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440章 闪电三连鞭(2)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440章 闪电三连鞭(2)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440章 闪电三连鞭(2)

第440章 闪电三连鞭(2)

陈青云和周大美女主演的《大时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代经典,电视后半部分关于双方在香江股市中博弈的情节,也相对比较真实……虽然电视情节里更多的是以操盘手和小庄家的视角去描写这种博弈,但偶或穿插其中的部分内容和对话,却也从侧面反应了大庄家的一些举动。

所以,与后世的大A不同,在完全开放的金融证券市场里,但凡涉及到骗线、对敲、限制轨道线、跳空、回补等一系列操作,无一不是在万米高空上走钢丝的极限行为,一个不小心踏错一步,又或者其中一个节奏没有保持好,都有可能让你跌下万丈悬崖;泡沫越大,大盘指数越高、国际玩家越多的股市,这种情况越明显。

而很不幸,如今的岛国股市,每一条都对应上了。

众所周知,人工桑黄如今只是技术实验阶段,除了实验室里捣鼓出来的几十株幼苗之外,便再也没有实物可以参照了。

所以,这玩意在资本市场上,最多只能叫做“概念”,而以此发布的种种可以推动股价上涨的利好,也只能叫做“概念利好”……只不过桑黄属于妥妥的优质稀缺性天然资源,且如今全球防癌和抗癌方面的市场需求已经庞大到一个足以令所有人眼放绿光的规模,因此在强大的市场预期下,人工桑黄的对于股价的推动力,要远远超过绝大部分概念利好罢了。

不过但凡是对坐庄或者是资本运作有所了解的同学应该都清楚,概念利好这种东西,相较于“求多、求快”而言,其实更重要的却是“求稳”。

这东西毕竟没有大规模投放市场,甚至也没有足够样本数的实物做参考,一旦中间有什么不好的变数经小道消息传了出来,那么在猜疑和恐慌情绪下,你前面做的一系列努力,很有可能打水漂,甚至引起雪崩效应。

所以,这就是杨默会毫不给面子地对铃木次健放出话来,说对方最终还是会乖乖求自己的缘故!

道理很简单:1、如今包括仿野生栽培在内的一系列人工桑黄栽培技术,虽然是由莱阳农学院研发和提供的,但其事实上的商业专利权却被大华公司以种种协议掌控在自己手中,即便是如今国内普遍没有什么技术专利意识可言,但你想绕过大华公司,以商业途径获得这些技术,却无异于痴人说梦。

2、就算伱可以通过行政协调,又或者学术交流的方式,获得人工桑黄的培植技术,但那些最宝贵的实测参数,却是掌握在大华公司手里,你是决计带不走的。

干过科研或者农业的同学都知道,农业栽培虽然在许多人心目中就是个傻大粗的劳力活,仿佛谁都干似的;但实际上这玩意却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活,湿度少那么一点点,又或者幼苗期喷水晚上那么半小时,那结果都会是天差地远;

除此之外,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气候和实际情况,没有前期精心呵护下积累出来的实测数据做参考,给你技术你都未必能培植的出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句话在许多农业栽培领域可谓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看出来了么,某个地中海老头威胁杨默要把新扩建的桑黄培植基地落在外省,根本就是吓唬他的,在当下完全不具备可行性。

你要知道,这边连以**老杨树为栽培基质的仿野生杨树桑黄都还没有完全成功呢,那边转头就要在没有任何技术和数据做支撑的情况下,去搞以**桑树为基质的仿野生桑树桑黄栽培……现实么?

你要知道,桑树在华夏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树木,即便不考虑桑葚的水果经济价值,光养蚕缫丝需要大量用到桑叶这一点,以当下华夏的实际情况,你就绝对不可能营造出一个没有剧烈人为干扰的培植环境。

前面说了,对于三共株式会社而言,不管是“仿野生桑黄培植”,还是“十万亩仿野生桑黄培植基地”,在当下是作为一个利好概念而去经营打造的,因此一旦这些新扩的桑黄培植基地一旦在桑树桑黄的培植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岔子,甚至就连菌丝萌动率稍微不达标,那反馈到股市,对于三共株式会社来说,立马就是一场灾难。

别忘了,自打股市诞生以来,从来不缺做空机构,许多人可是全神贯注地拿着放大镜关注着这事呢。

………………

当然,身为战略合作伙伴,今天另有图谋的杨默自然是不能直接把话说这么明的,于是在铃木次健小心翼翼的试探下,他丢出了一个双方都心知肚明,但明显被某个岛国人轻估了的杀手锏。

“是不是太小看了贵公司的实力?”

