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娘子,请息怒 > 第350章 十里相送

娘子,请息怒 第350章 十里相送

作者:娘子息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9:32

357.第350章 十里相送

夜,酉时末。

往年十一月中旬这个时节,河北北路早已进入严冬。

可今年至今连河面结冰的情况下都没出现,孩童们不用受严寒之苦,自是开心,但个别有经验的老农却隐隐忧虑.

若是暖冬,人的确会舒坦些,可依照往年经验看,暖冬也意味着明春病虫害爆发的几率大幅上涨。

比起冬日遭些罪,他们更希望天气冷一些。

北流河沿岸,热闹依旧。

为了挣这口吃食,许多民夫来自数十里外,这么远的距离,每日往返上工不现实。

于是,许多村庄都在工地外围搭起了连片的草庵暂且栖身。

入夜后,连绵星点火堆以北流河流向往南北蜿蜒,犹如一条匍匐于大地的火龙,蔚为壮观。

杜兆清和陈初坐在一处缓坡上,极目远望,只见星火蜿蜒的尽头却是一片沉寂夜色,那浓到化不开的夜色深处,便是杜兆清明日要去往的前方。

原本对此行颇为忐忑的杜兆清,此时心中沉静如水,甚至生出了十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坚定。

只听他低声道:“王爷,下官原本有许多牢骚,不过眼下已烟消云散。下官此去,一定拼尽全力为我朝再争取来三五年平静.”

这话说的诚恳,同时也隐隐表达了极大的期望,所谓‘争取三五年’平静,是希望楚王能将河北路全数打造成眼前情景。

毕竟是精英官员,杜兆清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民间以村庄为单位的基层组织能力,便代表了强大的动员能力。

以往,每逢边患,一盘散沙的百姓只会被官军视为累赘。

譬如当年周国丁未之乱,便是东京城有百姓百万余又能怎样,城破后还不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

可如果像北流河疏浚这般,将数万百姓组织起来,村村为堡、人人为兵,区区蛮夷又有几人可与人口基数庞大的汉人打消耗战?

但想动员百姓,一则需要组织,二则需要让民与利.往小里说,就是疏浚工程期间提供吃食、分发粮食。

往大里说,动员百姓守土,需先让他们有土可守!

若一辈子为乡绅做牛马,身无片瓦遮身、脚无立锥之地,异族来了,谁还肯舍命相抗,反正良田是地主家。

只有百姓有了田地,‘守土有责’这四个字才和他们有关系。

杜兆清大概理解了近来楚王和乡绅斗得你死我活的原因

这边,陈初笑了笑,忽道:“别说的像是要英勇就义一般,此去金国虽无美女可给,但本王给你备好了三千坛淮北烈酒,金国苦寒,贵族酗酒成风。有了这好酒,兴许他们便不会为难你甚过.”

“哎,但愿吧”

杜兆清叹道。

见他对此次出使态度悲观,陈初稍稍透露了一些讯息,“杜尚书不必过于忧心,金国那边,本王早有布置,若遇难题,可多与茶酒司李主事多商议”

“哦?”杜兆清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茶酒司主事李禾斗正与淮北商事代表蔡坤坐在火堆旁交谈,两人若有所感,抬头看来,笑着拱了拱手。

杜兆清拱手回礼,转头看向陈初道:“下官知晓了。”

使团中就他两人最奇怪,蔡坤那商事代表不知何谓,但他是大名鼎鼎的楚王侧妃蔡氏的兄长,旁人自不好打听太多。

那李禾斗来历更神秘,出任户部茶酒司主事前的履历竟是一片空白,甚至出身籍贯都言语不详。

自带的政治敏感让杜兆清意识到,此人或许是楚王的深藏已久的暗子,不可将他等闲视之。

眼下得了楚王变相承认,杜兆清不由放心许多,随后拱了拱手,起身道:“楚王安坐,我下去四处走走。”

“杜尚书自便”

杜兆清猜测,楚王或许有话要和李禾斗、蔡坤讲,特意离开避嫌。

果然,杜兆清刚离去不久,李科和蔡坤便坐了过来。

陈初先端详蔡坤一番,笑道:“二哥首次去往金国,可否紧张?”

蔡坤马上起身,恭敬道:“回楚王”

“嗐,自家人,什么王不王的,二哥坐下说话。”

陈初摆摆手,如此亲近的态度,让蔡坤不由露出了笑容,重新坐下后,道:“没甚好紧张的。我一个商事代表,就是去谈生意的嘛”

上月,在蔡州任局务官的蔡坤初收到朝廷调令,命他加入使团之时,的确一头雾水。

应调入京后,陈初已去了河北路,是妹妹蔡婳向他解释了原因.此次蔡坤有两个任务,一则,在金国寻找中下层汉、契丹军官合作,建立羊毛收购商行。

初听此事,蔡坤不解道:“蛮夷虽有用羊毛制衣的习惯,但衣物毛糙扎人,且有异味,咱汉人素来不喜,收购羊毛作甚?”

