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 第486章 旧时的记忆

第486章 旧时的记忆

第486章 旧时的记忆

“可以呀,为什么不可以?”于大为伸出食指挠了挠脸颊,然后指向梁老板,“你不是做了稻花香大米的代理了吗?”

“现在就可以随便定个日子,就说今天是周年庆,买大米超过多少袋可以直接打折,或者咱们卖的配件也是,按照自己设计的利润点,进行周年庆打折促销。”

“啪!”梁老板一拍大腿,“好!回头我就做出一套方案来。”

旁白段大海嗤之以鼻,你不也拍大腿了吗,还好意思说我。

“那咱们仨确定一下周年庆的具体细节吧。”于大为指着外面厂区内部,“首先风格肯定是要接近六十年代时候的面粉厂,其他的不说,至少各种条幅,海报啥的要弄上。”

“这个我来!我跟县里的大广告公司认识,对方也是新开的,去了还能有优惠呢。”梁老板伸出手,表示这件事情他当仁不让。

“那就你来。”于大为点点头,“除了这个之外,最好是能配上当时年代的歌曲。”

“歌曲?那个时候都是啥歌?《浏阳河》?《草原的夜》?《我的祖国》?”梁老板下意识说出几個。

“不不不,歌曲要找当年面粉厂常放的,以前的面粉厂不是有个广播室被拆了吗?咱们找个空的办公室复原一下,再朝老员工打听一下,当年在面粉厂听过的歌曲。”于大为说。

“可以,歌曲这个事情我一会儿就去办。”段大海认真点头。

“再之后就是有关于商品的零售跟批发问题,再者如果有商店小老板来参观咱们厂,得有一定的管制。比方说不能抽烟之类的。”于大为又说,“周年庆那天操作间就不要干活了,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产品和卖产品。”

“最好是采用订货的方式,提前订,后期再送,也能倒的开时间。”

随后三个人又开始在办公室磋商了一下,将面粉厂周年庆的细节再好好打磨一番,争取还原真实的六十年代面粉厂风貌。

不仅如此,于大为还把自家老爷子叫过来了,中午四个人在小酒馆里边吃边聊面粉厂当年的事情。

如今于老蔫在凡凡修理厂当中同样做着顾问,自从老爷子把二燕跟阿贵送上初中以后,然后开始给于大为盖房子。

房子盖好以后就彻底清闲下来了,每天呆的是五脊六兽的。

阳历年那天于大为回家吃饺子,于老蔫听说凡凡修理厂来了个技术顾问,岁数都快七十了,这让于老蔫这个五十多岁的人坐不住了。

TMD!人家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能继续在行业内发光发热,他凭啥就这么躺平了呢。

随后于老蔫当即决定立刻出山,也准备去凡凡修理厂修车去。

这下子可难住了于大为,老爷子跟徐老可不一样,人家哪怕是岁数大了,但腰好腿好,没啥毛病,最多就是有点低血糖,有点瘦。

可自家老爷子腰伤严重,最终于大为把自家老爹安排到了凡凡修理厂当技术顾问,也是那种可以口头指点,不需要实际干活的活计。

而且跟徐老一样,专业处理疑难杂症。

于老蔫刚开始还不愿意,觉得自己还能办的动东西,可耐不住全家人反对,最后只能去凡凡修理厂当技术顾问了。

而此刻的凡凡修理厂也就有了三位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一个是厨师兼看大门的兼安保,纪老爷子。

一个是曾经鹤城叱咤修理圈的徐老,顺带半个法律顾问。

他大儿子在哈市当律师,当初徐老来凡凡修理厂没多久,这老哥从哈市开车一路杀到于大为面前。

在各种询问和磋商之后,终于是放心把自家亲爹放在于大为这儿养老,顺便还承诺,如果厂子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随时可以去找他。

自从自家老爷子来到凡凡修理厂以后,他跟徐老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培养新人,每个人带几个学徒工,大有一副看看谁教的徒弟更厉害的架势。

于老蔫虽然那半辈子一直都在芦河镇转悠,但其技术也是师从油城的高级师傅,可以说本地底蕴并不比徐老差。

反正两个人你来我往,各种唇枪舌剑的讨论好几天,也没看谁输谁赢。

今晚吃饭的时候,于大为特意跟老爷子交代面粉厂周年庆的事情。

老爷子先开始还有些意外,随后听到这三个人如此详细的计划,内心也不由得感叹,还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服老不行。