“哎呀呀,铃木专务,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江苏、安徽不是经济比咱齐鲁发达的多不是么,那边的人脑子也灵活,全然不像我们齐鲁这边的人一样一根筋。”

“这人呐,脑子灵活,是好事,但有些时候也未必全然是好事……万一到时候那些村民太灵活、太有主见,不怎么按照规定和章程办事,那也挺让人头疼的不是?”

杨默眨巴眨巴眼睛,一脸的无辜:“而且那边的宗族观念可比我们齐鲁强的多,这万一到时候好心办了错事,那也挺难收尾的不是?”

铃木次健自然听的懂杨默在暗示着什么,当然忍不住眼角跳了跳,背后却是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没错,杨默话里话外都是在提醒他,自己忘记了大华公司一个在当下的岛国或许习以为常,但在华夏却是独一无二的优势……对于农村基层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此时的江苏和安徽,许多情况跟后世的江苏和安徽截然是两码事;

准确的说,不仅仅是江苏和安徽,而是如今华夏绝大部分的地区,跟后世的情况都有着巨大的出入,因此,像大华公司这种举手一挥,数百个村子都愿意心甘情愿跟随的情况,实在是罕见至极。

这固然跟齐鲁这边宗族观念略弱于南方有关,但却也跟大华公司,准确的说是钻探公司那难以复制的过往经历有关。

津门某法国葡萄酒企业无奈收购附近农户大量不达标的酿酒葡萄的事情还没过去几年,华夏农户“随心所欲”的做派给诸多外国投资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如果真的把新扩的桑黄培植基地落户外省,到时候再发生几起“农户无视地方劝谏,凭经验自由发挥”的事情,消息传回岛国,那三共株式会社就真的坐蜡了。

别以为这不可能,在华夏各地溜达了大半年的他对于华夏的一些情况也算有所了解……对于那些以养蚕缫丝为主业的地区,你想培植桑树桑黄,却不让他们去树上摘桑叶,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想到这,铃木次健深深地看了杨默一眼。

作为合作伙伴,他很清楚,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大华公司为了保证那些杨树桑黄的菌丝萌动和幼苗生长不受影响,不但组织各村成立了护林队,更是陆陆续续地对一百多起对桑黄生长产生了干扰的行为做出了严厉处罚,甚至有两个村子还因此被下调了综合评分;

而即便是这样了,那些受罚的个人和村子竟然也没闹出什么幺蛾子……大华公司对于农村基层的群众影响力和掌控力可见一斑。

公正的来说,虽然杨默这个人非常不好打交道,也很难在他身上占到便宜,但一旦合作了,大华公司在履约这一块,却绝对是华夏独一档的存在……甚至比绝大部分整天嘴里嚷嚷着“契约精神”的欧美企业还要让人来的放心。

所以……

想到这里,以“求稳”为第一要务的铃木次建假巴意思地沉思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杨桑,你说得对,既然我们三共株式会社与贵公司先前已经有了那么愉快的合作经历,彼此又是战略合作伙伴,那么于情于理,那十万亩新增的桑黄培育地基,还是应该与贵公司携手合作才对。”

说到这,铃木次健脸上露出纠结之色,咬了咬牙后,以一种大无畏的神态说道:“杨桑,你放心,董事会那边……我去尽力说服!”

杨默看着这只老狐狸卖力的表演,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大哥,有些事情咱们都是心知肚明好不好,明明是你们三共株式会社有求于我,结果眼下却表现出一副为了两家单位的友谊长存,你不惜孤身与整个董事会作对的架势……

合着我还得感谢你啰?虚伪无耻到了这种地步,除了你们这些岛国人,估计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想到这,杨默似笑非笑地看了这个地中海老头一眼,却是摆了摆手:“铃木专务,我想你误会了……我觉得你还是顺着贵公司董事会的意思比较好……不管是江苏还是安徽,都是具备优良桑黄培植条件的地区,只要做好基层沟通工作,那十万亩桑黄培植基地,建起来应该不难。”

额……

铃木次健顿时呆住了。

你妹!

