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大国工匠 > 第99章 转型才是出路

四合院:大国工匠 第99章 转型才是出路

作者:夜雨揽轻风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7:21

第99章 转型才是出路

第99章 转型才是出路

姜辰道:“我知道,也就在两位领导面前,我才打开天窗说亮话,其他时候我根本都不说的。”

“这事也瞒不了多久,早晚大家都会知道,因此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杨为民脸色异常严肃:“如果小姜说的是真的,合格率只有六成的话,这个事情可就严重了。”

陶源道:“老杨你也是,就算是真的,这也和我们厂子没有关系。”

杨为民道:“我说的就是我们厂子。”

政治觉悟可能陶源高杨为民不止一筹,但工业方面的敏感度就差杨为民差远了。

陶源一愣:“怎么个说法?”

杨为民道:“你想,培训体系搭建和新手法的铺开之后,全国轧钢厂的产能都会上一个台阶。”

“现在大家都按照1070万吨钢材做的计划和领取目标,产能提升之后现有的配置可能能够加工1500万吨钢材。”

“但现在突然只有800万吨合格钢材,少了差不多一半,也就意味着轧钢厂产能严重超标,有一半的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

“这可是一种严重的浪费,那你觉得工业部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陶源眉头紧皱。

姜辰代替回答道:“很可能的方案,是工人大精简,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杨为民和陶源都沉默了。

陶源道:“所以,这些和伱说的机床研制,有什么关系?”

姜辰道:“刚刚两位领导在谈加工型厂子和制造型厂子,但我用工程科的方式来划分,是劳动密集型工厂和技术密集型工厂。”

“我先强调一点,我后面说的,是针对于这两种分类的,没有针对任何厂子的意思。”

“所谓劳动密集型企业,就是大量的劳动力来堆积生产力,没有核心的优势产品,容易被取代和淘汰。”

“而技术密集型企业,则是以技术为基础,生产更有价值的更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只要技术稳步提升,便很难被淘汰。”

杨为民道:“所以,你觉得我们厂是劳动密集型?”

什么叫我觉得!

姜辰不想觉得,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轧钢厂产能过剩,那么想要保住现有规模,甚至逆势而上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拓展自身的产品架构,生产更有技术含量的产品。“

“让我们的产品和人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从单一的加工型企业,变成集加工和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才是三钢厂未来发展的方向。”

杨为民沉吟良久,才缓缓开口道:“或许,你说的都是对的。但归根到底,三钢厂也只是加工企业,没有生产机床的许可,也没有能力。”

姜辰道:“现阶段我们只是研发,我可以带着大家一起进行相关的制作。”

“至于后续的生产,那就更简单了。核心的、要求较高的零部件我们自己生产,其他的零部件,可以交给兄弟企业生产,最后汇总到我们这里组装。”

“我们吃肉,也要给兄弟企业喝汤嘛!当然,前提是他们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零部件的加工。”

实际上一旦研发出来,生产一般都是工业部牵头,有计划的分配下达任务,全国相关工厂参与生产。

但姜辰有把握说服工业部,将核心零部件放在三钢厂生产。

姜辰见杨为民有些意动,继续道:“实际上零部件的生产,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

“机床零部件的生产,其实也是一种钢材的加工,就是对精度的要求比较高,容错率较低而已。”

“但杨厂长不会觉得培训部的作用,就是培训新员工吧?他到时候也会进行零部件生产的培训,以及考核。”

“考核过关的,进入机床生产车间,参与机床零部件的加工工作。考核不过关的,返回原车间,从事之前的工作。”

杨为民看向陶源:“老陶,你觉得呢?”

陶源摸着自己刮得干干净净的下巴:“我觉得姜辰所说的,只要经过培训,生产问题不大,而且工业部是百分百发得会同意这款机床的研发工作。”

“但现在的问题是,工业部同不同意我们进行研发,同不同意我们进行生产。”

“不同意研发,我们可能失去姜辰这个人,可能工业部会把他调往专业的制造工厂进行研究。”

“不同意我们生产,那么将来轧钢厂产能过剩的时候,我们依然会面临一样的问题。”

杨为民靠在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一盒火柴:“我倒是觉得,能够在我们这里研发,在我们这里生产,当然最好。”

“当然,工业部实在不同意,那就只有暂时让姜辰去其他厂子研发,等研发工作完成,生产进入正轨,再把人给我还回来就成。”

即便他再看好姜辰,再舍不得这个人才,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可以选择放手的。

陶源冷声道:“想得美,一旦研发成果,姜辰将成为国宝级技术研发人员,你一个轧钢厂,还想给你调回来,做梦!”

杨为民道:“尽量争取吧!实在不行也没有办法,真能研究出一台好的机床,对我们国家意义太重大了呀!”

“如果这台机床真的能在三钢厂诞生”

杨为民是不爱抢功,但也仅限于自己人。

谁想将一份天大的荣耀拱手让人。

陶源思虑半晌:“这立项的事情,根本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的,但凡涉及到资源和人力的调动,都要通过工业部。”

“所以我们首先要征得工业部的同意,然后才能开展后续工作。”

杨为民想了想:“你带小姜去工业部吧,嗯找周副部长,有洛瑞和温婉的情谊在,将项目留在我们厂的机会大一些。”

陶源点点头:“我先打个电话,问问周副部长在不在。”

杨为民点点头。

陶源去找地方打电话去了。

杨为民问道:“小姜,你有几分把握?”

姜辰道:“跟着马洛托夫这些天,学到了不少实操方面的东西。而洛瑞留下的资料,也给我带来不少启发。”

“我有九成把握,研制出生产效率超老大哥原著机床30%的机床,有六成把握研制出超50%的机床,四城把握生产效率会超过老大哥机床100%。”

实际上,将老大哥机床的破绽修复,生产效率就能提高30%。

而系统中提供的,凭种花家现有工业基础能够生产的机床,是现有阉割版老大哥机床的220%。

只是姜辰不愿把话说满而已。

杨为民深深的吸了口气,平复心中的激动和狂躁。

开始寻思自己有哪些能够说得上话的路子,务必将机床的研发留在三钢厂。

很快,陶源回来了:“小姜,现在就跟我走,周副部长下午要出去,好像得耽搁好几天。”

杨为民起身道:“去找小杨,坐厂里车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