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六八三章 人类文明的一大步;两万吨!

第六八三章 人类文明的一大步;两万吨!

“成了!!!”

“万岁!万岁!”

短暂的沉寂后,观察所内迸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个别人甚至激动的瘫坐了下去,捂着心口,眼神直直的发愣。

近千个日日夜夜呕心沥血的奋斗,从今日起始,人类终于掌握了利用大自然微观能量的能力。

尽管方式还很原始,而且不可控。

在一派庆贺声中,朱泠婧平淡的声音格外突兀。

“再等下,确认是否是核子反应爆炸。”

现场氛围沉寂了下来,大家又再次注视着远方逐渐升高扩大的蘑菇云。

压过世间一切光明的原子闪光耀眼夺目,很容易分辨,周长风一眼就确定那是正儿八经的核爆炸。

落针可闻的安静持续了近一分钟,他率先开口道:“常规爆炸没有那样极端的闪光,烟云也很快会消散的。”

一名工兵中校立刻赞同,随后,几名爆炸物专家也纷纷认定这绝非一般的爆炸现象。

朱泠婧的眉宇间透露着舒缓和愉悦,她转身看向法才良,允诺道:“这几年主持此事劳苦功高,你该升衔了。”

接着,她环视在场众人,微笑着说:“诸位也辛苦了,今日不妨好好庆贺一回。”

欢呼和鼓掌的热切动静又一次充斥在观察所之中。

周长风悄悄走了出去,目光复杂的凝视着那朵逐渐变白的蘑菇状烟云。

他低声自言自语道:“不知道几万吨当量……”

外边的场景和里边截然不同――科研人员亲自参与研发工作,大致知道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大爆炸,但是基地的其他人不知道。

可怕的景象超乎想象,附近的士兵们没有欢呼雀跃。

他们纷纷取下电焊护目镜,望着那个方向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只有少数人在议论。

今日是四三年三月的第一天,试爆过程顺利结束。

西北方空中出现了几个小黑点,那是从附近机场飞来的轰炸机。

搭载了大气及粉尘采样设备的元年式中型轰炸机平稳飞来,毫不避讳的径直冲向巨大的蘑菇云。

三架飞机有一架留在远处待命备用,另两架飞机分别在三千米高度和六千米高度穿云采样。

飞机钻入之后,周围尽是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极低,只能借助仪表飞行。

两架轰炸机飞出蘑菇云之后又回转折返,一共进行了三次穿云采样。

待返航之后,跑道尽头停着好几辆卡车,数十名防化兵严阵以待。

下飞机后,机组成员立即接受喷洒洗消,接着脱下套在飞行服外的防化服。

他们被带去了旁边的棚子,淋浴清洁身体及毛发中任何残留的放射性尘埃。

两架穿云采样的元年式轰炸机都被污染得十分严重,受到了极强的放射性沾染。

几名防化兵拿来盖革计数器测量,都还没靠近,滋啦滋啦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仪表指针一下子就顶满格了。

“读数多少?”上尉问。

“报,顶格、顶格了,超量程了。”下士扭头回答。

指针已经摆出了最大的数字200,它的极限测量上限是200伦琴每小时――人们以为这已绰绰有余,毕竟拍一次X光才0.2~0.5伦琴。

很明显这保守了,人们还是低估了辐射尘埃云之可怕。

试爆之后的工作也在其它地方同时进行。

大量防化兵乘车冲进了试爆区域,测量不同位置的辐射强度,并对事先摆放的那些试验品拍照记录,再将之装车带回。

听取蛙声一片?

听取盖革计数器滋啦声一片!

这样的声响让人毛骨悚然,周长风只感到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畏和惧怕。

他果断命令道:“不行,换班时间还得再减减,这比预料的强度大多了,必须减小接受剂量!”

