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536章 漏斗式引擎(1)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536章 漏斗式引擎(1)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536章 漏斗式引擎(1)

第536章 漏斗式引擎(1)

亚运会结束后,除了帝都和广州之外,德州大抵是吃到最多流量红利的城市了,因此即便市里面始终没有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打算,但德州却在事实上逐渐变成了一个准二线的旅游城市。

说它是准二线,是因为德州这边的自然景观着实有些拿不出手,基本上全靠大华商业示范区的商业综合体,以及整个城市越来越有个性的人文环境撑着,因此在亚运会结束后,这边的宜游时节,月均旅游人次始终在100~120万人次这个区间波动。

按理说,这個数字放在后世简直看都不能看。即便是放在当下,在国内的一众旅游城市里,排名也绝对在四五十名以后,别说准二线了,就连准三线都未必够得上。

可问题是,对如今德州情况有所了解的人,却绝对不会怀疑这是一个新兴的准二线旅游城市,甚至在业内人看来,说“准二线”都是在侮辱这座从去年开始便大放异彩的城市,即便不考虑以后的发展潜力,德州都应该把那个“准”字摘掉,并且将其视为中游稍稍偏上的二线旅游城市才对!

无它。

虽然德州每个月的到地旅游人次并不算多,但质量却高的可怕。

根据非官方统计,这每个月100~120万人次的旅游群体里,大约有15%是因为好奇而过来涨涨眼界的省内游客;

大约有55%是因为之前的宣传而过来一睹风采的省外游客;

0.5%是省外各单位派过来的研学考察团;5%是来自国外,尤其是日韩地区的普通游客和商务考察团;大约20%是来自省内外的商务群体;剩下的那4.5%,则是因为其它缘故过来旅游的各式人群。

这是个非常吓人的数据。

重点不在于其它,而是在那个“20%是来自省内外的商务群体”这一栏上。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DZ市每个月都要接待大约20~24万人次的商务人群!

在这个年代,“商务人群”意味着单位干部、业务员、小老板,绝对算得上是最有消费力,也是最最敢消费的群体之一。

20~24万人次,哪怕是按照最保守的计算方式,那也是三万以上的真实人数,别说德州只是一个刚刚升级,总人数不过数十万的地级市了,哪怕是人口数百万的一线大城市,那也是活生生地喂了一口丰腴无比的肥肉到嘴边!当然,德州不是东莞,没有那么多令人喜闻乐见的高档服务项目;碍于国情也不会如同澳门和当下的版纳一样有着那些一掷千金的场所。

所以,德州能吸引那么多商务人群前来,自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原因。

……………………

“你们齐鲁这边的可够快的啊,这还没到五月份呢,太阳就开始毒起来了。”

赵老从兜里摸出一方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然后笑呵呵地对着高庆峰说到。

距离上次跟杨默私下里接触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按理说情况了解清楚了后,两人便可以打道回府了……最起码赵老是如此。

只不过赵老明显被杨默的那套强村公司模式勾起了兴趣,很想仔细实地探究一番;而负责调查“城产基金公司大范围突击审计本地企业”一事的高庆峰又需要走一走程序,因此便借着这机会一起留了下来。

只不过很明显,杨默的那三个故事对于高庆峰的触动也很大,因此对于调查评估此次事件的积极性也并不大,除了每天花费一定时间去那些受害企业里实地走访调查之外,更多的时间,却竟然是跟赵老一起在市里面走走逛逛,然后交流一下心得了。

“赵老,这两年齐鲁这边的气候是一年比一年热,泉城那边都被叫做新四大火炉了,德州这边距离泉城不远,比别的地方热的更早些,也正常。”

高庆峰出于形象考虑,没有接过自己秘书递过来的扇子,也是从兜里摸出手帕擦了擦汗之后,笑呵呵地应答着,语气里却多了一丝担忧。

齐鲁素来以四季分明而闻名,所以任何气候上的反常,都值得引人警惕。

眼下才是四月中旬,气温就开始突破三十度了,那到了到了夏季后,老天爷定然会给你整些幺蛾子。

齐鲁是农业大省,希望不要出现大面子干旱才好啊!

高庆峰如此想到。

赵老见状,呵呵一笑,旋即随意指了指前方某处:“这才几个月,德州的变化挺大的啊,天这么热,小高,咱先去歇歇凉,照顾照顾人家摊老板的生意,然后跟人家唠唠嗑,你觉得怎么样?”

