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娘子,请息怒 > 第554章 天罗地网

娘子,请息怒 第554章 天罗地网

作者:娘子息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9:32

第554章 天罗地网

三月十九。

因楚王遇刺,东京城内人心惶惶,午时,厢军都指挥使刘百顺又突然下令关闭水陆一十三座城门,紧张气息陡然拔高。

东京不止是淮水以北汇聚天下万货的都城大邑,同样还居住着百万军民!

近三十年来,东京居民只经历过两次白日闭城,一次是丁未之难、一次是宣庆三年的东京保卫战。

每一次,都是足以改变天下局势的大事。

源于对危险的直觉,午后未时,沿街米粮铺门前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闭城,最重要的便是囤粮!

东京居民应对危机的反应,熟练的让人心疼。

而那些售卖非必需品的店铺,则在大白天里关上了店门,甚至还有不少店家用粗实木材将店门暂时封死,以备在后续可能到来的混乱中减少损失。

‘叮叮咣咣~’

牛行街董记缎庄外,东家董添宝带着儿子、伙计,将店铺朝向街面的门窗钉死、封严,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口气。

自打去年年末认亲后,董添宝几个月来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已许久没有出现过眼下这般满面愁容、唉声叹气的模样的了。

旁边,徐记脂粉铺的少东家在父亲的催促下,终于磨磨蹭蹭加固了门板,见董添宝愁眉苦脸的模样,不由轻松道:“董叔,你和我爹都是杞人忧天要我说啊,最多不过一两日,这城门就得打开,何至于把你们吓成这样啊”

面对邻居家的少东家,董添宝还能勉强维持着客气,只听他道:“哎,大郎你年纪小,当年丁未时你还没在城内,不晓得动乱一起,对咱们便是灭顶之灾。”

说着说着,董添宝竟抹起了眼泪,“也不知是哪里来的龟孙,胆敢行刺王爷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安稳日子,接下来,只怕又要乱了。”

生活好坏与否,全在感受,个体差异巨大。

徐家少东家早年一直被父亲留在老家,家境相对殷实的情况下,他的感受一直就是岁月静好。

可年纪大的董添宝却不一样,他经历过丁未城破时家财被抢、亲眷被掳被杀的惨剧,前几年又随着满城百姓一起经历了东京保卫战。

前后两次异族围城,结局却大相径庭,再加上去年年末被掳多年的女儿也被楚王大军护送回家,心中自然而然将楚王当做了美好生活的捍卫者。

如今陡闻楚王遇刺伤重,董添宝自是担忧、恐惧、忿怒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只是徐家少东家并不能和他感同身受,眼见整日笑脸迎人的董叔像个娘们似的落了泪,不由笑道:“董叔,不至于吧?楚王虽好,也不见他让咱们多挣几文钱,你至于担心成这样么?”

董添宝闻言,登时大恼,也顾不上长辈身份了,直接斥道:“你懂个屁!把你丢回当年丁未,让你眼睁睁看着亲眷被杀被淫,你便不说这等屁话了!”

门外争执,自是引得徐记脂粉铺的东家注意,却见那徐掌柜大步从店内走出,距离儿子尚有两三步时已飞起一脚,径直踹在了儿子的后腰上。

那少东家猝不及防,扑跌在地,大怒回头,见身后竟是满脸怒容的父亲,不由委屈道:“爹,我又怎招惹你了!”

那徐掌柜上前又是一脚踢在儿子屁股上,伸指便骂道:“兔狲!宣庆三年若不是王爷在城外拼死搏杀,这东京城早就又破一回了!你个兔崽子坟头草都长三尺了,你娘、你妹哪个能好活?仅此一事,我徐家便欠了王爷!再敢大放厥词,老子打死你.”

这少东家依然不理解父亲和董叔对楚王的感情,却不敢再开口,又有董家二郎从旁劝说,徐掌柜才渐渐消了火气。

待董二郎搀着徐家少东家一瘸一拐回到店内,徐、董两名老伙计却颓丧的在店门前的石阶上坐了。

望着街上行色匆匆、忧心忡忡的行人,徐掌柜不由自主叹道:“老董,你说,王爷能闯过这一关么?”

董添宝目无焦距,良久才道:“我哪里知晓啊,不过,我家大郎在淮北做事,听他在信中言,淮北人皆道,王爷乃帝星降世,十多年前,不及弱冠便率杨帅、姚将军等人在桐柏山内斩杀了一头作恶多端、吃人无数的大白牛.若此事为真,那阎罗殿未必敢收王爷啊!”

能在帝京经营一家店铺,自然不会是无知愚夫,往常,他们对这等鬼神之说也嗤之以鼻。

可今日,董添宝自己却忍不住将希望寄托在了虚无缥缈的玄奇之上。

迄今为止,董添宝见过楚王两回,在城东皇陵外近距离接触一次,但他的大半人生中,经过战乱、流离、死别,无疑比年轻人更珍惜随楚王而来的安定、秩序。

甚至在潜意识里,董添宝还觉着,楚王若有事,这份短暂安定秩序就要随之崩塌。

坐在一旁的徐掌柜点点头,深表认同道:“王爷能从桐山一地走到今日,必不是凡夫俗子!可恨,不知哪里的鼠辈,用这等龌龊手段害王爷!”

