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431章 鸣(3)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431章 鸣(3)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431章 鸣(3)

第431章 鸣(3)

“首先,我必须强调一点,我虽然是风险管理部的负责人,但同时也是默默百投的副科长,同时还兼任着临邑地区进出口贸易促进协会的会长,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曾直接管理或协调过上百个进出口贸易项目,其中不乏诸如华默啤酒等大型自主出口品牌……所以,我自认为我对项目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同理,钻探公司的何科长作为默默百投的代理科长,由于默默百投会直接介入到投资项目的经营指导过程中去,因此,何科长对于项目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样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毫无遮掩地强化了一下自己和何永义的权威属性之后,穆丽雅的扫了一圈神情各异的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在对大华公司下属303家三产单位的情况进行过简单梳理之后,我和何科长一致认为……”

“以维持其最基本的经营生产周转为前提,很大一部分三产企业,大华公司实际需要向其单向转移支付的额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而这部分企业接受转移支付的虚高比例,普遍在30%左右,个别甚至能超过50%!”

“事实上,大约有21%~26%的三产企业,在没有大华公司托底的情况下,其本身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就足以维持企业的运转了……甚至还有所盈余。”

说到这,穆丽雅嘴角微微挑起一丝弧度:“也就是综合来看,大华公司上半年向下属三产单位转移支付的那7400万资金,至少有超过3000万是没必要的!”

“换而言之,这3000万注入到那些三产单位里后,是在层层分拨流转过程中被【损耗】掉了的……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家都应该是有了一定猜测才对!”

哗~!

众人忍不住面面相觑了起来。

虽然说下面那些三产单位在承接大华公司的转移支付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火耗乃是人所周知的事情,但从来没有人能想象到,综合损耗比竟然会高到这么一个程度……这TMD都超过40%了!但此时却几乎没有人会去怀疑这个推测数字的准确性。

如穆大小姐所说,她自己就主管着一揽子外贸项目,何永义不但是精通财务知识的前任财务科长,更是默默百投的代理科长,对于各种企业里面存在着的猫腻,简直再了解不过了……与这两位实战经验丰富的精英比起来,在坐绝大部分人都只是整天偏安在办公室里坐班的寓公,你哪来的底气去质疑人家?

综合损耗率超过40%啊!丫丫的,也不用多,只要把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0%以下,公司当下面临的这个死结,就解开了!大家都知道穆大小姐报出这个数字,其实就是在定内控工作调整的核心指标,因此纷纷屏气凝神了起来。

穆丽雅见状,轻轻笑了笑:“我刚才说过,在我看来,大华公司后续的内控工作调整,应当做到【职责分离,流程整改】这八个字。”

“而这八个字里,职责分离才是重点中的重点……毕竟大家都清楚,企业以人为本,如果不把【不相容职务分离】这一点彻底落实到位,我们做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力气!”

不相容职务分离?听到这个陌生的词汇,许多人开始面面相觑起来。

穆丽雅见状,只是轻轻笑了笑,解释道:“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不让你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十二年了,在这过去的十二年里,暴露了我们企业非常多的问题……其中由于意识的缺失,企业里管理混乱,权责不清晰,甚至一人身兼多职,各种既当选手又当裁判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不这种不相容岗位交叉重叠于一体的情况对于企业经营危害最大,也最容易产生问题。

说到这里,穆丽雅对着马斌略显歉意地笑了笑:“比如最常见的例子便是既当会计,又当出纳,这就叫不相容岗位交叉重叠……一手做账,一手管钱,那不出问题才怪。”

“就拿我们大华下属的那些三产企业来说,当下的许多三产单位,财务经理往往兼任出纳,付款只要财务经理审批,钱即可以付出,这时候财务经理就可以轻易把钱汇至指定账户……由于会计、出纳这两个不相容的岗位实际是交叉重叠于财务经理一人身上的,因此他要想舞弊的话,无需跟他人串通即可执行,行为隐蔽不说,只要控制好力度,使出蚂蚁搬家的手段,被我们察觉的风险还极低……当然,如果他与其他的管理层一起虚做业务,除非我们大规模审计,否则一样很难发现。”

本想着具体举一个例子,但察觉到财务部部长马斌那有些不自然的表情后,穆丽雅笑了笑,打消了这个念头:“当然,财务方面的不相容岗位交叉重叠,只是被大众最熟知的一个版块而已,但实际上企业里面职务不相容的板块还有许多。”

