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17章 张家发展,氏族雏形! 求月票

第117章 张家发展,氏族雏形!(求月票

第117章 张家发展,氏族雏形!(求月票)

刘恒,正式继位了。

张洛安也正式成为了刘恒的老师。

在答应的那一刻。

能够看到,刘恒是真正发自内心的高兴。

甚至不顾张洛安的执意阻拦。

向天下昭告这一喜讯。

当然,朝堂之中自然是会有不小的阻力。

别的不说,就张家现在的势力,足以招致无数人的嫉妒乃至于警惕。

但,还是那句话。

刘恒决定的事,帝王决定的事。

绝不可能因为某些自诩的忠臣三言两语的劝谏就轻易改变。

当然,刘盈的离去,还是让朝堂经历了一波大变动。

首先就是,吕雉彻底退出了权力阶层。

安心在后宫颐养天年。

这对刘恒乃至张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屏幕前,张伟看着吕雉送来的家书,神情复杂。

自己,是真的改变了历史。

度娘上,历史记载的吕雉大变样。

能够看到。

对其负面的评价减少了很多。

【相关人物:吕雉】

【生:前241年,卒:前180年】

【人物生平:刘邦之妻,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皇室衰落,吕雉挺身而出,暂时执掌政权,后功成身退。刘盈身死,文帝继位,吕雉出力良多,后无心政事,于后宫颐养天年。】

【史书评价: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相关词条:“吕雉,吕后,吕太后”】

【……】

“看样子,吕后在史书中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

深山吸了一口气,张伟的神情不由得有些复杂。

“果然,自己这个小蝴蝶煽动的翅膀,依旧是能够改变历史的。”

“看来有时候还不能对历史有太多的干涉,要不一个搞不好。张家没了,可就没地方哭去。”

张伟有些感慨。

吕雉的事情算是给他提了个醒。

在庄家的影响下,原本独断专权的吕雉早一步功成身退。

避免了史书中记载的凄惨的下场。

而且,史书中刘恒继位,是老刘家被吕雉杀的差不多了,无奈为之。

然而,尽管历史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偏转,但张伟依旧感觉到了一阵后怕。

还是不能太过干涉。

……

日子再一次平静了下来。

在岁月的不断侵蚀下。

张六安显得愈发苍老。

而反观张家的后辈。

可以说是各有发展,各有千秋。

几乎是都发挥了他们属性的特长。

张旺川,整个人彻底投入到了工部中。

不得不说,对他的评价还真不是盖的。

经过系统的学习,再加上张伟特地为其搜刮的一系列工匠方面的书籍。

现在的张旺川,对工匠方面的事情可谓信手拈来。

几乎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

同时,张伟自然是也试着让他接触一些较为超前的知识。

希望能够借助他的能力,为张家研发出点东西来。

哪怕是为大汉的子民有所贡献,也是极好的。

像之前的堆肥浇灌技术。

大大提高了大汉一片区域的亩产。

刘恒龙颜大悦。

当即就给张旺川连升三级。

可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区别于影视剧中坐火箭一般飞速的上升。

张家的子孙并没有主角模板。

而且在官场的晋升中。

很少有连续向上跳着晋升的情况。

主要还是一层一层等级森严。

贸然升上去根基不稳,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贡献。

也很容易受到排挤。

当然,张家的子孙例外。

现今,张家毫不客气地讲。

可谓是除了老刘家之外的大汉第一大家族。

各个行业乃至于各个角落,都有张家的身影。

最上层,张家的家主张洛安,张公,是当今陛下的老师。

中层,张家的杰出子孙。

除了张旺川醉心工匠之事。

张旺景的发展也不差。

从头至尾都是冲着宰相的方向去培养的。

现在欠缺的不过是时间的沉淀。

张旺成,在被张家送到边塞之后。

屡立战功。

张家自然是有出力。

但更多的,还是他自身的能力。

古代的战场可比不得现代。

别看大汉一统。

边境依旧是战火纷飞。

匈奴时不时南下劫掠。

东边有高句丽,南边是不是还有南蛮。

总之,战斗的机会一点都不少。

张旺成,就在与匈奴的战斗中逐步晋升。

在军中已经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可以说。

军事、经济乃至于朝政。

张家都有涉猎。

突出的就是一个广泛,还有牛逼。

屏幕前,张伟不是没有考虑过,当张家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很多人的猜忌,尤其是当朝陛下。

