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御心蛊 > 第334章 听童谣元淮生狠心

御心蛊 第334章 听童谣元淮生狠心

作者:龙吟北冥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4 22:34:39

元淮听罢,怒目圆睁地看着一侧的太史令荀伏,他自小在宫中长大,太清楚宫中的尔虞我诈、明枪暗箭,宫中的嫔妃、皇子、公主、太监、女官、宫女们为了获得权力,会使出何等下作的手段来打击对方,这样的事元淮都是经历过的。

尤其如今诸葛忆荪乃掌管后宫大小事务之人,有多少人盯着她的位子,就会有多少个潜在的敌人对着她射出冷箭,以求取而代之,因此元淮不得不警惕方才太史令荀伏所言,毕竟荀伏或许也是后宫之中潜藏在暗处的某一人的棋子。

荀伏看元淮正色看着他,摄于皇帝之威,他心中惊惧交加,只是面上也不敢露怯,也微微抬头,看着元淮的颌骨,眼神中并无丝毫迟疑,十分坚定的样子。

他不能不坚定,若是让元淮看出来他在撒谎,还诬陷皇妃,不止是他,连他一家都性命难保。

元淮冷冷地说道,“长河渐落,银汉迢迢,爱卿可看得仔细?”

“绝无错漏。”荀伏作揖说道,“秘书省诸位博士同僚皆在,其中不乏通晓天象之人,陛下若是不信,不妨问问他们。”

元淮一一问过,众人所说与荀伏所言尽数吻合,只有几个狡猾的,说自己老眼昏花,看不清了,不过是不想置身与宫闱内斗的是是非非之中,故而含混了过去。

与太史令一个鼻孔说话的,还有秘书郎唐仲允说道,“回禀陛下,依微臣观测,这帝星紫微,虽然明亮,却有虚空之象,勾陈之星,如今其星芒虽然不及帝星紫微,可暗藏幽光,有冉冉上升之气势。”

“回禀陛下,微臣与秘书郎看法不二,”太史令荀伏说道。“若陛下存疑,不妨亲自展目观之。”

元淮听几人都是如此说,有关系到军政之事,自古星象与上苍之意相连,历代君王行军布阵,皆会听星象之言,顺天而行,因此太史令的话不可轻忽,于是问道,“即便星象如此,可有破解之法?”

荀伏说道,“回禀陛下,破解之法容易,勾陈乃陛下后宫所在,外臣不好置喙,只是若要消解勾陈星芒,必要破其威势,如此帝星紫微困局可解。”

“如何破其威势?”元淮看着天际上的满天星斗问道。

“或废或杀,全凭陛下。”

“不可。”元淮厉色说道。

“微臣失言,望陛下恕罪。” 荀伏说道,“除此之外,或将其迁徙至去国两千里之地,皆是勾陈 暗淡,紫薇垣危机可解,也可免除此患。”

“迁徙至相距国都两千里之地……”元淮口中喃喃自语道。

诸葛忆荪距离临盆之期不过一月有余,可这些日子元淮并未到鸣鸾阁来探望,只与朝廷显贵陪同各国使臣在京郊游历。

这一日,元淮陪同五国使臣现在曲阳别宫用过膳,又去了乐游原一带观赏大黎的风土人情,顺着曲江池,元淮率领着使臣与亲贵众臣乘坐着御船过黄渠,到了终南山脚下,在终南别苑歇息。下午酉时,元淮看夕阳甚美,于是让汤哲庸、易峣全、康裕等人陪同着微服出巡,一同往山野中走走,往视野开阔之处去,登高望远,观赏夕阳。

不曾想元淮等人越走越远,刚走到一处台原之上,就听到有几个临近村庄的儿童正在戏耍,口中还唱着一首童谣。

易峣全本想带着人上前将几个村童驱赶开,可元淮看着这几个孩童天真无邪、憨态可掬,因此不曾让人上前驱赶,元淮看着远处夕光逐渐引入群山,不远处的孩童执手嬉戏,欢声笑语之中还有孩童歌谣之声 ,也是他这个久居九重深宫之中的帝王难得一见的盛景。

元淮看着远处的夕阳,又看着不远处的少陵原,也是汉宣帝少陵所在,口中不禁念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一旁的汤哲庸故意装作不解其意,在一旁说道,”陛下的诗情比文人骚客还精妙许多,可惜陛下对牛弹琴,老奴只是听着郎朗上口,实在不知此意,若是宫中的娘娘们侍奉在侧,或许还能与陛下说上几句。可惜咱们此次郊行,走得匆忙,并未召幸后宫嫔妃同行。”

“无妨,即便是朕说的你不知此意,那孩童唱的童谣你该懂得,你只听他们唱的便是。”元淮说道。

元淮说完,只仔细听着听那几个儿童口中唱到,“勾陈兴, 紫薇衰,鸾凤鸣,游龙哀。”

元淮越听越觉得这童谣古怪,又联想昨日太史令荀伏的星象卜辞,越发觉得眼前的童谣所指之人,正是诸葛忆荪。

而这样的山野村童的童谣,往常会有“九尺之台、始于微末”之效,若是一传十、十传百,只怕会左右民心,乱了大黎的江山社稷。

这微弱的童谣传至元淮的耳中,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元淮震耳欲聋,元淮看着远处的夕光,山间笼罩着一层薄雾,让元淮心中不禁想到,自己的江山是否也如同这远处沉入夜幕之中的夕阳一般,将丧于妇人之首。

山间有凉风猛地袭来,元淮只觉得眼前一阵漆黑,眼前黑星频频,一阵晕眩,险些没有站稳,跌在地上。

一旁的汤哲庸与易峣全连忙上前搀扶,元淮平静了片刻,将二人推开,独步走到台原之上,眺望着远处的宫城,心中的不忍终于被担心江山易主的恐惧消磨干净,眼神中萌生出的,是他二十岁刚登上皇位之时的那股狠心与杀意,像是一只老虎要守护住他的山林。

“陛下,天色渐晚,还是回终南别苑去吧,”汤哲庸劝道。

“也好。”元淮说道。

汤哲庸知道元淮有疾在身,于是示意一旁的康裕上前搀扶。

可元淮将康裕的手推开,将手背在身后,看着不远处、口中唱着歌谣的孩童,对康裕、康祝二人吩咐道,“给这些孩子们拿些果子,散给他们吃。”

“是,”康裕应道。

元淮又对康祝说道,“你送他们回家去,给他们家中几两银子,给孩子们买些像样的衣裳,再嘱咐他们的爹娘,看好自己的儿女,为了他们一家人的安危着想,这样的童谣往后切勿再传唱了。”

“是,奴才明白。”康祝应着,也走到孩童们的一侧,等村童们拿上果子,康祝领着他们往山下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