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416章第三类公平(1)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416章第三类公平(1)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416章第三类公平(1)

第416章 第三类公平(1)

等杨默按照通知赶到三八路那边的时候,却扑了个空。

某位特意留在原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对方已经动身前往滨湖大道那边去了,然后指了指他身后的皇冠……赵老有交代,为了不惊扰群众,大家伙最好不要坐这种引人注目的交通工具过去。

说完,一脸尴尬地瞅了瞅身旁一辆已经有些掉漆的二八大杠,意思不言而喻。

杨默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此时距离向辉通知自己,仅仅过了十七分钟。

虽然知道在“四不两直”的情况下,一些大佬为了确保眼见为实,各种随机突击安排确是到了近乎随心所欲的程度,而自己这种小蚂蚱也远没达到人家需要专门停下来等自己的份量。

但杨默还是有些不爽。

是你自己点名让我跑过来当“向导”的,而且还是在这种热到足以把人晒脱皮的鬼天气里,亏得自己一接到消息就满头大汗地在最短的时间里赶了过来,结果你一声不吭地就换了地方,然后让我跟一条被扔掉的狗一般,自己循着脚臭味乖乖地跑过去?而且还是蹬着二八大杠过去?

喂喂喂,就算身份差异巨大,但两边毕竟不是同一个系统的,这也太轻慢些了吧?作为一个上辈子受够了窝囊气的重生者,杨默很讨厌这种感觉。

所谓无欲则刚,既然他从来没想过横跳到行政系统里去发展,以后也没打算卑躬屈膝地依附于行政系统去开展后续的计划,自然也就必要太过在乎人家的看法。

扫了一眼表情尴尬的工作人员,以及对方那辆推过来也不是,不推过来也不是的二八大杠,杨默笑了笑,摆了摆手,然后嘱咐了司机两句,转身走到街边,朝着一辆刚刚驶过来的出租车招了招手,然后转了进去,然后一溜烟地消失在了对方的视线里。

透过后视镜看着那个工作人员目瞪口呆的表情,杨默撇撇嘴。

都不是愣头青菜鸟,谁不知道谁啊!谁TMD有那个西游心肠陪你玩这种形式主义游戏!

………………

十分钟后,出租车在距离滨湖大道某地的三十米距离外停了下来。

下了车的杨默从裤兜里摸出穆大小姐买给他手帕擦了擦额头和脖颈处的汗珠,然后很容易地就发现了不远处正坐在汽水亭里的叶涛和副班长,以及他们身边的那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老头。

瞅了瞅以30米为半径,散落在人群里的一位位看上去很正常,但实际上神情和各种小动作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群众”,看着其余的市民时不时朝身边投去的狐疑眼神,杨默嘴角忍不住翘了翘;呵……

“赵老,您好,我是大华公司的杨默。”

虽然杨默对于今天被叫来当向导的这件事其实已经逐渐变得不感冒起来,但这不妨碍他露出一个符合社会预期的恭敬笑容,热情地朝着老头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

不过他很有自知之明,用了最简单的话进行自我介绍之后,便闭上了嘴,甚至连手都没有主动伸出去……他就是一个小正科而已,哪里有这个资格去跟人家握手?

赵老有些诧异地抬手看了看手表,然后扭头瞥了瞥那辆正在掉头的出租车,只是轻轻笑了笑,对着杨默点了点头后,便又把目光集中在不远处那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上。

……………………

作为DZ市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湖滨大道此时虽然也是一副车水马龙的架势,但却远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淤堵的程度,一些非核心路段的小十字路口能够“腾”出来的空间,也能随随便便挤个一两百号人……而如果是在那些街道尾部地区,可以腾出来的空间就更大了。

所以,在90年代中期以前,这些小十字路口,时不时地就会被商家拿来做包括抽奖、路演在内的种种宣传活动。

只不过随着大华公司落地德州,这些小十字路口便逐渐有了另外一个用途……在杨默的坚持下,一些大华公司觉得需要与群众互动或者向大众公示的工作环节,也会在这里进行,并且当场宣读结果。

所以初来乍到的赵老对于不远处这堆密密麻麻的人群或许感到惊奇,但对于如今的德州市民而言,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但是说来也巧,今天在这边开展的环节虽然也是需要向大众公示,并且需要群众参与互动的,但内容却跟以往的大不一样……今天在这里举办的是DZ市轻工业品项目面向社会招标的初选环节。

