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港综:我系大枭雄 > 第192章 收购中巴

港综:我系大枭雄 第192章 收购中巴

作者:砵兰街东叔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42

第192章 收购中巴

第192章 收购中巴

包爵士还是有些疑问:“我有一些疑问,你能否解答?”

“两家合作理应坦诚相待。”大佬骏点点头:“请讲。”

包爵士注视着陈嘉骏道:“为什么是我?”

“当初我狙击九龙仓,是你帮了我一把。”

陈嘉骏的心里话是,您太有钱了,不选你这个冤大头我选谁?

包爵士抽了口雪茄笑道:“你错了,我其实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我自己,还有如果你不出手的话,怡和大班纽壁坚也准备将九龙仓的股票,暗中通过经纪人卖给我。”

“一码归一码,如果当初不是你溢价收购了我手中的九龙仓股票,也没有今天的我。”

面对包爵士的坦率,陈嘉骏表现得非常谦逊。

包爵士点了点头:“行,这次的行动我参与了。”

接着他看向女婿吴广正道:“广正,你协助好阿骏,跟着阿骏好好学学。”

市值五亿的中巴集团,包爵士自然不会亲自出手,而且颜成坤和他也是老相识了,不过女婿吴广正出手,既合情又合理。

吴广正闻言大喜:“明白,我会虚心向陈先生请教的。”

陈嘉骏爽朗一笑:“吴先生,这次你才是收购的主角,我会全力给你当帮手的。”

“陈先生,如果不介意的话,你就叫我一声广正。”

“你比我年长,就叫我阿骏吧。”

谈完了收购中巴集团的事,陈嘉骏画风一转道:“对了,包爵士,明天我私底下开一个投资会议,到时候邀请你,南哥、新哥还有林铭泽爵士,一起参加。”

“投资会议,投资哪里?”

“霓虹。”

陈嘉骏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回答。

翌日。

国俊大厦。

霍英南,霍振霆,霍振寰,贺新,贺天宝,包爵士,吴广正,苏海文,林铭泽夫妇,围坐在会议室里的一张桌子,神情严肃地看着眼前一张财务报表,以及霓虹股市银行股的K市图。

陈嘉骏解释道:“我投资霓虹的银行股距今已经有一年,第一批次的资金有63亿港钞,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美金是12.6亿。”

“以目前的市值来计算,年收益率已经达到了104%。”

“第二批次的资金为45亿港钞,短短两个月收益率已经达到了30.9%。”

在座的众人都是资本运作的老手,都知道一个道理,小资金看重一支股票,重仓入一周之内翻倍,这些屡见不鲜。

但是当资金达到了数以百亿计,想要达到这样的收益率,那就是难如登天。

众人纷纷讨论了起来。

陈嘉骏紧接着道:“香江目前的经济过热,房价一涨再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但居民的收入并未有太大的提升。

再加上明年的谈判临近,到时候港币还会持续下跌。”

“而霓虹这几年经济稳步提升,霓虹制造更是成为了一张名片。”

“香江呢?由于内地的廉价人工和地价,许多的港商都前往蛇口、内地开设工厂。”

“此消彼长之下,香江的货币政策必定扛不住。”

“所以,今天我召集各位过来的目的,就是带大家发财。

我的操盘手是司马祥,詹培忠,黄世同,陈占……”

陈嘉骏每点到一个名字,便有人起身向众位华人大佬打招呼,詹培忠、黄世同、司马祥这些华人顶级金牌经纪,霍英南、包爵士等人也接触过许多次。

他们也是没有想到,不知不觉中这些华人金牌经纪居然都投靠了大佬骏。

包爵士看向司马祥道:“阿祥,投资霓虹股市,这是你的主意吧?”

