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娘子,请息怒 > 第460章 最后一名玩家,上桌!

娘子,请息怒 第460章 最后一名玩家,上桌!

作者:娘子息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9:32

第460章 最后一名玩家,上桌!

十一月二十五。

辰时一刻,大雾。

泗州薄山官营盐场职工薛来寿拎起自家八岁的女儿,朝屁股上来了几巴掌。

婆娘心疼,见他真的动了怒,又不敢劝。

辰时二刻,薛来寿气呼呼的出门上工,路上还在不住叹息,‘娃娃刚过了几天好日子,便不知惜福了!’

他们一家是宣庆元年自淮南逃来淮北的流民,后被安置在了泗州涟水县。

涟水靠海,多滩涂盐碱地,良田稀缺。

薛来寿只分来一亩三分地,仅靠这点耕地肯定养不过一家四口人。

不过,蔡州来的年轻里长却为他介绍了一份盐场职工的工作,每月可得月钱一贯七百文,小日子一下宽裕起来。

原本,薄山盐场职工的薪俸可没这么高,最初盐场只产出两种产品,粗盐和细盐。

但不管是便宜些的粗盐,还是昂贵细盐,都只能以规定价格售与盐铁局,盐场不得私自出售。

淮北如今众多行业皆允民间商户经营,惟独这涉及民生的盐业,属官营垄断。

淮北境内平价售盐,是以从盐场收购的价格也高不到哪去,盐场利润低,职工薪俸自然也低。

后来,还是泗州知府唐敬安唐青天亲自帮盐场想了个法子.你们盐场的盐不能私售,但你们完全可以在完成盐铁局制定的生产任务后,多生产出一批粗盐腌制海鱼往内地销售嘛!

这算不算钻了政策空子,薛来寿不知道,但却知晓自那时起,盐场的效益一天好了起来。

盐场管事经此事后举一反三,甚至又在盐场外建起了豆腐坊,雇佣职工家眷、利用盐场多到用不完的卤水,生产豆腐干、腐竹、千张等利于长途贩运的干货。

盐场就此蒸蒸日上

就如今年,薛来寿的薪俸从一贯三百钱涨到了一贯七百钱,且作坊中那些卖相不好的咸鱼、碎腐竹,常常以近乎不要钱的低价售与职工,家中荤腥不断。

可就这么好的日子自家那丫头,今早竟嘟囔着吃腻了咸鱼,偷偷将自己碗中的鱼块夹给了小猫!

糟践吃食,是要遭天谴的!

薛来寿因此打了女儿一顿.遥想当年他们一家刚逃到淮北时,那淮北子弟兵端来一碗热粥,女儿顾不得烫,抱着碗哧溜哧溜吃的香甜。

这才过去几年啊,竟连咸鱼都嫌弃了!

在他眼里,不珍惜吃食,便是不珍惜好日子.想想以前在淮南,一日两餐稀的,有时还吃不上。

眼下一日三餐,顿顿有肉这日子你不过,难不成想上天啊!

带着对下一代人的忧虑,薛来寿来到了盐场晒盐的盐田。

今日大雾,不利晒盐,几位早到同僚正坐在工棚内闲聊。

“.说是金国和西夏来了百万大军,团团围住了东京城,咱王爷正率军与他们周旋。”

近来,金夏两国同时与齐国开战的消息早已传遍淮北,工人们聊天内容左右总不离此事。

可开口这人话音刚落,却被另一人反驳道:“胡扯!金国一部被堵在关外,东京城外的金军和西夏兵号称五十万,实则能有二十多万便不错了。”

被驳了的那人也不恼,只道:“嘿嘿,管他是二十多万,还是百万,反正打不过咱王爷率领的淮北子弟兵!”

“这倒是”

说来奇怪,东京距离泗州千里,这个距离不近,但也绝算不上千山万水。

若照以往,得知东京大战正如火如荼,泗州百姓该惶惶不安,随时准备南逃。

可事实上当地秩序依旧,最多只是各类民兵组织最近操练的频繁起来。

但百姓们聊起金夏军南侵却不见任何担忧神色,可见淮北百姓对自家将士的信任,达到了何种地步。

几人见薛来寿走进了工棚,纷纷打起了招呼,许是因薛来寿是盐场民兵小头领,当即有人向他询问道:“来寿哥,你说咱们王爷能胜吧?”