高庆峰顺着赵老指着的方向看去,却是一个看样子刚开没多久的冷饮棚,当下点了点头,欣然同意。

深入群众乃是调研和了解情况的传统方法,他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一行人分作几波,陆陆续续地走进冷饮棚,高庆峰这才发现这个看上去不怎么起眼的临时棚子跟自己印象中的不太一样。

首先是棚子本身。

印象中,像这种路边的棚子,要么是靠着居民房的屋檐斜搭下来的草竹结构,要么就是用几根杆子敲进土里支棱起来的布棚或者塑料棚。

而眼前的棚子虽然也是常见的防水布料,但里面的框架却是由一根根一看就知道是可以伸缩收拢的一体化钢架组成的。

“哟,老板,您这棚子挺特别的啊,从哪儿淘来的好东西?”

一身短袖的赵老如同一个常见的退休老头一样,笑呵呵地跟着老板打了声招呼。

跟绝大部分德州男人一样,年近五十的老板也是个三棍子打不出一声屁来的闷骚男,闻言只是有些别扭地挠了挠脑袋,吭哧了几声:“不是淘来的,是默默百炒的店长推荐买的,据说是齐河县安头乡那边的企业在大华公司的建议下生产出来的新式遮阳棚……贵是稍微贵了一点,但质量还是挺好的,拾掇起来也挺方便,一拉一踩,就能整捆拉走,不亏。”

高庆峰瞅了瞅宛如伞架结构的棚顶,轻轻点了点头。

城管并不是后世独有,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如今,不管是为了市容市貌,还是出于一些管理上的考虑,许多地段是不允许占道经营的……或者说是不允许你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把路边的地段变成你自己的固定地盘;这乍看上去是便利了百姓小商贩,实际上却是损害了更多人的利益。

所以,这种简单几下就能迅速拾掇好的遮阳棚,好处显而易见,应用场景也更广。

嗯……

小小一些改动,却是蕴含着无数商机啊,要是后续的改进和推广工作跟上来的话,光这个棚子,就是个极为不容小觑的大生意啊!

啧啧,要不说各地都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大华公司能到他们那边落户去呢,这脑子,当真是好使!

高庆峰如此想着,转而打量起棚子里面来,却发现了更多的不同。

既然棚子外面挂着“冷饮棚”的招牌,那这里自然是以冷饮售卖为主,但这家棚子里除了六个体型大上几号的保温桶之外,竟然没有当下常见的箱式冷饮机(就是**十年代在电影院门口常见的那种饮料机)

于是高庆峰顿时惊讶了起来:“老板,这怎么没有冷饮机?就靠着那几个保温桶,只怕是卖不到下午,里面的饮料都全温了吧?”

老板再度挠了挠脑袋:“那自然不能全靠保温桶,不过冷饮机那玩意,贵的要死不说,关键是……我这没电线啊,就算买了也用不了啊!”

说完,却是一拍胸脯:“不过你放心,咱德州人做生意,主打的就是一个童叟无欺,要是敢挂着冷饮棚的名字卖温噗噗的饮料给你们,用不着你们掀摊子,街道市场监督点的同志明天就会过来把我的摊子收了……几位,喝点什么,尽管点就是!”

街道市场监督点?听到这个似是而非,决然不可能在体制序列里的名称,高庆峰有些懵逼,然后怀着满肚子的疑问,在老板的推荐下,点了一杯据说可以消暑生津的翠衣凉茶,又帮赵老点了一杯宁心安神的菖蒲茶。

随着默华牌八宝茶行销全国,如今的德州,在商业一街的影响下,已然成为北方最大的药茶饮品生产地和消费地,因此但凡到了德州,伱不喝上一杯真材实料熬煮的药茶,就等于白来……故而如今的德州,走不了一百米就能看到一家药茶饮品店,诸如当下非常流行的洋可乐等饮料,反倒是没多少人主动问津。

高庆峰这边一点完,就见老板麻溜地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干净的啤酒杯一样的玩意,却是倒转过来,将底下的塞子直接拔下来。

这是干什么?高庆峰更懵了,他第一次见到底下有塞的啤酒杯,更加不明白这老板是在干什么。

却见老板侧身,在众目睽睽之下,掀开某个被毛巾掩住的设备一角,从里面掏出一个透明塑料水瓢似的模具,手上一按,模具盖弹开,然后对准啤酒杯底部一倒……

哗~一阵并不明显的摩擦声响起,啤酒杯的杯壁上也肉眼可见地起了一层冰雾。

高庆峰这才看清,那个啤酒杯竟然是有着夹层的,塑料模型里装着的是中空圆筒形状的冰块,而这个冰块的形状与尺寸,正好与啤酒杯内外壁之间的夹层刚刚吻合,这么一倒,然后把底部一封,等同于给啤酒杯装上了一个天然耐用的制冷装置。看着老板端起夹层装好冰块的啤酒杯走到保温桶面前倒药茶,高庆峰只觉得被震撼的不轻。

能够在省一级主持部分工作,基层的履历自然是少不了的,因此他当然知道这么一个乍眼看上去有些土不拉几,又有些取巧的制冷方法意味着什么。

就如同刚才老板所说,之所以没配置冷饮机,一方面是因为这玩意太贵,大部分小老板是舍不得买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下绝大部分的路边小贩,都是拉不来任何电源的……况且现在电价可不便宜,就算拉过来也舍不得用,毕竟冷饮机要时刻不停的开着,这一天下来,光电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简单一句话,商业配置的不齐全,以及运营成本过高,才是当下市民经济的最大拦路虎,不解决这个问题,除非是本地主管单位大力度扶持与补贴,否则想要全方位盘活以微型第三产业项目为主的市民经济,就是在做梦!

