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娘子,请息怒 > 【番外】猫儿篇二

娘子,请息怒 【番外】猫儿篇二

作者:娘子息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9:32

【番外】猫儿篇二

三月二十,学堂休沐。

猫儿趁此机会,向稷儿问起了那唐家小娘的情况。

稷儿自打亲口向宜妃坦诚有了喜欢的小娘以后,已做好了迎接母后询问的思想准备,母子连心,稷儿非常清楚母后中意什么样的女子,便娓娓讲起那了唐绾绾的情形。

“.绾绾虽是女子,非常刻苦且极有主意。开国十年,她正是背着父亲偷偷报考了国立高等学堂,以全府第五名的成绩被录取。”

稷儿尽量将这些话说的平静,可首次向母后介绍对方,仍不免露出几分热恋少年应有的模样。

猫儿已是过来,自是能看出这般少年心思.稷儿模样,肖似其父,猫儿不由少许恍惚。

稷儿却惟恐自己的讲述不能在后母心中为唐绾绾留下一个好印象,便又补充道:“可惜,唐先生秉持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觉着绾绾早年跟着他读过几年书,已够用了,对绾绾私下报考高等学堂一事很是生气,三年来没给她使过一费、生活费。”

既然猫儿对那唐绾绾上了心,自是将对方几年来的情况摸了个清清楚楚,也正是因为唐绾绾的所作所为很符合猫儿对儿媳的预期,猫儿才会和儿子谈起此人。

但此刻眼见儿子谈兴正浓,猫儿便装作毫不知情,露出些许惊诧表情,问道:“她一个小姑娘,若没父亲支持,如何食宿?如何付束?难道是你帮她了?”

稷儿闻言,面露些许得意,只道:“绾绾自强,平日不愿受儿臣帮助,高一寒暑假,靠着为西寺街上的陆家绢花坊缝制宫花,挣来了食宿钱”

“哦?陆家绢花可供应宫里呢,对绣娘女红手艺要求极高,想来这唐家小娘是个手巧的。”

“那是自然!绾绾不但学习好,女红也做的精细。”

瞅机会夸了未来媳妇儿一句,稷儿又道:“但绢花计件算钱,儿不忍她太过辛苦,去年暑假时托玉容香妆铺的曹管事去学堂招了暑假工,绾绾因此换了个勤工俭学的差事,不但轻松了许多、挣的也比以前多了.”

此事猫儿早已通过调查心知肚明,却还是温柔笑道:“我儿如此上心,倒还是个痴情种子。”

稷儿被母后这句话说的稍稍脸红,但仍道:“母后,父皇时常说起早年微寒时,母后如何持家、如何协助父皇成就功业.儿臣觉着,绾绾于我,便如当年母后于父皇。绾绾乃儿臣认定之人,请母后成全”

说这些话时,稷儿鼓足了勇气。

他尚不清楚母后的布局和考虑,却知晓身为太子,婚姻能自己做主的概率并不太大。

所以他才在即将毕业前,向母后袒露了心声,以免某日赐婚旨意下来,那时便是为了父母颜面,也无法回头了。

猫儿稍微思索几息,却道:“这样吧,待你们毕业后,先让唐娘子跟着你白露姑姑做一两年事,等你参军回来,再为你们完婚,如何?”

白露如今已很少进宫,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宫外产业上.猫儿这么做,一来是为了遵从陈初要让稷儿去军队历练的愿望,二来,便是让那唐家小娘跟着白露熟悉一下两宫掌握的巨大生意。

说起来,猫儿内心深处不愿儿子从军,虽然如今大楚周边已渐渐靖平,但从军终归有些难以预测的凶险。

倒是稷儿听闻母后安排唐绾绾跟随白露历练,心下不由激动.白露和寒露两位姑姑,是母后心腹中的心腹,能跟着她们,代表母后已原则上同意了这门婚事。

见儿子暗露欣喜,猫儿也有几分开心,便借机再次劝儿子道:“陛下让你入伍两年,母后不拦了。你想去河南路还是两浙路?”

