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摇滚:光辉岁月 > 第415章 理想三旬

摇滚:光辉岁月 第415章 理想三旬

作者:水水泛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1:51

第415章 理想三旬

第415章 理想三旬

这时候边浪已经知道网上被人针对的事情了,不过他也不是很在意了。

毕竟现在舆情公司有专人负责,如果就是些这种带节奏的小水军,他真就是知道有那么一个是事就完了。

除非有大V下场,那才需要他上点心,现在他的精力得放在演唱会上。

一连几支摇滚乐队演出之后,滚石民谣版图就开始上线了。

不过首先出场的不是董佑边也不是陈旋,而是刘鹄宙。

他本来就是有乐迷基础的,所以这一上来,现场的欢呼声还不少。

至于网上,他的歌迷和粉丝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他跟了滚石之后,机会和发展都能更好,要是能有两首边浪创作的歌曲,那刘鹄宙距离民谣第一梯队的位置就更近了。

另一派则是认为这事不靠谱,只要有董佑边在,边浪的民谣歌曲写出来,就只可能是优先给董佑边挑选。刘鹄宙就只能轮得到人家挑剩下的,歌曲的质量如何尚且不说,哪个粉丝愿意看见自己喜欢的偶像被人不重视。

两派人马谁也说服不了谁,就约定看这次演唱会的情况。要是边浪给刘鹄宙的新歌水准还过得去,那大家就继续支持,但要是质量不行,他们就要团结起来声讨滚石了。

关键这还和刘鹄宙以前的风格如出一辙!

赵小龙点上烟猛吸了一口,快速打字道:“逻辑不清、堆砌辞藻、生搬硬凑走起!”

他在网上可是跟着顺序一路切换着过来的,小破站上带节奏的那些言论他当然看见了。当时他就在想,只要是给刘鹄宙一首这种逻辑不清、堆砌辞藻、生搬硬凑的歌那也就够了。

就在他感慨之时,刘鹄宙的低音炮直接轰出了今晚最醇的歌声:“雨后有车驶来,驶过暮色苍白……旧铁皮往南开,恋人已不在……”

但是当穿着白色棉麻料衬衫的刘鹄宙,作为滚石本场第一個民谣歌手抱着木吉他登场,赵小龙觉得滚石对刘鹄宙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放在董佑边后面,而且还不是在最难的开场……

赵小龙就是不看好的那一波,因为他在滚石音乐节上还和边浪跟董佑边合过影,看两人那状态,他就觉得刘鹄宙多半会是个炮灰。

最关键的是,刘鹄宙上的是最中间的大舞台。

这开口不脆,也不会让你下跪,但却亦如一坛老酒,闻着味就让你觉得自己要醉了。

不过刘鹄宙上台之后并没有直接开唱,他算是滚石自主签约的艺人中第一个上台的,总要说的点什么才对。

从滚石的演唱会开场至今,他是第二个登上这个舞台的歌手,第一个那就是新裤子乐队了。

“我在入行之前,觉得可以先挣钱后谈理想,但是于音乐来说,那纯属就是扯蛋,所以我就一边坚持理想,一边打工挣钱……现在我自己有点名气了,但是渐渐的,我觉得我开始找不到创作的方向……”

说到这他顿了顿才继续道:“好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边浪老师,是他的一首歌,又让我找回了创作的初心……下面我将这首歌唱给大家听,希望你们也能和我一样,在这首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然后被打动、被鼓励……《理想三旬》送给大家!”

再继续往下听:“收听浓烟下的,诗歌电台……不动情的咳嗽,至少看起来,归途也还可爱,琴弦少了姿态……再不见那夜里,听歌的小孩……时光匆匆独白,将颠沛磨成卡带,已枯倦的情怀,踏碎成年代……”

现在听到这词,他心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稳了!”

可是,他们也是有属于自己独立的意识形态,有理想、积极向上的一代啊!

在他的概念里,三旬就是三十岁的指代,作为一个90后,前几年他还可以躲在80后的壁垒之后暗自窃喜,看着老前辈们对80后指手画脚。但随着80后开始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垮掉的一代”这个名头又继承在了他们90后的身上。

听到这,赵小龙直接语塞了,他觉得那些在网上攻击边浪的,到底是收了多少钱,才能厚颜无耻的用“逻辑不清、堆砌辞藻、生搬硬凑……”这种排比拉黑边浪。在他看来边浪就是一个诗人!