而如今出现在他眼前的那个夹层中空的啤酒杯和配套的灌冰模具,甚至是这个遮阳棚,无疑是以一种充满着华夏智慧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街边冷饮这一细分领域的经营成本,从而让这一细小赛道充分活跃起来成为了可能。

想想看,这么一个夹层里严丝合缝灌装着模具冰的杯子,里面放上饮料后,在炎炎夏日该是一种何等美妙的享受?

制冷机做出来的饮料或许在一开始是冰沁凉心的,但在北方的夏天,最多十分钟就会变成温噗噗的怪味糖水;但是有了那层夹冰后……

别说十分钟了,只要密封性好,两三个小时都跟刚从冰库里端出来似的,那滋味,别提多爽了!

这还只是饮料,啤酒呢?

要是啤酒也是这么个整法……

一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夹层杯子在配套后那巨大无比的应用场景,高庆峰顿时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身为齐鲁轻工部门的分管领导,没有谁能比他更清楚齐鲁甚至是全国一年一个台阶的啤酒消费量;也不会有多少人比他更明白饮料和啤酒配套用具每年那惊人的需求量,更没有人多少人能比他明白一旦这么个小玩意推广开来,能直接或间接地拉动多少上下游环节的产值,提供多少就业岗位。

不行,一定要问清楚,这东西是哪个厂家想出来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窍门,如果不存在什么太高的技术壁垒的话,等我回去后,一定要在会上提议各部门联合一起,将这玩意在最短时间里推广开来。

不!光在省内推广还不够,快一步吃肉,慢一步只能喝汤,哪怕是豁出这张老脸不要,我也得托关系把这玩意在外省,尤其是夜间经济活跃的南方推广开来!正当高庆峰在为自己无意间发现一样市场潜力巨大的小玩意而雀跃不已的时候。

“呼~呼~呼~”

随着几声匆促的喘息声,两道并不雄壮的身影出现在了已经快要坐满人的冷饮棚里。

“老、老板,我能再看看你这冰柜么?”

一个操着南方口音普通话的中年人气还没喘匀,便挤出一抹略显阿谀的笑容,递了一根万宝路过来。

老板摆了摆手:“街道市场监督点再三强调过了,我们这些卖冷饮的属于餐饮行业,客人里大部分都是妇女儿童,营业期间,能不抽烟的话最好不要抽。”

有些矜持而留恋地推回那支据说贵的要死的洋烟后,老板却是大方地走出了柜台,然后一挥手:“想看冰柜就看吧,记住别用手碰到那些模具里的冰就好,街道市场监督点的小同志说了,给客人的东西,哪怕不进嘴,也还是要注意卫生!”

饶是在德州待了几天,知道这边人的性格和行事风格跟南方截然不同,但中年人见到老板如此轻易地松口,还是让这位脑袋上打着摩丝的中年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用说不上来是什么意味的眼神看了老板一眼眼,中年人这才不动声色地从兜里把剩下的半包万宝路掏出了,仿佛遗忘似地放在了柜台一角。

然后招了招手,示意身旁那个一看就知道是技术人员的同伴跟上来,两人一起挤进柜台,研究起那台在当下很有些奇怪的冰柜起来。

两人的动作很快,不到五分钟就看结束了。

“我仔细看过了,这冰柜的构造其实跟电冰箱也没什么太大区别,更简单,生产成本也更低;”

“而且我刚才看了看冰柜上的铭牌,也透过格栅瞅了瞅里面,虽然看不完全,但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这台冰柜的压缩机和冷凝器都不是进口的,而且功率并不大……单从制冷效果来说,这冰柜的水平应该只有一般水平,而且也谈不上什么省电不省电的。”

似乎所有的技术人员都一个毛病,不太注意场合,大致查看了一下后,竟然把自己的看法当场说了出来,全然不顾人家老板就在旁边不远处。

中年人有些尴尬地看了看老板,发现他一副浑然并不在意的模样,这才转过头来,没好气地瞪了技术人员一眼:“说重点!”

