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 第502章 张怀瑾的变化

第502章 张怀瑾的变化

第502章 张怀瑾的变化

“养车哦,也行,把车养好其实吃穿肯定是不愁的。”于大为想了想,又笑着说,“有啥养车,修车不太懂的,随时找我。”

“哥,这次真是有个挺重要的事情找你,我虽然在京都这边也有认识的同行,但都不算特别熟络,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哥你最靠谱。”电话那头讲述了一下京都的情况,语气带有几分犹豫。

于大为从电话里听出张怀瑾这小子要说的事情不小,他下意识坐正,表情也带着几分严肃开口:“说说啥事儿。”

“是这样的,我两周以前在一个项目经理那边听到甘省那边有大动作,要植树,要弄防风林,这个事情你要你做了官家那边会给你补贴,而且还能签长期协议。”

于大为听张怀瑾这么说,脑海里隐约记起曾经甘省那边在90年代就开始治理沙尘,而防沙从那开始,基本成了每一个甘省人民刻在基因里的行为。

每一代治沙人都在荒漠里不辞辛苦的去植树造林。

印象里,好像在二零几几年的时候来着,甘省那边一代代治沙人付出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有一颗一颗绿色的植物生根在甘肃沙漠边缘地带,以及不断朝内部延伸。

再加上那些年极端恶劣天气的不断影响,最终形成了一片全新的绿洲。

当然从土质上来说,跟黑土地什么都能种还有些差距,但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大部分植被基本都能在那边全新的绿洲生存。

可以说,华夏大地真不是很早以前就物产丰富,而是每一個华夏儿女刻在骨子里的种田基因,改变了这片华夏大地。

“官方补贴的价格是多少?种植的作物需要我们自己买,还是直接从官家那边申请?”于大为比较关心这两点问题。

“作物都是官家提供,咱们申请就行,补贴的话,目前来说比较可观……”张怀瑾随后详细的讲解了一下甘省那边对于防沙造林的政策。

于大为这才知道,张怀瑾要做的这个防沙项目是在官方的雇佣下,先开辟出一条在荒漠的道路,而想要形成道路,就必须要在道路两侧形成防沙带。

这个项目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防沙带的植树造林。

其中需要用到的挖掘机以小履带轮挖为主,也就是微型挖掘机,这种挖掘机于大为这里没有,张怀瑾那里也只有三辆。

但整个项目要进行为期十年的扩展建设,需要的勾机足足三十辆,跟以往的修路项目不同的是,这个项目只要满足工程设备数量足够,就可以竞标第一阶段的防沙带工程。

而张怀瑾盯上的就这个,他想从养车的事情跳到防沙带的后期工程项目上去,一方面是因为利益,另一方面他解释,自己去过祁连山南北荒漠考察过,地方条件确实恶劣。

于大为感觉这小子说话的态度很真诚,心中也不禁琢磨起来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于哥,这个项目现在京都这边大佬盯上的人很多,而且这种活儿大的建筑公司看不上,所以便宜了我们这一些散户,如果努努力挺过第一阶段,后面第二阶段会很轻松。”张怀瑾说。

“所以你是想让我跟你和你做防风林的第一个阶段项目吗?”于大为反问,右手的食指下意识的在桌子上有节奏的敲打,“不过怀瑾啊,我手里面小勾机一个没有,就算是咱们俩合作也达不到弄三十台的程度。”

“那这就不好办了,我听说京都有个哥们已经去谈项目的路上。”电话那头张怀瑾叹了口气,“错失了一百万啊。”

“多少?!”于大为立马支棱了起来。

“一百万,这还是项目一年第一段的雇佣价格,第二段招标的数额更大,不过要投入进去的也不少。”张怀瑾又说。

他其实几年前吸取了教训以后,还在一边养车一边想着如何能达到从前的成就。

于大为这下再次冷静的思考起来。

一百万一年,三十台小型挖掘机,如果是这样的话,平均一台一年的费用大约是三万多,价格其实还算公道,毕竟听张怀瑾的意思,只需要提供勾机就行了。

但问题难就难在勾机上,不论是于大为还是张怀瑾,两个人都不可能一次性弄出这么多小型勾机。

而且这种小型勾机在使用完之后,贩卖的时候不如中型挖掘机好卖,这也是于大为不敢答应下来这件事情的原因。

“抱歉,兄弟。”于大为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跟对方表达清楚,这种事情还是坦诚相待的好。

“明白,我本以为这几年于哥伱手里会有挺多小型勾机的呢。”张怀瑾在电话里笑了笑,“对了,大凤最近怎么样?”