这话要是当着边浪说,边浪绝对要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道:“有眼光!”

“就老去吧,孤独别醒来……你渴望的离开,只是无处停摆……就歌唱吧,眼睛眯起来,而热泪的崩坏,只是没抵达的存在……”

所以在前期争论中,他也是闹得最欢的一个,不仅晒出了照片,还言之凿凿的认定,边浪一定会厚此薄彼!

当听到《理想三旬》这歌名,已经在奔三路上的赵小龙一下子就像被什么东西给击中了心房。

赵小龙当即便在直播的弹幕上打出来一行字:“滚石还行啊,能刘鹄宙这个出场待遇。”他这一发言,当即就得到了一大帮人的赞同。

赵小龙的心又被最后这四句给戳中了,他用他有限的文字水平,快速在脑中勾勒出一段文字:“时光流逝,所有的挫折都变成了我们人生的歌,消逝的梦想,曾经的理想,被时间所践踏。”

因为这首歌的作词人唐映枫,他是个彻头彻尾的诗人。上辈子边浪和他是因为杨猛认识的,有次一起喝酒时聊起了《理想三旬》的歌词创作,唐映枫直接当着陈鸿宇的面说:“我当时就是奉旨填词,用了半个小时就写出来了,灵感大多来源于我小时候的经历!”

边浪记得那时候的唐映枫还不到30岁……

当时他就感叹:“才华这种东西,真特么是不和年龄与经验挂钩的!”

随着刘鹄宙在台上用“呜呜……”的人声为间奏增添一抹韵味时,直播间的粉丝们就开始吹了:

“锁死了,刘鹄宙和滚石的适配度是200%!”

“边浪是真懂量声定制!这歌要是给董佑边,绝对唱不出这种意境来!”

“是啊,这种歌就是要刘鹄宙的低音炮来,才能让我们听歌人生出遐想。”

“这是我听过刘鹄宙最好的一个室外现场,要不是因为是滚石的直播,我绝对说这是假唱!”

“果然滚石的团队一出手,这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想一下滚石音乐节上他自己弄的那些版本,完全就是舍本逐末啊!”

这一点,刘鹄宙的粉丝们到是真一点没说错。刘鹄宙这现场,编曲直接就是边浪给的,奥阳组合一起给他调的音,他原本还想加个手鼓,直接被三巨头给否了。

边浪上辈子听这歌太多了,知道这首歌就得是一把木吉他配老嗓,除此之外的配方全是糟粕!

奥阳组合则是从现场来考虑的,两人都觉得刘鹄宙的嗓子就是他最好的乐器,其他的就一把木吉他就够了,多了真就是累赘!

间奏结束,伴着干净的琴声只听刘鹄宙自己唱道:“

“青春又醉倒在,籍籍无名的怀,靠嬉笑来虚度,聚散得慷慨……辗转却去不到,对的站台,如果漂泊是成长,必经的路牌……你迷醒岁月中,那贫瘠的未来,像遗憾季节里,未结果的爱……弄脏了每一页诗,吻最疼痛的告白,而风声吹到这,已不需要释怀……”

和之前乐队演唱时那种热烈的气氛不同,现在的内场除了刘鹄宙的声音之外,安静得有点可怕。

想哭的都是忍着,就深怕自己的一声轻轻啜泣,都会让这现场出现瑕疵。

圈内这些人这都是在感慨:“这歌配刘鹄宙,真是天衣无缝啊!边浪这听声下菜碟的水平,真特么无敌了!”

陈淑婷则是开始在琢磨,怎么让边浪把《浓烟下的诗歌电台》这张碟给写出来了。刘鹄宙今天的表现在她看来,应该是能达到边浪的标准了。

边浪当然也是那么想的,刘鹄宙的甚至是有点超他预期了,这样一来他就放心把一张专辑都给拿出来了。关键现在刘紫阳和奥拉夫都已经到位,只等录音室弄完就可以放手大干了。

“就老去吧,孤独别醒来,你渴望的离开,只是无处停摆……就歌唱吧,眼睛眯起来,而热泪的崩坏,只是没抵达……的存在……呜……”

吟唱和间奏再次裹挟着淡淡的惋惜之情出现,似乎是在提醒你:“想想吧,过往的人生中还有哪些没有抵达的存在!”

