏的名声!那些龌蹉的勾当,绝对不是我西夏朝廷授意,我们与大宋亲如兄弟,不可能做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你相信我,以后绝对不会再有了,若再有,我……我自裁谢罪!”

没藏也增怎会不知自家的那些勾当,他无法辩解,便只能用自己的性命做赌注了。

但他这个赌注,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王尧臣缓缓站起身,道:“请好自为之。”

此话,显然是在撵人了。

没藏也增无奈,只得垂头丧气地离开了三司衙门,这是他们自食恶果,根本不值得可怜。

接下来。

商贸契约商讨会继续进行。

王安石粗略地算了一下,若今日能与二十多个国家和部落全谈下来。

即使全都按照三年期的期限来算,也至少能增加三千万贯的收入,相当于今年大宋国库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王尧臣的腰杆挺得笔直。

俨然是今年大宋朝廷的最佳士大夫。

……

这一日。

大理寺也判定了侬智高的罪名,将在年节后对其处以极刑。

三司衙门的官员在忙碌,其他官员都开启了各自的年底衙门总结会。

……

腊月二十九日,上午。

辽国大王耶律重元气呼呼地奔进都亭驿内。

他听说大宋与诸国正在讨论商贸契约,而辽国使团不为所动,当即就恼了。

辽国使臣萧良德大步走出,连忙拱手道:“萧良德参见大王,大王你……”

萧良德拱手完毕,刚抬起头,便见耶律重元一巴掌抡了过来。

“啪!”

声音甚是清脆。

萧良德还未反应过来,又一脚踹了过去。

“砰!”

萧良德撞在一旁的椅子上,跌坐在地上,额头已是红肿一片。

耶律重元瞪眼道:“别国都在与宋商讨商贸契约,你为何不去?”

“大王,咱……咱们的战马、铁器不能卖给宋,其他……其他并没有什么商品值得拿出来啊,并且……并且宋此举乃是为了聚小国之势,站在他们那一方,我……我若去,恐怕是自取其辱罢了!”

“自取其辱?你是眼睛瞎吗?你看不出当下的宋已与曾经完全不同吗?而我们的商贸变成了什么模样,伱心里没数?战马与铁器怎么不能卖给宋,即使不卖给他们,你以为凭借当下辽的实力能打过宋吗?”

“实在是短见,本王命你立即去三司。只要有钱赚,什么商品都能买卖,你做不了主,本王回去后自会道出理由,现在,你就负责与宋商讨如何在商贸上合作,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我们都能接受,明白吗?”

“即使你跪着求他们,也要促进商贸合作,不然本王扒了你的皮!”耶律重元甚是愤怒。

这时。

一旁的一名使团吏员道:“大王,西夏特使求情与宋进行商贸合作,已然被拒,我们若去,恐怕也是被拒,这……这不上上赶着去丢人吗?”

“上赶着丢人?丢人怎么了,只要能够促进商贸合作,让本王跪下来都行,脸面是最不值钱的!”耶律重元看向萧良德,“此事你若办不成,待回朝后,老子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现在就去!”

“是,是,是。”萧良德连忙拱手。

……

半个时辰后,辽国特使萧良德来到了三司。

不过。

此时的王尧臣已抱着各国使臣签订的初步意向书去了垂拱殿。

负责接待萧良德的,乃是王安石。

当即,萧良德便将辽国欲与大宋进行深度商贸合作的意向道了出来。

王安石看向萧良德。

“萧特使,实在抱歉,咱们刚打过仗,当下两国不适宜有更加深入的商贸交易,你们的战马和铁器,我们也看不上!”

“本官说话较直,你别介意。”

王安石之话,让萧良德气得火冒三丈,但他却丝毫不敢表露出来。

只得回去再找耶律重元,称三司要耶律重元与他们亲谈。

耶律重元又大骂了萧良德一顿,然后坐着马车直奔三司衙门。

就在他快要抵达三司之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一名皇城司吏员朝着马车窗口道:“耶律大王,今日两个时辰的外出时限已到,该回院了!”

耶律重元气得直想骂娘,瘫坐在马车里顿时不说话了。

他已经体验过。

若自己强行要求增加外出时间而不配合,这些人能像拎着一个鸡崽子般,将他扔进马车里。

在他们眼里,自己不是大王,仍是一个俘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