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 第611章 陈海峰的野心

第611章 陈海峰的野心

两世的做人经验,于大为已经不是从前那种做事不过脑子的人了,再加上他从前只是懒得去思考一些细节而不是真的脑瓜子不灵光,只是简单的回忆跟陈老板的聊天,他就发现了一些破绽。

“他一个外乡人对这片地方比我还了解……而且他还姓陈……”于大为几乎下意识断定这人极有可能就是举报他的陈海峰。

“陈海峰……”于大为微眯了一下眼睛,在夕阳散落的余晖下,伴着几分寒冷他整个人瞬间严肃起来。

于大为可以肯定这人今天就是故意过来的,什么碰巧简直是个笑话。

极有可能是想继续来加油站这边抓自己的小辫子,但很可惜,最近这段时间他都一直在这边兢兢业业的管理,绝对不会有什么把柄落在对方手里。

只是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看来这个店长人选真的得慎而又慎,没点能力的很可能被人给阴一手。”于大为想到这儿不禁有些头疼。

具有加油站管理经验,而且有能力的人实在是太不好找了。

目前没什么具体思路,于大为回到办公室便把重心放到了陆地巡洋舰的配件上。

他先是给之前认识的几个下游配件渠道打打电话,看有没有在岛国那边的熟人,得到的结果有些差强人意。

不是没有不认识的,只是都不过点头之交。

就在于大为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媳妇儿。

韩静凡在杂志社投稿的过程中,认识很多作家朋友,其中有一位女性朋友跟韩静凡的关系很不错,两个人经常有书信往来。

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笔友,还不是没见过面的那种,每年韩静凡的这位笔友都带着几个南方的朋友来东北这边躲暑,顺便采风。

当初于大为跟韩静凡还努力撮合了一下这笔友和小白,只可惜两个人根本不来电,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于大为可是清楚记得的,这姑娘结婚后的丈夫就是在岛国那边做外贸生意,好像今年更是全家搬去了岛国那边。

于大为一想到这个人,忍不住赶紧给媳妇儿拨通了电话,果然,她朋友一家如今都在岛国。

不过她丈夫并不是做外贸生意,而是给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当翻译,只是这家外贸公司一直扎根在国外,短时间内回不来,所以才全家去了国外生活。

“媳妇儿,你有她电话吗?能不能联系一下,让她丈夫帮我个小忙,当然事后肯定不会亏了对方的。”于大为大致把自己的计划跟媳妇儿说了一下。

他想利用对方在岛国的优势,帮自己去报废汽车处理的地方找找酷路泽的配件。

韩静凡这边知道于大为的诉求后主动答应下来,然后挂掉手机后,就开始尝试联系国外的朋友。

好在韩静凡的手机和手机卡在办理的时候就开通了国际漫游的业务,虽然打电话可能会花不少钱,但如今正事儿要紧,她也不是拎不清事儿的女人。

很快韩静凡就得到了朋友丈夫的回复,而后她又跟于大为说了一下朋友丈夫的那边情况。

“她丈夫委婉的拒绝了,好像是说每天的工作量很多,根本抽不出来时间去做你委托的事情。”电话那头韩静凡解释了一下。

“这样啊。”于大为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夕阳落下,黑夜即将到来,情绪有些惆怅。

“嗯,不过我朋友又给我介绍了一个人。”

“谁?”

“她弟弟,不是亲弟弟,是表弟。”韩静凡又在电话中解释,“她说她弟弟在岛国的废品回收站工作,每天也是在处理各种报废的东西,或许他能帮到你,顺便还留下了电话。”

“好啊!感谢你朋友,跟她说回头再来咱们这边,我请她吃烤羊腿。”于大为原本有些惆怅的情绪被一扫而空,真的是峰回路转!

随后于大为记下了韩静凡朋友给的电话号码和姓名。

这人名字叫张洋,很年轻,听韩静凡说才二十三岁。

于大为看了一眼办公室的挂钟,时间是六点十三分,岛国那边跟这里有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差,估计这会儿对方的工作也做完了,应该是下班了。

于大为拨通了电话本上记录好的号码,只是对面一直是“嘟嘟嘟”的声音,半天根本没有得到回复。

此刻,岛国某处逼仄的小房间之中,张洋正盘坐在发霉的榻榻米上吃着中午从废品场拿回来的剩饭。

不足五平米的狭小房间里,连个吃饭用的小桌子都没有。

他今年二十三,三年前来的岛国,当时那可是带着满腔热血的来到这边,都说岛国这边随随便便就能赚不少钱。

可是真到了这里才知道,想在这边生活下去到底有多难,再加上这边的物价奇高无比,爹妈给准备的钱很快就花的差不多了。

虽然他家里的条件也不错,可当初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的辞退了国营里面的铁饭碗,再去伸手要钱实在是跌份儿。

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来,并且每个月还给媳妇儿女儿寄一部分生活费,只是这样的做的结果就是他的生活过得更加困难。

好在垃圾场的工作不难,赚的钱去掉寄回去的部分也足够他度日,再加上今年大表姐来岛国也偷偷给了他一笔钱,至少他不至于像从前那样紧衣缩食了。

其实以他现在的情况,完全可以换一个十平米的公寓,甚至环境上也能更好一点的,只是他已经习惯了。

想着今年再攒攒钱,加上大表姐给的,自己应该能买一套体面的衣服,再买一些礼物,然后体面的回国看看爸妈。

就算此刻吃着剩菜拌饭,也不觉得有多难以下咽。

就在张洋盘腿缩着身子吃饭时,头顶隔板上的黑皮箱子里传来了手机响声。

他第一时间放下筷子,从黑色皮箱里把一台老旧的诺基亚手机拿了出来。

这几年爹妈想他的时候都是通过这手机来联系他,他也从来没有断交过话费,哪怕是从前连吃饭都费劲的时候。

只是他本以为是爸妈来的电话,可当他看到手机显示的电话号码时,却发现是个陌生从没见过的国内电话。

“喂?您找哪位?”张洋有些忐忑的接起电话。

“你好,我叫于大为,是你表姐给我的电话,是有个事情想找你帮忙。”于大为随后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修理厂,并且将自己的诉求跟对方讲了一遍。

