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 第349章 航天领域的格局改变了!

第349章 航天领域的格局改变了!

第349章 航天领域的格局改变了!

而在这个时候,NASA也根据他们收集到的数据,得出了夏国航天局这次火箭发动机试车的详细报告。

“长官,我们得出的结果与夏国航天局公布的信息是基本一致的,他们这次的火箭发动机试车实验,的确非常的成功,甚至已经超额完成了他们的任务。照这个趋势下去,他们的确很有希望,在几年之内就实现载人登月……”

听到报告之中的内容,NASA的长官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因为凭借NASA现在的实力,并没有哪台发动机,能够具备这样强劲的动力。

即便是不去超负荷运载,他们也很难让发动机长时间稳定的运行,这无疑代表了双方在这项技术上面的差距。

“可恶……至少在火箭发动机技术上面,他们已经超过我们一截了。真不敢相信,他们到底是如何在短时间之内,做到这件事情的。”

按理来说,夏国在火箭发动机技术上面,与米利坚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就算米利坚在这项技术上停滞不前,给夏国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够追得上米利坚的脚步。

但事实上,在不过几年的时间里,夏国就在这项技术上实现了弯道超车,这是他们所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

“嗯……这份报告里,怎么没有解析夏国航天局所用的发动机的具体技术呢?没有这些分析内容,仅仅列举一些表面上的数据,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长官,我们现在能够得到的数据实在是太有限了,那些发动机内部的数据,又怎么能够轻易的得到呢?否则的话,别人看一眼我们的发动机,我们的技术岂不是也跟着泄露了吗?”

虽然这样的话很难让人轻易接受,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话确实都是事实。

而就是这个时候,会议室中的一个人突然说道:

“长官,我倒是觉得,在这台发动机中,夏国航天局应该是应用了一种崭新的技术。”

听到这人的话,NASA的长官连忙急切的问道:

“哦?那是什么技术?”

“大家请看,在这台发动机的结构中,有一处地方是正常的发动机所不具备的。根据我的猜测,这有可能是一个超导线路的装置。”

“超导线路的装置……为什么你会做出这样的猜测呢?”

超导技术虽然不算是什么特别新颖的技术,但因为其自身的种种局限性,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的用在火箭上面。

因为现在发现的超导体,超导临界温度都非常的低,想要维持这种状态并不容易,再加上能源的多余消耗,火箭的动力有可能会不减反增。

“我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并不大吧,这项技术用于火箭中,实在是太冒险了一些,而且这个应用速度太快了,不太可能突然出现在火箭发动机上面。”

“不,我倒是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这处设计很符合超导线路的特点,而且你们不要忘了,这次夏国的载人登月项目,可不仅仅是夏国航天局的项目,而是夏国航天局与星辰科技进行合作的项目。”

提到“星辰科技”,众人一下子意识到了事情的关键所在。

因为星辰科技的实际负责人正是宁晨,而宁晨在超导领域上的研究成果,在全世界上也是独一档的存在。

而这,还是建立在宁晨有很多成果并没有公开发表的基础上。

如果算上那些保密的成果,即使再将标准降低一些,也没有人可以接近宁晨在超导领域上,所达成的成就。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宁晨在这之前就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超导材料,并将这种超导材料应用在了这台火箭发动机上面。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如此快的制造出性能这么强劲的火箭发动机……”

听着这人的分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了。

“好,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方向,去模拟一下这个方向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少,是否真的有可能成立。”

NASA同样拥有非常强大的仿真建模技术,随即便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了模拟。

经过几个小时的时间,他们终于按照视频中的发动机外形,在仿真模拟软件中复制出了类似的发动机。

发动机的外壳是比较好复制的,但对于内部的情况,一些都只能依靠猜测了。

所幸的是,通过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可以大致判断模拟的准确程度,这可以帮助NASA验证他们的模拟方案是否接近实际的方案。

在连续多次的验证之后,他们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根据我们的仿真模拟结果,夏国航天局在这台火箭发动机之中,的确很有可能加入了超导线路。只是这需要非常强大的技术,除了非常高的超导临界温度之外,超导材料的其他性质也要十分出色才可以……”

看着这种超导材料的性质分析,大家都觉得有些难以相信。

“怎么可能会存在性能这么强大的超导材料呢?这、这根本不符合正常超导材料的特征吧?”

“这的确很难让人相信,根据我们查找到的文献,并没有哪怕一种超导材料,能够符合我们得出的这些性质,甚至距离这样的标准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即便是在《学术星空》上面,我们也没有找到类似的超导材料。”

“恐怕这样级别的超导材料,是不会随便出现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上面吧?宁晨一直都有隐藏自己研究成果的习惯,像这种涉及到载人登月级别的技术,他更是有理由隐藏得滴水不漏了。”

在NASA高层和研究员们的分析之下,这个方向的可行性还是被很大的证实了。

“这样看来,在未来的研究之中,我们需要增加在超导领域上的投入了。否则的话,我们在航天领域,恐怕会不断的被夏国拉开差距。另外,我们也要想办法得到更多的内部信息,看看能不能探寻到这台发动机的更多细节……”

