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茫茫白昼漫游 > 第511章 后来

茫茫白昼漫游 第511章 后来

作者:眉师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2:03

第511章 后来

第511章 后来

“后来,你们就如愿以偿了?”盛春成问李老师。

李老师说对,那一个多月,我们几乎是不分白天黑夜,反正眼睛一睁开就是看书学习,学到实在学不动了,就去床上睡几个小时,醒来继续。

两个人嘴上没说,但心里都知道,我们这是破釜沉舟,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失败了在这地方,重新生活下去都会很艰难。猪卖了,鸡鸭卖了,菜地也荒了。我们必须离开这里,哪怕只有一个人考上,另外一个带着小孩,一起跟去流浪,也不会留在这个知青点了。

所幸的是,我们总算是没有白努力,我说我们是天选之人,在这上面,也体现了出来。我们两个,正好互补,我上学的时候,语文很好,她数理化很好,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互相教,教的同时,自己也是在复习巩固嘛。

“那个时候,因为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次嘛,试卷也简单,像我们省的语文试卷一百分,一篇作文就占了八十分。还有的省,语文试卷就是一篇作文,不像现在,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面面俱到。”

李老师和盛春成说:

“不过想想,其实那时出试卷的人,思路才是对的。你学语文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表达,一篇作文,你的所有综合能力都在里面了。现在的考试,最后考出来的结果,反倒出现了我的很多学生,考试的时候分数很高,但伱让他写一篇文章,写得狗屁不通。

“作文占这么大的比例,我肯定占优势。数理化,考试的内容,也没有出书本,不像现在,考的像是脑筋急转弯。政治我们基本没复习,徐老师说时间来不及,我们没有那么多背的时间。

“我们两个,商量之后决定,就脑子里原来那些东西,加上平时看报知道的那些东西,考试的时候,什么话漂亮就怎么写,反正能搭上一点边就可以。

“而且要尽量多写,不要怕啰嗦,政治本来就啰嗦,就大而无当,对吧?把一张试卷写满了,批卷的老师,看着模棱两可,他也不好意思一分不给。结果哈哈,政治还没给我们拉后腿。

“我忘了那届有没有考英语,就是考了,反正占的比例也不高,大概只按百分之三十计,英语很长时间,高考都是不按满分计的。我们英语都不好,但英语也没有拉我们后腿,也可能是当时的考生,大家半斤八两。

“考试的结果,不是像后来这样学校发通知,而是在县教育局门口张榜公布,录取学生的名字,都写在那一张张的红纸上。带着儿子去县城看结果的那天,坐在车上,别提我们心里有多紧张了,自己好像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跳,车上那么吵,都可以听到。

“我的名字,就在第三个,我们一眼就看到了,徐老师就哭了起来,人都快瘫软在地上,眼睛模糊,什么都看不到了。还是我在那红纸上,也找到了她的名字,告诉她,她还不相信,擦擦眼睛看,果然看见了,这一次,连我也哭了。

“我们一家三口,就站在那里又哭又笑的。我考上了杭大中文系,她考上了浙大数学系,那时两个学校,还没有合并,大学文理还分校,浙大没有中文系,杭大没有理科的系,不然,我们就读一个学校了。

“那一个被人遗忘的知青点,一下子出了两个大学生,哈哈,当时就轰动了,公社里为我们,专门摆了酒席欢送我们,我们带着儿子,还有那三只老母鸡,就回来杭城了。

“那个时候,我家里的人还没有一个回来的,我是第一个,连家都还没有。回到杭城,我们就只好先住在徐老师家里,等到学校开学,我们再去住校。

“她妈妈看到我们回来,当然很高兴,女儿带着女婿和外孙女回来,两个都是新考上的大学生,当时,整个皮市巷都轰动了,和我们在公社一样。

“考上了大学,我们就属于国家干部了,每个月在学校,吃住都不要钱,还有补贴发。我们把儿子放在他外婆家里,这点钱用来养他没有问题。户口也迁到了学校,都有户口之后,我们就去办了结婚证,儿子也不再是黑户,户口有地方落了。

“那个时候的大学生,生活上真的没有压力,组织会帮你解决。像我们班里,年纪最小的同学十七岁,最大的四十一岁,两代人,像我们这样有家有小孩的,有好几个,还有小孩就带着住在宿舍的,没关系,也能养活。

“我们需要的,就是努力学习,整个国家都急需人才,在等着我们这批大学生毕业。毕业的时候,每一个单位都抢着来要人,我本来是被分到上海市革委会办公厅,徐老师是去国家计委,不是现在抓贪官的那个纪律委员会,而是计划委员会,这个单位,现在已经没有了。

“我们两个不想分居两地,就都向学校要求留校任教。那个时候,大学老师很清苦,地位也不高,但凡有其他出路的,没有人愿意当大学老师,而学校里本身,又青黄不接,急需要年轻的老师。

“那时学校教我们的老师,都还是文革前的那批老师,后来被打倒,现在刚被解放,重回教师岗位,他们的年纪都已经大了。中青年教师,就是那些工农兵学员,这些人,在学校的时候,自己都没学到什么真正的知识,还怎么教学生?像我们这批,正是学校里急缺的。

“我们这批学生,当时留在学校的,后来都成了学校,甚至全国各个学科的带头人,中坚力量,就是这个原因。我们的老师,基本都是原来解放前留过洋的那批人,中间是个断层,恢复高考,我们等于是把这个断层给接续上了。

“我们自己提了申请后,马上获得了批准,我就留在了杭大当老师,她留在了浙大,后来两个学校合并,我们就变成了一个学校的老师。对我们来说,最欣慰的还是,一家人可以继续在一起,不用分开,其他的,就没那么重要了。”

盛春成听李老师讲着,他觉得自己好像和李老师一起,在一条船上,正顺着一条时间的长河,顺水流而下,河面上波光粼粼,河两岸,是盛春成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风景。

李老师叹了口气,他说:“颠簸的日子,一家人都在一起,不过,后来日子顺了,一家人还是分开了,儿子跑到了比我们更远的地方去了。好在,顺风顺水的平常日子,离别也不会那么让人牵肠挂肚。”

谢谢Reader_XL的打赏!谢谢无天力、风雪边天的月票!谢谢所有的推荐票和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