“胜,自然能胜!不过,这金国和西夏两国打咱们一个,以多欺少,忒不要脸皮!”

薛来寿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辰时中,雾气稍散,众人四散,各忙活各的。

薛来寿沿着盐田一路朝海边走去,观察结晶情况。

约莫半刻钟后,薛来寿莫名心中一警,鬼使神差的抬头看向了海面。

下一刻,薛来寿脸色陡变。

却见薄雾缭绕的平静海面上,一艘又一艘的艨艟巨舰,以锐利舰首刺破雾气,缓缓靠近了薄山盐场外这片滩涂。

此处并非可停靠船舶的海港!

距离岸边尚有二三十丈,一声刺耳吱嘎声直穿耳膜这是木材受压变形的声音。

冲在最前的巨舰搁浅了。

巨舰左右迅速放下十余艘小舟,一名名手持刀枪的军士登上小舟,迅速往岸边划来。

这下,薛来寿彻底确定了.对方并非迷航到了此处,而是故意选在这处并非港口的滩涂登陆!

谁会这么做?

只可能是前来偷袭的敌军.

薛来寿只觉浑身战栗,虽未上过战场,但好歹接受过淮北老兵的基础训练。

短暂愕然后,薛来寿拔腿就跑,一路跑回盐场内平日用来提示上下工的小钟旁,拼命敲了起来。

‘铛铛铛’

“贼人!贼人,海上来了贼人!快去县城禀报.”

十一月二十五日,辰时末。

周军于泗州涟水县薄山盐场外一处滩涂登陆。

泗州知府唐敬安于当日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了民壮随同当地驻军行动,同时以六百里加急报与陈景彦、郭滔儿。

二十七日,陈景彦、郭滔儿收到消息。

淮北军余部,自从杨大郎率部北援后,便取消了全部休假、枕戈待旦,处于最高警戒状态。

是以,无需再多做准备,郭滔儿翌日便颍州第二旅一部西去,汇合寿、宿守军驰援泗州。

如果说此时的陈景彦还算镇定自若的话,那么二十九日军统李骡子递来的一封情报,却让他的心理防线有了一丝裂痕。

‘荆湖南路督抚吴贡于二十五日率荆门军忽然拔营北上,一路汇集襄阳军、光化军、枣阳军约七万众,至二十七日情报发出时,周军前锋已进逼邓州新野一线.’

陈景彦看完情报,细密汗珠快速沁出额头。

邓州位于唐州西,属京西路辖地但结合淮北最东的泗州刚发现周军登陆,紧接便进逼邓州,陈景彦绝不会天真的认为对方就是冲邓州来的。

明显,周军一东一西两面同时行动,是为了蔡州!

陈景彦坐在椅上,伸手想要捋须,却摸了个空,“这么说来,此军情已是两日前的了?可有最新进展?”

陈景彦强自镇定,李骡子愧道:“尚无.”

军统在淮北内部占了不少资源,可这回周军突然发难,却几乎没收到任何消息。

说起来算是军统失职,实则也怨不到他们.自淮北成势,精力多在北地和沿淮地区。

这回,一河之隔的淮南始终风平浪静,很有些迷惑性。并且,周军东西两路北上军队,尽在军统触角接触不到、又不和淮北搭界的福建路和荆湖路

一来,周军早在数月前已秘密谋划,做足了保密工作。

二来,淮北势力膨胀过快,情报系统的铺展不足以覆盖齐金夏周四国。

“速速增派人手,打探消息。”

此时不是批评军统的好时机,陈景彦吩咐一句,又唤人前去请徐榜、刘二虎、苟胜等人前来议事。

借着等待几人的间隙,陈景彦转去了后宅找到夫人,一番交谈。

当日申时,眼眶微红的谭氏出府,直接去了洒金巷王府。

不过,她此来却不是来看望女儿和小外孙的,反而是来见王妃的.

两人见面具体聊了什么,旁人不得而知,但申时中,谭氏出了涵春堂,转去了阿瑜所住的柔芷园。

肉眼可见的忧心忡忡,似乎和王妃的会面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而半刻钟后,猫儿头戴凤冠、身穿王妃命服,小脸上一脸凝重,乘轿去了陈景彦的官衙。

申时中。

柔芷园二楼卧房,听娘亲郑重讲完,阿瑜下意识看向了身旁熟睡的小肉团,喃喃道:“竟到了如此险恶地步?”