“别看老汉年迈,若让我知晓是谁干的,用嘴也要咬下他一块肉!”

仲春时节,柳翠花香,晴朗艳阳。

可盎然春意却被东京城内紧张的气氛取代。

榆林巷,蔡相府邸,大白天的却府门紧闭。

府门前不时有各府下人出现,欲要递上拜帖,甚至还有些心急官员直接坐轿前来。

蔡相虽不在相府,但其长子蔡赟为了参加下月登基大典,早在半个月前已经到了。

蔡坤在安丰三司任事,暂时走不脱,但妻子尤氏却是爱凑热闹的,早早便随着嫂嫂一家赶来了东京。

此时,蔡源之妻王氏、蔡赟夫妻以及代表蔡坤的尤氏统统聚在家中佛堂内。

爹爹去王府至今未归,作为临时话事人,蔡赟再次拒绝了某位官员的拜访,同时接过几家拜帖细细看了,对门房嘱咐道:“你前去知会一声,如今适逢宵小作乱,父亲留在王府未归,府内暂无暇会客,改日一定亲自登门致歉.对各位大人客气些。”

门房领命,前去打发各位官员。

相比外界动荡,相府众人淡定的多,抛开感情因素不谈,如今城内怎么乱都乱不到他家。

表面上看,是因为有蔡源这棵大树,但他们自家人才清楚.这场风暴中,最能护家里周全的,却是那个曾经让家里颜面尽失的小妹。

蔡婳午前带人入城后,不但将张氏兄弟等人全部派到府里,方才,长子麾下一连将士也紧急赶来了榆林巷驻扎。

蔡赟等人并不知晓陈初无碍,只道是妹妹说服了长子,让他派人来护卫相府安全。

见小妹在军中这般大影响力,倍感安全的尤氏不由遗憾道:“哎,可惜,若瀛儿是个男孩便好了。”

“.”

这话说的,极其危险啊。

你啥意思?

若瀛儿是男孩,便要趁这机会上位么?

眼见丈夫已微微不悦,蔡赟之妻乔氏连忙打圆场道:“女儿蛮好的,王府有儿有女才可阴阳调和,家宅和睦。”

这是隐晦提点尤氏,咱家小妹正是只有瀛儿这个丫头,才和王妃处成了生死之交。

也不知尤氏听明白了没有,却见她看向了丈哥手中厚厚一沓拜帖,又道:“大哥,这么多人前来拜访,大哥该挑几位与我家亲近的,见上一见,以免寒了别人的心”

尤氏出身官宦之家,对官场有些极为浅薄的理解,这是要丈哥趁机收拢人心呢。

且她早年嫁与蔡坤,算是下嫁,多年来,一家人除了蔡婳外都习惯了捧着她说话,造就了她略微跋扈的性子。

方才,蔡赟已有不悦,但原本不欲与弟媳掰扯,可此时听她又来鼓噪,终于忍不住了,“如今楚王伤重,我便在府中上下联络、大会访客,传出去,旁人会怎想?难不成我们盼着元章不治?”

轻易没被这人这般呵斥过的尤氏懵逼了一下,隔了一会才不高兴道:“谁不盼着妹夫快快好起来,但他不能理事,这朝中大局总得有人担起来吧!爹爹若不站出来引领百官,难不成要便宜了陈家?”

“与你说不通!”

蔡赟懒得与弟媳争辩,说了这么一句就此不语。

若照十年前,丈哥敢这般说她,尤氏一定恼怒,可如今.公公已做了一国宰辅,小妹又即将封为贵妃,尤氏想了想,还是将那些气话憋了回去。

佛堂内一时安静,跪在菩萨前为女婿祈福的母亲王氏,手中转动佛珠的声音都变的大了起来。

良久,王氏幽幽一叹,“佛堂清静地,你们满心官禄名爵,菩萨会显灵才怪!你们都出去吧。”

蔡赟几人方才来佛堂找母亲时,用的便是一起为楚王祈祷的理由,此刻被母亲一句话说的面子上颇为挂不住。

王氏可不只骂了儿子,‘满心官禄名爵’将三名后辈都骂了进去。

“母亲,我也是为家里考量嘛.”尤氏委屈道。

王氏闻言,缓缓睁开了眼,认真朝菩萨磕过头后,才回身看向了儿子儿媳,一开口先红了眼睛,“你们都是想着自己罢了若心里真有这个家,此时你们就该心疼婳儿了她自幼固执,元章是她认准的人,若女婿有个三长两短,婳儿还活的下去么?你这做兄长的,想过这些么?”

“.”