他此前也通过司马祥吸收了不少九龙仓股票,知道司马祥做事情一向沉稳,不冒进。

“包爵士,恰恰相反,投资霓虹股市的银行股,是陈先生的主意。”司马祥摇了摇头,实话实说。

黄世同也笑着道:“包爵士,霍先生,投资霓虹股市的确不是我们的想法,我们几个一直着眼于香江的股市,哪里有陈先生经天纬地的眼光。”

“唰。”

在场的所有华人大亨都看向了陈嘉骏。

一年以前大佬骏也就是狙击高手。

没想到这一年沉寂下去,居然在霓虹股市埋了这么大一张牌。

而身为当事人的陈嘉骏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洒洒水啦,各位若是有想投资的,尽管过来找我。”

“阿骏,既然是你的主意,司马祥、黄世同现在也是你的人,那么我们丑话先放在前头,赚了这笔钱怎么分?”林希慎家族的家主,林铭泽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陈嘉骏想了想道:“基准10%,若是各位的收益率到明年现在为止,低于30%,我一分不收。若是高于30%,至60%,我收取10%。若是高于60%,我在你们的收益上在收10%。若是亏损了,我会补足亏损。”

贺新抬起头道:“阿骏做事一向来稳重,没有把握的事不会叫我们,这样吧我投十个亿,南哥你怎么说?”

“这件事情我得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

和贺新比起来,霍英南的风格趋向于保守。

包爵士倒是已经在考虑如何操作的问题:“我们直接把钱打到各自在霓虹的银行,还是?”

“投入到我的龙腾基金。”陈嘉骏立即回答道:“如果账户数太多,司马祥他们操作不过来,毕竟香江和霓虹相距太远。”

“就算亏了,我也不用你补足我的亏损,那是我眼光的问题。

但每周龙腾基金都得做一份报表给我。”包爵士大手一挥:“至于投多少钱,我也得回去算一算。”

林铭泽笑着道:“既然大家都投了,那我们林家也投。”

就这样,陈嘉骏轻松地就从香江几个大财阀那里,获取到了一笔资金。

一周之后各个家族都将资金打了过来,贺家10亿,包家25亿,林家15亿,最低调的霍英南,当天虽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但也投了20亿。

总额70个亿。

陈嘉骏连忙挪用了五亿……花别人的钱干大事,就是舒服。

资金一到手,陈嘉骏和包爵士的女婿吴广正,联手成立了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并且让詹培忠约见了和记黄埔的前任大班——韦理。

当年,韦理以一己之力,将陷入破产危机的和记黄埔,然后一阵大刀阔斧的重组,让和记黄埔重新焕发了生机。

正当他意气风发的时候,却被沈弼一声不吭地将和记黄埔卖给了李嘉成和陈嘉骏,而身为大班的韦理,居然连消息都没有收到,公司就要易手了。

这让韦理深受打击。

陈嘉骏将和记黄埔的股份卖给李嘉成之后,韦理便被李嘉成解职了。

被解职之后的韦理,形容为颜面扫地毫不过分,休整了大半年,如今在一家投行工作。

陈嘉骏知道韦理是全香江最厉害的职业经理人之一,因此,在收购中巴集团的操刀人人选上,陈嘉骏率先想到了韦理。

“陈先生。”看到陈嘉骏来了,韦理赶紧站起来。

“韦理先生,你好。”陈嘉骏笑着和他握了握手:“等久了吧?”

“没有,我也是刚刚才到。”韦理与陈嘉骏分左右坐下:“没想到能和陈先生你一起喝茶,我可真有福分。”

陈嘉骏成名一来,身份地位一直都在往上走,再加上他本来就不喜欢应酬,所以平日里很少和别人一起喝下午茶。

韦理是聪明人,知道陈嘉骏找他,肯定是有正事儿。

能和陈嘉骏扯上关系的事,就绝对不是小事。

自从在和记黄埔的大班位置上下来后,韦理沉寂的这段时间,他也想了很多,如今的他再也不是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是更加的谦和与内敛。

