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 第179章 老纪修理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179章 老纪修理

作者:魔王山泽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22

第179章 老纪修理

第179章 老纪修理

检修阿克曼挖掘机于大为用了两天的时间,处理好厂子里检修的事情后,于大为便带着姚金斧去了泰县。

泰县隶属于油城五区四县之一,又叫杜尔伯特蒙,是蒙族的一个分支县,人口在十八万左右,因在嫩江下游东岸位置,淡水资源比较丰富,本地特产的鸭蛋非常好吃,腌出来的咸鸭蛋个个冒油。

顺着铁路下面的公路一直往北走,大概一个多小时便到了泰县。

如今冰天雪地的,路上也没有个铲雪车,公路上也全都是压出来的白雪,哪怕换上了防滑胎,若不是不谨慎的话,也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于大为深知北方冬季时候开车的危险,哪怕有点开车的技术,也不敢开太快,不过还好,来到泰县,往南走穿过两个村子的公路,就到了纪有德大队长所在的永和镇。

泰县跟于大为家那边的县城差不多,破旧的公路上,偶尔就会出现个大坑,要是绕不过去,车底盘就会被边沿狠狠地剐蹭一下。

红色的小汽车一路躲躲闪闪,来到永和镇一路不停,继续顺着高高的路口往下疾驰,下坡的时候,有驴车顺着下面往上坡走,两车差点没撞上。

终归是有惊无险的穿过狭窄的覆雪土路,顺着高低不平的坡道,又穿过干枯的林荫,这才来到同样有些偏远的永和村。

别看永和村跟永和镇有两个字相同,可似乎没什么关联,这个村子里的人很少,一共只有三个大队屯子,屯子跟屯子之间只是隔了两条壕沟,越过高高的陡坡也就到了另一个屯子当中。

于大为一路开到这里,对永和村的一切都有些惊讶,路过其他村子,至少还能看见几个砖瓦房,可永和村几乎都是干打垒。

每一家的院子都小小的,能有个九分地面积便不错了,干打垒的屋子也很矮,多说了举高能有个两米五,甚至都不到。

俩人来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东北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习惯吃两顿饭,所以车窗稍稍摇下去一些,烧柴火的味道和蒸饭的味道就会夹杂在一起,然后飘进小汽车里面。

“哥,这地方开个修理铺,不得赔的裤衩子都不剩?”副驾上,姚金斧双手扒在车窗上,将旁边的窗花擦掉,朝外看。

当街溜达的狗都比他们路过别的村子的瘦,这村子毫不夸张的说,是姚金斧见过最穷的村子。

地方又小又贫瘠,往远看周围全都是荒草甸子,想来应该是大大小小的泡子结成冰了,这地方种水稻行,但好像没人把村子周围开垦出来。

“靠山吃山靠水,啥都靠不上,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于大为朝斧子笑笑,“再穷也肯定能有条活路的。”

小汽车再往前开,有些挨着主街的院子门口前开始有些个捡漏的牌匾,说是牌匾,其实就是大木头板子上刷的红色油漆。

上面有写“住宿”,有写“饭馆”,还有写“小卖店”的。

越往村子里走,能看见的越多,整个一条街好像都是做点啥小买卖的,最终于大为锁定了村东头的一家。

院子的设计跟他老爷子家很像,靠近主街的地方有个垒起来的小仓子,旁边是养猪的猪圈,身后是园子,最后面才是当院跟居住用的房屋。

小仓子顶上也挂着个木牌子,红色油漆写着“老纪修理”四个字。

于大为还看到对方门口,还摆放着一个拆掉轮胎的自行车,有个中年的汉子,穿着黑色的破旧厚棉裤,上半身套着棕色棉袄,后背处还能清晰的看到一个大红补丁。

汉子此时正在给摘出来的内胎打气,打好了以后,双手按住内胎一处,将其放在水里,按压后没发现漏气,又轮换到另一端,就这么一点点尝试着寻找扎胎的地方。

于大为将车绕过院子前的壕沟,顺着土路往下开停在了汉子的修理铺前面。

原本汉子看见有小汽车停在了自家院门口,他还挺兴奋,毕竟村子里走过的汽车不多,坏掉的更少,要不是啥大毛病都去镇上去修,根本没有停在这儿的。

仓子里有一位老人正坐在破旧的藤条椅子上抽着旱烟,他透过门口看了自家傻儿子一眼,有些不争气的教训道:“傻愣在那干什么!有车停门口了,还不起身去看看。”

