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454章 亲仁邻善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454章 亲仁邻善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454章 亲仁邻善

第454章 亲仁邻善

自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在跌到历史最低点的1:160后,随着阿美莉卡开始降息,日元的汇率便迅速地反弹了起来,不但短短在几天之内重回1:156的心理底线,而且更是朝着1:148的水平发起了猛冲;日经指数也从20000点的低位,朝着21000点的方向使劲蹦跶了一下。

虽然看着势头还算不错,但所有人都知道,为时已晚了。

跌破心理底线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会严重摧毁投资者对于未来预期的信心,日元汇率的回升,完全是因为阿美莉卡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在这其中,岛国自己的救市政策,几乎就没起到什么作用。

换句话来说,就是日元之所以没有再跌下去,那是阿美莉卡这位亲爸爸现在把刀叉移到了你其它部位,眼下不想让你在汇率这块继续跌了而已,跟你自己的反抗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种如同小羊羔一般毫无反抗能力的感觉,实在是糟透了!

别说普通投资者,就连前两年感觉自己已经硬起来了的岛国财阀们,心里都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事实上,岛国投资者们的预感没错,自从日元汇率跌到历史最低谷之后,未来的几年里,升升降降,在无数别有用心的周期波动中,最于1995年终涨到了1:79的历史超高位,然后一路下跌,又被狠狠割了一大波韭菜。

当然,这看上去跟杨默没什么直接关系,他此行的重点并不在此;

这跟前天刚刚抵达岛国的王一诺看上去也没什么直接关系,毕竟此时的华夏根本没有资格进场。

……………………

横滨,中华街。

行走在这条跟后世的步行街没有太大区别,满眼望去全是华夏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岛国最大唐人街”里,杨默揶揄地看了看身旁仿佛又清瘦了许多的王一诺:“老王,小日子混的不错嘛……这亚运会刚一结束,就能跑到岛国这边来公费旅游……“啧啧,我啥时候才能混成伱这幅悠闲模样啊!”

看着这混球摇头晃脑的感慨架势,王一诺瞪了他一眼,要不是纪律要求,像他这种身在国外的干部必须要注意形象,他说不定就要啐杨默一脸地口水了。

嗯……

这么说吧,如果论及行政体系里,有哪个部门是名字听上去很威风,但排名却与名字的拉风程度严重不成正比的,那么其实从1939年就成立并保留下来的统/战/部绝对榜上有名。

没法子,这实际上是一个偏外联工作的部门,而好巧不巧的是,在华夏,含权量这一块,从来都是“内>外”。

而王一诺高升之后,进入的这是这个部门的三局,在里面的某个部门担任副职。

对这个部门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三局又叫“港、澳、台、海外工作局”,所以王一诺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负责联系、争取包括港澳台、以及其它地区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及代表人物,与其积极交流意见,并做好系列政策的落实工作。

好吧,这听上去是个挺风光,挺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十年代,香港澳门即将回归,而海外华侨对于祖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但有些东西吧,你不能太想当然,隐藏在历史角落里不为人知的故事太多;

所以,组织上着大半年以来交给某位王副局长的工作不能说不重要吧,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在唱配角,也用不着他真的出太大的力;

因此,一身还算不错的本事无处发挥的王一诺听到杨默调侃自己,自然是一肚子郁闷。

“小杨同志,论及悠闲,我这糟老头子哪里有你悠闲?”

王一诺扶了扶眼镜,表情一如既往地温文尔雅,嘴角却以一个极小的幅度,挂出文人专有的、带着一丢丢点恶意的揶揄:“我听说来岛国这几天,小雅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而你却悠哉哉地整天泡温泉?”

如果是一般人,铁定听不出这糟老头子言语中那带着小小恶意的回敬,但杨默却是秒懂。

穆大小姐在东京那边多线并进,一口气将高档中成药、中高端美妆品、部分生活用品以及特色食品敲进了岛国市场,甚至就连市场需求量最大、竞争也最激烈的露酒市场也撬开了个诺大的口子,其战果不可谓不丰硕。

可以说,只要这些自主品牌能按照现在的势头走下去,并且在18个月的新品生命周期里留存下来一半,那至少也是超过500亿日元/年的一个大市场,这成绩,可谓是亮瞎人眼。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些成绩都是穆大小姐一个人带着团队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在这方面能力最强的杨默,却始终没有出手……不但没有出手,还四处瞎晃悠,仿佛此行就是来岛国旅游似的。

所以,这一场功劳,杨默是怎么也分不到的了。

在王一诺印象中,杨默是一个极为功利的人,虽然说夫妻本是一体,但放着那么大一个蛋糕不吃上一口,这着实有些反常。

所以……

其实这个家伙跟自己一样,在外面固然是威风凌凌,但回到家以后,全都是以夫人为尊的耙耳朵?