“如此军国大事,你父亲岂会儿戏!听娘的话,你快带着念儿回颍川老家躲一躲!”

今年五月,阿瑜分娩,为王府添了第五位孩子、第二名男孩,至今未曾与幼子见过面的陈初来信中为他取名‘念’。

寄托思念之情,虽满是温情,但比起王府嫡长子那隐含重托的‘稷’字,好像少了一丝期望。

阿瑜稍一沉思,既没答应娘亲,也没拒绝,反而道:“娘,方才您去见姐姐应该是没劝动她吧?”

谭氏不由一叹.她来王府,就是受了夫君所托,请王妃携全家先行撤离。

却不料,任凭她怎说,王妃就是不应。

见状,阿瑜自是猜到自己所言不差,便接着道:“蔡姐姐临盆在即,此时一点颠簸都受不得,我们若要撤离,蔡姐姐定然得留下.姐姐断不会这样做。”

“你父亲虽未明说,娘却能看出,他大约觉着蔡州难保了,这般情形下,便是留下蔡三娘子,也好过你们一家在城里冒险呀!万一城破”

谭氏说到此处,有些说不下去,调整了一下才继续道:“阿瑜,你听娘一句劝,若王妃不走,你便带着念儿走。”

阿瑜却侧着身,温柔的替念儿掖了掖襁褓一角,低声回道:“娘,你都说了,我们是一家.姐姐和王爷相濡以沫多年,不管是他俩谁,都不可能丢下家人逃命的。娘亲试想,若一家都不走,就女儿一人带着念儿逃来,日后,我还如何在家里自处,念儿也会被人低看”

“那也胜过待在死地等死!”

事关生死,谭氏对女儿安危的关心胜过了一切。

可对此,阿瑜却比母亲看的还要通透,只听她柔声道:“娘,一来女儿觉着蔡州未必会丢。二来,若蔡州破,王爷败了.这些年来,他在朝野打压下去的那么多政敌,岂会放过我和念儿?与其等日后受辱丧命,还不如一家人都死在蔡州落个干净”

这话直接把谭氏说的掉了眼泪,阿瑜伸手握住了娘亲的手,随后却笑了起来,露出一对浅浅酒窝,“娘这回淮北凶险,父亲会逃么?”

谭氏第一时间摇头道:“你父亲呀已抱定了和蔡州共存亡的决心。”

“那娘亲您呢?”阿瑜又问。

“那是你的父亲,也是娘的夫君,他在哪里,娘自然就在哪里!”

谭氏泪珠滚滚而下,阿瑜拿了帕子帮娘亲擦了擦眼泪,却道:“所谓夫妻一体,不正是这样么娘亲要随着夫君,女儿的夫君虽不在身边,但女儿也要守着女儿与夫君的家呀。”

话已至此,谭氏心知再劝无用,轻轻一叹,抬起双手捧住了女儿脸蛋,疼惜道:“也好,反正你哥、二叔一家,都在这条大船上,不逃便不逃了。生,咱们一家一起生,死,便一起死。”

申时末。

蔡州淮北官衙,堂内气氛压抑沉重,且意见不一。

军方的刘二虎表态最干脆若周军来犯,蔡州守军必会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徐榜却力主,由军方护送王府家眷北撤。

这个意见,刘二虎也不反对总之,在他眼里,楚王一家的安危胜过一切。

但苟胜却道:“如今东京外敌我集中了数十万大军厮杀,王妃一家便是逃又能逃去哪里?万一在撤离途中撞上敌军,王府家眷有了损伤,谁担此责?还不如据城而守!”

徐榜当即反驳道:“初步消息,东西两路周军足有八万余,咱们蔡州只有刘指挥使部两千五百人,沿江江树全、史大郎两部又需防备周国水军,不可轻动!这般情形,蔡州如何守得住!”

“徐大人”

苟胜历经多年历练,早已看不出当年为胥吏时油滑气息,只见他起身一抱拳道:“咱们确实正军不多,但尚有数十万经过简单训练的青壮、民兵,周军暗弱,咱们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几位都淮北嫡系,自然清楚此时东京情况,眼下楚王和金夏军的缠斗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此时,若楚王挥师南下来援,五十八路勤王义师失淮北主力,必然崩溃。

是以,几人都没有将希望寄托在援军身上。

这场仗,需他们自己打。

可徐榜一听,却连连摇头,“青壮、民兵都没见过血,指望他们真成?”

