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4章 我,苏良,一心求死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4章 我,苏良,一心求死

作者:上官不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39

第4章 我,苏良,一心求死

第4章 我,苏良,一心求死

九月二十日,近午时。

汴京城内,秋高气爽,进奏院案依旧在发酵。

这时,一条小道消息以近乎光速般,在汴京街头传播开来。

“枢密使夏竦包养多名姬妾,其中一名姬妾秋娘疑似在进奏院案中作伪证!”

此消息,远比一名见习御史狎妓更具话题性。

很快便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后在一些闲散读书人的修饰解读下,又有了深意。

“进奏院案乃是枢密使夏竦精心设计的一场阴谋,目的是将朝堂支持新政的年轻官员一网打尽。”

事情要闹大了!

一场青年官员公款吃喝、私德有失的案件,竟变成了一场性质更加恶劣的朝堂党争。

监察御史包拯听到此消息后。

当即呈上章疏,弹劾枢密使夏竦包养姬妾,蓄意打压年轻官员。

垂拱殿,御座之上。

皇帝赵祯看完包拯的弹劾奏疏后,面色阴沉。

“年轻官员不修私德、监主自盗、污蔑圣贤;当朝枢相包养姬妾,诬陷同僚,结党内斗,这还是我大宋的朝堂吗?”

自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走后,朝堂气象便死寂一片。

这一点儿,赵祯体会颇深。

他已厌倦了朝臣内斗。

一刻钟后。

首相章得象、副相贾昌朝、枢密使夏竦、枢密副使韩琦、御史中丞王拱辰,监察御史包拯全都奉诏来到了垂拱殿。

赵祯刚抬起头。

夏竦便出列拱手道:“官家,那歌伎不过是我府曾经的一个丫鬟,民间小报胡编乱造,将其说成我包养的姬妾,更有一些人还称我是为了打击新党,制造了这样一场阴谋,要将这些年轻官员一网打尽,臣实在是冤枉啊!”

“那苏舜钦监主自盗、王益柔污蔑圣贤,王洙与歌伎杂坐、苏良宴后狎妓,这……这岂是我能使人栽赃出来的事情吗?分明是有人居心叵测,欲栽赃陷害,来减免自己的罪责!”

夏竦不愧是老狐狸,一上来就将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

他解释完毕后,大殿内一片安静。

首相章得象爱装糊涂。

官家若不点他的名字,他绝不会站出来搭话。

副相贾昌朝是个骑墙派,没看明官家心思前也不会贸然开口。

当下中枢唯一一位支持新政的枢密副使韩琦率先站了出来。

“官家,臣建议将此事也揽入进奏院案中,交由开封府详查,得出结果后,该怎么惩罚便怎么惩罚,自不会冤枉了任何一个人。”

韩琦的立场很简单。

一切都看证据。

这时,御史中丞王拱辰站了出来。

这家伙,是个天生的反对派。

滕子京、欧阳修被贬离京,都是他弹劾的功劳。

“官家,臣以为韩副使所言不妥。进奏院案是进奏院案,夏枢相是否包养姬妾则是另一桩案子。进奏院案使用朝廷款项吃喝已有实据,所有参与者都应重罚,至于夏枢相是否被冤枉,官家再指派其他官员去查即可。”

听到这话,包拯微微皱眉。

“王中丞,此言差矣。夏枢相已涉及进奏院案案情之中,怎可分开去查,若那歌伎真是受人指使,著作佐郎苏良便是遭人陷害,这说明,其他人也可能会有冤情!”

御史中丞王拱辰虽是包拯的上官,但在御史台,监察御史可直接面圣弹劾,根本不受上官约束。

听到此话,夏竦不满了。

“冤情?包御史,你的意思是本官操纵了进奏院案,意图将这群清高狂妄的年轻人全部赶出汴京城?”

包拯眼珠一瞪,面色严肃地说道:“并非无这种可能,须等开封府严查!”

“包希仁,著作佐郎苏良便是你举荐的吧,按照常理,你应该回避!”王拱辰抓到了其中一个漏洞。

“下官只是在言说夏枢相之事,并无违犯台令!”

包拯一句话将王拱辰撅了回去。

“并无违犯台令?本官看伱就是害怕那苏良被问罪,连累了你,说话才如此偏私,我堂堂枢密使,无缘无故地去陷害一个小小的著作佐郎做什么!”

夏竦当即给包拯扣上了一个“包庇”的帽子。

朝堂上,官员们最擅长两件事。

一个是扣帽子,扣大帽子。

另一个是被扣帽子后立即还嘴。

大多士大夫官员,在生活中都难保证白璧无瑕。

所以,人人都练就了一张好嘴。

不然稍微被针对,可能就被贬外放了。

“是不是陷害,开封府一查便知,不知夏枢相在紧张什么?”

“本……本相何时紧张了?此等小事本就子虚乌有,本官看来,你包希仁已无台谏官的赤城忠正之心,理应自请去职!”

……

夏竦与包拯争吵了起来。

坐在上座的赵祯,听着下面的争吵,脸色越来越黑。

曾经的大宋朝堂,也经常辩论。

但辩的是军事民生,是强国富民之道,而现在,却是一屋子的苟且之事。

赵祯突然感觉很心凉。

满朝文武,沉于党争,竟无一人为他分忧,忧思国事。

就在这时,小黄门来报:“官家,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吴育请求觐见!”

“宣!”赵祯摆了摆手。

下面的争吵顿时停了下来。

吴育大步走进殿内,手里捧着一叠纸张。

其朝着赵祯拱手道:“禀官家,臣经多方问话探查,已确认苏舜钦、刘巽监主自盗为实,王益柔辱没圣贤为实,王洙与歌伎杂坐为实,所有人以公款聚私宴为实,唯有苏良宴后狎妓尚存疑窦。”

“臣令涉案的十三名官员写下认罪状,其中有十二人皆在辩解,一些辩解之辞也有些道理,臣有些拿捏不住尺度。此外,权监察御史里行苏良不但没有辩解,反而在罪状书内列下了自己四宗大罪,一心求死,罪名内容令人泪目。”

“臣听说,民间传闻苏良乃是被人陷害,此事又涉及到了夏枢相,故特呈上这十三人的罪状,请官家定夺!”

当即。

内侍张茂则将吴育手中的认罪书呈到了御案上。

韩琦、包拯等人听闻此言,都不由得甚是好奇。

苏舜钦等十二人的辩解之言,他们能猜到。

但苏良不但不辩解,反而列下自己的四宗大罪,还一心求死。

这让他们无比意外。

夏竦搓着衣袖,心情有些忐忑。

进奏院案并非他策划,但苏良狎妓却是他指使秋娘诬陷的。

御座上的赵祯,拿起认罪状看了起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