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娘子,请息怒 > 第234章 虫豸

娘子,请息怒 第234章 虫豸

作者:娘子息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9:32

238.第234章 虫豸

第234章 虫豸

七月十八,蔡州留守司先锋接敌,阵斩叛军头目徐通。

初战即胜,留在新溪县的范恭知与张纯孝不由振奋,总算看到了平息淮北之乱的曙光。

十九日。

陈初率部抵达颍州城外。

自上月中旬乱军入境,颍州城便四门紧闭,非必要不得出入。

至今已月余,城门终于再次开启。

知府廖思义、都统制郭韬儿及一众文武官吏乡绅耆老,城下接迎。

“陈老弟,京城一别,甚是想念。没想到,再次见到老弟却是如今这般境况,惭愧、惭愧啊”

“陈都统前后两次大败乱军,如今都统亲至,我颍州城内三万余百姓总算得救!”

郭韬儿和廖思义先后恭维、寒暄一番后,由后者凑近陈初,面露为难道:“都统,城内逼仄,大军进城恐多有不便,请大军暂住城外。我颍州城自有粮草猪羊送来犒军”

廖思义有所顾虑也属正常,历来客军军纪难言,他怕是担心六千虎狼进城后,劫掠生事。

陈初本也没打算让大军进城,颍州毕竟是战区,军士入城若遇紧急军情,一来不好收拢,二来不易展开。

申时。

陈初带两队亲兵入城,城困月余,一月来城内积攒的垃圾如小山一般堆积在街角、屋后。

成群结队的乞丐在垃圾山上翻找着可食之物,道路两旁,每隔三五步便有卖儿卖女的家长,身形枯瘦、神情麻木。

见陈初不住皱眉打量,廖思义向郭韬儿使了个眼色,后者对身旁随行军士低声交待几句,片刻后,一众颍州军士连推带搡,将附近这些‘有碍观瞻’的乞丐、饥民驱赶至远处角落。

以免坏了临府陈都统对颍州的第一印象。

申时中,陈初与众颍州文武去到府衙二堂,本以为是场军政会议,没想到二堂内精致酒菜早已备好,曲班舞姬业已就位。

“陈都统,水患乱民先后而至,城中困顿,仓促之间来不及准备精细,粗茶淡酒,还请都统莫要嫌弃啊。”

廖思义客气道。

这‘粗茶淡酒’可比陈初平日在蔡州时讲究多了。

待主宾就坐,一名身穿黑绸长衫的五十许老者,笑呵呵拍了拍手,随即从后堂步出一位约莫二九年华的女子,款款走至陈初身前,低垂螓首,曼妙一礼,“奴家见过陈将军”

那名老者哈哈一笑,道:“将军,芷柔姑娘可是我府莳花馆花魁,我等俗物平日想见姑娘一面都难,姑娘却对将军神往已久,此次听说是将军驰援我颍州,主动前来伺候,将军可莫要辜负美人情意啊。”

堂内响起一阵恰如其分的笑声。

既让陈初感受到了众人的艳羡,又不会显得过于轻佻。

陈初的视线在那芷柔脸上稍作停留,转头看向了这位话比知府都多的老者,笑问道:“敢问足下是”

“哦,将军莫怪,老朽见了将军一时激动,忘了与将军说清。老朽姓吴,名德高。主家颍川吴氏,老朽忝为颍州管事”

这吴德高态度谦卑,但说起‘颍川吴’时,下意识的挺起了胸膛。

似乎这三个字给他带来了极大荣耀。

陈初倒也听陈景安说过这吴家,同是颍川大族,不过比起有名无权的颍川陈氏,吴家却是有名有实的豪族。

如今的刑部吴尚书,正是出于此族,族中子弟不但在大齐为官者甚众,便是那金国海陵王王府的长史也由他吴家人充任。

是大齐顶级官宦家族。

也怪不得家中一个管事,在府衙犹如半个主人。

俄顷,开席。

府衙二堂内,一时轻歌曼舞,觥筹交错。

恍惚间,犹如太平盛世。

那芷柔姑娘也是个有眼色的,不时送上几道崇拜目光,还特意挑了些军旅之事来聊。

陈初随意敷衍着,酒过三巡,又是那吴德高寻机开口道:“陈将军,上月贼人入境,我家在临泉县的交引铺、丝铺被乱军劫掠一空,损失不可谓不重。我又听闻,六月底将军在肖家岭大败贼人后,缴获大量金银布帛.”

