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 第591章 企业的二次蜕变,于大为准备选拔核

第591章 企业的二次蜕变,于大为准备选拔核心人才

“呵呵,老杨,你当我们求着你了是吗?”段大海也憋了一肚子火,起身怒视着对方。

之前为了事情能顺利谈下来,他也不介意给对方个台阶下,这样自己面粉厂招到了足够用的人,领导那边也有了交代,粮库的危机也算变相的解决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既然你不想好,那他也没必要让着对方:“我不妨把话说的直白点,这次如果你不选择跟我们合作,把粮库的人过渡过来,等待你们粮库一百五十号人的就会是全部下岗在家。”

“你以为我是在跟你危言耸听吗?各地方粮库整改的事情,我听我朋友说已经开始了,其中一个庞然大物未来会整合粮库的一切,不过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的。”

段大海目光审视着对方,也不管杨建军脸色如何变化,他继续说出自己听到的消息:“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咱们这边县级以下的粮库未来十年都会被砍掉,你还要我说的再详细一点吗?”

“但凡有点脑子的也都能想清楚,粮库的这个事情拖得越久,工人死的就越惨。”段大海也没心思再陪对方吃饭了,转身穿上了衣服,继续嘲讽一般的盯着对方,“你们粮库好像有小半年没发工资了吧。”

“哎,老杨,你说有没有可能一直到粮库彻底被砍掉,这些工人的工资还是发不出来呢?”段大海走到杨建军身侧,又是朝对方不屑地笑了笑。

这人就是个傻逼,主动请你过来你以为是看在你的面子上?那是看在领导找他们的面子上。

“行了,我看杨局也没有跟咱们合作的意思。”于大为也穿上了衣服,这顿饭本来就吃的差不多了,本想着离开前大家把事情最后定一下来就完事儿。

没想到,这杨建军也不知是真的在为粮库的兄弟们考虑,还是有其他的心思,想看着粮库的兄弟们死。

“这件事情不行就这么算了,反正领导那边我们也有说法,是吧杨局。”于大为也不想再理会这头蠢猪,带着三人迈步离开了陈记家宴。

只是出门的时候发现包间外面,有一位熟人躲在门后,想来是在偷听。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韩静凡的大姐韩静萍。

“回头告诉刘立国,不论是粮库谈成谈不成我都不会帮他的,让他死了这份心。”于大为看到大姨子倒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被刘立国这些天折腾烦了,看到自己总是求着自己给他介绍到面粉厂去。

韩静萍刚想说点什么,却听见于大为又语重心长的说:“你家我姐夫眼高手低惯了,他真是想赚钱,就把姿态放得低一点,说什么也算是一家人,我不会害他的。”

于大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看在韩静萍是韩静凡的亲姐,也看在这是他老丈母娘的亲姑娘的份上。

人活着一点人情味儿没有也不行,但于大为也不会圣母心泛滥,冲什么烂好人。

一句话而已,听就听不听拉倒。他于大为也没什么损失。

就这样,这顿本来是为芦河镇谋福利的好事儿,硬是被搞成的稀碎,于大为回去的路上在开车的时候,还在骂老杨这狗东西得寸进尺。

也不怪于大为这么生气,他很少给人牵线搭桥,本以为这次会是一个不错的结局,结果段哥面子没保住,还惹得一身骚。

“大为,这事情也不能怪你,谁也没料到这个老杨这么不要脸,他们粮库里都是啥人他不清楚?还每个人工资一千打底,呸!真尼玛恶心。”梁老板坐在副驾上,无语的翻着白眼。

“老梁说的不错,而且你昨天跟他说的挺好,是他自己不要脸在前,没必要跟这种人继续墨迹。”段大海靠在于大为后座的座位上,目光望向外面镇里赶集的路边。

他其实真的是想帮着领导,让镇里的人更好,让一些失业的人也能有口饭吃,他也是这么做的。

这几年招工,都是段大海都是优先选择家庭条件不好的,肯干,肯吃苦的人先来。

哪怕是笨一点也无所谓,段大海有耐心教,余厂长也乐得帮一把。

只是没想到,今天会遇到杨建军这样的人,他们做生意不是开善堂,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

“接下来我看不如这样。”段大海思索了一下,又说:“粮库的事情就先不管了,等什么时候领导找上我,我再把事情原原本本都跟他讲清楚,至于粮库那边……唉,怪就怪这个老杨吧,咱们对粮库那边算是爱莫能助了。”

于大为一边开车一边听着,一直到把车开到面粉厂宿舍楼楼下,他这才扭头开口:“段哥,要不然我们换一种方式收人吧,粮库有不少底层人不知道未来粮库啥样,这些人是真正干事儿的,挖过来对你,对我,对他们都好,也少让他们继续吃苦。”

于大为可是清楚记得的,上辈子他二舅哥,大姐夫,有四五年的粮库工资都没结明白,相当于好几年白干,一直等到真正的大整改结束,这笔工资才算是真正有着落,可那时候钱都不值钱了。

杨建军想把所有人都害死,但他不能同意,而且粮库的杨会计他志在必得,不能因为一个浑人就放弃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段大海目光看向于大为,如果有选择,他不介意继续招人。

“很好办,釜底抽薪。”于大为把车给熄火,而后转身继续说:“把粮库目前的真实情况全部都通过小道消息散播出去,然后咱们几个人大力宣扬招工的事情,就在粮库门口弄个棚子,专门设置三天。”

“然后段大哥,你再跟领导知会一声,主动把今天跟杨建军吃饭的事情讲一遍,让领导们给杨建军施压,这样后面咱们不论怎么折腾,杨建军也不能拿咱们怎么样。”于大为这一把玩的就是阳谋。

“好主意!这样杨建军有上头压着,咱们就算贴脸招人,他也拿咱们一点办法也没有!高啊!”梁老板双眼亮晶晶的看向于大为,“你小子啥时候阴谋诡计玩的这么溜了!”