“谨慎些,做好防护。”

惜命的朱泠婧只说了这七个字,随即乘车离去,退避这个暗藏杀机的地方。

金乌计划进行期间也陆续发生过几起事故,包括不慎吸入原料粉末和临界状态事故,导致多名科研人员不治身亡,死状凄惨。

当年与金乌计划同时开展的还有对核辐射的研究,两年多以来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建树良多。

在此之前世界各国都对这方面知之甚少,不清楚危害有多大,大明官方开展的研究打破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研究分为公开和秘密两种,同步进行,公开的由几所大学负责,秘密的由戊字九九部队负责。

研究表明电离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显著损害――短时间内受80伦琴照射会有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减少;最小致死剂量为250伦琴,一个月后有25%不治身亡;通常500伦琴就能达到80%死亡率。

朱泠婧长期以来都对此很感兴趣,也一直及时了解最新研究,双修物理学与医学的她当然知道危害巨大,所以现在毫不犹豫的避而远之。

周长风和法才良讨论了一下接下来的安排,大体上不做变动,评估和测试工作按原计划进行。

随后他也乘车离开了漠水榭基地,径直前往火车站,临走前他最后扭头看了一眼爆心方向。

这时候那朵蘑菇云已经几乎消散,下边的三脚铁塔早就被几千万摄氏度的极端高温瞬间熔融蒸发得无影无踪。

昨夜一宿没睡,今日又度过了如此激动人心的一早,等心境平和下来后一下子就困乏了。

等走上站台登车时,周长风左顾右盼着问道:“陛下在哪?”

带队的锦衣卫百户抚胸敬礼道:“回告周佥事,陛下已经休息去了,非急事勿扰。”

“知道了。”

上车以后周长风洗澡换衣,吃着点心思索了起来。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次试爆圆满成功,实际当量目测不会小,绝不是几千吨级别的失败品,至少一万五千吨起步。

可是这样的威力还是太小了,即使用来攻击城市也未必有多好的效果,英美工业城市的建筑大多都是砖混、石质、钢筋混凝土建筑,绝非日本可以比拟。

威慑能力确实充足,但是实战价值不尽如人意。

这终究是新生事物,受限于技术不可能迅速改进优化,那么提高威力的唯一办法就是走旁门左道了……

周长风这样想到,不知不觉睡着了。

回首往昔,人类从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学会了用火和生火,在那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不论是木柴还是煤炭,亦或是石油,乃至火药和炸药,实质上都只是燃烧放热的化学反应。

绵长的时间轴在这一刻定格打上标记,如果以是否掌握原子能来衡量文明等级,那么大漠中升腾的蘑菇云标志着人类的科技水平正式跨越迈入了新纪元。

这是大明军事科技的一小步,亦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

等周长风醒来时,天已经黑了。

火车驰骋在广袤的大西北荒原上,透过车窗玻璃可以看见璀璨繁星布满了清冷的夜空。

他随即去了旁边的车厢,那儿正是朱泠婧所在的地方。

后者同样也是刚醒没多久,头发肉眼可见有些凌乱,不过气色很好。

简单闲聊几句后,朱泠婧悠然道:“这是个大筹码,骇人的大筹码,那么……就该考虑多要些地方了。”

“我还是跟之前一个看法,东边不要紧,要对波斯方向多争取些。”周长风循循善诱,侃侃而谈道:“伊朗油田年产量一千多万吨,实际储量多的多,十倍八倍不在话下,而且根据地质理论来看海底也一样蕴藏石油,这些未来都可以开发利用。”

“我更倾向于东非及亚丁湾。”朱泠婧端起杯盏抿了一口果汁。

在不知道波斯湾石油资源的前提下,她自然而然的倾向于关键的出海口。

“呃……”周长风迟疑了一下,“交通要道固然重要,但是今后不论是经济还是国防,没有不依赖能源的,就像几个经略待诏说的,能源决定一切,而石油又占能源大头。”

“这话不假。”朱泠婧轻轻点头,“我国朝本土也有不少油田可开发,辽北大油田眼下技术不足以开采,可之后必定是行的,林林总总并不少。”

“考虑到经济发展速度,需求只会爆炸式增长,够用确实是凑合够用,但不充裕。”

“够用就行了。”

周长风意识到自己和她的世界观出现了偏差,不过他很快就明白分歧之根源在于朱泠婧本质上还是帝主思――随时准备动手去抢!