嗯……

没错,这就是杨默当初坚持让叶涛丢出来的那些单子。

这些单子,会把最基础的类别、数量、规格、交付日期、交付价格等信息和要求贴在各大信息栏和默默百炒的店门口公示之后,不管伱是大华公司下面的三产单位,还是德州地区的其它中小型国营单位,甚至是乡镇企业或者民营企业,有这个信心和兴趣的话,统统可以登记报名,然后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海选、复选,最终参加招标会,然后在一个相对公开的环境下,当场揭示结果。

但凡是对这一块有所了解的,应该都知道提前把所有的竞标细则全部公示出来,并且只评比那些最基础但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意味着什么……这跟传统的招标会有非常大的不同,而杨默建议DZ市主管单位在这件事情上高这么一套创新式的操作,也有其自身的考量在里面。

“本轮七号竞标者,DZ市正宇塑料制品厂,送选产品……压模工艺450*580塑料脸盆、吹塑工艺25L带盖塑料饮用水桶。”

随着一名工作人员举起话筒大声宣告了一声,几个身穿着灰色制服的工人立马抱着一叠大号脸盆和几个大号的水桶,然后将这些样品递给周围那些举手示意的群众。

从穿着来看,那几个灰色制服的工人应该就是正宇塑料制品厂的职工无疑了,而那些举手要样品的人,固然有一部分是普通的市民,但更多的却是其它厂家的职工。

这其实并不奇怪。

在这种大热天,依然还愿意顶着热浪在这里围观初选活动的,除了少部分热心群众外,其实大部分都是同为对手的竞标者。

这也是主办单位的刻意为之,毕竟从专业度上来说,这些身为竞争者的同行要比普通市民要强得多不说,要想不让大家伙说闲话,你就得真刀实枪地把送选产品拿出来,让这些同行们过过手,然后把毛病全挑出来才行;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比烂”的规则方式……同行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会给你好话,总归是能给你挑出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正是因为如此,能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后续评选环节的产品,其实反而品质更有保障。

于是在挑出了一大堆诸如“毛边没修干净”、“材质过软”、“沿边过于割手”、“气味太大”等种种毛病之后,

这家原本隶属于大华公司三产单位的正宇塑料制品厂,最终因为现场质检后,查出原料杂质含量太多、邻苯二甲酸盐和戴奥辛含量超标而不得不灰头土脸地丧失了后续的评选资格。

十分钟后。

赵老饶有兴趣地看着一家来自禹城的乡镇企业靠着吹塑工艺的25L饮用水桶成功杀进复选环节,这才扭过来头看向叶涛。

“小叶,从坐下来到现在的这么一会儿功夫,大华公司下面的那些三产单位已经有4家单位铩羽而归了,我听说这段时间以来,在其它项目的招投标上,大华公司的那些三产单位也是失败的居多……大华公司毕竟自成立以来,对于你们德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这个东道主,就没想着给予他们一点适当的照顾?”

“我听说,今天的举办的这场招标初选,涉及到德州、兰陵乃至两市周边地区农村基层的生活耐用品业务,而且还是由那个在农村基层名声很好的夏留通销社承销……这需求量可着实不小,可不是一般的项目可以比拟。(感谢某位用户名是一串数字的书友,这项业务是这位书友的建议)”

看着老头子笑呵呵的表情,叶涛心里一紧,有些把不住对方到底是在考教自己的呢,还是在试探什么,当下只能苦笑一声:“赵老,实不相瞒,不是我舍不得,而是……杨总他非要这么坚持啊!”

能混成常务的,自然不可能是直肠子,既然自己把不准对方的意思,那么踢足球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反正杨默也不是行政系统的人,哪怕是说的不讨喜,有这层关系在,自己也大可以圆回来。

赵老略带笑意地看了叶涛一眼,旋即把目光移向了杨默。杨默先是暗骂了一声叶涛不讲义气,旋即摆出一个后辈常见的表情,朝着老头笑了笑:“赵老,温室里长不出大树,大华公司就算底子再厚,也架不住那么多三产单位无休止地伸手啊……如果不打破温室玻璃,狠下心来让他们自己去面对风雨的话,未来很有可能从一户哭变成户户哭。”

说到这,不想参合太多的杨默直接把叶涛卖了:“事实上,我这也是顺着叶常务的想法来……叶常务认为像德州这种老工业区的历史负担太重,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低速发展后,又赶上了这两年的经济寒冬期,大家伙的情绪就更消极了;所以,与其继续这么要死不活地靠着上面的转移支付苟延残喘,不如放手一博。”

