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者大联盟 > 第205章 春秋(下)

穿越者大联盟 第205章 春秋(下)

作者:穿越者大联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21:07

第205章 春秋(下)

第205章 春秋(下)

这时候驿丞越说越气,骂道:“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留着也是祸害,不如杀光。”

王曾纶看着他那和善的年轻脸庞,不带火气心平气和的说出如此杀气腾腾的话语,惊得拿筷子的手抖动不已。

“我们都是人类,需要团结,不能一棒子打死,归化的就用不着杀了吧,不然有违民众会纲领,其他的送去工矿劳改也可,很可能还能归化些。”一名警卫砸吧嘴道,听得其他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不能太偏激了。”

“对对,他们中也有些还可以挽救的,不能一棒子打死。”

大多数人纷纷批评起驿丞,不得已驿丞只能讷讷认错道:“俺就是说些气话,气话。”

很快短暂的午餐就结束了,王曾纶不得不和那位年轻的驿丞挥手告别,继续开始他的旅程,只不过他在路上一直在不断回想起驿丞和其他几人的观点,再联系起来以前在现代各地调研的民族冲突问题,又不得不承认现代社会的分裂乱象与之前的错误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即使是相同的血脉只需要几十年就能被人为的划分异化成另外一种人,因为皈依者效应的原因,甚至更加狂热,毕竟二鬼子总是更加痛恨自己的出身,他们渴望被另一个世界接纳,更要表现得比另一个世界的人狂热,用如此狂热的投名状,以求博得另一个世界认同他们的“忠心耿耿”。

“刘泽他们能跨过这个坑吗?但愿他们能够吸取现在的教训吧。”王曾纶喃喃自言自语道。

对于现在的民众联盟治下的种种,王曾纶依然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上百万人的思想各异,大多数的最核心内核依然是大明的,即使有刘泽设立的看上去很美妙的政策,传达到最底层时候也可能被扭曲,或许这才是他和其他刘泽派出的调研员存在的意义。

驴车载着王曾纶顺着一望无垠的平原慢慢爬行,周围的景色在森林和农田之间来回交替变换着,经过多个驿站,在五天后他们顺利到达预定目的地最边界的一个小村。

这个村庄最显眼的是村寨大门处两侧凸起交叉作为装饰的灰白色肋骨,看着目瞪口呆的几人,作为村长的李坤满是得意。

“这是鲸鱼肋骨,最大的那两根,那鱼大哇,一口就能吞下十几个人,听说是海里龙王座下大将,嘿嘿,那也没用,咱们委员长一来,也得乖乖的送上来补充咱们的肉食。”李坤笑道,几乎每个经过他村子的路人都要惊叹一番,这是他认为之前去新合肥的第二大收获。

而第一大收获当然是得到刘泽的接见了,李坤拍了拍斜挎的牛皮枪套,“这是委员长送给俺的。”

警卫重复了一遍李坤的话,与现代的普通话不同的陕西方言让王曾纶听得迷迷糊糊。

李坤也看出王曾纶的窘状,开始放慢语速,口中的发音尽量往官话上靠,不过他说的不太好,比不上其他的青年,这里的官话也是刘泽按照自己口音推行的普通话。

看王曾纶对于他的配枪很好奇,李坤大方的抽出手枪,那是一支单打一,每次只能上膛一发纸质定装子弹,与元年步枪类似,体积很大,做工粗糙的很,断面能清晰的看到切削的豁口,给看了一会就又宝贝的擦了半天,收回枪套。

远处的唢呐声响起,惊起一阵飞鸟。

“关村门,宵禁喽。”

哨塔上的民兵吆喝着,这里无论驿站还是村庄都充满了军事化色彩,每个人都随身携带武器,由其靠近边界的更是如此,小部分人装备有最先进的单发元年步枪、棉甲,冷兵器枪刀盾等装备给部分青壮,剩余的妇女、半大孩童多是装备火绳枪鸟铳和三眼铳等老式火器,让王曾纶回想起那个全民皆兵的年代。

虽然已经到达这个世界几天了,王曾纶对于这种紧张的氛围还是不太习惯,问道:“这里的局势很紧张吗?”