“她还好,配件的代理一直在东北这边做的不错。”

之后于大为跟张怀瑾又聊了几句这才挂断电话。

原本于大为以为张怀瑾这个事情跟自己没啥太大关系,可一直到晚上开领导层的会议时,涛子的一句话,让于大为的心思重新活泛了一下。

“你说什么?柳工那边真有一批小挖机要处理?”于大为坐在炕上表情有些意外,“大概多少辆?按理来说不应该呀,他们公司售后一直没有太多工程机械处理的事件。”

“听说是一批收回来的残次品,具体还得再打听一下。”涛子说着目光看向于大为。

“不用打听了,这个事情我亲自问问张工。”于大为认识柳工机械品牌的张姓工程师。

如果是国产品牌的小挖掘机的话,价格会比国外便宜很多,再加上是残次品,价格如果真的能压到一定程度,甘省的防沙带项目似乎也不是不能做。

于大为第二天先给张工打去电话,因为这几年也在东北给柳工售后帮过忙,一起在项目场地上修过车,所以还算是熟悉。

经过了解,柳工报废的勾机一共二十台,都是发动机莫名烧机油,后面拆开也弄不出个所以然来,总之就是发动机有问题。

于大为想了想,询问起收购的事情,后面张工跟公司里面领导协商,愿意用每台五万块钱的价格低价销售。

于大为可没觉得这个价格低,本身国产品牌在工程机械发展的初期就愿意出毛病,其次这批还是残次品的车。

五万块钱?闹呢嘛。

于大为没好气的挂断了电话。

不过另一边,他则是再次给张怀瑾挂去电话询问项目的事情。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一百万只是工程机械的佣金,后面还有树苗的提点?”于大为问。

“没错,我了解的就是这样,等到防沙带的路段修好了以后,还要进行深度防沙种植。”张怀瑾再次耐心解释起来,“不论是开始的种植,还是后面的种植,如果有机械投入的话,在我看来至少二三十年,这些机械只要能干活,就不可能被终止合作。”

“嗯嗯。”于大为点了点头,似乎确实是个不错的商机。

“你很想干吗?”于大为又一次开口询问。

电话那头闻言沉默了一会儿,缓缓才说:“其实能赚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这两年去过甘省两次,在那边资助了一个希望小学,我太知道那个地方的同胞们生活有多难熬了。”

“他们喝水要走好远好远的路,才能来到一口井水边打上一桶水。”

电话那头的张怀瑾语气明显有些激动:“按理来说,其实换了别人做这个事情也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甘省的同胞。”

“可,唉,我听我京都一个搞项目的哥们说,这次竞标的几家公司,行为上有些不地道,不仅在甘省恶意种植,破坏土壤,还总忽悠当地居民做免费劳动力。”

“免费劳动力?咋回事?”于大为有些不理解。

“那帮人这两年承包甘省其他城市的几个小地方防沙种植,不过他们招到标以后,就开始动员附近的村民,让他们充当志愿者的角色,为自己生活的家园奉献自己,总之,挺不是个东西的。”

张怀瑾口中的三家公司,其中有两家是商贸公司,忙不过为了获得项目优势,特意改了经营范围,就是为了这次能赚到更多的钱。

“如果真像你所说的,于情于理,咱们确实应该出手阻止他们。”于大为面色沉重说着,随后却又是话锋一转,笑着朝张怀瑾夸赞:“你小子行啊,几年不见,爱心泛滥啦,以前见你的时候,你好像还没有这么大的社会责任感呢吧。”

“这个还得从我家老爷子资助的两个大学生来找他说起。”张怀瑾语气带着几分羞愧。

事情其实是当初张教授一直资助的两个学生,等到大学毕业以后特意来找张教授表示感谢。

这两个毕业生也很争气,都是继承了张教授的遗志,开始学医。

然后张教授看见自家小儿子,自然开启了一波父子之间的嘲讽,不出意外,倔脾气的张怀瑾反骨的属性再次被激活了。

之后就特意去了贫困地区,专门找了两个学生资助,顺便还在当地待了一段时间。

结果就是回来以后,他整个人都变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