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 第19章 年前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19章 年前

作者:魔王山泽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22

第19章 年前

第19章 年前

自打老爷子来了以后,修车的进度明显快了不少。

液压油管在第十天的时候全部换完,如果于大为一个人的话,估计至少也得半个月。

不仅如此,爷俩这期间又检修了两台院子外边的挖掘机,赚了一千多块钱。

于老蔫总会在棚子里悄悄嘱咐于大为,年前买年货的时候给段大海带一份,又烧人家的煤块,又占人家的地方,算是欠了人情的。

于大为一口答应,随后在过年的前一周,在日立挖掘机配件全到了以后,便停下来在镇子里买起了年货。

八箱子水果,三袋子十斤重的瓜子,三袋子十斤重的花生,鞭炮一大箱子,糖果五斤装的三大包,大鲤鱼两条,带鱼十条,还有各种过年用的蔬菜等等

于大为在过年临回家之前,把配件安放在小屋子里以后,这才转身先去了镇里梁哥的配件店,送了两箱子水果,一箱子是苹果,一箱子是橘子。

还有一袋子瓜子,一袋子花生,一包糖果。

段大海的也是一样。

顺便带着梁老板跟段大哥在小饭馆吃了顿1992年最后一顿饭。

几个人在暖和的杀猪菜馆里,边吃着边聊着这一年的收获心得,以及对来年的展望,耳边偶尔能听到外面孩子们欢闹的笑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在这样年还未过,却年味十足的气氛里,于大为跟于老蔫回家了。

老于家四个炮楼还在,附近万亩良田还是自己的时候,过年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年三十,初一,初二要吃素,半夜要请神(请祖先)。

如今于家屯姓于的人家过年是各过各的,吃素的也少了,到如今于家屯只有两家有族谱,且每年行祭祖的大礼。

一家是于家屯正中心住着的于全,一家便是屯子东边的于老蔫一家。

于全算是于老蔫他们这一辈里面的大哥,赶上旧社会,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地主家大傻儿子,也享受过一段时间地主家的待遇。

而且他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身上也有着神秘的传奇色彩。

这些都是小时候于大为听于老蔫偷偷告诉自己的,不过村里的人很少知道,甚至平日里见到了,也只会把对方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头。

于大为见到对方的还一句“大大爷”,因为于全是所有大爷里面辈分最大的,也是岁数最大的一位,过了今年便是八十三岁了,是真正的长寿。

“到家了。”于大为站在家门口,此时天已经黑了。

“今年过年跟你媳妇回来过吧?”于老蔫将东西从客车上拿下来,整了一下狗皮帽子。

“不了,那老破房子再不住两天就塌了。”于大为抱着两箱子水果,呼出一口白色哈气。

于老蔫没说话,于大为也沉默了下来,两个人此时站在当院,望着蜡烛光芒摇晃的屋子,心中同时无奈叹了口气。

韩静凡刚嫁过来那一年,大家一起过了个年,然而结果就是不知怎么的,全家分成两派直接打起来了。

一边是支持老妈的“女人结婚不生孩子能算女人吗?”,一边是支持“也不一定刚结婚就必须要孩子。”

虽然不是真的打起来,但过年的气氛出奇的诡异,就连一心一意给老祖宗上供的于老蔫,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可女人的事他也不想掺和。

于是,于大为,于老蔫,于大盛爷仨安静的在厨房祭祖,听着屋里面辩论不休。

这些日子,于老蔫已经将韩静凡的“学以致用”告诉了于大为,如今小凡在说话做事上,简直跟从前大变样。

可于大为却不想再看到那年过年的光景,他们家,自打他记事起,过年从没有吵过架。

他不想看到自家媳妇被老娘欺负,二妹看不过开口,大妹跟老妹儿站在老妈身边帮腔。

老妈看不惯她儿媳妇的原因只有一个,帮大傻儿子站台,替大傻儿子觉得不值。

唉,身为老妈的儿子,妻子的丈夫,这感觉真容易把人给撕裂。

“爸,大哥,你们回来啦?”一个自然卷黑头发的男生从屋里出来,音色低沉,脸上带笑。

“嗯。”于老蔫将年货甩给老二一部分,“妈跟你大嫂这些天还好吧?”

“很好啊!”于大盛说起这个表情竟然还有些惊讶,悄悄挨着大哥与老爷子,“这一年不见,大嫂咋变了这么多呢。说话跟从前一样少,但说出来的话温柔多了,而且还爱笑了。”

于大为和于老蔫闻言,下意识的长出一口气。

于老蔫斜瞥了一眼穿着羊毛衫的老二。

要是让他知道,她大嫂只看了几本书,而且就两三个月的功夫变成这样的,他估计得一头撞死在豆腐上,想想还是别刺激他了。

于大盛学习能力非常一般,第一年高考的时候,其实没考上。

第二年的时候也差了两分,还是于大为和于大盛共同的老姑父帮忙,不知是怎么运作的,最后勉强考上了呼市的一所大学。

年货放在了厨房,进了屋,就看见大凤、二燕、老妹、韩静凡跟老妈全都在。

几个女人坐在炕上正在包豆包。东北豆包大部分是黄米做皮,豆沙做馅儿,今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三,农村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蒸豆包。

然后将蒸好的豆包都冻起来,平日当做干粮来吃。有些家人口多的,甚至能包满满的一大缸,那大缸足有一米三高,但也只能够吃到来年开春左右。

东北冬天零下三四十度,天然的大冷库,根本不怕豆包坏掉。

最怕的反而是仓房里会有老鼠偷吃,所以每家包好的黏豆包上面都要压个盖子。

有些是在缸上面盖个盖帘子(作者语:盖帘子,又叫篦帘,用农村高粱秆做成的圆形之物,常用来放饺子。现代社会用竹编的更多,高粱秆的很少见了。)

还有些用破旧的锅盖,直接盖在上面,也不需要像盖帘子似的,上面压什么东西。

“呀!大哥回来啦!”一头短发的于芳看到大哥手里拿着各种好吃的,一下子从炕上跳下来,“买啥啦呀?”

“就数伱嘴馋,糖在这儿呢。”于大为从花布兜子里拿出一大包糖,递给了小妹,“少吃点,吃多了牙齿上长虫子。”

“知道啦!”小芳打开袋子,看到好多五颜六色的糖果,一双大眼睛顿时开心的眯成了月牙。

她今年才14岁,正是对好吃的欲罢不能的年纪。

袋子里的糖大部分是散装的水果糖,小部分是糖纸包裹的高粱饴软糖,至于大白兔,太贵买不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