“比如有权决定或审批材料采购的人员同时兼任采购员职务……这叫授权批准职务不相容;”

“比如填写销货发票的人员兼任审核人员……这叫业务经办职务不相容;”

“比如仓储人员同时兼任采购工作……这叫财产保管职务不相容;”

“比如审计人员同时兼任会计工作……这叫稽核检查职务不相容;”

“诸如此类的还有不少,甚至有些不相容的职位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不过今天只是让大家大概了解一下什么叫不相容岗位,大体举几个最容易发生问题的领域,然后让大家意识到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必要性,也就够了。”

说到最后,穆大小姐人畜无害地笑了笑:“内控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内部各部门和人员的牵制来预防和减少一些不好事情的发生,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也同样是内部牵制……但既然是牵制,那自然要把控好力度,一些该硬的地方我们自然要硬,但一些不该硬的地方,我们却没必要那么硬。”

“毕竟,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太过僵硬,失去了弹性的话,那也就失去了活力嘛!”

众人闻言,纷纷松了口气,诸如刘波这些人,更是不动声色地擦了擦自己手心里的汗。

穆大小姐最后两句话说的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这次的内控工作调整,主要的波及范围还是以下面的三产单位为主,大华公司内部不会有太大的动作……简而言之,一切以帮着公司渡过眼下的难关为第一要务。

或许有人会好奇,刘波这些人紧张什么,手上竟然还出了汗,会不会太过夸张了?嗯……

这么说吧,如今的大华公司,不管是如日中天的杨默,还是那些能在杨默的强大压力下依旧守住自己那一亩三分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受益者——虽然他们在职务上很少会存在着不相容岗位交叉重叠的情况,但如果把他们的山头看做一个整体的话,那么不相容岗位交叉重叠的情况比比皆是。

干过内控工作的同学应该都清楚,如果论及内控规则的缜密和严格程度的话,公正的来说,后世的行政系统已经属于地狱级难度了,职权被分拆的同时还有那么多套班子相互监督,单纯想要靠着自己的职权搞出点什么动静来,简直难如登天……别说市一级以及以上单位了,就连县一级,在程序正义的限制下,你想要扑棱点幺蛾子,也绝对不是伱以为那么简单的事情(虽然这件事可能跟大家伙的认知有所相悖,但在体系里工作的同学应该最有发言权……请记好关键词:【职权范围】、【想要靠着自己】)。

而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内控环节,那就是“社会关系审查”。

简单来说,就是行政系统里面有一个数据库,只要你有权限登进去,但凡是系统里的人,你的三代直系亲属、七大姑八大姨、以及你跟谁是同学、跟谁曾经共事过、跟谁又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里面应有尽有,而且级别越高的资料越详细。

因此,在给你安排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和岗位时,一般会遵循“先疏先远”原则,也就是所谓的避嫌。

所以看出来了么,如果真的要执行高标准的内控原则的话,到了一定级别后,你跟你的那些亲朋好友们根本没有机会同在一家单位、同一个部门,更不可能以社会关系为串联,以一种群体协作的方式去实现不相容岗位交叉重叠,最终把持某方面的工作。

央企虽然不是行政系统,但实际上两者的原则和要求都差不多,因此即便如今的内控设计框架远没有后世来的详细,但冠以预防群体舞弊的名义,帮你的那些亲朋好友调整调整工作岗位,从而斩断这条权力线,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事实上,央企最重站位,当穆大小姐这种身后同时站着穆思远和杨默的实权任务拿着“保全国有资产”、“防止群体舞弊”这两顶大帽子一顿盖下来,没人敢跳出来反对。

至于为什么在这些人里,刘波显得最紧张,那是因为他本身就不相容岗位交叉重叠的代表。

你要知道,像大华公司这种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一般都由审计中心、审计委员会、监事会这三个机构构成……三者目标趋同,但各司其职,并无隶属关系。

但刘波不但是审计委员会的委员(此时还没有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同时还兼任着审计中心的审计长,这件事情已经明显违反了稽核检查职务不相容的原则……相比前一条,后面这一点才是真正要命的地方。

也就是如今大家伙在这一块的意识淡漠,也没人拿这说事,真要是有个稍具份量的人站出来公开挑刺的话,他就真的被动了……不但很被动,还很容易坏菜。

所以,当他听到穆丽雅强调“牵制”、“弹性”这两个词的时候,内心深处产生起一股死里逃生的庆幸感之余,也不免很识趣地当了一回捧哏。

“我同意,在配合风险管理部进行后续审计工作的时候,我就发现了那些三产单位存在着太多问题了;”