“吴先生,你想说甚?”陈初丢下了手中的筷子,在桌案上‘咔哒’响了一声。

堂内气氛登时冷了不少。

不过,颍州众官吏却无人出来打圆场。

乱军境内肆虐一月,谁家产业没点损失,他们想看看背靠吴家大山的吴先生能不能讨回一点。

吴先生若能,他们自然也有机会。

吴德高没想到这年轻将领说甩脸就甩脸,心下也生出些不爽流贼吴开印所部,没有城池根基,每破一城,劫掠来的天量财货只能随军转运。

六月底,肖家岭一战,乱军溃退,贼人慌乱保命间,哪里还顾得上笨重财物。

总之,此战后,贼人四百余辆载满金银布帛的牛车不知所踪。

谁有能力吞下这笔财货?

除了眼前的陈都统,还能有谁!

吴德高也没打算全数讨回来,但吴家商铺的损失,你陈都统弥补我们三四成总行吧?

毕竟,财货是你蔡州留守司抢回来的,你占大头还不行么。

此时看来,这陈初却有点一毛不拔的意思,吴德高便直说道:“将军在肖家岭缴获的财货,是大伙多年经营积攒,将军若得.”

“没有缴获,肖家岭一战只获贼人首级两千,吴管事要么?”

这次陈初不待吴德高说完,便打断道:“再说,我军欠你们了?诸位想要的话,当初贼人西进时,你们怎不组织军士抢回来?老子带弟兄们打生打死前来救你颍州,见面就问我讨要银子?我呸.老子可不欠你们。”

眼见陈初耍横,堂内众人互相眼神交流后,却也没人开口了。

这是不讲道理嘛,我们若有本事问乱军讨要,还能让他们抢了去?咱们和你陈初同为齐官,不管怎说,也算自己人。

我们问你要回一点损失,过分么?

很过分!

反正陈初觉着很过分,这群怂货不敢向乱军呲牙,却在第一时间向友军伸手。

凭甚?

就凭你吴家有大官?

莫说吴德高一个管事,便是刑部吴尚书亲至,陈初也还是那句:分逼没有!

老子缴来的财货,要用于封赏弟兄,用于弥补四海商行、鹭留圩农垦因支持救灾、出兵而出现的巨大亏空。

聊天聊到这种程度,自然无话可说了。

“陈兄弟,兄弟留步.”

在郭韬儿一声声呼唤中,陈初离席,大步而去。

留下堂内众人面面相觑。

“哎,算了,这钱进了这等兵痞的口袋,哪里还讨的回来,咱们就认了吧。”

有人唉声叹气道。

“是啊,他连吴先生的面子都不给,咱们在他眼里算个甚.”

也有人暗戳戳的膈应了一下吴德高。

方才那小子竟称呼他为‘吴管事’,虽说他的确是个管事,但在颍州地界,谁见了他不尊称一声‘吴先生、吴员外’。

吴德高脸上神色阴晴不定。

陈初离开府衙,刚刚酉时,时辰尚早。

饭只吃了半饱,原本计划出城回营,却又临时改变了主意。

颍州榆林巷。

晚饭前的闲暇,常德昌和几位邻居坐在院外一棵榆树下闲聊。

“常大叔,你时常吹嘘,去年桐山西瓜节时和陈都统吃过酒,今次都统率军来援咱颍州,怎不见你去军营拜访陈都统啊。”

有位年轻些的邻居,说笑道。

看那表情也知不信老常吹的牛。

“你懂个甚?”

常德昌以手中蒲扇在那小子头上轻敲了一下,道:“都统大人日理万机,我怎能那般不晓事前去叨扰。”

“嘿,老常,你怕是连军营大门都进不去吧。你若认识这大官,我今晚吃粪!”

另一名邻居奚落道。

榆林巷原本住的都是小行商,虽不算大富,也算的上小康,大家都混的差不多。

可去年,常德昌去了桐山一趟,随后拿出全部积蓄、又借了些印子钱,贩桐山西瓜、贩口脂、香皂,买四海商行股票.

当时,可有不少人等着看他笑话。

却不想,老常竟借此一飞冲天了。

今年,更是在城内以联营的方式开了一家四海商行直营店。

短短几个月,便成了颍州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

背后,邻居们都叫他榆林巷首富

有人佩服,就有人嫉妒。

但老常的生意越做越大,这方面自然挑不出毛病,于是有些人便时常拿他时常挂在嘴边的‘和陈都统吃过酒’一事,来取笑他。

听到邻居有讥讽之意,常德昌也不做解释,只呵呵一笑。

旁边,还有一位看起来挺稳重的邻居,叹了一声,道:“如今大军来了,解了颍州之围,想来这涨到天上的粮价该落下来了吧。”

常德昌闻言,也跟着叹了一回,因颍州解围的喜悦顿时淡了许多。

那位年轻邻居却低声道:“可是今日守城兵丁仍不许咱出城啊。”