“韦理先生太客气了。”陈嘉骏坐在他的对面,先喝了一口红茶:“我刚看你们收购了百顺地产旗下的一块旺角的土地,价格不过区区2亿港币,真是干净利落。”

在来之前,陈嘉骏特意了解了一下韦理这段时间的动作。

“运气而已,百顺地产亏损太多了,只能靠这个来抵债。”说起了自己的战绩,韦理有一点高兴:“而我和他们的总经理很熟悉,再加上使用的是最便捷的现金,所以才能在5天之内完成所有的交易。”

“韦理先生,以后你的打算,就是做这么的低买高卖的生意吗?”陈嘉骏拿了一块点心,边吃边问。

“先把手里的工作做好吧,别的也没有功夫去多想。”韦理喝着茶:“我已经跌倒过一次了,现在重新出来做事,只希望能够再次证明自己。”

“你这就有些妄自菲薄了,对了,你有没有兴趣,趁着这段在香江谈合作的时间,重现一下往日风采?”

陈嘉骏慢悠悠地品了两口茶,然后很随意地打趣道。

韦理当即心领神会:“陈先生有什么差遣,尽管吩咐。”

“这还真要看你自己的兴趣。”

陈嘉骏找出一份文件,沿着宽大光滑的桌面,轻轻地朝着韦理的方向推了过去。

韦理快速浏览了一下文件,试探道:“陈先生想要我出面收购中华巴士?”

“对于你而言,这种操作可谓轻车熟路。”

陈嘉骏点了点头:“所需资源,我来提供,事成之后,你个人可以做为中华巴士的董事会成员,分得重要股东地位的利益。”

韦理不担心自己吃亏,因为大佬骏的仁义诚信有口皆碑,只是有些疑惑:“陈先生既然看好中华巴士在港岛的土地储备潜力,那为什么不直接出手?”

“我已经收购了九巴集团,再朝中巴集团下起手来,也有点麻烦。”

陈嘉骏悠悠地解释道:“而且控制中巴的颜成坤,不但是创办人,还像邓肇坚那样,有着香江太平绅士和英吉利爵士的头衔,以及多个社会公职,声望甚高,还是香江商界潮州帮里的大佬级人物,我亲自下场,和他斗起来,不太体面。”

韦理恍然大悟:“我这就去成立一家公司,去负责收购中巴。”

陈嘉骏满脸欣慰之色:“公司我已经成立好了,股东是我和包爵士,但我不出面,包爵士推出了他的女婿吴广正。”

“你的动作最好速度快一些,因为九巴被我收购带起来的热度,一旦我们收购中巴,必定会有其他人参与。”

韦理在陈嘉骏的面前低眉顺眼,不代表他在别人那里没有傲气,他胸有成竹道:“放心,有包爵士和您在香江金融圈子的底蕴,相信收购中巴的胜算很大。”

陈嘉骏微微颔首:“希望一切顺利吧。”

很快,韦理成为一家名为亚洲投资的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

包爵士的女婿吴广正则担任该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另外,地主会成员司马祥、黄世同也出现在了亚洲投资公司的董事名单上。

至于亚洲投资收购中华巴士的财务顾问,则是汇丰银行旗下的获多利公司。

资金一到手,陈嘉骏和包爵士的女婿吴广正,联手成立了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并且让詹培忠约见了和记黄埔的前任大班——韦理。

韦理从实质上来讲,是完完全全被汇丰大班沈弼给扫地出门了。

彼时的韦理甚至都已经到了颜面扫地的地步。

但韦理却并不敢忌恨汇丰这个香江银行业霸主。

对于陈嘉骏选择汇丰旗下的获多利公司作为财务顾问,韦理欣然接受。

在强大的实力面前,理智的人往往会选择务实。

虽说亚洲投资不请获多利,仅凭几位顶级金牌经纪人提供的服务,就足够收购中华巴士了。

那陈嘉骏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邀请获多利担任收购中华巴士的财务顾问呢?