“穆部长的建议非常好,作为一个审计人员,我认为那些单位的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等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都必须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也必须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涉及到与本身业务相关的工作,刘波表现的很专业,提出来的方向也很有指向性。

但唯独一点,他只提了方向,却没有提怎么个改法。

这只老油条!穆大小姐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脸上的微笑不变:“实际上,指挥部这几年一直在强调经营规范化、管理规范化,并且已经尝试在部分企业里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不相容职务;”

“但很可惜的是,由于以往经验不足,这些职务设置的不规范、不完善……尤其实在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相关岗位方面,更是存在着诸多疏漏……有的企业会计岗位设置不当,业务交叉太多,会计人员兼职过多;有的企业不相容职务设置缺乏系统性,不能覆盖各类资产和各种业务事项,导致实际管理效应也层层弱化。”

隐晦的又拉了一层虎皮后,穆丽雅微微叹了口气:“其实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疏漏,也知道为什么之前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工作效果会那么不好;”

“这一方面,的确是因为我们的经验不足、视野广度不够造成的;”

“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项目企业管理层群体舞弊之下,刻意制造疏漏!”

目光有些清冷地环视了一下众人:“放在以往,这些单位还是由指挥部三产办直接管理的话,大可以慢慢改进,逐步解决问题;”

“但现在,这些单位已经是由大华公司管理,在大华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职工分流压力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再采取以往的那种抽丝剥茧的解决办法!”

说到这,穆丽雅微微顿了顿:“下面那些三产单位以往在写检讨和汇报的时候,不是老拿经验不足当借口当借口,老拿高水平专业人才不够当理由么?”

“好!”

“现在不用他们自己去折腾这些事情了,我们风险管理部会给他们出台一个完整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设置手册的……除此之外,咱们也学习钻探公司的默默百投,来一个小规模子公司业务纳入财务共享!”

“咱们也学默默百投,以大华公司财务部为基础,扩充一个共享会计中心出来……那些三产单位的原有会计全部给我召集过来,考核后交叉轮岗至不同单位的不同部门岗位里去,彻底斩断他们的业务关联线!”

“至于那些三产单位日常的基础财务工作,也很简单,每家单位由共享会计中心根据实际需要派驻一到两个会计过去驻地办公,然后一年一轮值,绝对不给他们任何腐蚀的机会!”

嘶~!

小规模子公司业务纳入财务共享?众人顿时脸色微微一变,这一套模式是默默百投在今年年初独创出来的模式,他们也略有耳闻。

这里的“小规模子公司”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理解的小公司,一般是指在中大型企业或者集团型企业内,营收规模较小或者公司人数较少的企业。

这些公司对应的财务业务特点具有财务业务量不大,资金结算量小,分支机构少或者没有,需要的财务人数少,财务岗位分工不是很清晰,财务业务非标专业差异大等一系列特征。

根据常规财务共享业务纳入的原则,默默百投要求纳入会计共享的子公司业务往往要符合如下特点:业务量大、需要人数多、岗位分工清晰、业务标准化程度高、公司规模大或者分支机构多,这也可以称为大规模子公司业务特点;相应的,常规的财务共享运营管理方法也是针对这个业务特点而来。

但问题是,大华公司麾下的那303家三产单位,至少有八成以上是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默默百投那一套财务共享要求特征的啊……要知道,这些三产单位相较于东营指挥部或者大华公司而言或许是小蚂蚱,但随随便便放出一个到社会上做横向对比,那至少也是中型企业或者中小企业规模啊。

你这是要……?看着脸上露出狂喜之色的马斌,众人满是疑惑,隐隐有些猜想,但念头刚刚冒起来又立马被否掉了。

如果扩充共享会计中心,那受益最大的,莫过于财务部了……毕竟就算不算共享会计中心的新招人数,光需要派驻到那些三产单位里现场办公的会计人数就超过300了,两边一加,立马就能变成大华公司人数第一大部门。

可问题是,从天然立场上来讲,财务部几乎跟所有的部门都是死对头,尤其是像风险管理部这种抢了他们部分饭碗的风控部门,更是天生八字不合。

而过去的半年间,财务部的马斌在项目立项和资金分配上,与穆丽雅和杨默这两人的不对付,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双方好几次甚至在会上直接吵了起来,陈怨不可谓不深。

