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 第320章 找到了!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第320章 找到了!

作者:可乐要加糖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1:48

第320章 找到了!

第320章 找到了!

这两年来,宁晨之所以一直都没有使用大脑仿真模拟技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自己的大脑仿真模拟技能,仅仅剩余最后一次了。

如果是之前的话,宁晨恐怕真的无法下定决心,去使用这宝贵的最后一次机会。

以宁晨的性格,说不定会把这最后一次机会,一直保留到多年之后,直到宁晨将技能的次数给补充起来。

但有了十次兑换次数作为基础,宁晨也不再担心技能次数不够的事情了。

在宁晨的再次确认之下,宁晨消耗了最后一次大脑仿真模拟的次数,并进入到了模拟空间之中。

霎时间,一个十分空洞的,近乎无尽黑暗的空间,便出现在了宁晨的大脑之中。

距离宁晨上次进入模拟空间,已经过去了几年的时间,这让宁晨一开始进入到模拟空间中,还有着一些陌生的感觉。

不过宁晨很快便找回了曾经的感觉,并火速的开始起了模拟的任务。

这一次,宁晨先是创造出了一颗与蓝星完全相同的星球,并创造出了盛州的黑洞望远镜等各种设施。

宁晨这样的举动,也是为了尽可能真实的模拟整个黑洞望远镜的工作场景。

紧接着,宁晨模拟着宇宙远处,那个大型休眠黑洞的种种行为。

因为这颗黑洞的存在,仍然停留在假设的层面上,宁晨的这次模拟,未必会与真实的情况完全相同。

但只要将模拟的情况和真实的情况相对比,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那么宁晨就有可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

随着模拟空间中的细节不断的填充,这让模拟的强度在不断的增大,宁晨的额头上,也开始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在脑力指数大幅提升之后,宁晨可以用更好的效果进行模拟,可是当仿真模拟的精度提升到某个程度之后,宁晨也明显的感觉到有些吃力了。

“现在的模拟精度……应该足够准确的模拟黑洞望远镜接收宇宙信号的全部过程了。如果强行叠加兴奋模式的话,恐怕我也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

宁晨决定,还是先单独使用大脑仿真模拟技能进行试验,以保证自己能够接收到足够多的数据。

接下来的时间里,宁晨保持着这样的状态,并利用模拟空间之中的黑洞望远镜,来接收休眠黑洞发射过来的各种信号。

观察着其中部分的信号,宁晨总觉得似乎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不过因为仿真模拟占用了宁晨太多的脑力,这让宁晨暂时无法分出脑力进行分析。

这些信号的分析工作,宁晨打算等到仿真模拟结束之后再进行,宁晨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记忆住这些大量的数据。

大脑仿真模拟技能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这些模拟空间之中的数据,并无法直接传输到模拟空间之外。

即便是小智,也无法进入到这个空间之中,一切数据也只能凭借宁晨的大脑进行记忆。

好在现在的宁晨,有着足够强大的数据记忆能力,这一点甚至并不会输于很多普通的计算机了。

依靠着自己远超常人的强大记忆力,宁晨努力将这些海量的数据记忆在自己的大脑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宁晨终于感觉到,自己的大脑即将到达极限了。

“以现在的数据量,应该足够我进行分析对比了。”宁晨心说道。

这样的话,宁晨觉得自己就没有必要再浪费一次恢复精力的次数了。

另外,按照宁晨现在的大脑状态,无法再持续多少时间的大脑仿真模拟,再过不久应该就会自动退出大脑仿真模拟状态。

宁晨也不在乎这几分钟的时间,决定还是保留一部分的精力,用于接下来的数据分析对比吧。

想到这,宁晨在脑海之中默念道:

“系统,结束这次的大脑仿真模拟状态吧。”

这种大脑仿真模拟状态,并不严格限制每次状态的持续时间,而是当使用者精力耗尽,或是主动结束状态之后,便完成了一次使用次数的消耗。

从大脑仿真模拟状态中脱离出来后,宁晨只感觉整个人都非常的疲惫。

宁晨的大脑已经进行了很大的消耗,而身体也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

可是即便如此,宁晨也不敢有任何的懈怠,连一分钟也没有休息,便马上进行了“数据导出”的工作。

由于这一次的仿真模拟,涉及到的数据量实在是太过巨大,如果是按照正常的方式导出数据的话,恐怕一天的时间也是不够宁晨使用的。

这项工作虽然远没有刚才的大脑仿真模拟那么的消耗精力,不过以宁晨现在的状态,也是很难长时间的维持的。

好在现在的小智能够在这件事情上帮得上宁晨,经过宁晨的训练,小智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记录宁晨大脑中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导入到计算机之中。

这种信息的传递方式,并不像普通的计算机信息传输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宁晨牢记这些信息,并将需要传递的信息,清晰的呈现在大脑之中,才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的传递。

连续的高强度脑力工作,让宁晨的大脑经受了非常严峻的考验,但宁晨硬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努力的坚持了下来。

直到宁晨传递完最后的一部分数据,宁晨终于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放松了下来。

“呼……总算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长时间的兴奋状态,让宁晨暂时并没有任何的睡意,不过在放松下来之后不久,宁晨便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疲惫。