道理非常简单。

这次针对中华巴士的收购,可比不了针对九龙巴士的那场“闪电战”。

资本市场如今都已经回过味来了。

与九巴集团的土地比起来,中巴集团在港岛的土地储备更让人垂涎三尺,

一旦亚洲投资公司拉开战火,中巴集团的股价便会瞬间翻倍。

而亚洲投资公司,率先拉拢了获多利公司,根据排他协议,中巴集团和其他竞争对手,就不能拉拢获多利公司作为财务顾问了。

韦理也很清楚,只要不被汇丰银行掣肘,他、包爵士、陈先生联手,在香江资本圈子大可横着走。

拿下中华巴士,就是一个让他韦理,在香江商界重新光芒万丈的机会。

韦理想把收购中华巴士的事情做得漂亮,所以首先就要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

所以,收购中华巴士,就应该尽量避免毫无技巧可言、不计成本地用钱去砸人。

因此,在接到陈嘉骏的任命之后,韦理便立即通知了包船王女婿吴广正、还有地主会成员召开会议。

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

韦理在一级、二级市场吸纳了7561股中巴的股票,总共花了1.66亿港钞,平均每股成本22块钱。

这下,亚洲投资公司,占股比例为20.4%,已经成为了中巴集团仅次于颜成坤的第二大股东。

这份成绩足以证明,韦理作为职业经理人,是非常合格的,他替陈嘉骏省了不知几多钱。

翌日。

东方日报:“公司医生韦理重回香江商界。”

信报:“亚洲投资公司,中巴第二大股东。”

工商日报:“中巴集团收购战将起。”

华侨日报:“前和记黄埔大班韦理,指出颜氏掌控中巴集团之弊端。”

谁都不成想到,在香江沉寂多时,快要被人们忘了的韦理,冷不丁地回归了。

这便是韦理收购战的第二目标,他要把收购中巴集团做得体面一些。

毕竟要师出有名。

中巴集团属于有主之物,亚洲投资公司想要掌控它,就属于强抢了,重要粉饰一下目的才好。

处于从巅峰下滑大势的中华巴士,被人诟病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除了九龙巴士存在的那些问题之外,中华巴士还有其控制者颜氏家族赋予的独有弊端。

比如,颜成坤家族一直坚持认为,巴士属于一种低端出行方式,只要满足基本的运输要求就行了,没有必要提高乘车舒适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上班族们出门的时候,本来打扮得仪表堂堂,结果坐了中华巴士,下车后变得一身汗,甚至一身尘土,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要知道,现在已经不是五六十年代了,香江市民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颜成坤家族从来没有想过改善过这一点,除此之外,颜成坤家族在中巴集团股票的派息上还相当吝啬,让众多散户无利可图。

当韦理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递到中华巴士董事会上后,颜成坤嗤之以鼻,压根不做理会。

于是,韦理当即宣布,亚洲投资公司以每股37港元现金的价格,收购1350万中巴股票,使得亚洲投资公司对中巴的持股比例,增加到55%以上,力保完全夺取中华巴士的控股权。

这项资金规模将近五亿港元现金的资本运作一经公布,立刻把股市已经酝酿好的热情激发了出来,中巴的股价一下子从22元跃升到了37元。

众多持有中华巴士股票的散户更受鼓舞。

港岛半山区坚尼地道六十四号,占地将近两万八千平方呎的颜家大宅内,气氛紧张,一家人正脸色肃穆地商讨对策。

虽然亚洲投资公司之前名不见经传,但阵容强大。

颜成坤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全都早早地被安排进中华巴士的董事会和高管层,年纪最小的颜家二公子颜杰文,出任中华巴士董事的时间也早在一九七六年。

当然了,中华巴士的创办者不只是颜家,还有黄家,但两家之间是非常近的姻亲关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