技术人员一摊手:“重点就跟我昨天猜的一样,这台冰柜虽然结构简单,核心制冷器件并不优秀,但问题是……它壁柜的内部结构和壁柜表层的保温材料却有些特殊,我分辨不出来是什么材料,而且这磁性闭合贴的材料和设计也很有讲究,正是托这壁柜材料的福,这冰柜哪怕是断电放上一天,只要不是开合的频次太多,外加事先制冷温度足够低,里面的冰块应该都不会化掉。”

饶是中年人已然有所猜测,但听到技术人员的结论后,还是忍不住有些沮丧。

不管在什么年代,制冷设备的需求量从来就没低过,冰柜这玩意之所以能在第一时间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主要原因就是价格低廉,使用成本低。

但凡是做过生意的同学都知道,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它有必要的使用价值,一旦具有“双低”特性,那绝对是实打实的抢手货。

而在当下,这台冰柜横向对比下的最大价值点,就在于它的使用成本低……而且还是在能实现最基础的长时保温效果后,使用成本低廉。

不要小看“断电八小时后依然可以保证室内温度接近于0度”这一卖点,在当下这个电力奇缺的年代,这个卖点堪称核武器。

极度郁闷地叹了口气:“想做代理,资质过不了审;想要模仿,关键技术,摸不到窍门……这德州好东西是多,但光能看,却吃不到嘴里,这也太难受了吧!?”

老板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你前天说对这冰柜感兴趣,想要做代理,我不是已经把你推荐到46号店的李嬢那边了么?怎么?没过?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我跟李嬢挺熟的,要不要我帮你说一说?”

看着很有些热心的老板,中年人表情有些不自然,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谢谢老板了,不过还是不用了,那个……我们单位的资质有点问题,大华公司认为我们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企业,所以你找李嬢也没用。”

一旁静静听着的赵老和高庆峰立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与北方不同,南方那边对于集体经济的界定要宽松的多,因此许多在南方被认定是集体经济的企业,到了北方这边,却被认定为公皮私骨;结合杨默之前在故事里说过的强村公司模式来看,这种被认定为公皮私骨的乡镇企业,自然不可能给他们喂饭吃。

或许因为跟默默百炒46号店相隔不远的缘故,老板似乎这段时间对于这种事情司空见惯了,当下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嗨~我还以为什么事情呢,闹半天就这?”

中年人一听,顿时燃起了希望:“老板,听您这意思……莫不成你有什么法子帮我们通融通融?”

说完,这才想起自己光顾着问东问西了,却忘了照顾人家的生意,当下赶紧叫道:“老板,给我们俩每人一杯莲花茶……我也不求能拿到一级代理,二级就心满意足了,要是老板能帮着我们通融通融,事成之后,定有重谢!”

老板一边取出杯子帮他们装冰块,一边摆摆手:“什么重谢不重谢的,咱德州这边不兴这一套,真要是有意思,到时候收摊后拎一瓶老白干过来一起喝两口就成了。”

说着,老板打开了保温桶下方的那个龙头,见着棕褐色的液体逐渐将杯子盛满,这才继续说道:“究竟是能拿到这冰柜的一级代理还是二级代理,说到底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实力和大华公司那边的意见,这个我没法帮你;但是资质问题嘛……”

老板将腾起冰雾的莲花茶轻轻放在两人的面前,用一种浑不在意的语气说道:“虽然你们原本的单位可能是因为个人占股比例过多的缘故不符合大华公司的招商条件,但你们单位完全可以跟德州这边的本地乡镇企业重组出一个新单位出来,然后用新单位的资质去申报冰柜的代理啊!”

“只要你们找的本地乡镇企业是正儿八经的集体经济,重组出来的新单位里个人的股份占比低于10%,那都是符合大华公司的要求条件的,只要你们愿意在事后接受大华公司的监督,那么自然就有资格申报冰柜的代理业务……这两个月来,像你们这种的情况我见得多了,只要按照我说的法子去做,保准不会在第一关就涮下来!”

个人股份低于10%?

中年人一听,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两家单位重组以后个人的股份占比低于10%,可不是意味着自己所在的单位只能拿到10%的股份,这里面的区别大了去了!

发现事情有解,一块油光蹭亮的肥肉在向他招手,中年人顿时喜的抓耳挠腮,要不是现在就走不合适的话,他恨不得立马飞到默默百炒46号店那边,然后朝着那位小个子店长索要条件合适的本地乡镇集体企业的名单……接触过一次的他清楚,那边的各项资料齐全的很,找一家合适的单位重组合作,并不难。

高庆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沉吟了一下后,看向那位冷饮棚老板的眼神有些古怪了起来。

以他对德州这边人的性格了解,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位看上去略有些木讷的老板,应该是在帮大华公司;不,是在帮默默百炒……

拉业务?——————

PS:上一章进去了,估计要删掉很多内容,也不知道能不能出来,所以这一章是现改出来的,发的有点晚,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