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娘子,请息怒 > 第423章 贤后之风

娘子,请息怒 第423章 贤后之风

作者:娘子息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9:32

第423章 贤后之风

第423章 贤后之风

二十二日,傍晚。

二十日召开的淮北道六府议事会已来到了最后一天,此次会议,六府主官尽数到场。

历时三天的会议中,除了各府下半年的工作计划汇报外,最重要的会议成果便是各府间的‘转移支付’。

此事对于几年前经过乱军蹂躏的寿州,以及远离淮北统治中心的宿、泗三州自然有着极大好处。

但经济发展较好且需掏出真金白银的唐、蔡、颍三州难免有些肉疼。

不过,此事乃楚王一力推行,态度十分坚决,并讲道:“各位需把格局放大些,一枝独秀不算春,各府百花齐放、齐头并进才能夯实我淮北基业。”

楚王也为转移支付的逻辑基础做了解释近些年,为避免工贸繁荣的蔡、颍、唐三州出现用工荒,淮北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户籍制度,任由各府间百姓自由流动。

如此一来,以蔡州为中心的工业地区,自然对周边形成了巨大的人口虹吸效应。

人为国本,一府一县同样如此,人口少了,各府税赋便无从谈起。

再者,蔡州附近因大量场坊兴建,不但侵占了部分农田,农业人口也一再减少。

刚刚坐下的陈景彦只得再次起身,却总觉得怪怪的咦,这老五夸自家媳妇儿,却要他这老丈人一直道谢,还要给与奖励?

此事看起来没甚难度,但是若没有一个强力的集权机构从中斡旋协调,各府断不会将本府赋税用于别府。

这般情况下,适当的粮食生产补贴,便成了稳定农业人口的应有举措。

早几年纳入淮北控制版图的寿州尚好些,但宿、泗两州不但经历了数年前的大水患、兵灾,又被士绅多年盘剥,不但当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需要大力重建,且民众疲弱、府库空虚。

“但此事亦是一记警钟啊!各位大人,我等数年呕血经营、筚路蓝缕创下淮北此番基业,若不能约束好家人,摩天之厦随时有倾倒之虞!自即日起,请诸位大人深切内查自家可有通过非正常途径谋得官人的家人!

以一月为期,一月后,由蔡州刑狱提举苟胜、督监曹小健、锦衣所指挥使贺北密访各地,若到那时,再被揪出某些蠹虫和各位大人有关系,诸位脸上不好看,也坏了我等情谊,便不值了”

蔡氏跋扈毒辣之名由来已久,楚王次次回护,左国恩敢提此事,需十分勇气。

不过,老陈也明白,初哥儿这么说,许万钧一事就变成了陈家内部自查揪出的蠹虫。

如今也能算作极得楚王信任的淮北重臣了,可他当场提起此事后,议事厅内众官呼吸都放轻了。

左国恩这次之所以敢冒着楚王动怒的风险站出来,是因为他此刻代表了大多数官员的切身利益。

不料,颍州知府左国恩却会议结束前,忽然提起了一件和会议无关的事情,“楚王,近日下官闻,十八日有锦衣亲军突至颍川拿人,但带队之人”

而和此事没有任何关联的泗州知府唐敬安的想法,在官员中最具代表性.锦衣使针对的就是官员,如果缺乏有力约束,这种特务机构对他们来说不啻于洪水猛兽。

左国恩早年担任蔡州知府,身上尚有李相、范恭知派系的烙印。

是以,官员们对锦衣使天然带有抵触反感。

‘早年农业贴补工业,如今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之时。’

唐州知府蔡赟,眼皮微耷,表情毫无变化,似乎左国恩说的那人不是他妹子一般。

陈初看向了陈景彦,接着道:“许万钧如何从泼皮变为了官身?料定那郾城知县脱不了干系!幸而,此事被陈经略爱女得知,主动检举,不但替家中剜了毒疮,且维护了我等得来不易的官声!陈经略有此女,实乃家门之幸,应予以奖励.”

陈景彦、陈景安听到陈初夸赞自家千里驹,纷纷起身拱手,表示谢意。

陈景彦兄弟同样古井无波,说起来,他俩也是另一方当事人。

避免贪墨、浪费的情况出现。

阜昌十一年,李相在刘麟、刘螭夺嫡之变中‘意外’身亡,范恭知也迅速投靠了楚王,早和桐山系结有善缘的左国恩自然而然的被吸收进了淮北系中。

声调渐高,身为陈初老丈人的陈景彦不自在的欠了欠屁股。

陈初摆摆手,示意二人就坐,却话锋一转道:“然则,大族子弟中,亦不免有子不孝孙不贤之辈。那郾城许万钧一介泼皮出身,早年间便有偷鸡摸狗等种种恶行,做了一县县尉后,非但不知收敛,反而豢养打手,以欺行霸市、调戏良家为乐!此人,坏的不止是某家某族的名声,更是坏我淮北官员之名!”