蔡赟不由羞愧难当,赶紧向王氏磕头道:“母亲,儿错了。”

榆林巷内,除了相府,陈景彦一家同样也暂住在这条巷子内。

比起坦然的蔡家,陈家的气氛确实要紧张许多。

在东京任职的陈英俊今日忽闻此事后,第一时间赶回了家中。

可直到午后未时,也未能见到前去王府探望的父亲和二叔回来。

方才,一名王府亲兵专门过来一趟,告知陈英俊,其父和二叔今晚要留宿王府。

陈英俊心中顿觉不安,但也只得先将此事告诉母亲。

后宅,谭氏和陈英俊的婶婶程氏两人并坐于胡榻之上,两人双手紧握,肉眼可见的惊恐。

谭氏见了儿子,张口便道:“你父亲和二叔,还没消息么?”

陈英俊忙以温和口吻道:“方才有王府的人捎话,为便于应对突发情况,父亲和二叔今晚要留宿王府,让母亲和婶婶不要担心。”

程氏一听,低低惊呼一声,眼泪当场便流了下来,只道:“纬廷.大伯和你二叔,莫非是被人监禁了?如今楚王到底什么情形?是他下的令,还是旁人假借他名义下的令?”

有这种怀疑实属正常.本来兄弟二人入府后再无消息传出就已经够让人担心的了,如今前来捎话的又是王府的人,而非陈家兄弟的随行人员,更是让人想入非非。

可对于婶婶的问题,陈英俊一个也答不上.

正心焦如焚之际,却又有丫鬟入内通禀,说是安丰礼部尚书裴蔚舒求见。

不待母亲开口,陈英俊便怒道:“不见!不是交代门子了么,今日一律不会客!那门子又收了别人多少银子,还来通禀?去前头说一声,门子再敢通禀,打死勿论!”

这一下,家中方才消停下来。

可一直这么待在家里也不是个办法,坐立难安的陈英俊终于在未时二刻时悄悄从角门出了府,打算再托人打听打听王府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却不料,他刚一出门,便撞见守在角门外的崔载道.后者曾是陈英俊在蓝翔学堂任教时的学生,也是淮北学联副会长,便是楚王都知晓其人的蓝翔翘楚。

可这崔载道一见陈英俊便将他拉到一个僻静处,劈头盖脸便道:“陈英俊,你家是否和今日行刺楚王一事有关!”

“.”

尊师重道在淮北也是铁律,自己好歹做过这崔载道的老师,却被他直呼大名,再加上这个十分冒犯的问题,本就因局势心焦的陈英俊当场怒了,直接道:“崔载道,你说的甚混账话!吾父吾叔为楚王之臣,吾妹为楚王眷,我陈氏一族为淮北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怎会做这种自毁根基的蠢事!”

那崔载道似乎就等着陈英俊这句自证的话,听他说完,马上一个深揖,磊落道:“先生息怒.我本也不信,才直接找您问上一句。”

“不信你还来问!”陈英俊并未‘息怒’。

崔载道却道:“事关重大,不得不如此!先生,有人要害你家!”

陈英俊不愧年少时才子之名,结合崔载道方才那句突兀问题,马上反应了过来,“可是外间有人诽谤中伤我家?”

崔载道点头道:“楚王巳时遇刺,如今只过了两个时辰,学生已分别从两人口中听说,此事乃你家所为,刺楚王夫妇后扶陈夫人挟二公子临朝,颍川陈代桐山陈,偷天换日、李代桃僵!”

“.”陈英俊不由一僵,此谣可非同小可啊!这是要把他家架在火上烤。

崔载道接着道:“事发突然,谣言却传播极快,想来,谋划此事的必和行刺之事幕后主使为同一人!正是要我淮北内乱,如今楚王情况不明,没人弹压得了那些骄兵悍将,若他也信了这谣言,便麻烦了!”

陈英俊马上大摇其头,只道:“我陈家在东京没有一兵一卒,淮北诸将怎会信这种无稽之谈!”

崔载道脸上紧张神色不减,只见他左右看了看,才压低声音道:“可是那谣言有鼻有眼,说淮北军内那虎威将军辛弃疾,为你家军中内应!还说了,你们双方密约,辛将军助二公子登位,你家许诺对方官拜枢密使、封王!”

“.”

想骂一句无稽之谈的陈英俊,竟没说话来.其实,这等传言漏洞百出,可偏偏又存在了一丝合理逻辑在其中。

颍川陈家若能扶植外孙登基,反正都姓陈,过个十年八载,两陈融一,届时谁君谁臣哪里还分的清。

此事虽风险大,但收益同样大.万里江山在前,便是豪赌一番也实属正常。

陈家的动机便有了。

而小辛那边.若说陈家秘密联合周良、彭二,没人会信,但小辛却并非桐山嫡系出身,照常理分析,他日后名位绝对不如杨震、周良、彭二等人,除非他再立不世新功!

可如今天下局势已然明朗,建功立业的机会已大大减少。

小辛若想位极人臣,这拥立二公子的功劳,确实够了.

一内一外、一文一武,看起来,真就有那么几分成事的可能了。

很多时候,你会不会那么做并不重要,仅仅因为有能力那么做,就足以引来忌惮、招来大祸。

陈英俊头皮发麻,恍惚间,只觉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兜头朝他陈家罩了下来。(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