随后越是详细描绘了一下曾经老面粉厂各处设施和细节,尽可能的帮助孩子们还原面粉厂曾经的面貌。

不过于老蔫本就生性谨慎,讲完以后还是忍不住开口:“我建议你们还是好好想想,余厂长我当初也见过几面,他或许能念着感情重新回到面粉厂,可对方的老婆不是好糊弄的人,为人还是挺势利的。”

“再有,你们真的能帮整弄完了这个周年庆,那些个员工能积极上进?我看很多东西还是得从利益出发,当然,我这个也是愚见,也都是心里的一点想法。”

于老蔫没把话说的太满,因为他也说不好这件事情是否可行,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身为年岁稍长的,还是想把一些个可能性都想到了。

“爸,这一点你不用担心。”饭桌上于大为回应,“现在新员工大多都是已经跟段厂长一条心了,只是一些之前一直在面粉厂干活的老员工,心里面可能还没办法适应现在面粉厂的变化。”

“我们做这个周年庆,也是希望让这些老员工知道,面粉厂就好像芦河镇旁边的芦河一样,经久不衰,并且段大哥会在他们心里种下一个梦想,未来随着面粉厂越做越大,甚至会发展成芦河镇的支柱型产业。”

于大为开始带着三个人畅想:“到了那个时候,咱们镇子的生活也会随着面粉厂的发展而变好,旁边隔壁镇子不就是这样子的吗。”

“或许还真说不定能成为现实。”梁老板笑着解释说:“我现在出去,一般都推销咱们芦河镇有两大产业,一个是面粉厂,一个是配件跟维修,大家经过我这么一说,都对咱们如何刮目相看。”

于大为跟段大海都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们两个人的生意能做的越来越好,内心深处都十分感谢梁老板,不论是面粉厂,还是于大为的修理厂,哪怕有自己本来的底蕴跟客户在,但如果没有老梁在外面猛烈的宣传,如今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知名度。

虽然这个知名度只在绥市下面的地级市跟县城以下,但目前来看,市场已经很大了。

随后几人又开始详聊了一会儿,一直到深夜才算离开。

如今大家都比从前忙多了,一起喝酒的次数也就少了,难得的机会就会多喝点。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一样,大家都很珍惜如今彼此的缘分。

时间来到三天以后,也是芦河镇赶大集的日子。

老面粉厂周年庆的事情,这几天已经被传的沸沸扬扬的了。

听说只要是老面粉厂的都能拿走一小袋新出的挂面,虽然量小了些,可能方便袋子里的量只能够一个人的,但这对于农村的人来说已经是了不得的恩惠了。

所以不论是镇子上的,还是屯子里听到信儿的都一大早晨来排队,毕竟人家都说了,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除了送挂面之外,听说大米,白面五十斤装的都打折,全场所有面粉厂的东西全都打折。

而且周年庆的时候还会放炮,跟过年了似的。

等到众人坐着四轮车来到老面粉厂外面的时候,就看见整个面粉厂大变样,门前那个禁止烟火的字不见了,不仅是字,甚至连大铁门都不见了。

整个大门只有一个长长的木头做成的栏杆,除此之外,里面有个大喇叭不停的播放着歌曲,“咱们的有力量,嘿,咱们的工人有力量!”

再往里面,就是一个个老旧的桌椅,厂区里的操作间没有变,但外面有些标语改了改。

总而言之整个面粉厂甚至都没有做到七分像,但五分肯定是有了。

甚至有些老工人从外面进来的时候,看着各处的标语,以及周围的景观摆件,都仿佛像回到了从前似的。

梁老板,段大海邀请了很多有合作关系的人,包括一些朋友之类的过来面粉厂热闹热闹。

于大为这一天也让自己厂子的兄弟们放了一天假,想过来的就过来看看,除此之外,还给认识的人都打了一遍电话。

让于大为比较意外的是二舅跟三舅听到这个事儿以后,竟然从油城赶了回来,说是也想看看当年的老面粉厂。

“老三你看,门口的木头杆子不一样了,但抬起放下的这感觉,跟咱们小时候差不多。”二舅带着侯万山过来,一脸好奇的看着这个横在大门口的长条木头。

以前的老面粉厂可以说啥也没有,机器都是那种石磨专用磨面粉的,家里袋子里都带着麦麸子,根本弄不干净。

周围的墙壁更是,哪有什么墙壁,全都是断壁残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