事情发展到这样的阶段,NASA也意识到,如果再不想办法跟进技术的话,世界航天领域的格局,恐怕真的要从此改变了。

……

结束了这次的火箭发动机试车实验之后,夏国航天局和星辰科技认真对试车试验进行了总结,并开始了接下来的工作。

而对于宁晨来说,当这台发动机通过了测试,自己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已经安稳的落地了。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按部就班的对火箭的其他结构进行制造,并完成一项项试车实验。

按照宁晨的估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之内,载人登月的项目便可以真正的执行了。

而这个时候,宁晨也终于可以腾出时间,来处理一些其他的工作了。

晚上,宁晨一个人独自坐在书房中,思考着未来的方向问题。

“载人登月的项目虽然已经能够看到希望了,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开始。要是后续系统又把登陆火星作为任务的话,我又该怎么完成这样的任务呢?”

宁晨心里十分清楚,如果不是应用了最先进的超导技术的话,自己绝对不会这么快就完成新型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方案的。

但这样弯道超车的案例是很难复制的,除非自己接下来还能够在其他的技术上面,取得飞跃性的突破。

就在这个时候,宁晨忽然想到了一个技术方向。

“对了……可控核聚变!想要让我们的科技实力更上一层楼的话,可控核聚变是一项必须要突破的技术。”

只是,这项技术从理论上来说十分的简单,但想要实现商业化的可控核聚变,恐怕还有非常漫长的路需要去走。

所谓的核聚变,通常来说,是将一个氘核与氚核相碰撞,生成一个氦核和一个自由中子,便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

只是,想要将这个反应加以控制,并实现能量上面的正向输出,乃至于商用化的应用,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即便是在宁晨重生之前的上一世,可控核聚变依然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甚至被一些人悲观的认为,这是一个五十年后也很难达到的目标。

不过宁晨却并不会如此的悲观,凭借宁晨现在的能力,完全可以大大缩短科研工作的进展,哪怕是可控核聚变这样复杂的技术。

随即,宁晨便让自己进入到专注状态之中,思考着如何对这一技术进行研究。

不知不觉,三个小时的时间便过去了。

以宁晨现在的精力水准,三个小时还远远没有达到专注状态的连续使用极限,但这样的思考时间,却已经足够宁晨思考清楚很多的问题了。

宁晨主动从专注状态中跳脱了出来,对刚刚的思考结果进行着整理。

“按照这样的方向,是足以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之内,就完成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重大突破的。只是……哎……”

这一次,让宁晨感到为难的,并不是理论或者技术上的问题,而是研究资金上的问题。

虽然现在的星辰科技,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总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不过即便如此,星辰科技还是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科研资金支出。

如果在研究可控核聚变项目的过程之中,因为资金不足的问题而突然中断研究,宁晨是一定会感觉非常的遗憾的。

宁晨大致计算了一下,想要完成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星辰科技的公司市值,至少还要再翻个几倍才行。

“看样子,得开展一些商业性比较强的项目了啊。”宁晨心说道。

因为星辰科技最近的研究重心都放在了航天领域上面,这个领域的研究虽然十分的重要,但却是一项非常烧钱的项目,并且难以看到项目的回报。

为了完成航天领域的研究,宁晨只能拿星辰科技在其他领域上赚到的钱,来支持各项航天项目。

好在星辰科技在手机系统与芯片制造上面的业务非常稳定,才能够支持如此大量的研究经费支出,不至于因此而疲于奔命。

“接下来,星辰科技要着重看着哪方面的业务,才能解决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资金问题呢?”

宁晨先想到的,是进军手机和个人电脑的领域,因为这些技术对星辰科技是较为简单的。

不过宁晨很快便放弃了这个想法,一旦星辰科技进军手机和个人电脑的领域,那么引起的连锁反应将会是十分强烈的。

现在夏国的手机和个人电脑的品牌,几乎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宁晨并不希望星辰科技严重挤占其他夏国科技公司的市场,这对夏国科技公司的百花齐放来说是一件坏事。

宁晨更希望,星辰科技能够成为大家的引领者,在芯片、系统等技术领域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夏国的其他科技公司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要不然……还是从个人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入手吧。这段时间我一直都没有顾得上这项业务,现在也是时候重新捡起来了。”

宁晨并不想伤害夏国的科技公司,既然如此,也只能委屈一下米利坚的威软公司了。

当然,宁晨所说的“没有顾得上”,并不是将这项业务完全搁置。

自从龙腾系统诞生之后,星辰科技一直在对这套系统进行升级,让这套系统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体验。

只是这样的升级并不能说是革新性的,而是在一定的框架之内,所进行的小幅升级。

宁晨觉得,现在自己已经完全可以对龙腾系统进行版本更新,以让龙腾系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由于今天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宁晨便没有急着马上思考这件事情,只是简单的列出了一个框架,便去休息了。

第二天,宁晨早早醒来,处理好了其他工作之后,便专心的分析起了现在的龙腾系统。

这一分析不要紧,宁晨只觉得曾经让自己引以为傲的龙腾系统,现在看来却显得有些中规中矩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