要是“基层沟通工作”那么好搞定,我为毛非要死赖着你不放啊!

你不是在说废话么!

想到这,铃木次健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坚决的神态:“杨桑,你不用为我考虑,杨桑你是我非常看好和尊敬的青年俊彦,之前与贵公司的合作也给我留下了极为良好和深刻的印象,作为三共株式会社的专务董事,我在工作上有我的理念和坚持,不管董事会……”

话还没说完,就被杨默打断:“铃木专务,我想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大华公司暂时没有介入这个桑黄培植基地扩建计划的想法。”

铃木次健差点一屁股就要蹦起来。

没有合作扩建的想法!?

尼玛,这不是要人老命么?后续没有足够份量的利好消息,三共药业的股价还怎么维持和推高?还怎么去找冤大头接盘,然后把股市里面的资金给抽出来逐步脱身?

还怎么去实行董事会不久前刚刚确立下来的海外资产战略?

深深吸了一口气,铃木次建的表情带着一种朋友般的关切和不理解:“杨桑,这是为什么?之前那一万多亩桑黄培植基地项目合作的很愉快啊,贵公司也通过这些桑黄的产权金融交易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金……眼下我方董事会对于这个十万亩桑黄培植基地扩充计划非常看重,加上配套项目在内,其预算绝对不会低于300亿,不够的话还可以追加,这么宝贵的一个机会,杨桑你为什么就忽然放弃了?”

铃木次健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当初仅仅只是一万多亩的桑黄培植基地,你就可以通过产权金融交易的形式获得超过超过50亿日元的低息贷款外加后续数量庞大到令人眼红的产权分红了,眼下要将基地的规模扩大近十倍不说,还有着数量众多的配套项目投资,且预算暂不封顶,你杨某人能从中得到的好处就更多了,这么大一块肥肉,你这条饿狼怎么就忽然无动于衷了起来?

杨默闻言,脸上却全是遗憾表情,很是纠结了一番后,这才无奈地说道:“铃木专务,我们齐鲁人最重情谊,既然你把我当朋友,那么有些话我也不瞒你了。”

说到这,杨默一改之前的倨傲,神色变得诚恳起来:“实不相瞒,十万亩新基地,至少300亿日元的配套投资,这么大一个项目你要说我不动心,那绝对是骗人的。”

“可是铃木专务,大家都是做企业的,你应该懂得,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战略步骤,如果与整个企业的战略步调发生了冲突,哪怕账面上的那些短期收益再诱人,也只能忍痛放弃。”

说着,杨默很有些沮丧地摊了摊手:“实不相瞒,大华公司如今账面上已经没有足够的预算了,更要命的是,如今我们的人手调配也异常紧张……铃木专务你应该清楚,在华夏的地头上搞这么大规模的项目,股份配置是有红线要求的,也就是说,哪怕在资产评估方面再向我方倾斜,但大华公司至少也要再投入100亿日元,约合7200万美元,3.40亿软妹币进去(按当时官方汇率1:4.78计)……我们哪来的那么多钱啊!”

铃木次健闻言,却是大大地送了口气:“杨桑,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这事简单……我向董事会汇报一下,我们三共株式会社只需要操作一下,在相关流转体系内加速一下桑黄的产权价值流通,签订几份预售订单,便可以通过产权分红的形式,把贵公司入股的资金缺口回流给你们。”

“杨桑你放心,这些资金绝对是合法合规的,国际程序上也不会存在任何为题,到时候,你不但可以拿这些钱入股培植基地扩充项目,多余的钱还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至于股权分配嘛,我们按照惯例,在做出框架来后,继续引进Vesting条款就行!”

如今的岛国可谓是富得流油,像三共株式会社这种触觉灵敏的企业更是巴不得趁着日元汇率剧烈波动的档口,把所有的资金名正言顺地转移到海外呢,因此区区几亿软妹币,实在不足挂齿……他甚至还巴不得杨默张口就给他来个三亿呢!