“哦。”纪有德双手从水盆里抽出来,朝两边用力甩了甩,然后将剩余的水渍放在棉袄两旁擦了擦,这才缩个手朝停下来的小汽车边上走去。

只是当他看到车里走出来的那个人,眼中的震惊久久无法退散,双手窘迫的插在两侧的棉袄口袋里,有紧张、也有躲闪……

好歹曾经也是油城有头有脸的大师傅,而且还有八局这个靠山傍身,可以说他是高管过的。

也正因如此,他如今有些害怕见到熟人,曾经油城修车认识的哥们朋友,现在已经很少来往。

自打他回来以后,便跟着老爷子安心种地,靠着自身的手艺在门口支了个铺子,生意一般,但一家人还不至于饿死。

“好久不见,大队长。”于大为穿着二舅去年给买的墨绿色长款羽绒服,里面套着深灰色羊毛衫,裤子穿着的是黄妈给买的牛仔裤,里面则套着自家老妈做的棉裤。

他朝着面前的大队长真诚一笑,就好像多年不见的老友,虽已经很长时间没联系了,可对彼此的记忆还依旧深刻。

“好久不见,于师傅。”大队长笑的有些窘迫,“我早已经不是啥大队长了,你就叫我老纪吧。”

他没敢让对方叫自己“有德”,觉得自己有点配不上这个称呼。

“于师傅是厉害的,这是买新车了?”老纪不想停留在过去尴尬的气氛中,目光看向旁边的红色小汽车转移话题说:“还是全新的大头鞋,这车老的好找,新的可不好找,它的亮点绝对是后置风冷发动机,也算是一绝。”

“好是好,不过速度太慢,最高时速一百来迈,油门踩到底也就这样了。”于大为回头朝自家小汽车无奈一笑。

“挺好的了,零点六几的排量,这还强求啥呀,我觉得这车比甲壳虫好,后期稍微改改速度得嗷嗷的。”老纪聊起了汽车,原本的几分尴尬彻底不见了。

他下意识的伸手要拍拍这车,这才想起来自己的手不太干净,便又急忙缩了回来。

“你来这儿是……”老纪转过头看向于大为,目光带着不解。

于大为沉默一下,正巧瞥见了从小仓子走出来的老人,便朝挥手走了过去:“纪叔儿,您老也在呀。”

“于小子,你咋有工夫过来。”老头拿着老烟枪,说完这句话吸了口。

“小白跟我说您家在这儿,就想着来看看您。”于大为返身回去,从菲亚特后排座上那搬下来一箱水果,身后斧子也搬了一箱子,

“太客气了,来就来嘛,还带什么东西。”纪老头瞥了一眼自家不争气的大儿子,“杵在那干啥呢,还不帮着搬搬,瞎嘛哭耻眼一天天。”

身为儿子的老纪也是无奈,谁叫这是自己亲爹呢,回身快速走到于大为身边,一把接过水果:“走,伱们先进屋,我把门口的东西拾掇拾掇。”

“好。”于大为点点头。

几人进了屋子,房子不大,开门正面是厨房外屋,门口有个半人高的大水缸,旁边是锅台,北墙角落是竖着的柴火荄子,东北这边绝大部分外屋地都是这么个摆放。

掀开白色绣花的帘子走进里屋,于大为便看见一位老太太和一位中年妇人。

老太太躺在炕梢,上面盖着被子,一旁中年妇女正坐在旁边炕沿上做做针线活,见有人来了急忙放下簸箕,起身抬头看向自家的公公。

“这位是于师傅,有德的朋友。”纪老头将烟杆子放在抗炎下面的灶坑边上敲了两下,里面的烟灰顺着敲击飘了出来,“随便坐吧。”

“这个是有德的媳妇,炕上的是我老伴,下半身瘫了十多年了,别见怪哈。”纪老头从旁边又拽过来一个木凳子放到姚金斧面前,“小师傅坐呀。”

“这有什么见怪的。”于大为接过纪老头的凳子,放在了姚金斧身边,而后自己又坐在了炕上。

老纪的媳妇急忙给几个人倒开水,将家里不常用的玻璃杯拿出来,是特别有年代感的双喜玻璃杯,上面有红色的“喜”字,一般结婚的人家都会备几个这样的杯子。

这杯子崭新如同没用过一般,被于大为捧在手里时,花纹上的磨砂感通过指肚传递而来。

“这还是当年有德夫妻结婚时留下来的杯子,平时家里也不怎么来且,这杯子也就没怎么用过。”纪老头看到于大为盯着杯子看,便随口解释了一句,(且:客人的意思。)

“嫂子是会过日子的,看这杯子就知道,一定是个会勤俭持家的。”于大为眼中含笑,一边喝着热水,一边恭维了两句。

纪有德正在收拾仓子外面的东西,正主不在,于大为也没讲出自己来的目的,便跟着纪老头一家人唠唠家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