现场依旧很安静,但终究是有人忍不住发出啜泣声,其中就有一个小魔女。

刚才那几句她就已经是完全的绷不住了,她觉得边浪在写民谣歌的就是有一种能力,能用文字将自己原本如诗如画般的生活,变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还能用最痛的领悟写出自己内心的独白和挣扎。

就像一种“风过,叶落,难以释怀……”的感觉。

不同于摇滚的直给,边浪的民谣词美成一首诗,但也给了你很多自己去想的空间。

三旬这个量词,在刘鹄宙那低沉的娓娓道来中,给现场每一个人都带入到了不同的回忆中去!

至此,小魔女觉得这辈子真就是认准边浪出品就够了。

他能让伱燃,也能让你静下来思考,给能你制造发泄的契机,也能带给你回溯的启迪……

随着哼唱的间奏结束,这首《理想三旬》终于来到了最后的副歌:“就甜蜜地忍耐,繁星润湿窗台,光影跳动着像在,困倦里说爱,再无谓的感慨以为明白,梦倒塌的地方,今已爬满青……苔……”

“苔”字刘鹄宙唱得非常轻,可以说是几乎听不到,但是并不妨碍所有人自己脑补出来。

赵小龙猛了吸了一下鼻子,否定了自己想哭的真实冲动之后,他就在感慨:“曾经理想虽然崩塌,成为一片废墟,但是呐,依旧还有生机!这歌词无敌了!”

而此时马源,在听完到这之后,已经不想管后面刘鹄宙要唱什么了,开起自己的小号就写了起来:

有人觉得边浪的歌词逻辑不清、堆砌辞藻、生搬硬凑,太过随意粗糙;也有人觉得边浪的词不拘陈规、灵动野性、飞扬跋扈,像一首现代诗。

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后者。与其说边浪词像是一幅“堆砌剪接”的拼贴画,我更赞同将其看作是一幅“删繁就简”的抽象画。

仔细研究一下边浪的歌词你会发现,他写词向来酷爱“缩句”和“打乱词序”。用今天那首备受争议的《火车驶向天外,梦安魂于九霄》举例,他将“漫漫长路,徒步奔忙”写作“徒忙漫奋斗”,将“音符愤怒地吼叫”写作“音愤符吼”。

这种写法的核心是:先从整句中删去各种有助于词句通畅的助词“的”“地”“得”,保留下那些反映核心语义的关键词汇,再加以缩减和乱序,最终成新句。有时创作者也会完全打破传统文法,将形容词同动词直接相连,比如“眩目遨游”。

创作风格上,这类词主要通过消解“逻辑的连贯性”来凸显“写意性”,借由牺牲“具体的叙事”来代以“抽象的哲思”,注重“意识与直觉的瞬间流动”,给人以“形散而意不散”之感。

正如前半部分中,“音愤符吼”呼应着“流窜九州的烂曲”;“完美坠落”后,到达“四维宇宙”,开启“眩目遨游”——不同意象的组合看似杂乱,却不影响表意的完整,同时又赋予了画面以充分的张力。

后半部分中,“漫长的”与“短暂的”、“黑暗的”与“璀璨的”、“失去的”与“倍还的”、“悲的”与“喜的”、“老去的”与“年轻的”,种种对比都折射出创作者对于“转瞬即逝”与“永恒不变”等对立关系的辩证思考,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这种遣词造句的样貌,有时是创作者精心雕琢,在长期的理智思考中一点一点打磨而成的;有时则是创作者在短时间内情绪宣泄的产物,是一气呵成的。

《火车驶向天外,梦安魂于九霄》的这篇词更像是后者,在意象的选取上更为跳脱,词句虽凝练但仍带有一些粗糙感,后半部分的逻辑性远强于前半部分,仿佛创作过程本身就如同这篇词作一样,是一个“思绪随着情绪的倾泻,由混沌逐渐走向清晰”的过程。

以创作者的“残梦”发迹,到慨叹“一代人终将老去,但代际更迭永续”为结。

而到了《理想三旬》同样如此,以“旧铁皮”发迹,到“梦倒塌的地方今已爬满青苔……”为延续。

让我们能带入到自己故事的同时,又引出无尽的想象空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