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 第284章 路过某个屯子,想起来两位神人

第284章 路过某个屯子,想起来两位神人

第284章 路过某个屯子,想起来两位神人

于大为闻言顿时有些心动。

相较于在社会上找,在校园里找学生更能干的长久些,而且年轻人虚心学习的多,刚步入社会干活有冲劲儿,这都是好处。

虽然不如老师傅,但理论知识肯定是够的,只需要不断的时间积累。

最关键的是,培养的好了完全有可能一直跟着自己,未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这就是未来所说,从学校里面招聘的管培生。

十个里面只要有一个,老实本分,能力出众,感恩公司的,对公司而言就是赚大了。

人才的价值,对公司来说,永远都是不可估量的。

“那既然这样的话,等到三月份开学的时候去趟你们学校,从里面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于大为吃饱了,身体靠在了身后的里屋墙上,“不过我们该招人招人,这事儿明天开始就在门口贴出公告来。”

随后于大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目前来说凡凡修理厂有他们几个,还能够撑起来,一来是于大为跟老纪的技术尚可,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修车效率自然快了很多。

但三月份以后怎么办?

于大为需要跟着养车的项目走,虽然不用天天在工地看着,但中间发生任何事,他都得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所以思来想去,凡凡修理厂这边还是得招人。

老纪对此表示赞同,没了斧子,还有老板,整个修理厂夏天的话他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就算冬天没有了于老板,那野外救援咋整?

最终于大为拍板,凡凡修理厂即日起就开始招人!

条件的话,男,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会不会修车没有关系,但要有上进心,做事要认真,这个很重要。

这样也算是变相的找了几个学徒,薪资水平照着一个月五百块来。

每年上涨10%,奖金没有,后期如果能从学徒转变成正式修理工的话,到时候可以再说。

再有告示上,得把招压路机师傅的事情写出来,于大为还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如果到时真的一不小心碰到了合适的,那他也就没必要去县里的技校跑一趟了。

这件事情交代完,剩下的就是厂里建设的事情。

今年上半年如果收益好的话,于大为打算先在西边弄一个专用的板房修理间,去年冬天几个人在外面修车有多冷,那是深有体会的。

不过目前这还不是重要的事情,今年上半年如果收益不错的话,凡凡修理厂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找到段大哥,将凡凡修理厂这块地方给买下来。

之后再考虑是否有余钱去弄板房修理间。

还有他最近得去分公司一趟,毕竟过年了嘛,好歹带着点东西去看看常主管以及大领导,顺便打听一下芦河镇这边的开工进度。

目前于大为手头上就只有这些比较重要的事情。

差不多梳理了一遍,于大为整个人也有些撑不住了,喝完酒以后困意上涌,厂子里下午的事儿就交给斧子和老纪他们俩了。

于大为倒头躺在了炕上,旁边老纪和斧子看见老板已经“不省人事”了以后,贴心的给他盖了个被子。

老纪则是继续跟斧子讨论起招人的细节工作。

用什么纸,谁写字?