“唉,这不都是这几年被一个又一个圈套逼得么。”于大为翻了个白眼,虽然确实吃了几次憋,不过于大为也从中悟出了一些门道。

当然本本分分做生意是于大为一贯的准则,但还是那句话,啥人啥待啥且啥菜。

遇到杨建军这种不顾粮库所有人死活,还在那硬撑的,他于大为也有办法对付。

反正粮库的杨会计,他于大为预定了。“那就先这么说定了,大为你等我,回头领导那边说完我给你信儿。”段大海眉目中略有思索,也觉得这个事情可行。

几个人简单的合计了一下之后,便各自散去,于大为回到凡凡修理厂也没有干活,而是让老纪把厂子里的人员名单拿过来。

他要看看各个小队如今还有哪些位置缺人。

凡凡修理厂如今维修一共有五个小队,每个小队满编是十个人,这里面包括野外救援的两支小队,以及正常在凡凡修理厂维修的三个小队。

厂子里的小队是满编,小队下面还有带着的一些个学徒工,所以目前厂子里的人是够用的。

理论上来说,他最缺的是会计,配件的管理型人才。

于大为拿着手里的名单,坐在小砖瓦房的炉子边缘,仔细思考着人员规划的事情。

便在这个时候,老纪跟姚金斧两个人前后走进了屋子里,手里还拿着四五个巴掌大小的土豆子。

“你俩不睡觉,上我这儿来干啥呀?”于大为见二人笑嘻嘻的过来找自己,还带着土豆子,顺手就把土豆子拿过来扔到了下面的炉灰里面。

烤土豆子不是啥大学问,别烤着火太近就行,炉子里掉下来的煤灰当中正好,温度不高不低。

“老纪说你一个人在对人数,我也没啥事儿,就跟着老纪一起过来看看。”姚金斧拿起炉子上坐着的水壶,给自己跟老纪倒了一杯开水,“咋样哥?今天跟粮库的领导谈的还行不?”

“行啥呀,那老壁灯摆明了在玩我们。”于大为翻了个白眼,将事情的大概情况跟两个人简单讲述了一下。

二人听完都有些愤愤不平,粮库那些个散乱杂人到底是啥个货色,他们这些镇上的都听说过。

有几个臭鱼烂虾是真不能要,不然一定会坏事儿的。

“那咋整?”老纪拿过来炕头的烟簸箕,一边卷着烟一边询问,他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来小屋子这边叼两支焊烟。

偶尔也去小卖店买点洋烟,不过那玩意儿没劲儿,抽着就是个派头子。

这几年因为大为家的四大爷帮忙,把他母亲的病治疗了一下,虽说不见好转,但至少也稳定住了病情,尤其是这两年更是能下地了,虽然得用人搀扶着,不过在老纪看来,四大爷这医术已经很绝了。

当年他可是在附近十里八乡的大夫都找过,也没办法让老妈病情有所好转,排尿更是费劲,最后甚至只能用导尿管辅助疏导。

如今老太太病情稳定,再加上这几年于老板生意越做越大,他也跟着赚了不少钱。

所以他对修理厂更有强烈的认同感跟归属感,以至于都想着不行在芦河买个房子,把爸妈接过来算了。

只是目前还没有看到合适的房子。

今天看见老板有事儿,他二话不说吃完饭就带着老板的好兄弟一起过来了。

“没事儿,厂子里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招人这个事情还是有必要的。”于大为拿着手里的人员名单继续开口:“现在不仅是凡凡修理厂,哈市,齐市,鹤城等等这些地方都有咱们的维修点,派过去的人还是少了一些。我听说其他城市的修理铺根本都忙不过来。”

“对,主要都是轿车,货车,工程车很少,都是八局那边跟咱们合作的项目会有保养维修。”老纪双手托着茶缸子,“再有就是因为修理铺不是主打卖配件么,无形当中也带了一大波客流,基本上本地的客流都是这么攒出来的。”

“涛子对外面那些个事情比我了解,要不我把他叫过来?”老纪开口询问自家老板。

“算了,他今天刚从外面回来,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吧。”于大为没有想去打扰涛子。

如今的涛子主抓跟八局的合作,以及外面配件与修理的市场管理,除此之外,还有野外救援偶尔一些特殊情况也是涛子在负责。

野外救援的队长贲军也是在统筹管理救援的事情,算是帮着涛子分担了一些压力。

如今曾经的第二小队成员,已经成为了于大为的核心班底,只不过毕竟以前都是修车的,论起人情世故以及管理能力,还是要稍差一些。

这也是于大为想要扩充人手的想法,而今厂子里面这些个师傅们,不仅能独立干活,有几个甚至十分优秀,也有不俗的见识。

于大为想把厂子里的三个小队成员拆分开,投放到各个地方的第一线磨炼一下,优胜劣汰,到时候谁能撑得起来,谁就有资格再次晋升为管理者。

他现在也开始从第一步有厂子,朝着一家正规的企业转变了,而一个正规的企业,不仅各部门职能要全面,其中核心成员也是不可或缺的。

于大为把自己准备下放厂子里的员工想法说出来后,老纪第一个提出了质疑。

“老板,如果厂子里专业的维修师傅都去地方了,那厂子里学徒谁来带?再有就是整体的维修水平会拉低。”老纪问。

“不是全部,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我会根据平时的表现将他们派到第一线。”于大为拿出碳素笔在上面标记了一下,“比方说这位张良,就是一个值得下放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