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38章 暂时妥协,下一次,图穷匕首见

第138章 暂时妥协,下一次,图穷匕首见

第138章 暂时妥协,下一次,图穷匕首见!(求月票)

屏幕前,张伟紧紧地盯着刘彻。

确实能够看到。

刘彻并没有着急开口。

只是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之后,刘彻恍然大悟。

一众朝臣亦是议论纷纷。

不多时。

又有朝臣跳出来开口。

“张尚书所言之事实乃荒唐。陛下,想我大汉,天朝上国,与匈奴和亲一事已经是做出了天大的让步。若非是汉高祖定下之事,我等亦是不愿。只是,如今张尚书又想让我大汉与匈奴通商互市?岂不荒谬!”

确实能够看到。

站出来的朝臣义正言辞。

就差把抨击张家写在脸上了。

然而。

张伟却是毫不在意。

鼠目寸光之辈。

抱着所谓的天朝上国一事。

将其余人视作蛮夷。

虽说张伟之于华夏的古代,亦是十分自豪的。

但。

他从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君不见,之后的华夏大统一,匈奴亦是在华夏的版图之内?

再者。

这群鼠目寸光之辈。

自然是想不通自己为何要如此行事的。

为何要反倒与匈奴表达善意。

不知者不怪。

就是。

这么一份语气,让张伟颇为不爽。

直接操纵着张旺川走出队列。

“荒谬?我大汉既然能与匈奴和亲,边境开放互市又有何难?再者,匈奴为何连年骚扰我大汉边境之民?无非就是塞外苦寒,缺衣少食,他们不得不南下劫掠,否则自身难保。若我大汉主动开放互市,则其定然能与我大汉亲近,岂不是如尔等所想一般?”

“尔等,不就是想要我大汉与匈奴保持和平吗?与其互市,维持匈奴所需,之于我大汉又无甚损失,完全可保我大汉与匈奴永世无忧!”

不动声色间。

张伟再一次将亲近二字着重强调。

一则是对某些人的讽刺。

既然你们不想打,那岂不就是想与匈奴交好?

那我便遂你愿。

不仅交好,而且更为亲近。

另外就是。

张伟自身的考量了。

两个字。

缓冲。

时机尚未成熟。

他们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时间。

刘彻明显是读懂了张伟的意思。

沉吟了一番。

接着,又将头转向一旁思虑的韩安国。

“韩御史,你以为如何?张尚书之言,所为的也是我大汉之利好。若是与匈奴交好,我大汉尽量表达出自身的诚意,那么我想,即便是边境蛮夷不通开化,也必然会知晓此理。如此,我大汉与匈奴必将永世和平。”

听到刘彻的话。

屏幕前的张伟暗自点头。

显而易见的是,刘彻彻底理解了他的想法。

并且有些出人意料的是。

身为君主的刘彻,却没有表现出那些臣子的骄傲,乃至于自满的情绪。

没有想象中的高高在上,目中无人。

视匈奴于无物。

刘彻能有这样的认知。

不愧被后世称为汉武帝。

如今。

大汉确实国力强盛。

但,

要说大汉就是他们所称的天朝上国。

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认知。

眼下,匈奴的实力十分强劲。

即便是大汉也必须要小心对待。

要不,朝堂中也不会是投降派占大多数。

真以为有人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么?

只能说。

朝臣过惯了安定的生活,再加上匈奴实力不弱。

他们顾虑再三,找了个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借口。

这才心安理得地选择了妥协。

就这,还是他们百般借口才选择的。

平心而论,朝堂上的这群朝臣是瞧不起匈奴的。

但。

张伟的这一番话。

却实说的有些过了。

至少在这群投降派眼中。

大汉远不该去做这些近乎“跪舔”之事。

天朝上国,岂能与蛮夷有交集?

然而。

刘彻的话,再一次让一众人哑口无言。

话都是顺着伱们的想法说的。

只不过,张旺川加深了一下交好的深度。

这有什么影响?

就算是有,不该是更加利好么?

哪里能你们够辩驳的?

