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娱之顶流艺术家 > 第821章 最后的问题

文娱之顶流艺术家 第821章 最后的问题

作者:麦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4 21:33:28

第821章 最后的问题

一个重大奖项的颁发,除了真正的爱好者,大多数人都只能看得见真正获奖的那一位。

就像很少有作品会在宣传的腰封上印刷曾经入围什么奖项作为噱头,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眼下,星河奖最终结果公布,大家的目光一下便只能够聚焦到《最后的问题》这一篇作品上。

冲着欧米伽跨领域进行创作,以及奖项知名度所带来了热度,不少人开始对这篇作品感兴趣。

结果便是,各方面数据都已经处于领先的《最后的问题》,真正地迎来了大量的读者。

就连那种名不经传的作家在获奖之后,作品都能在第一时间售卖脱销,更不用说欧米伽这种自带噱头的存在了。

许许多多国内外的读者带着好奇心,点开了这部作品。

故事的篇幅很短,恰好适用于闲暇或是睡前的读物。

整个故事都围绕一个问题而展开,也让大家升起了好奇探究的心理。

谢米是一名大学生,同时身份也是推理小说爱好者论坛的一名资深用户。

刚刚在论坛中刷到了欧米伽拿下了星河奖的帖子,被狠狠地冲击了一下。

于是也是带着好奇心想要来看看《最后的问题》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没有参加这一届星河奖评选的科幻名家,也关注了一下最终的获奖作品。

先前欧米伽入选到不同的阶段,都没能引起太多的关注。

著有多部长篇科幻作品的谢尔夫与普通读者谢米就在差不多的时间开始了故事的阅读。

作品叫做最后的问题,也是从问题进行展开。

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位醉酒的工程师谈论起宇宙中是否有取之不尽的能量所展开的争论。

两位工程师以打赌的形式,用这个问题询问了【茂的模】。

所谓模,也就是模拟计算机的简称,在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计算机也获得的长足的进步,能够回答与解决许多问题。

两人以为【茂的模】无所不能,所以把这个问题喂给了模,可最后得到的却是资料不足,无法回答的一个答案。

谢米与谢尔夫两个人看完这一段之后反应各不相同,前者已经开始在网络上搜索什么是净熵,后者显然对于这个概念比较了解,已经开始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了起来。

净熵实际上指的是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所引起的系统无序度的增加,而又基于热力学的定律,净熵增加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而两位工程师提到的这个问题,竟然问的是这样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是否可以逆向。

让谢尔夫跟着好奇了起来,这个问题在后续能不能得到解答。

至于谢米,虽然不是很了解这些概念,但在百科的帮助下,理解起来也并不复杂。

就这样,保持着差不多的阅读速度,两人继续看到了故事的下一段。

作为一个短篇作品,叙事的角度并非一直是相同的。

两位工程师问完这个问题之后,就把这个问题给抛到了脑后,就这样时间来到了许多年之后。

人类已经来到了跨越星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茂的模】已经成为了古老的存在。

模的自我更新迭代,已经从【茂的模】跨越了【行星模】等阶段,进步到连个人都能拥有的【微型模】

即便是【微型模】也比最古老的【茂的模】要复杂了不少倍。

谢路一家四口,作为这一段时间线故事的主人公,实现了超太空穿越,从故乡地球来到了新的居住地X-23。

谢路与妻子谢路婷在感怀故乡之时,提到的熵的概念,引起了两个女儿的好奇,想要知道熵是什么。

谢路给出的解释是熵代表了整个宇宙已经消耗了的能量。

刚好聊到了随着人类数量不断增多,不断迁移至新的行星,终有一天行星的光辉也会耗尽。

而女儿天真地问起能否不要让星星被用光,于是谢路带着这个问题询问了最新的【微型模】

这个问题与最初模还是【茂的模】时期听到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可这么多年过去,科技进步至此,最后给出的回答依旧是一句资料不足,无可奉告。

读完这一段,谢米已经开始好奇后续故事要如何发展,迫不及待地继续阅读下去。

至于谢尔夫则是更多了一些思考,两个时间段的背景没有进行详细的描写,但是通过对话也揭开了一些时代背景。

一下到了穿越星际的时代,整个时代跨度确实不小,也让谢尔夫开始好奇后续将会如何描写。

再次跳跃到下一个时间段,依旧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展开。

而两位对话的人物已经变成了不同银河系的官员,通过对话的内容,谢尔夫惊讶地发现,在这个时代,人类的长生已经得到了实现。

当人类长生之后,人口数量依旧在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能量消耗也是再度加剧。

甚至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已经开始用太阳来进行计量了。

基于这种情形,两位官员也能够判断出,往后的趋势,能量消耗的增长应当是非常恐怖的。

早晚有一天人类便会挤满上百万个银河,乃至整个宇宙。

担忧至此,两位官员同样想到了那个问题,熵能否被逆转?