为保淮北粮食安全,总要有府县负担起种粮这类回报远低于工贸的重任。

那许万钧虽恼人,但老母六十大寿前一日,蔡婳带锦衣使上门锁人,将梁氏气的大病一场,寿辰差点变祭日,两兄弟内心的真实想法,外人不得而知。

虽说陈初未曾指名道姓是哪家大族中出了这腌臜玩意儿,但大伙都知道是怎回事。

“是”

说出来,总比陈家亲戚犯事被锦衣使捉了好听,算是保住了老陈的脸面。

总之,关于此事的争论在楚王这句表态后,一锤定音。

但当年他在任时,和彼时桐山系关系处理的不错。

“这件事啊,我已知晓了。”陈初一开口,语气倒也平淡,似乎没有因左国恩隐晦提及了蔡氏而动怒,在场众人不由松了一口气。

奖励阿瑜,那不就是奖励你老五家么?

厅内诸人,表情各异。

随后,便是各府负担转移支付具体金额的讨论了,经过一整日的讨价还价,最终议定,由蔡、颍、唐三府分别划拨一百七十万两、九十万两、五十万两专项资金,给予寿、宿、泗三府重修各地水利、购买耕牛、奖励垦荒.

再由锦衣所、淮北道衙门、文学院大儒、退役军人组成的督导小组巡回监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在场最小的也是一府知府了,都有各自渠道,谁不知他说的那‘在淮北没有职务的带队之人’是楚王府蔡氏啊!

徐榜看了看蔡赟,又看了看陈家兄弟,一脸的意味深长。

这处变不惊的态度,已有几分‘蔡老狐狸’的真传。

却听他接着道:“淮北用人,从不避讳各位家中的子弟,如英俊、英朗皆是我淮北后起才俊。”

如今,淮北内部的寿、宿、泗三府因水热条件良好,辖区全部是平原,自然而然被定位成了粮食生产基地。

想要大兴基建、重构基层组织能力,都离不开钱啊!

左国恩躬身低头,口吻极为谦恭、态度极为小心,“带队之人并未在我淮北担任任何职务。锦衣亲军负有监察百官之职,每次办差,都应严格按照规章流程。如此重器若沦于私人之手,恐致官员惶惶,于我淮北不利。”

转移支付一事议定,本次会议全部议题已结束。

陈初说这话时,脸上自始至终带着和煦笑容,可众人心中却不由一凛。

苟胜、曹小健、贺北,都是陈初心腹中的心腹,没人会怀疑他们对楚王的忠心。

并且,早在阜昌九年,王妃亲族赵开元仅仅因勾连温家往军中贩卖假药,便离奇身死。

王妃亲眷尚且如此,自然也没人怀疑楚王的决心,

但是,楚王好歹给了个一月之期,这次纠察各地官员的行动,说起来更像是一场震慑。

毕竟,淮北尚在创业阶段,楚王给大家留了颜面,以免坏了君臣情谊。

可众官总觉有点不对劲.左国恩主动提起此事,为的是约束锦衣使的权力,可眼下看来,锦衣使反而会借着一月后的纠察行为扩大权柄。

徐榜不满的看了左国恩一眼,嫌对方事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依旧尴尬站在厅内的左国恩,眼瞧陈初要宣布散会,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一句,“楚王!那.十八日私锦衣亲军一事,不合规矩”

陈初不待他说完,已淡淡道:“蔡妃那边,我自会惩处。”

这句话把天聊死了楚王都说了会惩处,你还想怎样?

看来,这回楚王又会像以往那般包庇她了谁都不信楚王会真的惩罚蔡妃,最多不过床头责骂床尾和。

黄昏时,会议结束。

明日各位知府便要返回各自府治,晚上陈初设宴饯行。

和文绉绉的文官吃酒远不如和长子、奎哥儿那帮粗坯兄弟们吃酒快活,不及亥时,便早早散场。

陈初离去后,今日鼓起了极大勇气进谏的左国恩闷闷不乐。

一来,担忧日益活跃的锦衣使,二来,楚王对行事乖张的蔡妃无底线的宠爱,亦令人忧心忡忡。

蔡赟、尤知府两位蔡家干将走在最前。

楚王参赞出身的唐敬安、徐榜走在中间。

陈家兄弟、左国恩走在最后。

尽管士人讲究背后‘不议主过’,但左国恩依然没忍住,低声道:“陈大人、柳川先生,你们常在楚王身边,需多劝谏啊!楚王年少,不可过于沉迷女色,女子乱政,绝非善事!万万不可让楚王因后宅女眷毁了淮北大好局面。”

陈景彦闻言,先瞧了一眼前头的蔡家人,也压低了声音,疑惑道:“以往,元章对家眷极好,但也不至于放纵蔡氏成这般啊!那锦衣使干系重大,外头之事暂且不论,元章就不怕日后蔡氏威胁到王妃么?”