苟胜因何楚王私交良好,并不惧徐榜,此时终于忍不住说出了重点,“徐大人!楚王在淮北苦心经营多年,才得来四百万百姓爱戴!若此生死存亡之秋,王妃一家撤离,民心必然散尽,蔡州也定然不保!若王妃能留下与百万军民并肩,蔡州未必会失!”

陈景彦得知西路周军快速接近新野时,第一时间让夫人劝说王妃撤离,确实存了一点私心.王妃走了,他的阿瑜自然也就能跟着走了。

可此时逐渐冷静下来,又觉苟胜说的在理。

徐榜说不过苟胜,干脆冷哼一声,“苟团练说的好听,那你去劝吧,你去劝王妃一家留下吧!”

这才是问题关键!

他们想不想让王妃留下是一回事,王妃敢不敢留下又是另一回事。

王妃虽素有贤名,但此时面临满门生死,她一个妇道人家能有那泼天之胆困守孤城?

不想,苟胜却对王妃相当有信心,只听他哈哈一笑道:“诸位大人难道忘了?阜昌七年冬,王爷于城中采薇阁图谋大事时,正是王妃一人坐守鹭留圩!那时王妃尚且不怕,如今我蔡州尚有两千披甲之士,数万忠勇志士,王妃,更不会怕!”

以此时淮北势力,早不忌讳谈起当年弑杀冯长宁。

徐榜和陈景彦一时失神.两人当年都是亲历者,人生际遇也都因此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确实如苟胜所言,王妃在采薇阁情况不明的情形下,一人留守鹭留圩!

那年,她也不过十五六岁吧

堂内正安静间,忽有门子来报,王妃亲临。

几人赶忙走至二门迎接。

见了一身命妇的猫儿,几人纷纷行礼。

身形笔直的猫儿大方的受了几人的礼,紧接却又是一个屈身万福,随后保持着行礼姿势,温声道:“二哥、三哥,苟大哥,二虎哥.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又到了我等为守护乡梓一战的时候了,如今,我家夫君在东京与贼搏杀,这蔡州、这淮北,便需仰仗各位了.”

猫儿这几声称呼,让几人恍惚间回到了阜昌七年的桐山。

苟胜想起了那年仲秋,三班衙役在鹭留圩赏月吃瓜,那时,见人还有些怯怯的猫儿,便是这样唤自己的,‘苟大哥,我家夫君年纪轻,劳苟大哥平日多多教导照看.’

刘二虎的脑海里,却是他和大哥从牢狱中被接回鹭留圩的那个午后.阳光遍洒,猫儿亲自敬了他娘一杯酒,还说,‘以后,官人会带大伙过上好日子的’

便是徐榜,鼻子都微微一酸。

近年来,五朵金花里,属他存在感最低.除了人初哥儿夫妇,老三、老四谁还喊他二哥啊!

陈景彦似是为了确认,低声问了一句,“王妃.走不走?”

猫儿慢慢摇了摇头,“我不走。我不晓得行军打仗之事,但咱们当年仅以一县之力,便能胜了那郑乙。眼下,咱们有四百万乡亲可依靠,难不成还怕了区区八万周军?夫君常讲,只要发动了百姓,那便是一片汪洋大海,就算地府阴兵来了,也需溺死其中当年桐山能胜,如今的淮北就能胜.”

猫儿的话始终不疾不徐,也没有慷慨激昂。

但就这么平和朴实的话讲完,蔡州面临大敌前内部意见分裂,却就此弥合。

十一月二十九日,傍晚。

蔡州以淮北路、蔡州府、淮北军三级军政衙门的名义张贴通告。

直接表明了此时面临的危机局势。

想要发动百姓,至少要先让百姓理解当前情形。

不出意外,蔡州城内城外出现了骚动,有人习惯性的收拾细软逃走。

城外大批场坊紧急停工,商户闭市。

但更多的青壮得知消息后,从场坊宿舍、村庄地头走向了临近集合点,领走了刀枪.

继大凌河、东京后,似乎又一处战场即将开辟。

举世瞩目的三国围攻,或者说齐国一挑三的最后一名玩家,就此上桌。(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