很快,宁晨便深深的睡了过去。

一夜无梦,不知过了多长的时间,宁晨终于逐渐苏醒了过来。

看了一眼时间,宁晨有些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睡了足足十二个小时之多。

要知道,这样长的睡眠时间,已经是宁晨平时睡眠时间的二倍了。

“真没想到,仅仅是一次大脑仿真模拟状态,就达到了使用兴奋模式的大脑使用强度。看来昨天晚上,我真的是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大脑负荷。”

但是这样的经历,却是让宁晨感到充满了成就感,因为相比之前,不仅是自己的脑力得到了提升,自己的意志力也要远比之前更加的强大。

“好在昨天晚上,有小智帮我提升数据传输的速度,否则的话,就算我熬到现在,也未必能够完成这些信息的传输。”

感觉到自己的大脑已经完全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宁晨便开始了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的对数据量进行压缩,在昨天晚上进行大脑仿真模拟的时候,宁晨并没有考虑到蓝星上存在的各种信号。

这些信号不仅对宁晨的研究没有任何的用处,而且模拟起来也十分的困难,还会干扰到宁晨正常的研究工作。

在进行数据对比之后,宁晨发现,昨天晚上仿真模拟出来的数据,与黑洞望远镜接收到的真实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相符的。

“果然……我昨天的大脑仿真模拟,仿真度是非常之高的。除了少数的一些细节,模拟的信号与真实的信号并无太大的不同之处。”

在昨天晚上的大脑仿真模拟中,宁晨几乎构造出了一切所需要的要素,而这也让宁晨能够非常逼真的完成整个模拟过程。

就在这个时候,宁晨突然注意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不对……这里的数据,好像在黑洞望远镜实际接收的信号中,并没有发现类似的存在。”

由于这些信号非常的微弱,如果不是宁晨非常仔细的分析的话,恐怕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信号的存在。

但在宁晨的仔细对比之下,这些信号终究没有逃过宁晨的眼睛。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结论,宁晨继续对比着两边的信号,仍然没有发现黑洞望远镜接收到过类似的信号。

而在经过仔细的分析之后,宁晨确定,这些仿真模拟空间中微弱的信号,就与引力波的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就有些难以解释了,按理说,仿真模拟空间和真实世界的条件都相同,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区别的。等一下……”

此时此刻,宁晨的大脑之中,仿佛有一道亮光一闪而过。

而正是这突如其来的灵感,让宁晨想到了这个问题可能的答案。

“刚刚我使用的数据,是黑洞望远镜经过筛选后的数据。这些数据摒弃了由人类人工制造出来的各种信号,但有一种可能是,我们不小心把引力波的信号,也同时给剔除出去了……”

对于这个盲点,宁晨之前也并没有注意到,但在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宁晨觉得这样的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而且并不算小。

因为引力波的信号极其微弱,即便是像小智这样的人工智能,也未必能够很好的将它与其他的信号区分开,更何况是其他的普通软件了。

想到这一点,宁晨马上找出黑洞望远镜处理之前的数据,认真的寻找了起来。

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因为黑洞望远镜未处理之前的数据量实在是太过庞杂,仅仅凭借人脑,是几乎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就完成信息的处理的。

但宁晨却早已超乎了普通人类的范畴,这让宁晨在某些方面的能力,甚至超过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当然,宁晨在处理这些数据的时候,也利用了很多的技巧,比如说对一些引力波的信号特征进行放大处理,从而对引力波和人类的信号进行区分。

就这样,又是好几天的时间过去了,就在宁晨已经感觉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宁晨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信号。

“这个……就是这个信号!这就是引力波以及黑洞存在的证据!”

兴奋之中,宁晨一扫多日的疲惫感觉,精神又一下子振作了起来。

为了确定自己找到的这个信号,就是引力波的信号,宁晨将这个信号提取了出来,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经过详细的对比,宁晨确定这个信号与之前在仿真模拟空间中接收到的引力波信号是完全相同的。

而在提取出这个信号的具体来源之后,这些信息也正好能够与宁晨计算出来的休眠黑洞位置完全相同。

有了这些结果作为佐证,引力波的存在几乎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分辩的事实。

保守起见,宁晨又花费了几天的时间,去对黑洞望远镜接收到其他信号进行分析,又陆续寻找到了几个相同的引力波信号。

这个时候,宁晨也终于可以准备论文的撰写了。

而在写论文之前,宁晨不忘先处理另外的一件事情。

宁晨将黑洞望远镜的信号筛选算法进行了修改,加入了引力波特征信号的放大处理程序,从而避免了引力波信号被当做人类信号误处理的错误。

完成了这项工作之后,宁晨将优化后的算法交给了陆明昊。

收到宁晨发送过来的新算法,陆明昊心中知道,或许是发生了什么很大的事情,才让宁晨决定将原有的算法进行修改的。

“宁总,您是发现之前的算法,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是的,之前的算法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具体的问题我之后再向你详细说明,现在你先将算法进行更新就好了。”

在论文正式发表之前,宁晨还不想跟任何人详细的说明这件事情,而是先要专心将论文写好,以便以最好的状态,向诺贝尔物理学奖发起冲击。

因为这个研究课题属于天文物理类的,应用价值相对有限,因此宁晨可以放心的将内容体现在论文之中。

这是宁晨在科研的生涯中,撰写的目的性最强的一篇论文了,虽然宁晨对系统任务的完成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当宁晨真的看到完成系统任务的希望的时候,还是会全力去完成系统的任务的。

因为这不仅可以让宁晨拿到系统任务的奖励,同时也可以让下一个系统任务早日的刷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