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大国工匠 > 第498章 标准化要从最初开始

第498章 标准化要从最初开始

第498章 标准化要从最初开始

在研究员拿出资料的时候,姜辰心里就骂了一声卧槽。

原来是有备而来!

算你牛,这次让你装了个大的。

其他研究员一拍脑门,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这些资料又不难找。

实际上要是没人提醒,这些一门心思扑在研究上的研究员,根本就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接过单子看了看,单子上面很详细。

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缺点,成本对比,保质周期,导电性,可能的传输损失等等,都罗列在上面。

清晰明了,找不出半点问题。

姜辰缓缓道:“那你的意见呢?”

此人道:“如果集成电路五年之内就会更换,建议使用铜线,如果需要使用五年甚至更久,则建议使用黄金。”

姜辰道:“一般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也就5-10年,都用黄金的话,成本太高,无法普及。”

“所以,首先我们要研究怎么通过抗氧化技术的提升,将铜线的保质期提升到十年,给一般的电子产品使用。”

“对于一些比较贵重的,使用年限较久的产品,则用黄金做连接线。”

研究员点点头:“好的!”

姜辰问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研究员道:“姜院长,我叫吴德!”

姜辰一愣:“吴德?”

无德?

不讲武德?

这名字真是,有些欠考虑。

吴德尴尬一笑:“当初我爷爷取名字的时候,是希望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是他可能没有考虑到我们都姓吴。”

姜辰笑笑:“行了,我记住你了,以后好好干。”

吴德有些激动的点点头:“我会的。”

姜辰又道:“大家看见没有,这才是搞研究的态度。”

“要敢想要敢做,有问题自己或者团队先要努力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也要像吴德同志这样,拿着资料、数据和自己的理解再来找我。”

“这样,我能决定的,就能当场决定。我不能确定的,我会找人研讨确定,或者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开设专门的课题进行研讨。”

“不要遇到问题就来找我,更不要养成依赖性。你们都是研究员,你们才是真正的权威。”

“这个权威怎么来,是靠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一次又一次的研究,最终得到成果,用成果来树立权威,用成果来捍卫权威。”

虽然这和之前说到吴德的话有些冲突,但他一点也不尴尬。

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随即抬起头,拍拍手大声道:“大家都停一下手中的活,过来一下,我说几句。”

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围了过来。

等到大家站好,姜辰道:“刚刚看了这位同志.”

老张赶紧道:“姜院长,我叫老张。”

姜辰点点头,继续道:“刚刚看了老张在制作电路,并且成功的制作出了微型的电路,首先我对大家取得的成功,表示肯定祝贺。”

“鼓掌!”

在姜辰的带领下,会议室响起了阵阵掌声。

“但是.”等掌声结束,姜辰继续道:“但是,看了这个电路,我觉得我有必要和大家沟通一下,好好聊一聊。”

“大家应该都知道,互联网这个东西,在世界上还没有出现,所以我们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创造者,是引领者,是互联网时代的缔造者。”

“这是莫大的荣耀,也是挑战。因为没有先例,所以没有参考,没有石头可摸,万事都要靠我们自己。”

“换句话说,我们是规则的缔造者。大家知道这句话代表什么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

因为成为引领者这种事情,他们根本没有经历过呀。

甚至在这之前,连想都没有敢想。

在之前,大家大部分时间都在想,怎么从老大哥那里获得更多技术,怎么把获得技术更好的落地。

在老大哥撤退之后,大家开始想怎么用现有的技术,弥补老大哥离开留下的窟窿,保证生产。

吴明试探着道:“这句话,是不是表示因为这个东西是我们创造的,所以没有人给我们制定规则,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制定规则。”

姜辰缓缓道:“可以这么理解,但不全面。我们是要制定规则,但不是给自己制定规则,而是给全世界制定规则,让全世界都按照我们的规则来执行。”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激动。

对于一个研究员来说,给行业制定规则,然后让全世界都按照自己的规则来执行,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姜辰继续道:“但要制定规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除了技术的领先之外,还需要考虑它的方方面面。”

“老张,用你的电路来举个例子,没有针对你的意思哈。”

老张道:“姜院长请随意!”

姜辰扬了扬手中指甲盖大小的电路:“大家觉得他好看吗?”

大家看了看姜辰手中奇形怪状的电路,离得近的人道:“不好看!”

姜辰又问道:“那么在机床足够的情况下,大家觉得它可以快速的复制和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吗?”

大家纷纷摇头:

“不行!”

“就是老张自己也无法再生产出一样的产品来。”

姜辰点点头:“是的,不行!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提前制定规则,它没有标准。”

“任何东西,只有实验室能够造出来,却无法投入生产,我们不能说这个东西没有意义,但它对于工业一定是没有帮助没有价值的。”

“早在三钢集团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强调,我们的工业生产一定能够要标准化,因为只有标准化了,才能规模化。”

“三钢机床为什么能够这么快投产,就是因为它有全套的标准化要求,非常的具体和明确。”

“任何一家工厂,拿到各自图纸之后,都能独立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零部件生产,最后运输到三钢集团组装。”

“这种方式省时省事,效率高,能够快速投产,不容易出现差错,后续零部件更换也方便,这就是规则。”

“我们搞科研更该如此,不是我们把一个东西研究出来制造出来,就算成功了。”

“而是要有完整的生产流程,从原材料选择,到零部件加工,到最后的组装,都有一个标准的流程,和具体的参数要求。”

“而这些流程和参数,不应该在研发完成之后,根据研发的结果来确定。”

“而应该在研发之初,根据计算或者已有参考数据,就初步制定出来,然后根据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改善。”

“并且每次的调整和改善,都需要有清晰的记录。这样任何人拿到相关数据的时候,都能够正确的把研发继续下去。”

“而不是你去办其他事情之后,别人拿到你的东西,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如何展开后续研究。”

“这样到最后,研发完成,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也就确定了,工厂可以立刻投入生产。”

姜辰噼里啪啦一顿讲,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很仔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