这两个选择如今河南路督帅是前些年从辽东回调的杨震,将儿子交给杨大郎,猫儿放心。

再者,开封府就在河南路,此地不但升平已久,且在猫儿的眼皮子底下。

哪天想儿子了,偷偷去看一眼也不难。

两浙路更不用说了地方富足不说,且当年在西北立有大功的秦胜武任两浙督帅。

稷儿在表舅手下当差,还有何不放心。

猫儿这般,也算一片苦心了。

不想,稷儿却以稍显愧疚的眼神看了母亲一眼,随后一撩前襟,径直跪了下来,只道:“母后,儿臣已想好了,打算去史将军麾下的水军听差,出海历练一番!”

猫儿一听,小脸顿时拉了下来。

因史家兄弟的秉性问题,水军自打组建那日起,便带了桀骜气质;兼之水军的差事风里去、浪里来,十多年来,为抢占航路,和海盗干、和吕宋、渤泥,甚至是大食诸国几乎打了个遍。

仗着大楚铁炮,水军胜多败少,却也是大楚诸军中风险最高的去处。

陛下虽希望稷儿参军历练,可从未制定要他去何处这孩子怎就偏偏选了那最不安全的地方?

“娘亲~”

见母后面露不悦,稷儿膝行两步,如同儿时一般喊了一声。

猫儿却一摆手,稍有生气道:“莫在这儿卖乖!你就不能心疼为娘一回?去何处不好,非要去那大海上搏命!你去了水军,娘亲心里岂能安生?”

这倒是,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若稷儿去了水军,只怕这两年里,猫儿便要夜夜难以安寝了。

侍立猫儿身后的寒露上前,搀起了稷儿,只道:“殿下,陛下征战半生,好不容易换来我大楚千里升平、万民乐业.当年陛下每次出征,娘娘总会茶饭不思、牵肠挂肚,哪回不消瘦几斤?如今好不容易过几年太平日子,太子便不要再让娘娘担忧啦”

寒露不但是猫儿身边的近侍,也是抱着稷儿长大的家人之一。

她说的话,便是猫儿的心里话,稷儿自不会对寒露的劝说心生不满。

却见他起身后,陪着笑脸在猫儿身边坐了,握住娘亲的手,细细解释道:“娘,父皇早年便说过,日后大楚的未来在海上,可威胁也在海上。如今我朝税赋,有近两成半来自海贸,并且海上贸易年年新高,父皇前半句已应验了,后半句虽暂时未见端倪,却也不可不防儿臣以后若继承大统,怎可对大洋重地一无所知?”

“嬉皮笑脸!和你爹爹当年一个坏样!”

猫儿知晓儿子说的在理,可见他那副模样便来气,抬手佯装要打,稷儿却不再像儿时那般抱头乱逃,反而笑嘻嘻的主动将后背露给了猫儿。

那只打人的手,最终轻飘飘的落在了稷儿的后背上,只听猫儿叹了口气,以少许伤感的口吻道:“早年娘亲终日为你爹爹忧心,如今又换你来让娘亲担惊受怕,你们父子,没一个省心的”

责备的话语,却满含浓重母爱,让稷儿也笑不出来了,只见他微微低了头,像是十分自责让母后担心了,又像是在思想斗争,到底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还是留在母后身边,以尽孝道。

猫儿见状,却忽而抿嘴一笑,只道:“待你回来,娘亲需赶紧为你完婚!以后让你那娘子为你牵挂去,娘可是懒得管你了!”

见母后心情好转,稷儿这才如释重负,陪母后叙话片刻后,告辞离去。

殿外日头正好,稷儿的身影由近到远,由清晰到模糊,最终消失在了宫门外。

此时此刻,犹如母子间的人生缩影.养育孩子,就是一个看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过程。

从一刻不愿离开母亲怀抱的婴儿,变成一个志在四方、急于脱离父母羽翼的昂藏少年,似乎只在眨眼间。

寒露见猫儿神情稍显落寞,不由低声道:“娘娘,方才殿下明明已动摇了,娘娘为何又改了口。”

无声一叹,猫儿这才收回了视线,只道:“当年.”

