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61章 投融资的真正含义?

第61章 投融资的真正含义?

第61章 投融资的真正含义?

杨默又顺了一支烟点燃:“其实不管是投资还是融资,重点在那个【资】上,这没错……但实际上,这个【资】的重点,在于资源,而不是资金……没有资源变现能力的项目,专业的投资机关不会去碰……同样的,只能提供资金支持,但没有有效资源嫁接能力的投资方,聪明的被投资方也不会接受!”

“简单来说,二者是一种类似于门当户对,相互扶持的结合,而不是见钱眼开的一夜苟且!”

“回归到主任你之前给的那些企业名单,目前只有几家企业具有能快速变现的潜在资源……其中又以这家食品加工厂最为合适……只要操作得当,最多一个半月,这家食品加工厂账面上的周期增长曲线就会发生明显弯曲,届时也能提供相对令人满意的就业岗位!”

张文顺一惊,仔细品了品杨默话中的意思,又沉吟思索了一阵后,这才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这是看中了那边的冷库和通往沿海城市的那条关系线?”

与别的工业设施不同,在这个年代,冷库绝对算得上是比较稀罕的东东,往往要用外汇才能淘来一套欧美那边用剩下的——即便齐鲁这边从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大量进口国外生产线,并同步升级本地工业产业,但这种情况要到90年代中期以后才会有所改善。

有了冷库,不但产品的保质期能大大延长,配方设计和品控这块也无需被动地升级,从而避免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要开放这个冷库的租赁权,立马就能创收,而且创收潜力不小。

至于通往沿海城市的那条关系线,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放在这个年代去充作居间钓饵,还是能引来不少上钩者的——这年头人口流动性和信息流动性本来就严重不足,各地看不见的山头屏障更是不知道有多少,能在经济相对活跃的沿海城市多出一条线,估计谁都会感兴趣。

见到这货一下子找出其中的两个闪光点,杨默暗地里不由赞许地点了两下头——虽然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这货无法看到更多的东西,但仅凭眼下表现出来的洞察敏锐度,就已经超过许多人了。

再一次感叹这个年代的人都不简单之后,杨默却是摇了摇头:“我并不是这个意思……不管是那个中型冻库,还是那条所谓的关系线,到底具有多大直接价值且不去说它,单凭它们的体量不具有足够的主动权转化价值这一点,就不值得我们上心!”

不具备主动权转化价值?张文顺一愣,眉头微微皱起……这小子的胃口貌似很大啊,到时候可千万别给我玩脱了!

杨默似乎看出了这死胖子的想法,微微一笑:“实体投资这种事,向来讲究大胆设想,小心验证……想法再好,雄心再大,但连落到实处的第一步都走不好,那也只是让别人看笑话。”

说着,杨默将烟头掐灭:“还是那句话……投资等于投人……之所以把这家食品加工厂作为推荐目标,除了那位经理本身的那点关系之外,其实我更看重的是那个乡镇企业里面的人……准确的说,是那个村子里的某几个人……这些人,才是我们开辟新销售渠道,开始一步步构筑F2B2C模式的开关点!”

村子里面的某几个人?似乎心有所感,张文顺不太确定地看着他:“所以……你前两天申请的那笔资金……?”

杨默笑了,笑的很意味深长:“没错,我托人去做个人背调去了……不得不说,作为本地人,我们在这块有着天然的优势……有些真实的东西,钻探公司其他人可没那么容易拿得到!”

张文顺也笑了,笑的很欣慰,笑的仿佛舒了一口气。

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套简易茶具和一罐铁观音,死胖子提来暖水瓶,熟练地烫了一遍茶杯后,将去年的秋茶投入到盖碗中:“小子,给我大概说说,这事伱是计划怎么操作的?”

听到“大概说说”这几个字,死胖子那宛如弥勒佛般的肥脸在杨默眼中越发顺眼了起来。

随着一阵浓烈的兰花香扑面而来,杨默精神大振,捏着分过来的明黄茶汤一饮而尽:“众所周知,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低于500美元/年的时候,那么他们的消费需求就是以刚性需求为主……但实际上,即便是刚性需求,也是分层级的;”

“而很不幸,齐鲁这边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人均GDP目前仅有283美元/年……而且这还是城镇人口的GDP值,如果把农村人口的GDP值统计进去,只会更低……再加上这边以前固有的消费观念,这就导致这些人的刚性需求是【求存性刚性需求】;即一切以饿不死、冻不着为心理预期线……这也是那家食品加工厂之所以经营困难的原因,毕竟2分钱一个的馒头就能填饱肚子,我为毛要为了那点肉味去买你的东西??毕竟你又不是真的肉食!”

“但事实上,随着国内连续几年的通胀和经济流通性的逐渐加强,齐鲁这边固有的消费观念已经有逐渐解冻的迹象;只要我们预设好使用场景,并且打通销售渠道,那些产品并不愁卖不出去……事实上,说句难听点的话,在这个年代,许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啃馍馍就能啃的……”

“那么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以食品加工厂的现有产品为基础,以附近100公里的市场为基本盘,能够设定出来的、具有半强制性的使用场景是什么呢,那必然只有以下这几个……”

“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固有的、萎缩性的消费观念才是【求存性刚性需求】最大的壁障……只要有办法打破这层壁障,那事情就成了一半;那如何在不引起消费者过于反感的情况下去打破这层壁垒,并逐渐使其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事情呢,那大体应该如此操作……”

“只要控制好其中的力度,打好样板,并且设计出一套具有吸引力的分成合作模式,这些最终呈现为TOC形态的产品,就会如同病毒般一样,迅速地分裂、弥散,进而席卷各个城市……”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好预设,利用我们央企的身份和资源措配能力提前构筑商业壁垒……”

整整三个小时,张文顺如同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倾听杨默的大体构思,后面甚至拿来了本子做笔记,全然不觉得这么做有任何不妥……

………………

五个小时后。

讲到口干舌燥的杨默刚拖着晕沉沉的脑袋推开小院子的铁门,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从院子里传来。

看着某位脸上不出意外变成了花猫的土狗同学,以及挽着袖子跟这货一起磨麦子的穆大小姐,怀疑自己出现了幻觉的杨默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丫的,

这是……

什么情况!?

——————

PS:本书明天中午上架,手里没存稿,看能不能小爆发一波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