杨默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铃木专务,我想你误会了,虽然大华公司账上有些缺钱,但真要是挤一挤的话,区区三亿.资金还是可以挤出来的;”

“可问题是,公司的战略定调放在那,即便是贵公司通过提前分配产权分红的形式把预期回报回流回来,那也是没用的……准确的说,是不管你回流多少,那些钱都是要投到别处的,到头来,还是没办法入股贵公司的那个扩充项目。”铃木次健闻言,眉头顿时紧锁了起来:“不管回流多收都要投到别处?……杨桑,冒昧问一下,贵公司到底是什么项目,才需要用到那么多的资金?”

虽然三亿多亿软妹币放在当下的华夏,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款,但他不是对大华公司一无所知的人,自然知道这家隶属于石油系统的央企单位,乃是一等一的大财主。

据他所知,只要杨默愿意,通过各种资产质押和同行拆借的方法,大华公司至少可以以一个较低的利率融资到不低于10个亿的资金出来,而且账期绝对不会短于一年……华夏如今极度不成熟的金融体系和监管规则,反倒是给了大华公司一个国外同行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便利。

因此他很难想象,到底是什么样的战略项目,才能让大华公司这种在本国底子厚到没边的公司产生如此大的资金缺口。

杨默闻言,却是重重叹了口气,一副欲言又止的架势:“铃木专务,除了贵公司之外,我们单位在医药行业还有一家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个你是应该知道的吧?”

铃木次健皱起了眉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淡淡的不屑:“杨桑,你是说……津村株式会社?”

津村株式会社虽然也是岛国很有些名头的药企,但当下的排名比不过三共株式会社不说,甚至在当下的岛国,许多人并不将其看做是医药界的正统一员……没法子,津村株式会社的主营业务是汉方制剂及沐浴添加剂,而且当下主营的汉方制剂大多是诸如四物汤之类的玩意,因此在三共株式会社这种企业看来,这家“不务正业”的药企,与其叫做药企,倒不如说是美容保健品公司,自然是有些瞧不上的。

杨默却仿佛没有察觉到对方眼底的那丝轻蔑,只是笑了笑:“没错,就是津村株式会社。”

铃木次健语气中有种说不出来的古怪:“杨桑,恕我直言,津村株式会社固然早在我们三共株式会社之前就与贵单位有过一系列合作了,但实话实说,我实在想不出来他们有什么值得贵单位重视的,更想不出来,贵单位能跟他们合作什么战略型的重大项目。”

杨默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铃木专务,我想你可能对于华夏的国情依然不是很了解,对于我们这些央企的工作可能也不是很了解。”

面对着铃木次健疑惑的表情,杨默拿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这么说吧,像大华公司这种性质的央企,存在的第一要务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服务广大群众,帮助更多的百姓改善生活,然后一步步地从解决温饱,再到致富小康。”

轻轻地盖上了盖子后,杨默有些自嘲地笑了笑:“我知道这话说出来,许多人是不信的,但事实的确如此……不管是大华公司还是默默百投,其自身的定位从来都是偏投资和资产管理的综合性协调平台。”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我们真的只是为了赚钱的话,我们当初就不会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引进和推广817肉鸡项目,也不会费力巴拉地把商业示范区打造出来后,却又将一系列衍生项目开放给那些外来投资者;更不会把那些宛如聚宝盆般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放出来,与贵公司合作一系列GAP种植和GMP生产项目!”

说到这,杨默一脸傲然地抿了抿嘴:“铃木专务,你应该知道,说句不客气的话,在下对于国内外市场的洞察力比绝大部分人都要来的敏锐,政策索要能力和社会融资能力也比绝大部分人以为的要强的多;”

“如果我们只是想要赚钱的话,这些项目根本轮不到外人插手……而且相信我,比这更轻松、更赚钱的项目,我随随便便就能搞来一大堆!”

