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大国工匠 > 第469章 用人堆出准确来

四合院:大国工匠 第469章 用人堆出准确来

作者:夜雨揽轻风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7:21

第469章 用人堆出准确来

第469章 用人堆出准确来

天蒙蒙亮,勉强能够视物。

张翠张导姜辰:“小辰,可以开始了吗?”

姜辰道:“嗯,可以!你们能看得见就可以开始了。”

陈显农道:“稍微再等等,现在天还没亮,看不清楚,可能会导致稻穗脱落,影响产量。”

“这么久都等了,也不急在这一时,再等会再等会。”

姜辰暗自叹息一声:“那就再等等吧,等天大亮了再说。”

实际上,这是陈显农实在过于谨慎了。

稻穗结在稻谷上,还是比较紧实的。

就是脱粒的时候,都要费点劲,哪有那么容易脱落。

不过陈显农既然都这么说了,姜辰也不好多说什么。

这种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又何必浪费口舌和人争论。

你尊重他一点,他以后也会给与你尊重。

不过周新建可不在乎这个,他哈哈大笑道:“老陈,不是我说你,你这也太小心了一些吧。”

“谁家收个稻子,还要这么小心谨慎的。再说就算脱落了,不也还在田里吗,找人拾起来不就成了。”

陈显农哼了一声:“你懂什么,按照小姜的说法,这些稻子是直接可以作为种子使用的。”

“每一粒稻谷都很宝贵,万一掉地上,被人踩坏了,那都是巨大的损失。”

然后,陈显农开始给周新建普及鸡生蛋,蛋生鸡的理论。

周新建听得是目瞪口呆:“还可以这样算的?”

“按照你这么算,一粒稻谷就是全世界的口粮。”

陈显农仿佛没有听懂周新建话里的取笑之意:“理论上来说,在无穷久之后的将来,是可以实现的。”

理论上来说,这事还真有可能。

但,也只能存在于理论之上。

这时,一名身着制服的警卫上前:“姜院长,您好!”

姜辰道:“我认得你,上次去首长那里的时候,在首长那里见过伱。”

周新建道:“这位是首长的警卫队队长。”

队长笑着点点头:“姜院长记性真好!首长说了,如果这稻谷的产量超过每亩一千五百斤,他们就会将这个稻种命名为姜辰1号。”

“后续在这个稻种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更高产的稻种,分别叫做姜辰2号,姜辰3号.”

作为首长的警卫,他很注意自己的立场。

除了姜辰,很少和其他人沟通。

姜辰一愣:“这,用不着吧,就叫超级稻什么的就成。”

他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用他的名字来取名。

难道姜辰这两個字,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吗?

周新建哈哈一笑:“小姜啊,我觉得挺好。每一个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同志,都应该被铭记。”

“所以这件事情上,你就不用客气了。”

姜辰毕竟是工业体系的人,一个搞工业的,在农业体系青史留名,周新建当然高兴啦。

队长点点头:“是的,首长也是这个意思。”

陈显农的脸色有些复杂。

他知道首长这么做,其实还有敲打他们农业部的意思,这件事谁的功劳最大,上面早已知道,奉劝农业部的其他人员少在这上面动什么歪脑子。

陈显农倒不会有什么歪心思。

但刚刚周新建已经这么得意了,这要是再用姜辰的名字为这种稻子命名,那周新建不得蹬鼻子上脸,把农业部的尊严踩在脚下反复践踏。

姜辰沉默半晌:“也行吧,不过是个代号的问题,我太矫情,反而不合适。”

“我都听上面的意思。”

至于一亩产量能不能大到1500斤,不仅姜辰不担心,就是陈显农心里也很肯定。

毕竟试验田就在这里,他们农业部可是从一开始就关注到现在的。

一亩产量能有多少,从水稻的长势和饱满程度,就能大致判断。

又等了片刻,天终于大亮。

陈显农这才点点头:“可以了。”

姜辰点点头:“各位,可以开始收割了,开工吧。”

“好!”众人答应一声,乌压压的一群人,就冲进了试验田警戒区。

姜辰吓了一跳:“这”

关于收割的事情,姜辰管得很少。

因为水稻收割,本身就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不管张翠还是张华军,都能安排好这件事。

所以看着眼前这收割规模,姜辰有些傻眼。

就这么多人,不说这点试验田,就是再扩大十倍,也能一天收割完。

陈显农道:“咱们没有先进的机械,那就只有用人力填补科技的不足。”

“多点人,尽量追求数据的准确性,减少稻种的损耗。”

这老小子,这会也在贬低工业部门呢。

姜辰道:“这,是人数可以弥补的吗?”

陈显农淡淡一笑:“你看.”

姜辰看向试验田,再次被震撼了。

张翠和张华军,都手拿镰刀负责割水稻。

按照农村的惯例,一个人负责割5-7列。

一镰刀,割倒一整株水稻,然后放倒在田里。k

后面自然会有人收集到一起,然后用人力机械脱粒。

但今天,整个操作流程完全发生了变化。

他们一镰刀,割下一株水稻,后面立刻有人伸手小心的从他们手里接过这株水稻。

然后,小心的将水稻放在一张铺开的布匹上。

整个过程,都很小心,生怕有稻谷脱落。

同时,他们也会仔细的观察地面,如果有脱落的稻谷,哪怕是一粒,也会捡起来放在布匹上。

当布匹上的水稻有一定量的时候,就会有人将布匹裹起,小心的将水稻运送到脱粒的地方。

脱粒之后,又有人将脱下的稻谷,拿袋子装起来。

而这些袋子,上面都是有编号和袋子重量标签的。

脱粒完成的稻草,也有专人拿到一边,然后开始在其中仔细寻找。

将脱粒不彻底的稻谷捋下来,同时夹杂在稻草之间的稻谷,也一粒一粒的找出来,放进袋子里。

装满一袋,马上拿去称重。

然后减去袋子重量,得到精准的稻谷重量,然后计数。

参与劳动的,是军方人员。

而负责监督全程的,分别来自农业部、秘书处和公安部门。

整个过程,突出一个精细。

而这个精细,就是用人堆积出来的。

嗯,这一点确实有这个时代的特色。

不管是产能,还是规模,都喜欢用人力去堆。

但就结果来说,姜辰也不得不承认,这样得出的结果,确实很精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