想起穆大小姐那绝对算得上是十万里挑一的人才,以及这位小侄女骨子里那有些好强的底色,王一诺看向杨默的眼神,忍不住带上了一丝唏嘘和怜悯。

果然,英雄还是难过美人关啊!杨默被他那长辈般的“理解眼神”看的头皮发麻,嘴角抽动了一下,终究还是放弃了解释。

这是他和穆大小姐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小默契,不足为外人道矣,况且眼前的王一诺虽然一副温文尔雅的知识份子形象,但却绝对是十足的老狐狸一个,他不相信对方看不出来这里面的玄机,与其解释让他取笑一番,不如缄口不言,摆出一副你爱咋想咋想的架势。

见到杨默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王一诺微微愣了愣,旋即心下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

………………

五分钟后。

“喏,老王,万珍楼的猪肉包子,我吃过,味道还不错,跟国内的大差不差,算得上是这边为数不多没被改良的华夏食物了。”

杨默递了一个在北方人看来未免有些小了点,但对于南方人来说却已经可以称得上大的包子过去,然后毫不在意形象地把手上留着的那个包子咬了一嘴。

顿时,虽然不算多,但勉强还算丰腴的汁水把他的嘴巴弄的油花花的。

喂喂喂。虽然我跟穆思远的关系早就没有以前的那么亲近了,但毕竟小雅还要叫我一声叔叔,你现在好歹也跟小雅结婚了,当着我的面这样毫无顾忌地吃这猪肉包子,合适么?

王一诺一头黑线地看着这个宛如饿死鬼投胎的家伙:“喂,小杨同志,虽然我一直都知道华夏人来到岛国后一般都会吃不习惯,但这不是唐人街么,你至于这么夸张么?”

杨默闻言翻了个白眼:“老王,你以为这里叫做唐人街,就真的……”

话说到一半,忽然觉得有些话题当着如今的王一诺面前说有些不太合适,因此直接打住,轻描淡写地改口道:“这边的厨子都是南方沿海的居多,口味我吃不太惯。”

王一诺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起来。

他当然知道杨默本来想说的并不是这个。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唐人街,要想融入进当地社会,菜品的口味上都要进行一系列改良,因此横滨中华街这边的中餐店,除了包子、糖葫芦等少数吃食还基本保留着原有的味道之外,其余的早就变得连爹妈都不认识了。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你在其它国家,比如在欧美地区的唐人街,如果你认识熟人的话,其实倒还是比较容易吃上一顿正宗的中餐的……虽然因为调料的差异和缺失,吃下来未必有国内的那么好吃,但那味整体还是比较地道的。

然而岛国的情况却是大相径庭。

刨去百余年前跑到各个国家去的那第一批侨民不谈,最近这十几年里,到欧美和其余国家的华夏虽然大部分以精神欧皇居多,但同样也有不少是迫于生计或者单纯就是为了赚钱而过去的华人,因此这些人里有不少都会报团取暖,完整地保留着在国内的大部分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甚至全都是用中文交流,因此你在那边蹭一顿正宗中餐,其实并不难。

但岛国这边不一样,最近这十余年里,润过来的华人基本上全都是些原本的中产/精英阶层,润过来也很少有人是单纯为了生计的,而是因为“心生向往之”;因此,相对于其它地区的华人,岛国的第三代新移民们,则是会以一个非常主动的态度去拥抱当地社会,语言、服装、饮食、乃至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全部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转化;因此,想要在这里吃到一顿还算正宗的中餐,难比登天。

什么?你说横滨中华街不是有着百余年历史了么,那么之前的一二代华侨以及他们的后代,总归不是这样,总归还保留着华夏的传统饮食习惯了吧?很遗憾……并没有。

所以老练如王一诺,一听杨默转移话题,就知道他在顾虑什么了……这个话题虽然由饮食引出来,但如果稍微深入点地延展下去,立马就会触及一些当下非常不适合讨论的话题。

呵……

纵观华夏所有地区的侨民,岛国的华人大抵是在当地最没影响力,也最散成一片沙的群体了,别说跟东南亚的华侨相比了,就连北美地区的华侨,都甩他们十条街。

远远看着横滨中华街街口牌楼上悬着的“亲仁邻善”四个大字……

王一诺目光复杂了起来,竟然连吃一口手上包子的**都没有。

“小杨,如今旁边没有人,请如实告诉我……你为什么会把侨胞见面会的地址,选在这里?”

