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娘子,请息怒 > 第390章 战地一夜

娘子,请息怒 第390章 战地一夜

作者:娘子息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9:32

第390章 战地一夜

第390章 战地一夜

宣庆二年,正月十一。

金军于阵前祭旗,不料,却起了反作用。

杀了石德生等三百多河间将士后,阜城城墙外那面‘汉儿不为奴’的字幅异常刺眼。

同在当日,‘失踪’了数日的河间府知府阮显,芳赫然出现在了阜城东四十里的交河县城头之上。

并高声对城外负责监视交河县的小股金国汉军进行了喊话,说什么胡人国运‘其兴勃,其亡忽’,劝诫金国汉军休要为虎作伥

消息传开,金国汉军的震惊,不啻于去年经历的那场冰河爆裂。

十几年来,只有南官北投的例子,何时有过北官降南?

此事的深层意义,代表了阮显芳认为齐国已有了可以和金国分庭抗礼的实力,不然,若照数年前齐国在大金面前唯唯诺诺的怂样,他敢投齐,金国只消一封国书,便会吓得齐国将阮显芳送回去受金国处置。

而阮显芳投齐的表层意义,则让众多金国汉军本就摇摇欲坠的士气,降到了冰点.一府知府都降了齐国,莫非,大金国运真的由盛转衰了?

自打年前腊月二十八进抵界河畔,先遇那难以名状的恐怖爆炸,又闻河间府失陷,再听齐军已深入南京府

一桩桩一件件累加,生成一种南征金军风雨飘摇之感。

当日午后,完颜宗弼察觉麾下汉军气氛不对,不由警惕此次南征,有黄龙府三万汉辽军、河间府万余汉渤军,女真精兵六千。

但腊月二十九那日,女真精兵渡河时一下折损半数,如今宗弼帐下可用女真兵,已不足三千。

若任由金国汉军中继续发酵类似‘大厦将倾’的气氛,这三千女真兵便是压阵、弹压四万汉辽渤军都有些勉强。

宗弼非常清楚,以女真区区百万人,统治辽阔北地,靠的便是各族扈从军对女真强悍战力的敬畏。

若他们没了敬畏,女真一族必将陷入被各族群起而攻之的被动局面。

不能再拖下去了,战场上丢失的震慑力必须从战场上拿回来。

只要能破了阜城,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正月十二,金军一改前几日只派小股部队的试探进攻,发动了过河以来规模最大的攻势

同时从西、北、东三面攻城,留出了南面一侧。

南边,正是齐军可撤退的方向,围三阙一嘛。

不过,三面强攻,强度亦有差距,黄龙府汉辽兵,在完颜斜保的督促下,攻打西、东两面。

韩企先的南京路汉渤兵攻北面。

一日苦战,至黄昏时收兵。

阜城与金营之间阔约两里的战场上,喧嚣了整日的厮杀声陡然沉寂。

日头西沉,尚留有残雪的大地上橙红一片。

战场上空,盘旋着成群嗅到血腥味的乌鸦,时不时有一两只俯冲下来,小心翼翼接近地上尸首,先试探性的轻啄一下手背,见尸体没有反应,乌鸦才会大胆的跳到尸体脸上,从柔软、易下嘴的眼珠开始啄起.

攻势最烈的阜城东城下,堆叠了几层尸体,个别尚未咽气的伤兵,断断续续的哀嚎成了此方天地内唯一的声响。

城头墙垛后,因沧州一战刚刚升任第五团营长的秦胜武和副手康石头靠墙而坐,似乎是嫌城下不时响起的哀嚎烦,忽然起身拿过一把步弓,弯弓搭箭,朝城下瞄去

两息后,箭羽脱弦,正中一名攀城时从云梯上摔下摔断了腰的金国汉军胸口,断断续续的呻吟立马化作一声惨呼,再无声息。

这一下,失去了行动能力、又被抛弃在城下零星伤兵马上闭紧了声息。

果然,秦胜武再次搭箭,在尸首堆中寻找下一个目标.

康石头有些于心不忍,劝道:“胜武,算了吧。”

不料,秦胜武却道:“他们都受了重伤,已活不成了。要么流血流死,要么入夜后被活活冻死,不如送他们个痛快”

这倒是真心话,秦胜武受陈初影响,潜意识里总觉天下汉人同根同源,特别是昨日又亲眼看到了三百多河间厢军被金人斩于阵前。

如今两军对垒虽迫不得已,但眼见他们伤重受苦,确实不如给个痛快。

可他的顶头上司、坐在对面的五团团长项敬,原本还在笑呵呵看着秦胜武射杀伤兵,可听了秦胜武的理由,却黑了脸,道:“秦营长!省些箭矢吧,咱这箭矢是用来杀敌的,不是用来做好人的!城下金军是汉儿不假,难道你忘了,在沧州屠村的王文宝所部,也是汉儿!他们杀百姓时,可没手软”