说到这,杨默便闭上了嘴。

放手一博?博什么?而且这与我刚才问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老头被杨默这说一半留一半的话弄的浑身难受,见到杨默一副不敢多言的样子,想起对方毕竟只是一个央企的小干部,无奈之下,只能把目光重新移到了叶涛的身上。

被传球回来的叶涛用余光扫了扫身旁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死道友不死贫道架势的副班长,心里郁闷地快要吐血,无奈之下,只能苦笑一声:“赵老,杨总的意思是,这是打造我们德州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除了不能再无休止地心疼自家孩子,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之外……我们也必须把我们的态度真真实实地表露出来,然后给予百姓和其他企业信心和希望。”

说到这,叶涛小声补充了一句:“之所以把许多我们认为需要向大众公示的环节集中举办在滨湖大道这种繁华地段,就是处于这种考虑……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评估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好坏,并不是光听媒体说说就完事,得亲眼目睹一些事情才成,而在所有的因素里,大抵没有什么能比一个透明而公正的环境机制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了。”

老头子顿时恍然大悟。

合着这是一出千金市骨的把戏啊。

也难怪,如今国内的商业项目基本还是以TOB为主,外贸这一块虽然随着越来越多的破冰之旅开始逐渐形成了以民间团体为主的格局,但国内、尤其是北方的国内商业项目,目前却依然是以各地的主管单位和当地核心国企为主要枢纽点,其它的企业在业务上处于从属地位。

所以问题来了,在这种格局下,大部分没什么太强实力的企业是需要这些单位赏饭吃的;而华夏是个人情社会,这种赏饭吃的规则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人脉和关系,在当地是很难拿到业务的……连本地的企业都是如此,更何况外地的企业?

因此这便是当下的本国投资者大部分都会在自己家乡的那一亩三分地里打转转,轻易不会去别的地方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做过企业的同学都知道,家乡也并非都是善土,不是他们没有钱跑到外地去投资,也不是他们自己不想去跑到外地去投资,而是很多时候,没有这个信心罢了。

但DZ市如今玩的这一出,则是明晃晃地告诉大家,这里的规则不是“赏饭吃”,而是“抢饭吃”。

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的产品符合要求和标准,你大可以跑过来建厂(DZ市面向社会招标的这些项目对于其它方面没要求,唯独对于资质和注册地有要求,必须是在德州地区注册的企业才行),有本事,你大可以把这些项目全部都拿下。

没做过TOB/TOG业务的人,是很难想象这种事情对于那些有雄业的企业主和外地投资者的吸引力的……这些人缺的不是实力和资金,他们缺的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什么?你说做生意的一个个都是老奸巨猾,怎么可能你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况且在湖滨大道这边公示的环节也不过就是初选而已,最终中标的那些企业到底是谁,这其中有没有一些猫猫道道,谁TMD知道啊!拜托!

麻烦你搞清楚,大华公司是什么成色?他们如今在德州这边的地位和影响力还需要多说么?

就连大华公司下面的三产单位如果产品质量不达标或者不能在公示的初选环节脱颖而出进入下一轮的话也照样枪毙,你还觉得德州这边只是说说而已?

想想看,连大华公司这么一块金字招牌都不顶用,其它的本地单位得牛逼到了什么程度,才能无视规则,直接拿到标的?再说了,从初选到复选,乃至最后的招标会,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公众开放的,而且几乎每一个竞标者都需要面对一大堆同行的挑刺和找茬,要是这中间出现了什么不能服众的猫腻,以DZ市如今的媒体舆论环境,那不得捅破天了才怪……人家得有多傻才会在无数外地媒体的环伺下干出这种无脑之举啊!明白了其中道理的赵老深深地看了叶涛一眼。

小伙子不错,大华公司这根马骨找的好,要是拿其它单位来祭天,或许还有种种存疑,但拿大华公司的下属单位来当祭品,却足以封住绝大部分人的嘴巴。

当下笑了笑:“小叶,这次你们DZ市面向社会放出来的竞标项目有多少,是个什么程度?”

叶涛闻言,却是冷汗都下来了,连旁边的副班长都不敢瞅一眼,乖乖地回答道:“赵老,实不相瞒,本季度计划面向社会招标的项目一共176个,其中外贸轻工业订单141个,本市轻工业订单35个,涉及合同金额共计1747.5万元……约占本季度所有轻工业品订单金额的18.4%,由于资质问题,本季度的重工业品订单并未向社会开放。”

叶涛的这番答案里所隐藏的东西,但凡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听的出来。

赵老闻言,脸上也没有什么惊讶的表情,只是轻轻地嗯了一声:“18.4%……接近五分之一。”

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后,老头侧头看向杨默:“小杨,你怎么看?”