这番听上去很有些狂妄的话,如果是由别人说出来,那大抵只会迎来一阵无声的嗤笑;

但这话是由杨默说出来的,却没有任何人敢反驳。

纵观杨默过往的经历和做派,他的确是这样做的。

所以铃木次健眼神复杂地盯着杨默看了好一会儿,这才用一种近乎近乎叹息的语气说道:“我信!”

不过他还是很快地将话题拉回到了主线:“可是,这跟我们刚才说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呢?”

看着他,杨默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有关系,而且有着直接的关系。”

似乎是对铃木次健的失望导致了杨默态度的变化,只见他再度有些轻慢地摸出一根烟来点燃:“铃木专务,我知道对于你们这些正统的药企来说,有些看不上略显不务正业的津村株式会社。”

“但就我们大华公司而言,虽然津村株式会社当下在制药和研发的技术上远远无法与三共株式会社相比,但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却一点也不比你们来的低……不,应该说,在现阶段,其实还要比贵公司更重要些!”

铃木次健此时也反应过来了:“是因为他们可以大量消化贵公司的原料药和部分品牌中成药?”

杨默这边除了那些跟三共株式会社合作的GAP种植基地之外,还有着大量的自有GAP种植基地,以及以鲁十味为主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

不管是大华公司主投还是默默百投主投,这个扩充过程一直没有停歇过,截止目前为止,这些种植基地已经超过了14万亩,涉及的种植户和相关产业链上的从业者也早就超过了30万之巨。

这么大的产能,又直接关系到那些种植户的收益,自然是要寻求消化渠道的,因此除了商业示范区的那个中草药交易中心、那些参股药茶企业的采购之外,诸如三共株式会社、津村株式会社这些合作单位的定向采购,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的渠道。

与主要精力放在西药研发和生产的三共株式会社不同,津村株式会社虽然当下在岛国的医药界地位并不算高,却有一个好处……正是因为他们当下生产的主要是以保健和美容为主的汉方药,以及草本萃取为主的沐浴添加剂,因此对于这些中药材的消耗量,甚至比三共株式会社要大上一截。

所以既然杨默刚才强调了大华公司的主要职责是服务群众,帮助更多的农村基层民众脱贫,那么至少在现阶段,津村株式会社要比三共株式会社来的更重要也就显而易见了。

想到这里,铃木次健辩解道:“杨桑,我知道津村株式会社在药妆渠道这一块的确比我们来的有优势,也知道更在乎销量,并不如何在乎其它因素的他们,对于你们自主品牌的帮助要比我们来的明显;”

“但是,杨桑,请相信我,只要我们双方再度在桑黄培植基地扩充项目上再度合作,届时我一定能说服董事会,开放更多的药局渠道和扶持力度给你们……药局渠道跟药妆渠道的区别,你是知道的,届时,这些药局渠道所能产生的价值和消化能力,又岂是区区几百家药妆渠道所能比拟的?”

很明显,由于当初的Vesting条款,三共株式会社那边为了更好、更顺地从股权池里捞股份,是刻意控制住了那些原料药和自主品牌中成药在本国市场的销售节奏的,因此虽然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在这方面上心,但每次也都是卡着激励指标低空略过。

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那十万亩人工桑黄的扩充计划对于如今的三共株式会社来说,异常的重要,因此为了能推动这个项目顺利落地,正在与时间赛跑的他们,是可以做出足够的让步的。

铃木次健很笃定,既然眼前这位年轻科长对于岛国的情况那么了解,那么他一定知道如今药局渠道跟药妆渠道之间那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天然鸿沟,也自然知道该如何取舍。

孰料杨默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铃木专务,我知道在贵国,药妆渠道的权威性和价值渗透力是远远无法跟药局渠道相比拟的;”

“按理说,如果贵公司愿意全方位共享药局渠道的话,无论如何我们也是应该优先考虑跟贵公司合作的。”

“只不过……铃木专务,你是不是忘了,如果津村株式会社能提供的助力仅仅只是在贵国的药妆渠道和宣传推广的话,能够被大华公司视作是当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推动的战略动作么?”

“况且,你是不是还忽略了一个点,津村株式会社在岛国的药妆渠道拢共也就几百家而已,就算是想要渠道深耕,又哪里需要我们把当下所有能筹集到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进去?”