于是,这个问题,再次被抛给了在这个时代,同样得到了进化的【银河模】

这个问题被抛给银河模之后,很快得到了答案,却依旧等于没有答案。

即便是时代进步至此,却也还是那一句资料不足,无法回答。

旁的不说,读到这,谢尔夫觉得就冲这么短篇幅描写所呈现出的宇宙变迁,就已经足够令人惊艳了。

而在这之后,时间依旧在不断往后发展,再次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人类已经不仅仅是长生这么简单了,甚至于已经超脱了人类的存在。

人类已经占满了星河,可心灵却能够寄托于星系之间。

一个名为思尊者的心灵在漂浮间遇到了另外一个名为大十晕的心灵,两个心灵聊着聊着便触及到了人类的起源。

也就是最初的那一颗星球。

可当已经发展到这种时代,最开始的发源星系,那个星系的太阳已经消逝化作了白矮星。

原先居住在这个星系的人类,也已经移居到了新星之中。星辰的消逝,让两个心灵开始担忧起了自己的存在,担心终有一天能量会消耗殆尽,两人便再无依托。

这个时代,模已经发展到了最先进的【宇宙模】,在整个宇宙中无所不在。

于是,思尊者开始询问宇宙模,怎么样才能够使星辰永恒不灭。

实质上问的依旧还是熵的方向能否逆转这么一回事。

宇宙模给出的回答很是迅速,还是那句“资料不足,无法回答”。

阅读至此,谢米这位推理爱好者,已经开始忘记了自己最初是来审判的想法,有些被这个故事的魅力给吸引了。

故事虽短,可在短短的文字之中,展现出的世界观是如此的宏伟,跨度的时间线又是如此之长,让谢米不知觉间有些沉迷了。

至于谢尔夫的阅读感受就可以用兴奋来形容,到这一阶段,给出的评价已经是确实配得上星河奖的奖项了。

同时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到故事的结尾,以及这样一个最后的问题能否得到最终的答案。

继续往后发展,下一个时间线,全宇宙人类的心灵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

所以,这场对话也只能在“人类”与【模】之间展开。

曾经的预言已经实现,在这个时代,星河黯淡,所以星辰已经成了白矮星,尽管还会有新的星星诞生,但逐步迈向消亡的势头终究是不可避免。

模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了【万宗模】。

人类得出的判断,根据宇宙间剩下的能量,大概还能维持数十亿年之久。

可是消亡不可避免,于是人类再次向【万宗模】发问,询问熵怎样才能逆转。

从模的祖先开始,百亿年前就已经开始不断搜寻资料,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但即便是过了如此之久,根据已经搜集的资料,依旧无法作答。

而模始终在继续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谢尔夫读着读着,也不禁产生了一些惘然的情绪,显然是被故事给代入了进去,在脑海中开始想象起那般景象。

作为科幻作家,谢尔夫的想象力也是很丰富的,脑海中尽是瑰丽场景。

同样与普通读者相同,手指继续在屏幕上点击着,最后的问题也确实是到了最后的时刻。

宇宙的消亡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在这个过程之中,“人类”选择了与模进行融合。

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之中,人类逐步失掉了思想上的自我。

最后的心灵,在彻底融合之前,对模再次询问了同样的问题,回响依旧。

就这样,最后宇宙间就只剩下了【模】的存在。

模依旧在不断搜集着资料,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终于有一天,资料终于收集齐全,模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的答案,通过对资料的整合计算。

模终于学会了如何将熵逆转,一点一点建立起了程序。

当程序被执行之时,模说:“要有光!”

于是,世界上就有了光。

阅读完最后一行字眼,谢尔夫的心情是震撼且激动的,显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发展。

同时又很兴奋,没有想到这么短时间的阅读,能够读到如此大气磅礴的一个故事。

一个个跳跃的时间线,在谢尔夫眼中像是不断递进的翻番。

每个新的时间线,询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顺带揭示了时代的发展。

开头到结尾,像是写下了一个完整的科幻宇宙的发展。

这不拿星河奖谁拿?谢尔夫猛拍大腿,觉得不要太实至名归。

从奖项结果公布,到谢尔夫完成阅读,其实也就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

谢尔夫也是立马在自己的账号上更新了动态,分享了一些自己完成阅读后的感受,同时开始盛赞欧米伽,觉得欧米伽就是冉冉升起的科幻新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至于谢米在完成阅读之后,同样震撼之余,更多了几分意犹未尽之感。

先前对于姜缘那番获奖感言的冲击早已消弭,反而还开始期待起姜缘能够早点兑现科幻新作来。

这一反响也在推理小说论坛上开始传染了起来。

多了不少【坏了,本来以为是推理迷,实际上成了欧米伽粉丝】这一类的发言。

《最后的问题》一时之间多了不少盛赞,从计算机出发,讨论熵增问题,在引入了“要有光”概念的集合,描述宇宙死亡到混沌新生的完整循环。

这些内容结合在一个短篇之中,加上像谢尔夫这样的名家也给出了高度评价。

把《最后的问题》一下带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姜缘结束榕州站Day 1的演唱会之后,在离开现场的保姆车上也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倒是颇为淡定地点了点头。

在姜缘看来,阿西莫夫这篇作品确实很封神。

尤其是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的话,就更加惊叹于对方的想象力了。

要知道阿西莫夫创作《最后的问题》之前,距离计算机诞生也才不过十年光景。

从这一点出发,对方就已经思考的如此深远了。

可见当时这篇作品面世之时,阅读体验应当是更加震撼的。

即便在科技已经长足发展的年代,也同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一举拿下星河奖之后,也打开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局面。

欧米伽这个名字,也一下从新晋推理巨匠,再度打上了推理新星的标签。

车辆行进间,姜缘也很快从演唱会的状态之中走了出来,看似放空的状态,脑海之中已经开始思考起面对这种局面下一把要打什么牌了。

也正是在姜缘思索的时间,星河奖的新闻热度也跟着愈发高涨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