足足过了三秒,王一诺才把眼神从牌楼上收了回来,扭头温和地着看着杨默,语气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

杨默说他“公费旅游”,纯粹就是一句玩笑话;

事实上,他这次前往岛国,名义上是依照中日友好交流惯例,来横滨这边参加侨胞见面会,慰问慰问一下在华日侨,促进一下彼此的感情;但实际上,这次他过来,是杨默一早就向组织上要求的,而且申请中阐述的很明确,“希望”王一诺能带队指导配合他的海外工作。

像杨默这种随时随地都能折腾出一大堆风浪的家伙,谁也不会把他在申请里说的“指导工作”当真,但是对于这家伙指名道姓的要人,其余人除了羡慕王一诺的运气好之外,便也没有其余想法……杨默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在体系内也算是人尽皆知了,要是换一个人过来,只怕这货又要整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虽然王一诺很欣慰杨默这个家伙始终都没忘记当初彼此的约定,也很感激这个年轻人有了合适机会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帮衬自己,但一码归一码,有些事情他必须弄清楚……作为钻探公司的前任总经理,王一诺可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人。

杨默自然知道他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当下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老王,你放心啦,既然这次向组织上申请把你请出山来帮忙,自然不会只让你走个过场,也不会让你费力不讨好地尽做些无用的表面工作,然后被其他人耻笑。”

说到这,杨默从衣兜里取出一张纸,擦了擦油光蹭亮的嘴唇,表情很有些玩味:“在明里暗里地碰了一鼻子灰了之后,你们知道岛国这边的某些人没有太大的统/战价值,我也知道他们没有什么统/战价值;”

“但问题是……岛国这边的人没什么价值,但东南亚的那些爱国华侨却值得我们重视啊!”

“你要知道,想要在岛国这边扎根的,可不仅仅只有岛国华人……随着亚运会和中日文化祭的成功举行,如果有合适的契机和方式,像陈家、林家他们这些东南亚爱国华侨,是不介意再为祖国贡献点力量之余,在岛国这块已经逐渐失守的肥肉上,狠狠咬上一嘴的!”

说到这,杨默的笑容有些诡异:“当然,就如三角形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稳固的图形一样,既然要在岛国扎根,那自然也不可能拉下岛国本土的企业和这些在岛国生活的华人;”

“不管这些人是不是我们的统战重点,但态度嘛,总归是要拿出来的……而且客观的说,他们也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最起码在一开始,还是需要借用一下他们的壳子的。”

“当然,至于以后情况会怎么发展,那就要看他们表现了;但至少现在,面子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所以,知道为什么我会专门跑到横滨这里来了吧?”

目标是岛国?真正的重点是东南亚的那些爱国华侨家族?

王一诺对照了一下东京那边的情况,迅速地把整个轮廓勾画了个大概,眉头却忍不住深深皱了起来。

在整个西方世界都在做空日元和岛国股市时,虚态尽显的岛国的确是一块令人眼馋的肥肉,

但是华夏不是别的国家,其外交基调决定了他不可能在中日蜜月期里做出伤害两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再说了,此时的华夏也没有窗口和实力,从岛国身上割下来一块肥肉啊。

正当王一诺想要问清楚这个家伙的具体打算,并且提醒他一定要注意尺度时,却听见一阵哔哩哔哩的声音响起。

杨默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那块新买的大哥大,然后费劲地把这块砖头提到耳边嗯嗯啊啊了一阵。

挂掉电话后,杨默朝着王一诺耸了耸肩:“老王,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准备一下吧……人好像都到齐了!”

——————

PS:出来以后码字太不方便了,而且这两天体力透支太厉害,几乎处于碰床就想睡的状态,所以今天的字数实在是有点少,而且明天还不一定能更新,先提前说一声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