“那些红毛蛮?”李坤讥笑道:“那些个怂货哪里敢来这,咱们这是预备着打回大明嘞,百万民众百万兵嘛。”

随着夜幕的降临,很快,又一个奇异的场景在这个满是土墙木柱原始气息的村子里出现了,村中间立着木柱顶部的LED灯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与驿站的灯光迥异,这里更有生活感,这时候王曾纶才注意到村部屋顶上的太阳能板。

看到王曾纶似乎有些好奇,身边的警卫解释道:“除了新合肥和驿站系统以外,边界这里是第一批安装太阳能照明的村庄,这就叫做‘跑步进入电力时代’。”

“王先生,明日我们去草市吗?”警卫接着问道,他所说的草市是这个村庄再往东,那里有着大量驻军和商队,是民众联盟最东端最大的据点。

“不,我们在这村子里待几天吧,修整修整。”王曾纶道,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村庄是模范样板村,所有的新政策待遇都会在这里实行后推广。

“好嘞,我现在就通知。”警卫留下村长李坤和王曾纶谈话,匆匆回去驴车那里将中部加感天线立起来,用大功率车载电台开始与指挥中心联系。

就是如此魔幻,在大多数物质条件都非常原始的情况下,最先一步达到现代水平的就是通信和照明系统,在如今电磁环境条件下,即使是65W功率的车载电台配上4米的玻璃钢天线后,通话距离也远远比现代强得多,据商队的试验,即使四百公里开外都能够保持信号清晰。

这些电台首先装备的就是各个驿站据点村庄,太阳能板配上傻瓜式的操作方法,使得这种现代几百块钱的廉价工业品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运用。

半个小时后,村食堂就端来了几条充作主食的烤鱼,一大盘韭菜炒鸡蛋和一大盆炖肉,一人分到了少少的两个花卷,这种面做的主食王曾纶现在也知道极为稀少,可不是一般时候能尝到的。

“贵客临门,饭菜着实简单了些。”李坤略微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这已经是他能提供的最好的了,与驿站伙食标志类似,他们村部的接待标准也是固定的。

看着聚集在一起吃饭的人越来越多,王曾纶好奇问道:“你们这里是公共食堂?所有人都在一起吃大锅饭?”

“之前是在一起吃,没得办法,刚开始来食物不足,都是集体开荒开饭,不过嘛,现在收了麦子后生活就好些了,都在讨论要不要解散,麦子不足呀,收获了也得攒着,还得把大部分集中起来支援大明那面的行动嘞。”李坤回道。

“现在部里面之前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不同阶段不同政策,之前各村大食堂是为了解决食物不足和集体劳动的问题,现在缺点逐渐凸显,毕竟物质条件在改善,大家都想过些好日子,野味也不是那么好吃的,鱼肉还好些,其他肉最多的就是野猪了,又没被劁,着实不太好吃。”

“而公共食堂都吃一样的饭菜,像军队一样太过生硬,没办法根据个人需求想改善伙食,所以现在基本上是根据自愿原则,各家分开吃,仅仅在民兵队村部提供部分集体食堂服务,也都需要自负盈亏单独列账,仅仅作为基础的保障。”身边的警卫解释道,像他们这些年轻人,可不是作为普通的警卫培养的,懂得多说话溜的很。

什么是公共食堂?即使到现代不但广泛通行于各个机关单位学校,更有不少试点在农村城市中重新出现,连王曾纶在学校吃的也是大食堂,同样的名词并不代表什么,其实换个角度,现代遍地都是公共食堂,各种超市便利店24小时提供各种速食食品和料理包,最重要的符合社会发展阶段。

“现代世界那面各地新办的老年食堂的经验或许有用,不过还是需要一步一步才好。”王曾纶道,两个不同世界的施政经验何尝又不是另一种互补呢。

最重要的是以为民众服务为始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