如果以这个角度来考虑,亚丁湾那样的交通要道确实更有吸引力。

而且朱泠婧认为战后英国势力会大幅度收缩,朝贡圈范围自然而然的扩张,受地缘政治影响,哪怕现在不去去争取,日后波斯湾周围小国一样会倒贴。

二人争执了几个钟头,一直到午夜才罢休。

期间朱泠婧吃了喝了三份点心一杯果汁两杯水,周长风吃了喝了两份点心四杯水,二人都辩驳得口干舌燥。

可是,直到最后谁都没能说服对方。

“不谈了!朕要休息了。”咬牙切齿的朱泠婧没好气地说:“你的眼光哪有朕高明!此事回京再议。”

周长风满头黑线,吐槽道:“陛下你之前也是一觉睡到天黑啊。”

“跟你争论实在伤神,心累,乏了。”

“恕我直言,陛下,明明是你论据不充分。”

“胡说!”

“臣告退。”

无可奈何的周长风回到了自己的车厢,脑海中回溯着先前的争论。

说真的,这女人伶牙俐嘴、条理明晰,辩驳起来确实很费劲。

为了目睹永生难忘的绝景而昼夜颠倒,周长风现在毫无睡意。

闲着也是闲着,他干脆让侍从拿来了几张便笺,撰写起了野战条件下核防护应对措施的草稿。

然而这时候又有人来通知,说是皇帝令他过去有事要谈。

进车厢穿过隔间,只见面无表情的朱泠婧端坐着,用很正式的语气不咸不淡地说:“同你争辩得忘了正事。关于核子炸弹应用办法,你还跟之前看法一致?”

原子弹该怎么用?大明上层知情者早就对此展开过讨论。

几位首席科学家不愿意见到这种毁灭性武器用于实战,经过好言劝说,他们有所退让――接受用于实战,但仍然认为用于攻击城市是残暴的。

毫无疑问,他们的意见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至于朝廷和军部大员,目前认可度最高的第一目标是澳洲首都堪培拉,周长风和朱泠婧也一致认同。

最大优点是安全,己方在澳洲占据制空权,不用担心敌方拦截而损失珍贵的原子弹。

其次还具有强烈的针对性意义,核攻击非首都城市的威慑不足,平民伤亡触动不了权贵老爷们,而堪培拉作为政治中心,云集联邦政府机构和众多老爷们,那可就不一样了。

“一个月内能准备好两颗,第二颗该用在哪也要早做决定。”朱泠婧说。

周长风之前希望核攻击巴拿马运河,通过破坏船闸来严重阻碍美军的战略调遣,由远洋潜艇携带袖珍潜艇理论上可以做到。

他沉吟道:“巴拿马方案理论上可行,但是风险太大,潜艇很有可能被发现击沉,而且巴拿马运河靠近太平洋这边的船闸挨得很远,搞不好只能破坏一个船闸,所以还是算了。”

“那便丢去瓦胡岛吧。”

“不合适,威力不够大,这个东西看着吓人但是也没法瞬间毁灭野战部队的。最重要的是我军只有三条小路能进攻,施展不开,炸完以后也没法趁势大举反攻,浪费。”

“这样啊……”朱泠婧若有所思,踌躇着问:“先留着第二颗,假如敌我舰队决战,可以扔去敌舰队,这样如何?”

“这个确实可以,陛下英明神武。”周长风赞许道。

“呵,那是自然。”

两天之后,火车抵京。

经过技术人员连夜奋斗,高速摄影机拍摄下的画面也陆续冲洗完毕,物理学家和爆炸物专家对之进行了仔细分析。

起爆前十五秒发射的四枚发烟火箭拖拽出四根白色烟柱,它们是至关重要的参照物。

由于这个年代科技水平不足,无法通过常规手段精确测算爆炸当量,聪明的科学家另辟蹊径利用了一些东西当作辅助。

具体来说,爆炸当量的关键测算指标是“冲击波外缘震波锋的移动速度”,但是很难以肉眼观测,即使是高速摄影机也不易分辨。

这时候笔直的烟柱就起作用了,当核爆冲击波掠过时,震波锋前后的空气密度是不一样的,这便会形成光学折射现象――前边密度低、后边密度高,烟柱因此在视觉上呈现出折断的样子,类似于筷子放进水碗看上去像是断开了。

配图

经过粗略估算和冗长复杂的计算,研发团队呈递了正式报告――八卦炉的实际威力以黄色炸药来衡量约合1.9万吨,利用率20.5%,远超预期的1万吨当量。

闻讯,周长风很敷衍的假笑跟众人一起庆贺了几句,嘀咕道:“差不多,早期钚弹也就这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