猫儿忽然顿了一顿,眼前不由浮现出少年陈初在自己面前笑嘻嘻的模样,猫儿下意识的翘起唇角笑了笑,“当年陛下便是这样,不肯有一刻安生,你若哭哭啼啼不许他这样、也不许他那样,他兴许会听你的,但那样他不开心,我也会跟着不开心.稷儿大了,要学他爹爹做一个男子汉,便由他去闯吧。”

转眼到了五月。

猫儿也知,高等学堂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家长都要开始为女儿寻妻觅夫,为避免唐家长辈在不知情下为唐绾绾订下亲事,便遣人找了媒婆,去京西三十里铺的唐家问亲。

五月十二,是个好日子。

东京名媒月娘子一早便穿了大红衣裳,带了三两名帮闲,挑着大雁、羊鹿三牲、四京果、四色糖等纳彩礼,打听着摸到了三十里铺唐家家门。

不料,唐家小娘竟还挺招人稀罕,家中竟已有了两帮媒婆。

也是,先不说那唐小娘那俱是上佳的模样身条,单说高等学堂毕业生这身份,就很吸引人.眼光短的,能看到娶了唐小娘,便意味家中多了一个能挣高俸禄的人口。

眼光长的,更明白高等学堂所代表的意义.此学堂极其难考,往届毕业生要么为官、要么为吏,最差的也能去那些大商行混个掌柜当当。

这便是人脉啊!

但月娘子一点不慌.这次托她办事的,乃四海商行五大掌柜之一的白露白娘子!

白娘子不但是烈士白玉堂的遗孀,而且还有传闻说,她出自皇后娘娘身边.

总之,这白娘子不简单就是了。

月娘子本就混迹于富户低级官员之间,为他们儿女牵线说媒,属于媒婆群体中比较有逼格的存在。

兴许正是因为个原因,那白娘子才打听到了月娘子,请她代为说媒。

对于白娘子的嘱托,月娘子自是不敢怠慢同样,就凭今日白娘子依照古礼准备的纳彩礼品,便能看出白娘子对此事很是看重。

唯一让月娘子为难的是,白娘子不但没有将男方的八字交给她,甚至男方是谁家公子也没说清,只说对方是个富裕人家,父善母贤.

这点虽让月娘子有些难办,但看在白娘子赠予的金饼子上,月娘子说啥也得将此事办成。

按规矩,媒婆不可能同时进门。

月娘子虽在媒婆圈中有些名声,也不会坏了这规矩,同样等在院外的媒婆认得月娘子,见这位亲自出马,且带了远超自己的纳彩礼,不由气势先弱了几分。

“哟!竟是月娘子亲至呀!是哪家公子请动了您?”

院外那媒婆上前招呼,笑的花枝招展,心中麻卖批个不停。

月娘子自恃身份,笑而不语,大有一副.老娘出马,在坐的都是垃圾的气势。

正此时,却见最先进入院内的媒婆提着礼品,一脸沮丧的走了出来。

媒婆之间大多互相认识,院内走出那媒婆见月娘子也站在外头,不由一怔,下意识道:“哎呦,月娘子怎跑到了我们乡下地方?”

月娘子继续端着架子,笑笑不说话。

都说同行是冤家,这位媒婆自己没办成,当然不愿看见月娘子说成了媒,便阴阳怪气道:“月娘子这回怕是要碰钉子了,院里那唐先生啊,连马家庄马员外的二公子都看不上,也不知在等什么金龟婿!”