对于羊毛如何利用,蔡婳也是一知半解,只得将陈初的话重复了一遍,“咱蔡州科学院的皮匠常贵等人已研究出了软化羊毛、祛除异味的法子,已小批量产出了可织衣的毛线、和一种叫做呢子的保暖轻便布料。伱那妹夫不知怎地,对那呢子喜欢的紧,说以后要为全军军官配备呢子大衣、给军士配备行军随行的呢绒毯”

“全军?这得多少钱啊!”蔡坤当时相当惊愕。

说起这个,蔡婳的理解便深刻了许多,不由嘻嘻一笑道:“他就是要让那些组织收购羊毛的中下层汉辽军官挣钱!”

“哦?婳儿说明白些.”如今蔡坤算不得陈初身边最核心的人员,但也知道自己这妹夫从未打算给金国做狗,明知早晚会撕破脸,还要和对方贸易、让军官挣钱蔡坤不理解。

蔡婳却道:“羊毛在他们金国几乎一文不值。咱们收购羊毛,便是给了中下层军官一份收入.且全天下只有咱家掌握着羊毛软化的技艺,他们也只能跟着咱们挣钱”

蔡坤大概听明白了,又问道:“近些年金国国势强横,单是灭辽吞周,便得来不菲财货,他们的军官还差这点钱?”

“这你便不知道了吧.如今金国贵族穷侈极奢、奴隶成群,但中下军官的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汉军,军饷只有金人两成,且每次作战后劫掠来的财货也只能得些金人挑剩下的.”

“婳儿,这些事,你是如何得知的?”

“这你别管,总之,这是一桩大事,二哥需认真应对。另一则事,便是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代理咱们产出的香皂、砂糖、烈酒等商品,代理商同样只在汉辽中下层军官中寻找。但代理一事,需大量金钱周转,二哥可让他们十几、甚至几十家联合拿下这代理之权。”

“一帮中下层军官怎守得住这富贵!”

蔡坤脱口而出,随后猛然反应了过来。

淮北产出的几样拳头产品,让周齐各地代理商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些人都是当地一顶一的大族子弟。

毕竟,普通人也守不住这般富贵。

可蔡婳却明确交待,要扶植中下层军官联合作代理商.普通人自然不敢觊觎他们的财富,但金国上层呢?

一旦金国上层对这条贸易线动了心,那帮军官会甘心情愿的交出来?

“妙啊!”不等蔡婳言明,蔡坤便一拍大腿道:“若有金国贵族争抢,必定与中下层汉辽军官生出龃龉!金人若憋着不抢,那帮军官既需要将羊毛卖与咱们,又需从咱们手里拿淮北商品挣钱,为了保住这条财路,以后便是金齐生祸,他们也未必与金人一心.”

“嘻嘻,王爷说了,这是培植买办.”

蔡坤思绪回转,一旁陈初与李科已说起了别的事。

半月前与妹妹的那场谈话历历在目,蔡坤还听蔡婳讲过,金国如今拥兵四十万,真正的女真人却不足五万,剩下的都是北地汉儿、契丹人、渤海人

军队人员构成的信息属于机密,蔡婳却如数家珍,蔡坤猜测金国内部,一定有妹夫的密谍,且密谍能接触到的金国官员品级不低。

正思量间,却听李科低低道:“东家,我此去要不要通过‘峨眉峰’接触一下囚禁于五国城的周国道君皇帝?”

或许本就没打算背着蔡坤,陈初想了一下,回道:“视情况而动吧,一切以安全为先。若有机会便见一见,没机会就算了,反正不急.”

蔡坤听了却又是一惊.囚禁于五国城、周国道君皇帝,说的不正是丁未之难中被金国掳走的那位么!如今南朝皇帝柴崇的父亲!

此人对周国机具象征意义.柴崇无嗣,若妹夫能将那道君皇帝带到齐国,周国便尴尬了。

我这妹夫,刚刚稳定齐国,就已开始谋划金国了,甚至还有顺带有图谋周国的意思.好大的野心啊!

同时,蔡坤也有股隐隐兴奋!

妹夫不背着他讲这些事,是不是意味着他有进入核心圈子的资格了?

起初,得知是蔡婳推荐自己加入使团,随着他进京的妻子尤氏还私下抹泪抱怨过,“婳儿将大哥安排去了唐州任推官,你只作了一名不入阶的局务官,如今倒好还让你出使金国,那金人都是些茹毛饮血、杀人不眨眼的蛮子,若夫君有个好歹,我与儿女们还怎活呀?”