“便是出城又怎样?城外被大水泡了半月,又被乱军犁了几遍,城外还不如城内。那吴家不把咱全城搜刮干净,怎会让粮价降下来。”

“嘘!你不要命啦,甚话都敢说”

几人正低声议论间,突见一大队军士转入巷内,朝几人聚集的方向走了过来。

方才说了吴家一句坏话的那名邻居,登时吓得魂飞魄散,只道对方有千里耳,派人来捉自己了。

坐在榆树下的常德昌自然也注意到了来人。

看了一眼,有点面熟

赶忙揉揉眼,更面熟了。

常德昌却有些不信,下意识挪动脚步往前迎了过去想要看清楚。

“老常!你作甚”邻居见状,不由着急低声喊道。

却见,军士前方那骑着一匹红鬃马的将爷忽然哈哈一笑,朗声道:“常老哥,去年一别,年余未见,甚是想念啊。”

“啊呀!竟真是都统大人啊!甚风把您给吹来了,哈哈哈”

“.”

“.”

“.”

榆树下,一众邻居目瞪口呆。

这老常,竟真的认识都统!

常德昌虽不知陈初来意,此时却是高兴极了。

当初,他前去桐山贩瓜,路上被朗山索了极为离谱的重税。

事后,陈初帮他讨回,却连一杯水酒都没吃过他的。

再往后,他因神锐军乱桐山,和临安商人苗奎困在了县城,全程目睹了桐山保卫战。

如今,他又靠着和桐山做生意,挣下了不少钱,心中自是对陈初、对桐山有着一份特殊的深厚感情。

此刻眼见陈初来访,不由生出一股‘家乡来人’的亲切感,说甚也要招待一番。

“哈哈,老哥不必抓着我不放,我来此就是专门来老哥家里蹭饭的,不吃饱我可不走。”

“哈哈哈,都统能来我家,是小人福分,只可惜颍州没有都统爱吃的青鸟啤酒”

常德昌抓着陈初的手不松,唯恐后者跑掉一般。

“无碍。来时备了些薄礼,弟先探望令尊、令堂.”

“哈哈,好好好。”

眼见陈初已做了一府都统,依旧礼数周到,还像当年在桐山做都头一般,完全没有因两人之间的巨大差异而轻怠,常德昌笑成了一朵菊花。

路过门前榆树时,陈初笑着对已石化了的众邻居随意拱了拱手。

众邻居这才回过神来,忙不迭回礼唱喏。

“你看,我就说常兄得了贵人提携!”

“是啊!老.常大哥果真和陈都统认识啊!当初他说了,你们还不信!”

“噫!老李,方才谁说的常兄若认识都统,今晚吃粪?”

“.”

“老李,我家粪池早已积满外溢,我带你去尝尝咸淡吧?”

“哈哈哈”

陈初依礼拜见了常德昌父母,随后二人在后院坐了吃饭饮酒。

当陈初问起,城中为何这般多卖儿卖女的人家,常德昌稍一犹豫便细细解释起来。

“水患突至,百姓们来不及屯粮,府衙便闭了城门。城中粮食全在府库,以及几家粮行手中。闭城当日,吴德高便联络几家粮商组成一个临时行会,囤粮不售。

闭城十日后,百姓家中余粮大多告罄。各家粮行这才开始对外售粮,要价一斤三十文”

“一斤三十文?”

陈初惊愕道。

六七月份,夏粮刚刚收获入库,按说是一年中的粮价低谷。

往年这个时候一斤只十来文。

今年遭了水患,粮价大涨,蔡州粮铺的行价也飙升至每斤十五文。

没想到,这颍州更狠,一斤三十文

常德昌叹了口气,又道:“那还只是闭城十日时的粮价,本月上旬,每斤已涨至七十文。前日,我那夫人前去购粮时,粮价已过百.

便是我家有些积蓄,仍觉吃不住这离谱粮价。更遑论城中贫户了.便是中户之家,也只能先典了城外田地换活命口粮,再售城中宅屋,田宅都卖完了,便只能典卖儿女”

“麻痹.”

陈初实在没忍住,紧接又追问一句,“这些人家的田地和宅屋、儿女,是不是都被吴家这些粮商买走了。”

“是啊。他们出的价格极低,但百姓为了续命,只能以市价的二三成卖给他们。”

常德昌本不欲多说吴家之事,以免惹祸上身,但陈初今日前来诚意十足,最终实话实说道:“此次水患兵灾过罢,这颍州城半城宅屋、城外大片良田都要归他们几家所有了。我曾听闻,自从都统取得肖家岭大捷之后,吴德高家中酒宴通宵达旦”

陈初勃然大怒,有这般虫豸,淮北之地能安稳的了才算有鬼了!

老子保护的不是这些玩意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