后边这几句,媒婆刻意提高了声量,仿佛怕院内的唐见秋听不见一样。

这马员外以前是京西有名的大地主,但早在阜昌十一年开封府田改开启以后,很有眼色的接受了朝廷的赎买之策。

拿田地换了笔银钱后,马员外也没有坐吃山空,做起了淮北细布生意,如今依旧是方圆几十里内出名的大户人家。

以唐家和马家的差距来说,前者可以说是高攀了。

不想,那老学究唐见秋这般不识抬举,竟婉拒了这门亲事。

原本信心满满的媒婆早已在马员外面前许下了海口,此时事办不成,自然心生怨气。

等在院外的媒婆见此,心知自家嘱托人远不如马家,干脆没进去。

院内,曾做过多年私塾先生的唐见秋听了门外媒婆贬损,一肚子闷气。

这些年来,他的人生颇多不顺。

虽然在开国元年迁来京西时赶上了田改,分得了些田地,但唐见秋一直以教书为生,并不擅长农事。

头几年,靠着在家中开设私塾收来束补贴家用,一家人也能过的不错。

但自打开国六年起,小赵娘子在开封府左近推广义务教育,他那私塾的生源迅速枯竭,再开不下去。

饭碗被抢,唐见秋心中不爽,自然也不认同小学堂内那些乱七八糟的课程。

似是为了证明哪种教学方式更好,唐见秋不顾日渐凋敝的家庭,全心教导一对儿女的学问,好再日后和那学堂里的学生比上一比。

但.开国八年,儿子唐应麟竟瞒着他偷偷从了军!

这下可把唐见秋气的不轻。

两年后,老唐刚刚缓过劲来,费尽心血教育的女儿却又背着他报考了国立高等学堂。

这下,老唐直接气炸了.

这对于他来说,就是背叛!

不但背叛‘父命不可违’的天地君亲师至理,更是背叛了他的教育理念!

为此,老唐一气之下,断了女儿的生活费和学费.他本想着,女儿没了钱,总会认错回家吧。

不成想,女儿也是个倔的,竟靠着自己读到了最后一年。

这让老唐更添挫败感。

其实,今日媒婆替那马家二公子提亲,老唐心里是愿意的以他想来,马家富贵,女儿嫁过去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说到底,终归是自己的亲骨肉,老唐终归是想女儿未来过的好。

但唐见秋却也深知,女儿不但主意大,且极为倔强独立若她不喜欢,老唐便是替女儿答应下来,以后只怕也会闹出事端。

所以,唐见秋才没有当场答应,只待找个机会让浑家打听打听女儿的意思。

当爹的,不能替女儿做主一惊够憋屈的了,不想,那媒婆刚出院门便阴阳怪气嘲讽了一番,唐见秋怎会不生气。

正暗自气闷间,却见一身华服的月娘子又带着挑担帮闲走了进来。

唐见秋自是知晓对方来意,只道:“你们先回吧,小女婚事需等等再议。”

“唐先生,贵千金年纪也到了.可莫错过了,对方可是京里贵人。”

方才被那媒婆骂了要钓金龟婿,眼下月娘子便说了京中贵人,不由拨了唐见秋敏感的心弦。

虽不愿被人觉着自己要攀附富贵,但唐见秋为了女儿,还是忍着不愉快问了一句,“谁家公子?”

“你先莫问谁家公子,总之对方是个好人家.”说罢,月娘子扫量一眼稍显破败的院子,掩嘴笑道:“唐先生,你先把女儿八字予奴家,奴家一定尽力促成好事,到时,你就不必守着你这没了学生的私塾了,保准跟着女儿享福!”

唐见秋虽屡遭打击,但骨子里一直有几分书生傲气方才那媒婆已然惹他不快,此时见月娘子上门提亲,却连男方是谁家都说不清楚,张嘴便讨要女儿八字,不由觉着被轻视。

心中那股火气再也压制不住了。

只见唐见秋豁然起身,拎起摆在院内的礼品便丢了出去,“走!你走.我唐见秋虽穷,却也不卖女儿!滚!”

月娘子被吓了一跳,慌忙起身连连后退,不晓得这穷酸教书匠哪来这般火气,依旧道:“你发哪门子疯!那可是白娘子出面嘱托的人家,即便不是官宦子弟,也至少是个大富公子!”

一听这个,唐见秋更恼了,幸好妻子听闻不对劲从屋内快步走出抱住了他,却见唐见秋伸手指着月娘子斥道:“管你是官宦还是富户,不嫁便是不嫁,便是皇上来了,我女儿也不嫁你说的这户人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