最后将雇佣的费用说了一下。一切都讲完,就看对方怎么答复。

长途电话费很贵,于大为也不想浪费时间虚与委蛇的聊天。

“行!找配件这事儿我答应了!刚好我知道几个地方有报废的旧车件。”张洋根本就没有犹豫,在于大为说完之后几乎瞬间就答应下来。

主要是他想在年前多赚点钱,等回国过年的时候自己更加的有底气。

再加上这事儿对他而言真不难,甚至趁着白天工作的间隙就能把事儿办了,何乐不为呢。

就这样,一通跨国电话,解决了于大为目前的一个难题。

在岛国找报废车配件的事儿,是于大为之前就想过的,这样不仅能极大地节省成本,而且在质量上也不会太差。

现在就看这个叫张洋的行不行,如果涉及到专业的配件认知方面,于大为还能帮他一下,就怕对方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配件。

只是让于大为有些意外的是,张洋这个人的能力真不错,不出两天的时间,就给了于大为一个准确的答复。

找是找到了,而且按照于大为所说的酷路泽生产的年限,配件的位置都找到了,就是这配件是否完好,张洋不敢确定这才又联系了于大为。

于大为赶紧把判断的粗略方法交给对方,又跟对方确定了一下价格。

然后按照废铁的收购价将能用的配件全部打包,后期找全了一起发到国内。

事情比于大为预想当中的要容易,尤其是报废的汽车配件是在垃圾场发现的,这样又能帮于大为省去了一大笔钱。

原本预计二十万左右的配件,如今拆解旧件加上各种税放在一起,可能不到两万块钱就搞定了,虽然是旧件,甚至有些配件的年限能追溯到九零年。

不过能用就好,车型没变就行。

像大灯,保险杠,中控,音响,玻璃等等,这些如果从国外配件专卖店买肯定是要花不少钱。

于大为最不想把钱花在岛国那群畜生身上,这么一来也算是用最少的钱博得了最大的利益。

当然,这其中还是要感谢张洋的帮忙。

于大为按照之前讲述的给对方打了一万过去,并且跟对方又谈了一笔生意。

与其说是生意,不如说是合作。

于大为想让对方从明年开始,专门帮自己寻找配件,只不过不是汽车配件,而是工程机械方面的配件。

尤其是那些损坏要送到机械拆解,切片加工的地方,包括各个垃圾场的,但凡是报废了,不要了的,于大为都收。

价格就按照废铁的价格来就行。

如果这事儿能成,于大为虽然会进回来一堆垃圾,但所有垃圾里面总有能用的配件,再由他们厂子里的师傅们重新组装。

于大为或许能带着人手搓出一台挖掘机出来。

想想一台挖掘机至少要一百多万才能买下来,哪怕二手的也得大几十万,可他废铁价买回来再手搓,撑死了十万二十万。

早在很多年前,于大为就有这样的想法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实现。

如今他就准备尝试一下。

眼下到处都是基建项目,于大为丝毫不怕手搓出挖掘机没有活儿干的问题。

张洋那边答应的也很痛快,现在就看合作能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月底的时候,岛国那边的陆地巡洋舰配件全部到货,剩下的事情就都是老朱几个人在负责了。

于大为一直在忙着到处找加油站的管理人才,而且自从陈海峰那次来了之后,于大为就再没看见对方。

不过于大为委托三舅找几个人重点调查他一下,得到的结果是,对方拿出几百万,真的把附近的几块地皮给弄到手里了。

于大为只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想要靠着这边地皮起家,真算得上是豪赌了。

除此之外,陈海峰这人还在萨区的某处开了个钢丝网的店,于大为也没想到这家伙是真做钢丝网生意的,这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月末的一个周末,于大为因为太想媳妇儿跟孩子了,恰好那台213也改装的差不多了,借着斧子跟顺利回去提车的机会,于大为拜托两个人帮他把自家媳妇儿跟孩子接过来住两天。

周四的时候于大为就跟媳妇儿在电话里沟通过这事儿,周五下午就让斧子开车接她们娘俩,然后到了油城,于大为打算带着老婆孩子到处转转。

也顺便看看仓库改造的这个房子,整体上跟楼房的九八经典户型已经很像了,两室两厅的格局,还有专门的防盗门,卫生间更是有浴缸,洗衣机之类的。

于大为就等着过两年中心全都转移到这边时搬过来。

周五晚上,斧子很顺利把韩静凡和大儿子送到了修理铺这边,大儿子还是第一次来市里,眼睛看哪都是好奇。

尤其是道路两边大大的加油站,以及道路前面快速掠过的车流,这都是他在农村时候没见过的。

哪怕是在镇子上,也没见到过这么多车。

除此之外,还有远处发着光的大桥,远远地就能看到黄色的灯光,可是真好看呀!

于大为早就在家里准备了火锅,因为仓库当初弄的时候就专门在餐厅处弄了个大大的圆桌,于大为一家三口,加上加油站的两名员工,还有猴子以及学徒三人,全都坐下也能坐开。

冬天不吃顿火锅实在说不过去,于大为甚至为了这顿火锅,专门去百货大楼买了个电磁炉。

所有人在这晚都吃的是热火朝天,大儿子更是开心的站在椅子上,不停的自己给自己夹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