所以按道理来讲,穆大小姐如果是打算趁着这次的内控工作调整会去串联一些资源的话,哪怕是串联审计中心或者监事会,都比串联财务部来的更靠谱……要知道,与大华公司所有的部门不同,马斌所在的财务部,可是独列一个山头,而且人家身后的那位大佬,当初更是第一个出手架空穆思远的人。

想到这里,一个监事代表压下了心中的疑惑,提出了反对意见:“成立和扩充共享会计中心没问题,但是派驻到三产单位的会计不能是财务部的人……默默百投的财务共享模式我了解过,他们的共享会计中心已经把那些小企业/项目所有重要的财务工作都包干完毕了,派驻下去的会计不需要用到财务部里的那些精英……这既会造成资源过度浪费,又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这位监事虽然说的比较隐晦,但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如果算上那些派驻会计的话,财务部的人员规模一下子就会扩张到最起码400人……如今的大华公司拢共也就七百多号人呢,你一个部门在扩充后,人员总占比达到公司的一半,这像样么?

而且财务部的帐本来就难审,这么大规模的扩招,必然会连带着赋予你更强的人事权,派驻那么多会计下去,又会从侧面给你加强事权,你这一扩招,人财事三权都大幅加强了,让公司其他机构怎么监管你?扫了一眼表情略带不自然的马斌,穆丽雅表情有些为难:“可是要想减少下面哪些三产单位的转移支付损耗的话,成立会计共享中心乃是最有效的办法,只要帐权掌握在公司手里面,下面人就算想要整幺蛾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那些三产单位在上缴帐权,又将会计全部考核轮岗之后,必然会面临着财会人员不足的问题,他们日常也需要处理一些最基础的财务工作,我们总归不能还是让他们原有的会计待在本单位吧?这不是百里行九十九么,万一到时候又从其它业务环节进行串联,那就前功尽弃了!”

那位监事闻言笑了笑:“穆主管,我想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那些三产单位的原会计必须要调集到大华公司来,然后进行考核轮岗……这没问题,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是内控工作调整非常重要的一环;”

“至于说由我们派驻会计人员过去现场办公,这也没问题,毕竟我们的本意是做好内控工作,不是让那些三产单位经营停摆……共享会计中心不可能负责这些企业的全部财务工作,而没有了会计去帮着处理那些日常的基础工作,那些三产单位的日常经营工作根本无法维系。”

“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那些驻派会计必须全部由财务部的工作人员担任了。”

穆大小姐脸上露出浓浓的震惊之色:“王监事,你的意思是……?”

那名监事笑了笑:“穆部长不是说那些派驻到现场办公的会计只是负责处理一下最基本的财务工作么?”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业务水平的要求就不会很高……指挥部那边虽然精于财会的人员依旧比较稀缺,但如果只是处理一下普通的日常工作和报表,人员却有的是。”

说到这里,那名监事沉吟了一下,然后环视了一下众人:“诸位,一般来说,像这种涉及到内控调整的工作,要么是由总经理主抓,要么是由党委主抓,所以……关于这些派驻的会计人员,我建议不如专门成立一个共享派工会计办公室,然后由党委办公室辖管,由审计中心和监事会共同监督,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位监事的逻辑一点也不复杂。

不管出于什么考量,大华公司这种单位里是不允许出现一个破坏平衡,甚至可能尾大不掉的部门的,所以考虑到大华公司的实际情况,既然小规模子公司业务纳入财务共享势在必行,那么就只能从人员规模上做出平衡了。

况且这些派驻办公的会计虽然不起眼,负责的也是看似不怎么有份量的日常基础会计工作,但这些人却能提供最全面、最真实的原始数据……在有必要的时候,审计中心就能通过这些原始数据去彻查财务部有没有违规操作的行为。

当然,这只是平衡方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这至少三百多个用工名额,谁见了也眼馋。

你要知道,虽然只是派驻会计,但从身份上来讲却是大华公司的正式工,如今的大华公司不但待遇好,名气也响亮,这三百多个正式工名额不管是拿去做人情,还是拉山头,都是许多人无法拒绝的诱惑……想想看当初钻探公司与三公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那几家企业的用工名额对于某些人的诱惑力就知道了,况且大华公司正式工的诱惑力要比合资企业职工的诱惑力要大得多?至于为什么会挂在董事会党委办公室的名下,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按理说,像这类由于内控工作调整而产生的新部门,由总经理直辖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但无奈丁翔这个总经理是个什么成色,大家伙都心知肚明。