但,显而易见的是。

一贯以来,张家树立的良好口碑。

张家世代为忠臣,恪守臣子的礼仪。

这让刘恒不仅没有太过忌惮。

反倒是很支持张家的发展。

不说别的,自己的老师就是当今的张家家主张洛安。

于治国上,张洛安有很多独特的见解。

不,应该说是张伟有很多独特的见解。

他特地找了些刘恒执政时的策略。

几乎是每每提出,都能让刘恒受益匪浅。

就好像是,在和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对话一般。

张伟还夹杂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治大国如烹小鲜。

需要以文火慢慢熬制。

眼下,大汉初定,即便是经历了高祖与刘盈的治理。

民众需要的依旧还是休养生息。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张伟交给刘恒的道理。

不管怎么说。

在发展张家的同时,他亦是真心希望百姓的日子能够好很多。

哪怕是相比之前好上一点,他都是不虚此行。

之于整个游戏,张伟投入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张家的发展壮大,乃至于百姓的安居乐业,都会给张伟带来不同的感受。

在这段时间,张伟好好地整理了一下思绪。

眼下,张家已经是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区别于之前战争年代,张家需要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主要还是,若是张家锋芒毕露的话,跟对了明主还好,最坏不过是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但万一跟错了。

张家,很有可能万劫不复。

现在则是不一样了。

张伟之所以同意让张家进入仕途。

其实就是在于,眼下,大汉已经是迎来了长足的发展。

再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大汉都将会经历平静。

这才是最适合家族发展的时期。

再有就是,张家的几个子孙。

算是各有千秋吧。

也都在各个领域,逐渐绽放光彩。

加之,张家多年的苦心经营。

已经是迎来了能够发展的契机。

至少刘恒就不会去无端猜忌张家。

张家,世代忠臣。

故而。

他张家,倒是可以调整发展的方向。

有必要开始“锋芒毕露”!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之间,

数个月就已经是悄然滑过。

这段时间,刘恒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朝中罢免了一批人,任用了一批人。

张家自然是亲信中的亲信。

在张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刘恒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

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农业的发展下,收到了不小的成效。

至少,百姓更加吃的饱,穿的暖了。

安居乐业。

不仅是刘恒。

屏幕前的张伟也是与有荣焉。

随着时间的蔓延。

张家在朝中的势力越发庞大。

尤其是得到刘恒毫无保留的信任。

朝中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张家,是要一飞冲天。

自然而然的,张家更加热闹了起来。

对此,张伟特地强调之前立下的那条家规。

等闲不可与朝臣关系太过密切。

张家从始至终依附的都是帝王。

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结党营私的情况。

哪怕是可能都不能有一丝一毫。

当然,这么一番做派,并没有影响朝中对张家的热情。

时不时有人前来送礼。

对此——

张伟自然是不会接受。

一部分找了个借口,原路退回。

另一部分则是由张家亲自进献给刘恒。

与此同时。

刘恒之于张家也是越来越亲近。

不仅是来与自己的老师交流。

主要还是,张家寄与了他一份特殊的感情。

一种家的温暖。

也只有在张家,刘恒才能暂时忘却自己是个帝王。

像个普通人一样,与自己的师傅谈天说地。

日子不断流去……

张家的日子仍是那般平静。

尽管这些时段,朝堂风云变幻。

刘恒逐渐巩固着自己的地位。

而张伟,依旧是操纵着张洛安,置身于一切风波之外。

“吱呀。”

随着门口传来一阵轻响。

院子中的张洛安微微抬头。

“陛下。”

刘恒笑着走入院中。

轻车熟路。

“师傅,恒儿来给师傅请安了。”

透过屏幕,张伟明显能看到张洛安脸上的些许无奈。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又何须天天来给我这个老头子问好。说吧,陛下,今天想听什么?”