可此时,蔡坤却明白了,此行虽小有危险,却是妹妹递给他的登天梯。

若这回任务做的漂亮,日后必为元章心腹!

自家妹子,还是向着他哩

三人低声交谈起来,不久后,却见一道婀娜身影带着一名丫鬟从坡下缓缓走来。

在坡下负责警戒的亲军见了来人也不阻拦,坡上三人先后停止了交谈。

少倾,只见陈景彦家里的小娘抱着一条大氅款款走近。

陈初笑着起身前迎

“叔叔怎这般不知爱惜身体,如今已入冬了,还穿这般单薄,冻病可怎办?日后王妃知晓,该说我没照顾好叔叔了”

“哈哈,没事。便是冻病了,我也不告诉她.”夜风里,邈邈传来两人的低声对话。

李科意味深长的和蔡坤对视了一眼。

两句平常对话,蕴含的信息量却极大先不说两人如同夫妻般的亲昵口吻,便是陈小娘那句‘日后王妃知晓,该说我没照顾好叔叔’,似乎代表着两人之间的事,已得了王妃首肯

楚王无亲长,王妃为后宅之主,若她同意了,两陈之间,怕是好事将近。

身在军统的李科对楚王忠心自不必多言,但他出身于蔡婳提拔的跟脚,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蔡坤忽又想起近来妹妹先是推荐堂弟蔡思随军来阜城,又推荐自己进了使团顿时有所明悟。

陈景彦家为正统名门,家中才俊多不胜数,待陈小娘进了王府,双陈联姻后颍川陈家必定会在淮北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婳儿这是为了避免他颍川陈一家独大,在提前谋划布局啊!

十一月下旬,汇聚三万民夫、历时二十余日,淤塞多年的北流河贯通。

即便多年后,参与过此次会战的民夫回想起此事,首先感觉的便是‘暖’,暖冬、吃的暖、心也暖。

工程并没有就此停下,腊月初一,民夫们转战永流河,并开始疏浚连接村镇、用以灌溉的沟渠。

腊月初二,文三带着同村乡亲赶着大车去阜城外领取他们作工得来的粮食。

进城时,却在城门外见到了新任知县蔡老爷命人贴出的告示。

听识字的人说,上头只写了两条,一则田地不得转卖,二则不得涨租,两项犯其一便处斩刑。

文三对第一条不太理解,对第二条举双手双脚同意!

但有些怀有心思的富户,看了第一条后不由失望不管怎样把田地分到百姓手里,他们都有法子将田地重新聚拢到自己手中。

无非还是那几招,诱赌、讹诈、放印.

可这第一条中却写明了,若有吏员为人作典卖田地的手续,斩立决!

这一下便堵死了兼并的道路,富户收田,少不了官吏配合,只有在公人见证、在官府备案后,完成田籍易名,这块田在法理上才算易手。

这个过程中,自然需要官吏署名。

可眼前条令一出,谁还敢帮富户买田,谁还敢在买田契书上署名?

这楚王不处罚买卖双方,却将屠刀架在了配合的官吏脖子上.这一招委实毒辣,官吏再贪,也不敢明着送脑袋啊!

申时,文三装满粮食,同乡亲们欢天喜地的出了城。

一来,该得粮食不短分毫,二来,不准涨租的条令也让人心喜。

只是,当他们路过城东军营时,却见不少百姓围着军营大门,有些老者还在悄悄抹眼泪。

如今和楚王军中的将士们并肩劳作了近一个月,文三早已对军士没了惧意,甚至隐隐觉着亲切。

那淮北军将士身上时常装着些稀罕零嘴,什么水果糖、米花糕,小孩子若嘴甜,总能从这些将士口袋里哄来些吃食。

文三奇怪之余,上前打听一番,却得来一个让他心情落至谷底的消息。

“淮北军要南归了他们一走,咱们好不容易见着些盼头的日子怕是又要没了”

文三一听这个,当即不淡定了,带着粮车急急赶去了北流河工地。

近来同村的张五栾表现突出,不知不觉成了大伙的主心骨。

文三明知,这种大事便是张五哥也没法子,还是止不住想让对方想想主意。

因为文三和军营外抹泪的老者抱有同样的想法淮北军一走,俺们是不是还得过回以前的日子啊!