秦胜武不由默然,默默收起弓箭,重新坐了下来。

片刻后,死寂的城下,竟隐隐响起了低声啜泣阜城城高三丈,城上城下说话都互相听得见。

想来是某个受伤金国汉军,极度恐惧下吓哭了。

不多时,忽听城下传来一道沙哑却稍显稚嫩的哭喊,“城上军爷,给我来一箭,赏个痛快吧.呜呜呜,疼的受不住了”

秦胜武方才被上官批评,本不欲搭理这声音,可对方不住哀求,秦胜武终于起身朝哭声看了过去。

暮色中,却见一名大约只有十六、七岁的金国汉兵,半埋在死人堆中,露在外面的左腿,呈诡异角度歪在一旁,一看就是摔断了。

“军爷,求您赏我个痛快吧”见方才那‘助人为乐’的齐将又露了头,断腿少年又凄凄哀求道。

“你身旁不是有刀么?抹脖子不会?”

康石头也站了起来,提醒道。

谁知那少年抹了把眼泪,抽泣道:“我不敢,自己下不去手.”

这个说辞,登时引起城头一片哄笑,不少将士走到墙垛旁,纷纷勾头,想要看看这名怂兮兮的金国汉军。

第五团年纪最长的淮北老卒张传根瞅了瞅那张满是惊恐的稚嫩面庞,问道:“小金狗,你多大年纪了?”

“我不是金狗!我是汉人.”少年以沙哑嗓音大声回道。

“哈哈哈”

城上又是一阵笑声,却也有人道:“既然知晓自己是汉人,还甘愿被金人驱使,不是金狗又是甚?”

“不是,不是!我原是周国黎阳人,年幼时与母亲被金人掳到了金国榆州,今次被抽丁从了军。”

少年分辨时,急的面红耳赤,可一说起母亲,马上又沉默下来方才他疼的受不住一心求死,可他若死了,母亲这辈子想要脱籍离开浣衣院的指望,就要落空了。

可自己已断了一条腿,即便活下来,也要成为废人了。

想到还在受苦的母亲,少年侧过头、捂着脸又无声哭了起来。

“伱这娃娃,怎动不动就哭哩。”

“换你去下头,你也哭”

“放屁!若老子到了这般田地,脖子一抹拉倒!才不会像这小金狗一般娘们唧唧.”

“还骂人家金狗作甚?人家都说了,是黎阳人,被金人掳了,又有甚办法?”

城头上,分作两派讨论起来。

明显有一派开始同情这少年了,另一派虽说嘴上骂骂咧咧,但同样觉着这少年有些可怜。

这和他们经历有关,十几年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

先是金灭辽,金再灭周,周南迁,金又立齐.国别更改的比吃饭还勤。

如此剧烈变化的世道中,百姓又能做些甚?

能随波逐流,不被世间洪流碾压成齑粉已属幸运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出一个楚王。

“少年郎,你叫甚?多大?”老卒张传根又问了一遍。

“我叫张小尹,十六了”

张小尹答了一句,旁边袍泽马上打趣张传根道:“哟,和老张一个姓。”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传根无声一叹,从怀里掏出一颗晨间剩下的馒头悄悄丢了下去,低声道:“想办法活下去.”

按说,这种举动不太合适.虽说那城下张小尹可怜了些,但毕竟是敌人,张传根这是**裸的资敌。

不过,众人却都没说什么,甚至有人偷偷回头瞄了一眼项团长和秦营长,唯恐两人惩治张传根。

秦胜武马上收回了目光,当做没看见。

将一切尽收眼底的项敬却靠着城墙冷声道:“明日晨食,老张少领一颗馒头!”

这算是惩罚,但少吃一个馒头,却又算不得什么.众袍泽不由替张传根松了口气。

战场厮杀虽残酷,却没有将他们变成一群只知杀戮的机器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知晓自己为何而战。

往小里说,离家千里来到河北作战,是为了守护淮北故乡,守护妻儿爹娘的美好生活。

往大里说,也是为了守护齐国万千百姓。

他们的敌人,是狼子野心的金虏,是甘为金人鹰犬的王文宝之流,而并非张小尹这般身不由己、生死两难的百姓。

城头正闹嚷间,却见一身甲胄的楚王出现在了登城马道上。

“立正!”

项敬赶忙起身喊了一嗓子,众军士整理衣甲相迎,张传根回身前,最后朝城下低声道:“小郎,这几日你藏好,若你撑到我大军取胜,我便救你!”