眼看着再一次陷入寂静的朝堂。

就连韩安国亦是无语凝噎。

总不能刚还说和匈奴交好,现在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屏幕前的张伟流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眼看着刘彻暗中点了点头。

“既然诸位并无反对之言,那就依照张爱卿所言,我大汉边疆开放一些集市,与匈奴进行交易。当然,我大汉之交易必定不能涉及盐铁等物。”

“此次互市之事,张尚书,就由你张家负责。”

刘彻淡淡地开口道。

虽说言语显得满不在乎。

但。

谁不知道张家在刘彻这里备受宠爱?

即便是朝堂上张家的提议得不到实施。

刘彻随即就是出言安抚他张旺川。

现在居然直接表示。

要将边境通商的一应事物都交给张家。

圣恩眷顾!

张伟连忙操纵着张旺川郑重一礼。

“陛下放心,我张家省得。盐铁之物,我大汉势必不能与匈奴进行交易,而其余等物资,我张家会按照我大汉之物价酌情递增,尽量给我大汉边民带来好处。”

“再者,我张家商队也会运送一些我大汉内地稀奇之物贩卖给匈奴王廷,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补贴充盈我大汉国库。”

闻言。

刘彻满脸的欣慰。

像张家这样的臣子。

实在是贴心。

脏活累活都由张家一肩挑。

而且张旺川亦是知晓察颜观色。

甚至集中生智的能力丝毫不差。

眼看着朝堂上投降派占据上风。

直接就是走曲线救国的道路。

并且这么个方式。

众人根本就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还有就是,张伟表达出了自己的思量。

眼下,其实与匈奴开战大汉的时机不是那么成熟。

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

刘彻也是彻底明白了。

与其在朝堂上跟人扯皮。

不如就像是张伟所说的那样。

既然要和亲,不如就来个大的。

与匈奴直接通商!

匈奴不是想要试探我大汉吗?

行,我不仅让你试探我,还充分地释放善意。

不管怎么说,大汉的体量摆在这里。

就好像是之前张家受到的针对。

一次性把针对张家的朝臣打狠,打趴,确实是能够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平安。

但,绝对不如将其彻底铲除。

他张家当初面临朝堂针对的时候。

其实哪怕他张伟什么也不做,他张家也不可能一朝覆灭。

但,就是一直以来张家表现的与世无争。

或者说张家并没有表现出一副强硬的姿态。

这才让不少人得寸进尺,进而想要借着推恩令的由头彻底扑灭张家。

新仇旧恨。

眼下的大汉亦是如此。

汉高祖刘邦的和亲政策,让大汉休养生息的同时,在匈奴眼中也挂上了孱弱的名号。

加之匈奴在边境的不断骚扰、试探,但大汉并没有组织什么特别强烈的回击。

这更是让他们越发的猖狂。

而那群所谓的投降派,则是想要将安定的基础建立在别人的仁慈上。

可能吗?

就像他张家的发展。

要放在别人的一念之间。

别人不说,他张伟就绝对不放心。

故而,张伟在朝堂上一次性地熄灭朝臣的计划不说。

还间接致使很多朝臣就此消失在朝堂。

故而,刘彻想要即刻出兵,对匈奴表示强有力的回击。

这就是张伟与刘彻相同的地方。

不同的是张伟更加清楚审时度势。

身为张家的家主,他需要考虑的更多,需要思虑的也是更多。

刘彻身为帝王可以犯错,可以一言而决,即便是背上好战的名号,也可以一意孤行去打匈奴。

但他张家不行。

他张家想要发展,就必须思虑到一个万全之策,也绝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蛊惑帝王的名声。

所以。

张伟直接就是顺着某些投降派的话。

顺水推舟。

也算是麻痹匈奴,给大汉一定准备的时间。

眼看着刘彻已经是彻底将此事敲定下来。

再想到针对匈奴的政策,其实大体还是达到了自身目的的。

韩安国没有再多言。

说白了,他们能跟帝王反着干,其实就是人多势众,或者说帝王是需要考虑到他们,考虑民心。

不过,如果刘彻真的想要一意孤行,他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见好就收才是最合适的。