当过一回人,没人愿意再做回牛马

紧赶慢赶,文三于酉时傍晚赶回了工地,他将此事一说,工地顿时炸了锅。

倒是张五栾已提前得了些消息.前几日,已有广捷军军官与他见了几面,邀请他充任本地新军队将一职,无意间说过镇淮军即将南返、广捷军驻留的消息。

有他和鲁寿,以及邻村那些同样接收到广捷军邀请的预备军官安抚,大伙才渐渐安稳下来。

但,吃昏饭时,整个永流河工地再不复往日热闹、欢声笑语的场面。

听说镇淮军要走,大伙心里也跟着空了一块,有些许对未来的忐忑迷茫,也有些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不舍.

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晚饭后,村民们下意识聚集在了张五栾的草庵前,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最终,村里的长者文恩大伯低声叹了一句,“老汉我活了六十年,也没见过、听过有楚王这样的兵哎,明日人家要走了,咱当面道谢的机会都没有.”

爱凑热闹的魏寡妇,不敢距离男人们太近,以免被长者呵斥,便远远的倚着一棵树听他们说话。

听了文恩大伯的话,魏寡妇当即喊道:“文伯!怎没机会,王爷明日才走,我们连夜过去,明日还能送上一送.”

“男人说话女人少插嘴!”

文三回头斥了一句,却又转头看向了文大伯,“伯啊,魏寡妇说的也不错,要不咱今夜过去,明早送一送?”

文大伯稍一沉吟,看向了张五栾,道:“五栾啊,你从过军,咱若过去送一送,没甚不合规矩的吧?”

“那倒没有。文伯年纪大了,此去阜城二三十里,你不如在此歇着吧。今夜我和鲁寿、文三过去.”

张五栾话音刚落,文伯便摇起了头,可不待他说话,又是那魏寡妇嚷道:“那怎行!你们是你们,我家也想当面谢过王爷呢!”

她说话时,张五栾的婆娘,春妮也站在远处眼巴巴望着丈夫,那意思是,她也想亲自去一趟。

张五栾想了想,干脆道:“也好!咱们抓紧歇息吧!子时起床,想去的都去送一送!”

“好咧!”

魏寡妇哈哈一笑,回头要招呼一双儿女,却见春妮默默走向锅灶处,开始生火。

“张家的,大伙都吃过饭了,又生火作甚?”魏寡妇奇怪道。

春妮却抬起稍显粗糙的脸庞,不好意思道:“大军南返,路上吃不好睡不好那楚王,看起来还不如我娘家弟弟年岁大,我想起便心疼,准备蒸上一锅花枣馍,给他们路上做干粮.”

“好主意!算我一个,我给他们烙大饼吃!”

魏寡妇因这个能报答一二的主意而兴奋的朝女儿喊道:“丫头,来帮娘和面!咱给大军烙饼当干粮!”

她这一声,瞬间喊醒了沉闷夜色。

从北湾村的灶膛起,左右邻村的灶膛逐渐都亮了起来,再继续往远处蔓延。

一时间,隆冬夜晚充满了各式面香

腊月初三。

卯时,漫天繁星。

为免繁琐,陈初不许蔡思.现在的阜城蔡知县行迎送礼节。

并特意挑了这个天不亮的时辰拔营启程。

卯时二刻,全军集结后,营门大开。

陈初和长子并骑而出。

却见清幽星光下,道路两旁竟站满了密密麻麻的百姓,一眼望不到边。

即便暖冬,清晨仍显冷冽。

有些衣衫单薄的人,发梢眉角挂满了晨霜露水,冻的脸色发青却也不肯离去。

一看,便是半夜赶路过来的。

一个个手里捧着馒头饼子鸡卵,眼巴巴望着率先出营的陈初和长子。

“有有劳乡亲相送.”陈初一开口,没忍住声音颤了一颤。

“王爷,诸位兄弟,这是俺村连夜蒸的馍馍,王爷让大伙带着路上充饥吧.此去千里,望王爷有空再来”

一老者端着一碗鸡卵,话未说完,已是老泪纵横。

有他起头,两旁百姓一窝蜂的拥了上来,宽敞官道登时水泄不通。

“这是俺婆娘蒸的枣花馍,兄弟一定要尝尝!”

“将爷将爷,奴家熬了一宿,烙的饼子,说甚也要带上.”

“哎呀!王爷,快让兄弟收下吧!别推让了”

队列后方,尚未出营的阿瑜站在车辕上,盯着最前方被百姓围在中间寸步不得进的陈初,激动的双腿打颤,裙下微濡.

陈初回头,却见镇淮军已没了行军队形,双方你推我让间,军民混作一团,再难分彼此。

黯淡星光下,自营门往南的官道上,百姓绵延十里不绝

长子骑在马上,前后左右一番打量,待回过头时,一脸憨笑,泪水却糊了满脸,只见他在脸上胡乱抹了一把,转头对陈初道,:“初哥儿,咱这辈子,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