这边,陈初登城后,摆手示意大家随意,然后自己也一屁股坐在了项敬身旁,和大伙唠起了家常。

“杜三郎,我记得你去年春刚刚完婚是吧?”

因陈初的到来,相邻防区的第五团四营营长杜焘主动凑了过来,不想,却被陈初一眼认了出来。

杜焘不由一喜,乐滋滋的看了看跟过来的几名下属,顾盼生辉我早说过王爷认识我,你们还不信,这下看到了吧,王爷不但认识我,还晓得我在家行三!

“嘿嘿,回王爷,去年春五月初四成的婚。王妃娘娘不但亲自到场,还赐了俺婆娘一副头面哩。”

杜焘越说越得意.

陈初能做到记得每一名营级军官的性命,但婚丧嫁娶这些事他肯定没时间次次到场,几乎都是猫儿在帮他去承担这些事。

便是去年冬挺着大肚子时,也没落下。

说起来,经年累月忙活处理不完的琐事,猫儿一点也不轻松。

陈初不禁有感而发道:“三郎刚成婚,便随大军出征,家里娘子该说我不近人情了。”

“她敢!她敢说王爷一句不是,老子揍她!”

“哈哈~”

“哈哈哈”

城头上,哄堂大笑,陈初也忍俊不禁道:“打老婆可不算本事!小心你娘子去王妃那里告状,到时若王妃罚你,我可拦不住”

又是一番笑声,杜三摸摸脑袋,不好意思笑道:“俺就随口说说,俺也不舍得打啊.”

别看杜三憨厚,倒是一个惹笑的好手。

城头上笑声不断,和尸横遍野的城下格格不入。

气氛到位了,大伙心情松弛,有名去年刚参军的淮北新兵,大着胆子问道:“校长,你想王妃娘娘么?”

这个问题稍显逾距,项敬眉头一皱,低喝道:“放肆!”

“诶,不碍事。”

陈初示意项敬不必小题大做,随后才看向那名新兵,笑道:“蓝翔学堂毕业的?”

“嘿嘿,回校长,学生罗星阜昌九年就读蓝翔学堂通识科,去年春毕业!”

陈初至今仍挂名蓝翔学堂校长一职,也只有在学堂读过书或授过课的,才会以校长相称。

“坐下吧。”陈初摆摆手,让因回答问题而站的笔直的罗星坐下,这才笑了笑,环视一众年龄各异、军阶参差的将士,道:“想啊,如何不想”

这是在回答罗星是否想念王妃的问题。

说罢,陈初稍稍顿了顿,倚着马墙,望向深邃夜空,叹道:“近年来常年不在家,便是王妃十月怀胎,我也没怎么在身旁陪伴,内宅外事多赖王妃操劳,我亏欠她良多啊”

城头上一时安静下来,八月离淮出征,至今已有将近半年.猫儿年前来信说,稷儿早慧,不满十月,已能清晰喊出娘、姨娘、姐姐、妹妹等称呼。

却偏偏学不会喊爹爹.一家人轮流教都没用。

原因嘛,大概是因为陈初这个父亲角色的缺失,但也有猫儿藏在字里行间的思念。

一番话,大伙瞬间感觉和楚王只见的距离拉近许多.原来,王爷也想婆娘啊!

此时,却听那罗星又道:“校长,去年我在蔡州五日谈看见一篇报道,至今记忆犹新。”

“哦?哪篇报道?”

“关于我们淮北军为何北来千里与金人交锋的报道。那篇文章里说,我等卧冰含雪,是为了让家人可以围炉茶话,安心进餐眼下,咱们在城头受冻,但学生一想到,父亲母亲和幼妹能安心待在温暖家中,不用担心金人围城,只需烦恼明日吃甚学生便觉着,这辛苦不值一提!”

“说的好!”

“就是这个理!”

罗星话毕,城头之上马上迎来一番诚心附和.这不就是他们浴血厮杀的意义所在么!

守护一家便是守护一地,守护一地便是守护一国。

明白了为何而战,一支队伍便有了灵魂!

城下,死人堆中。

不知是因为方才张传根的鼓励,还是因为想到了孤零零的娘亲,张小尹放弃了原本求死的打算。

即便断腿再疼,他也咬紧牙关挺着。

城外已是寂静一片,傍晚时还能呻吟的三五伤兵,此刻都没了声息大抵是流血流死了。

为了不去想自己极有可能和他们同样的下场,张小尹一边小块小块的掰着馒头放进嘴中,一边侧耳倾听着城头之上的谈话。

虽然很多东西听不懂,但城上这王爷说话真亲切,宛如别家兄长一般。

淮北军中的氛围真好,若能和这些人并肩战斗,想来,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临近年关,最近好忙,更新时间晚了许多,诸位老爷原谅则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