想要向上晋升,也必须讨得刘彻的欢心。

“陛下英明,老臣亦是认为由张家负责边关互市十分合适,毕竟,张家代表我大汉与匈奴通商已是有数代了。”

“再者,张家家主同意与匈奴和亲一事,我等亦是老怀大慰,也要多谢张尚书之胸径。”

韩安国走出队列,先是对着刘彻郑重一礼,接着又对张旺川微微拱手。

眼下,张家势大。

他也不想太过得罪张家。

朝堂的其他人亦是审时度势。

齐声开口。

“陛下英明。”

刘彻满意点头。

一派君臣和谐的模样。

谁能想到,上一刻朝臣还分成几派争论,刘彻皱着眉看着眼前的一切呢。

“真是一群老狐狸。”

屏幕前的张伟没好气地开口。

对这群官场上的老狐狸十分的无奈。

当然,眼下他也已经活成了这副模样。

甚至要说老狐狸,其实他才是朝堂上最大的老狐狸。

君不见,张家发展至今,张伟经历的朝会都不知道多少了。

要说斗智斗勇。

他张伟还真没怕过这群老狐狸。

“那么,无事就退朝吧。”

刘彻简单扫了张家的方向一眼。

接着,头也不回的直接离开。

心情不是太好就是了。

毕竟,这一次朝会的目的并没有真正达成。

张伟给出的与匈奴交好一事。

不过是顺水推舟。

说是给匈奴一段时间缓冲,又何尝不是给他们一段时间准备呢?

不过转念一想。

刘彻的眉头又松了几分。

至少自己的态度表现出来了。

在朝堂的争辩中,张家旗帜鲜明地开口,已经是将刘彻的态度表达的清晰无疑。

眼看着刘彻离去的背影。

屏幕前的张伟倒也没有太过失落。

至少这一次。

他意识到了某些问题。

一方面大汉准备不足,还需要时间缓冲。

并且,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某种程度上。

自己更应该去钻研历史的发展。

就像是韩国安。

依旧是爬到了如此地位。

就像是大汉这一次的朝政。

即便是自己准备的再多。

终究也抵不过堂皇大势。

“张尚书。”

屏幕侧方的喇叭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操纵着张旺川向左侧看去。

却是看到,面容苍老的陈平主动拉住了自己。

“陈丞相。”

张伟拱手。

“张尚书,惭愧啊。这一次朝政,我也没有做出太大的贡献。就好像是……有力使不上来一般。老了,老了。”

陈平似是有些愧疚。

张伟表示理解。

“陈丞相,此并非我等之失,实乃朝堂上绝大多数之人都不想招惹匈奴,我等已经是尽力了。只是……”

张伟欲言又止。

陈平主动接过话茬。

“张尚书,依旧要多谢你的提醒。只是,我亦是看出陛下不甘心。或者说,陛下依旧是想要向匈奴动手!”

张伟点头。

“陈丞相清楚就好,那么,我也就不妨直言。我之建议与匈奴交好,其实只是暂时之策,只是为了麻痹匈奴,为了方便我大汉调兵遣将。”

“我想,陛下之思虑亦是如此。故而,下一次,下一次将会是我等图穷匕首见之时,亦会是尔等彻底站队之时,陈丞相,下一次,可绝不能犹豫!”

面前的陈平郑重点头。

苍老的脸上,竟然流露出些许的凝重。

显然。

他也是清楚,该到了站队的时候。

刘彻,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明君。

愿意听从朝臣的意见。

甚至愿意在意见相驳时妥协。

然而。

这也不是朝臣能够跟他对着干的理由。

需要知道。

从古至今,跟帝王对着干的朝臣哪一个会落得好下场?

张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自始至终都是抱紧帝王的大腿。

与朝中的其他臣子仅仅是维持点头之交的关系。

从来就没想过在朝堂中有什么影响力。

但,反倒就是这么一个策略。

让张家发展的越发庞大。

即便是时至今日,刘彻即位。

也依旧是与张家亲厚。

什么是手段?这才是手段!

“张尚书,我明白了,还要多谢张尚书仗义执言,我记下了。”

…….

ps:跪求推荐票,跪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