铃木次健呆了呆,这才想起这个不同寻常的悖论点,当下一头雾水地看着杨默:“杨桑,那你的意思是……?”

杨默叹了口气:“铃木专务,看来贵公司的确是有些没把津村株式会放在眼里啊,连他们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尝试通过FDA认证,想要把产品打入阿美莉卡市场的事情都不清楚?”

铃木次健眼皮子跳了跳:“他们这两年想要通过FDA认证的事情我自然知道,可我更知道,这无疑是在做梦罢了,他们既提供不出来三期临床认证,在阿美莉卡又没有什么有份量的财团替他们说话,以当下阿美莉卡对于我国的抵触态度,他们短时间内想要进入阿美莉卡的市场,无疑是在做梦!”

“再说了,我实在想不通这件事情跟贵公司有什么关联,要知道……”

话还没说完,他忽然反应了过来,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杨默:“杨桑,你的意思是,你们……?”

杨默点了点头,然后轻描淡写地说道:“没错,大华公司如今正在一边加速完成诸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部分自主品牌的三期临床数据收集,一边帮着津村株式会社推动通过FDA的认证工作。”

“要知道,阿美莉卡可是全世界头号的药品/保健品消耗大国,而且其国内受众非常多元化,只要能顺利进入阿美莉卡市场,即便不考虑自主品牌中成药的销量,美日两国的药妆/保健市场加起来,其中药材/原料药的消耗量可比贵公司所能触达的那些药局渠道要大得多吧?”

借道搭桥!?利用中美民间企业破冰的契机迂回突进?一眼就瞧出其中猫腻的铃木次健顿时跳了起来:“怎么可能!?”

杨默轻轻笑了笑:“为什么不可能?”

铃木次健脸色微微涨红:“杨桑,对于当下的国际形势,尤其是美日之间的情况,我绝对比你了解,相信我……即便是中美之间的民间破冰大有突破,但如果没有一个足够份量的阿美莉卡财团作保的话,贵单位和津村株式会社的假道伐虢(guó)之计,在短期之内,是绝对走不通的!”

不得不说,铃木次健的这番判断极为精准。

事实上,津村株式会社虽然一直在试图进入阿美莉卡市场,但如果一切都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走,要直到1992年,才靠着“津村柴胡汤”刚刚完成的二期临床实验报告,勉强通过了FDA认证,然后源源不断地将各类中成药输入到阿美莉卡市场……但凡是对FDA认证机制有所了解,且对这个时间点有所了解的同学,都应该知道这里面的猫腻所在。

杨默闻言,却是哈哈一笑,毫不吝啬地给了这个地中海老头一个大拇指:“果然不愧是铃木专务,这眼光就是独到!”

“没错,这次日元汇率的剧烈波动足以说明许多问题,当下如果没有一个有份量的阿美莉卡财团介入的话,津村株式会社短期内想要通过FDA认证和注册无疑是不现实的一件事。”

说到这,杨默微微顿了顿:“既然铃木专务知道阿美莉卡那边的保人才是关键,所以……如果我们这边拿出来已经初步评估是可以应用到部分药品大规模商业生产的手性催化剂合成技术呢?”

悠悠地抖了抖烟灰,杨默嘴里劈出第三道闪电:“铃木专务,你也是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人,你说……有了这么一份礼物,阿美莉卡那边会不会有财团跳出来,心甘情愿地帮着疏通这中间的种种关节呢?”

轰!!!!

一道惊雷在铃木次健的脑袋里炸开。

手、手性催化剂!!!??

让EPC大规模稳定合成可以成为可能的手性催化剂??天~!!!

饶是铃木次健在大风大浪中摸爬滚打了半辈子,此刻也忍不住浑身哆嗦了起来。

“不~!杨桑!这个技术你不能共享出去!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请务必把手性催化剂的合成技术转让给我们三共株式会社!……不,哪怕只是独家海外授权给我们也行!”

即便杨默已经说明,这项技术仅仅只是“初步评估可以应用在部分药品大规模商业生产”而已,但熟知这货从来不打诳语的铃木次健仅仅在脑海里评估了一下手性催化剂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后,依然发出了近乎夜枭般地惊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