毛笔最好,贴在哪……等等。

一日后,于大为在镇上买了好多东西,先去民权看了一眼二舅和三舅。

简单的聊了一下村村通电的项目之后,便开车又去了张木匠屯子,在那里他自己还有一个亲舅舅,也就是老妈张云芹的亲哥哥,顺带看了一眼,给了两百块钱。

老妈张云芹有三个姊妹,一个哥哥,这个就是他那位亲舅舅,因为有老爹传下来的木匠手艺,日子可以说过的很不错。

逢年过节,或者有人结婚的时候,十里八村的都会找他来打柜子。

这位亲舅舅并不是于大为要看的对象,在张木匠这个屯子里,他还有一位堂舅,是他母亲张云芹的堂哥。

俩人的关系,就好像于大为跟大爷家于大富似的,属于一个爷爷生下的兄弟俩的孩子。

他这位表舅名字叫做张兴华,从前也是个木匠,不过后来生了一场病,村里的大夫给配错了药,导致双眼半瞎不瞎,看东西模模糊糊。

干活肯定是干不了了,他媳妇儿一看对方这样,便直接跑了,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

于大为记得他们家其实跟这位表舅家不是太熟,主要是老爷子有些瞧不起张兴华。

一个成年人了,连自家媳妇儿都看不住,甚至还把家里的东西都让她拿走了,一看张兴华就不是什么明智的人。

不过好在于大为这位表舅,在外面还有一些打家具的欠账,应该是八几年那会儿,他就开始将钱要回来,然后再在屯子里面往外抬钱。

利息都是老百姓能接受的,他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混个温饱。

只是这事儿刚开始的时候没多少钱,日子过的十分紧巴,老妈心地善良,再加上跟这位小哥关系一直不错,便救济了对方几次。

老爷子嘴上,脸上,甚至身上都是不同意,不赞成,但心里终归不是铁石心肠,再加上也都是实在亲戚,从前自家日子过的也还行,就不差那仨瓜俩枣的。

于大为心里是庆幸老爷子难得大度,没跟张兴华他们家斤斤计较。

不然这份人情可就没有了。

于大为是今天开车路过张木匠的时候,才想起来他那位表舅的两个儿子。

也就是于大为的两个表哥,一位叫张玉明,一位叫张玉恒。

这两人在未来也是混的极好,但跟二舅侯万强他们不同,他这两位表哥走的是仕途。

或许这俩人是继承了张兴华天生脑子好使这一点,毕竟他那位表舅各种欠账借款,从来不用纸条,毕竟瞎了吗,用了也看不见。

他一直是用脑子,记各种账目,老妈张云芹说,他这位表舅天生记性好,能做到过目不忘。

于大为是赞叹的,他姥家那帮亲戚确实都有一个特点,天生记性好。

他老妈张云芹,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儿,只要是你说个大概,她能把那天的日子,星期,还有发生的时间,一字不落的全都给你复述的清清楚楚。

等自家老爷子于老蔫就不行,三两年前的借账,老爷子得去柜子里拿小本本看,他老妈张云芹就直接把多少多少钱,哪一天,是上午还是下午,啥时候还……都给伱讲得清清楚楚。

但老娘只是记性好,却没达到神乎其神的过目不忘。

他老于家能做到过目不忘,大概也就只有大凤一个人了,结果脑子还是坏掉的,不能学习。

于大为自己是没继承老妈这一点,但记忆力那也比自家大儿子强百倍不止。

各种算数能力,也是张口就来。

只可惜他不爱学习,不然于沐雨这臭小子,还想超过他老子?想都别想。

很快,小红车就开到了一个土坯房院子里,大门是两扇坏掉的木板门,中间有好几条竖着的板子已经裂开断掉了。

更远处,有个牛棚,里面有一头黑白斑点的老牛,于大为下车的时候,一股浓郁的牛粪味顺着牛棚子里飘了出来,一直钻进于大为的鼻孔里。

于大为抬眼往牛棚旁边看去,结果发现紧挨着牛棚的地方,还有一堆各种粪便堆砌的粪堆。

好家伙,我说怎么这么味儿呢。

原来是在沤粪。

农村沤粪是个很常见的事情,大粪沤好了,来年就是天然的化肥,表舅家的粪堆量,也就够种种园子的。

说来也是,如今以表舅的眼神,想干一些重活也干不了。

家里的几亩地早就已经租出去了,就这种条件下,于大为的这位表舅张兴华,还拼命地供着两个孩子读书呢。

“你是……”

小红车开进院子里的时候,一个年纪大概在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中长的头发,穿着棉衣棉裤,外面套着很朴素的深蓝色外衣。

在他身后跟着一个模样相似的年轻人,只不过看上去更加有朝气一些,板寸,外面穿着破旧的棉袄,双手插进袖口里,就那么好奇看着于大为的小红车。

“我叫于大为,我妈是张云芹。”于大为合上车门朝年龄相仿的二人笑了笑。

任谁也看不出,这俩货在未来。

“你是……大为?”站在前面的年轻人皱起了眉,印象里于大为不是去呼市读书了吗?

这怎么几年不见,小汽车都开上了。

“怎么,认不出来了吗?咱们小时候还一起爬过你们村的歪脖子树呢?”于大为看向张玉明身后的二表哥,“印象里,某人可是个运动废柴呀,只能看着我跟你大表哥往上爬。”

“停停停!”双手笼袖的年轻人,急忙伸手阻止,“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就不要再提了好不好,你就现在让我爬,我也爬不上去。”

年轻人一脸的生无可恋,也不知咋滴,让他学习他可以,让他做个运动,玩个游戏,那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跑步都能来个平地摔,这谁能信啊!

“真是大为!”前头的大表哥张玉明,脸上露出笑容,伸手拍了一下于大为的胳膊,“好小子,几年不见,车都开上了,发啦!”

“发什么发,发面还差不多。”于大为打开车后门先是白了两人一眼,然后从里面抱出好几箱子水果,一件件递给这兄弟俩,“这车是修车的时候,别人抵给我的修理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