也在皱眉思索此事的陈景安,忽被兄长这句话打开了思路,不由道:“我猜,元章正是因为蔡氏无子,才不打算惩处蔡氏.”

陈景彦如醍醐灌顶,被二弟一句点醒,正待说些什么,却见前头的蔡、尤、唐等人纷纷停下了脚步,月亮门旁,一名侍女领着几名丫鬟正等在那边。

陈景安走近才认出,等在此处的是王妃贴身侍女寒露。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陈景安好端端自不会无故轻慢寒露,拱手笑道:“陈女官怎等在此处了啊?楚王已于一刻前离去,没迎到人么?”

寒露却作了一个万福礼,出人意料道:“奴婢在此并非等候我家王爷,而是受了王妃之命等候诸位大人。”

“哦?王妃可是有事?”

左国恩好奇道。

寒露又是一礼,紧接招招手,一众丫鬟纷纷捧了大小不一的礼盒走了过来。

只听寒露道:“诸位大人同家眷弃离乡梓异地为官,需得注意身体,王妃知晓诸位大人明日便要离了蔡州,特意备了些上好温补药材,还有女眷所用护肤乳膏,请大人们带回去。”

众人皆是一愣,身为一地知府,家中自不缺各种好物,但王妃这份体贴.

年纪最轻、和楚王一家最亲近的唐敬安当即上前,看了看那礼品盒,略显夸张的大笑道:“哎哟,这不是玉容香妆刚出的珍珠养颜膏么!我此次来蔡州前,内人还专门交代我买了几盒给她使,却不料此膏卖断了货!正发愁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呢!哈哈哈,寒露姐姐,回去一定要替我向王妃道声谢”

唐敬安爽朗的笑声,引的各地大佬都露出了笑容。

他比寒露要大上十来岁,可那姐姐喊的毫无违和感,毕竟唐敬安出身楚王嫡系,借此表达和王爷一家亲近,无可厚非。

王妃所赐,不必矫情,大家各自收了礼品后才发现,王妃的心思之细。

给几位大人的温补药品自不必说,都是上好道地货。

女眷所用的护肤品、香妆,则更显王妃用心.就连几位大人家中的妾室,也有一份,当然,为彰显主母尊贵,妾室所得,品类远不如正室丰富。

这一下,可免了回家后后宅的争风吃醋。

眼瞧左国恩所得香妆礼盒足有四五个,徐榜不由开起了左知府的玩笑,“左大人,好艳福啊!我记得你去年还只有两房姨娘,王妃却给你备了四套香妆,难不成又老树开新枝了?”

“哈哈哈”

原本怏怏不乐的左国恩,仅仅因为这一件小事,心情突然变好了起来,却见他朝王府的方向拱了拱手,“劳王爷、王妃挂牵,连下官今年新纳了一房妾室这等小事都记得”

气氛不错,沉稳内敛的蔡赟也难得的说笑道:“多一房妾室,便多一份礼品,左大人赚了!”

“蔡知府,你若眼馋,也多纳几房姨娘,到时王妃所赐,自然也就多了。”

陈景彦也跟着开起了玩笑。

蔡赟却故作苦瓜脸,无奈道:“陈经略,下官倒是极愿意的,可家中雌虎却不依啊!”

“哈哈哈~”

“哈哈.”

笑声溶进稍显闷热的夏夜中,淮北系内隐隐有着竞争之意的蔡、陈两家,甚少有如此轻松交流的场面。

常年不苟言笑、时刻注重人前威严的大佬们,此刻却像少年人一般开怀。

亥时初,蔡州城内的街道上华灯流彩,行人熙攘。

陈景彦、陈景安两兄弟走在街头。

身后,是捧着礼盒的随行下人。

并肩走出百余步,陈景安忽然呵呵一笑。

正沉浸在治下繁华盛世中的陈景彦不由奇怪,转头问道:“守谦何故发笑?”

陈景安却道:“方才我等担忧之事,看来是杞人忧天了。”

陈景彦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是啊!赵氏端庄大气,有古之贤后之风,内宅外事皆有条理,处事手腕愈发纯熟!有她在,王府后宅乱不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