肉眼可见的。

刘恒脸上浮现出些许笑意。

“师傅,今天还想听昨天没讲完的水浒。不过,师傅,昨天有些问题想问您。水浒里面他们为什么要去截取生辰纲呢?”

看着刘恒疑惑的眼神。

张伟主动操纵着张洛安开口。

“陛下,劫取生辰纲,其实说来话长,但是,这个截取生辰纲的原因,倒是很简单。”

“主要还是因为,苛捐杂税导致民不聊生,而这些生辰纲,这是那群人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劫取生辰纲,主要是想要劫富济贫。”

却是能听到,张伟给刘恒讲述的故事,其实就是后世脍炙人口的《水浒传》。

至于原因。

说起来,张伟之前还是有过一段为人师的经验的。

虽然是以旁观者的角度。

但,

身为帝王之师。

自然,所想的更多的是教导帝王如何治理国家。

通过故事,张伟完全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刘恒表述自己的想法。

也能够让刘恒有自己的想法。

智取生辰纲这一段。

其实就是张伟想向刘恒表述。

身为帝王,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

刘恒亦是如此认为。

“张公,的确,诚如你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于这一点,朕获益良多。”

“陛下,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您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陛下了。”

“剩下的无非就是,在顺应民意的基础上,该如何巩固自身的权利。更好的解释是,让官员都去到自己该去的地方。而陛下,您只需要在大方向上有所调控,这就足够了。”

“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治。”

屏幕前,张伟亦是嘴角含笑。

三言两语又将刘恒之前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再一次灌输了给了他。

“师傅,朕明白了。不知为何,朕对这个词似乎很是熟悉。”

旋即。

张伟摆了摆手。

“陛下之所以熟悉,应该是早有如此想法。陛下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贴合无为而治的理念,臣只不过是将其说出来罢了。”

随口转移了话题。

张伟再一次开始自己的故事。

刘恒则是听的津津有味。

时不时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显而易见的是。

张伟的这一番教育,确确实实让刘恒受益匪浅。

所言,无不是切中当今朝政。

三言两语就可以为刘恒解决心中的疑惑。

“对了,师傅,最近朝中对张家有些非议,全被朕压了下去。也不想想张家与朕是何等关系,岂是他们能随便议论的?”

刘恒显得愤愤不平。

随口抱怨了几句。

张伟自然是多有安慰。

简单地吃过便饭。

送走了意犹未尽的刘恒。

张伟有些感慨。

眼下,张家与刘恒的亲近之意不要太过明显。

在朝中遭到非议的同时。

张家,自然是迎来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的张家已经是有了氏族的雏形。

在各个行业都有张家的身影。

就好像是,用一个后世的词汇来形容。

垄断。

没错,就是垄断!

张家持续发展之下。

无论是朝堂、大汉的经济甚至连军事。

张家都有所涉猎。

借助文帝执政的这一段和平时期。

张家,发展地四平八稳。

“眼下,张家已经是有了氏族的雏形,体量越发庞大。但,显而易见的是,树大招风。”

“刘恒与我张家关系莫逆,自然是不会有太多想法。不过耐不住某些大臣……”

“看样子,我张家也该变一变了。在不显露威胁的情况下,也要露一露自己的拳头。”

“否则,流言蜚语倒是无所谓。就怕……”

屏幕前,张伟眼神坚毅。

对于某些牛鬼蛇神。

他已经是下定了决心。

也该露一露张家的肌肉了!

……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