偏偏像监事会、审计中心这些机构是不能下设与监管无关的相关部门的,而风险控制部、法律合规部、资产保全部和业务审核部等职能部门,在不具备独立经营核算权之前,是不可能在下面自设一个财务类的分管部门的……况且这些部门里有近半是杨默的人,就算拥有着独立经营核算权,公司也不可能把这种事关内控的部门交给他们去辖管。

数来数去,纵观如今的大华公司,竟然只有董事会办公室是可以下设此类部门的。

而且非常微妙的是,虽然办公室主任宋文轩如今跟杨默的关系非常不一般,但同样归属于董事会办公室的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科、党委组织科等科室,宋文轩却是没有资格直接辖管的。

因此虽然不是很合适,但党委办公室却成了“共享派工会计办公室”当下最适合的领导部门,而且党委办公室的陈主任有自己独立对接的领导不说,平日里与宋文轩并不亲近,算得上是非常不错的人选。

事关组织原则,与会的十一人在短暂的交流和沟通后,总算在马斌略有些失落的眼神中大致通过了这个初案,等到散会后跟那位陈主任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向指挥部那边汇报通过后,就可以上会进行正式讨论了。

扫了一眼眼中略带得色,以为自己的触须又多了几条的刘波、王监事等人,穆丽雅不置可否地抿了抿嘴,然后继续跟众人沟通起如何整改起财务流程来了。

其实在引入了财务共享模式后,针对下属三产单位的财务流程整改意义并不是特别大,但穆丽雅还是说的很认真。

比如说清晰财务付款流程,将付款流程拆解至出纳、会计、审批人,使其形成彼此制衡的同时,增加群体舞弊行为的难度和被暴露的风险,并且以“连坐”的人事惩罚制度杜绝出纳享有会计做账权限啦;比如说设计合理的审批流程,付款需要由出纳录入,由会计和财务经理二次审核,大额付款需要厂长审核后亲自签字才可以付款啦;

比如说确定了内审内控部门不定期抽查制度(风险管理部在此次会议中获得了内控工作的主导权),用以提高舞弊行为在短时内被第三方发现的风险,从而震慑某些人的侥幸心理啦。

总之,穆大小姐的流程整改主要思路就只有一点:尽可能地拉长财务和审批工作的经手环节……由于经手人越多,舞弊风险越大、个人收益却越小;使其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最终在高昂的沉没成本的阻隔下,逐渐从根上减少群体舞弊,尤其是财务群体舞弊发生的几率。

不得不说,这种源自何永义的思路设想,将人性的特点,揣摩到了极致……后世的经验也证明,这种刻意营造出来的损失厌恶制度,的确可以很好地减少群体舞弊几率。

当然,相关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只不过这却不是如今这个年代的人所能预知的了。

……………………

看着会议室里除了丁翔之外很有些皆大欢喜,窃以为各自占了许多便宜的众人,卓玛丽心里一阵恶寒。

扫了一眼脸上挂满了如同春风般和煦笑容的穆大小姐,卓玛丽却觉得手脚有些发冷。

乍看之下,这位穆家大小姐堪称是一心为公的典范,仅仅只是以成立两个新部门的代价,就换回了清查那些三产单位隐匿资金的可能性,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帮着大华公司渡过了即将面临的难关不说,还以制度设计的方式帮着公司减少了下属单位群体舞弊的可能性。

其用心之良苦,手段之高超,不可谓不令人惊叹。

但只有她这个帮着杨默一系做了无数股权树设计的人才知道,这位穆家大小姐今天的真正重点,根本不在人人敏感且头疼的不相容职务分离上。

而是在于……

那一系列比原本拉长了一倍还多的财务工作环节!

我滴个乖乖。

原来这位大小姐迂回辗转了一个月,甚至不惜闹出了那么大动静,结果打的是这主意啊!你的胃口,

未免也太大了吧!?

卓玛丽眼神复杂地看着眼前这个被杨默滋润了后,举手投足愈发变得有女人味了起来的大小姐,心里忍不住发出了一阵无声的哀叹。

现在的小家伙们……

手段都已经这么狠了么!?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身旁只是淡淡微笑着,眼底深处却自始至终看不到一丝沮丧的宋文轩。

她忽然有种预感……

有可能,自己前段时间那番看上去很有些用心良苦的劝谏,在这些家伙眼里,只不过是一个有些滑稽的小丑表演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