杨默眼角跳了跳,心说人家副班长就站在那呢,你不问他,却来问我是几个意思?瞅了一眼额头连汗都冒了出来的叶涛,杨默笑了笑,然后习惯性地耸了耸肩:“我觉得叶常务还是有些太放不开手脚了,自从面向社会公示以来,这一系列的招标活动社会反响非常好,对于德州地区招商引资的意义也非常积极……其实我觉得如果能把这个比例提升到40%左右,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打铁就要趁热嘛。”

不过杨默也不是那种管杀不管埋的主,余光瞟见叶涛那幽怨的眼神后,这货很自然地打了个圆场:“不过这也不能怪叶常务,毕竟这事关系到数万职工的生活生计,一下子把口子拉的太开的话,阻力也未免太大了……德州毕竟只是个县级市,很多企业的公公婆婆不在本地,要是人家都找了过来,叶常务他们也的确有些扛不住。”

哦?公公婆婆?

是嫌县级市的平台太过束手束脚么?赵老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意味难明的笑意。

都说DZ市今年的一月三变与大华公司脱不开关系,如今看来,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确是非常不一般啊。

只不过……

人家正主都还没开口呢,你一个央企的小干部就跳出来打前哨,不会显得过于着急了么?看着这老头那不以为忤的表情,杨默耸了耸肩,然后扭头看了看现场那些或激动、或沮丧,但却没有多少愤怒不甘的脸孔,忽然轻笑了起来:“不过我觉得这事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国内的百姓还是淳朴的居多,而齐鲁这边的百姓更是没有太多的心眼……大家伙的要求其实很低的,只要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哪怕是一丁点微不足道的希望,其实大家伙也就满足了。”

哦?老头意味深长地看了这个年轻人一眼:“小杨,身为央企干部,还是应该注意言行才是……心系群众固然是值得赞许,但是要注意说话的尺度,更不能跟南方的某些媒体一样,动不动就把我们预设到群众的对立面去!”

作为一个两辈子加起来都快半截埋土的重生者,杨默打心底不喜欢这种*纲*线*的调调,当下轻轻皱了皱眉,最终却是露出了一个谦逊的笑容,然后就闭嘴不言了。

瞧出了杨默笑容下的那一丝不以为然,老头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要不是这里不是帝都,而杨默又不是行政系统的人,他早就出言训斥了。

察觉出了老头的不喜,身为同一条绳上蚂蚱的叶涛顿时脸色一变,狠狠地做了一番心里斗争后,他才深深吸了一口气,把身子朝着老头微微靠了靠,小声说道:“赵老,您误会了,杨总并不是这个意思。”

对于同一个系统的叶涛,老头就没那么客气了,闻言斜眼看了一眼他:“不是这个意思,那你说说看,那是哪个意思?”

最近这些年来,他们这些人被那些漫天开炮的南方媒体很是搞的头大,偏偏你又不能自降身段去跟人家打嘴炮,因此在齐鲁这种地头上听到杨默那番很有些意味难明的言论后,就忍不住起了应激反应,连带着对叶涛的语气也不善了起来。

面对着老头看上去不轻不重,但已然非常不善的语气,叶涛背上顿时密密地冒了一层冷汗,但事已至此,却也由不得他再缩回去了,当下只能苦笑一声:“赵老,实不相瞒,杨总刚才的那番话,其实说的是我们德州这边定下来的一条基线。”

“简单来说,我们在未来的几年的工作里,尽可能地通过种种手段,确保德州地区民众以及企业享受到【第二类公平】,然后通过种种努力,去营造一个相对良好的营商及社会氛围,尝试让德州地区的民众和企业能够触及【第一类公平】;”

“而杨总刚才说的那些话,便是我们确保构筑第二类公平的那条基线……这既是工作指标上的基线,也是我们的心理基线。”

第二类公平?第一类公平?这是什么跟什么?听到这两个不知所云的词汇,老头有些发懵。

叶涛见状,瞥了一眼旁边神情看似平静如常的副班长,轻轻叹了口气:“赵老,不知道您对【血酬定律】有没有了解?”

血酬定律?那又是什么!?

被某个提前十年出现的概念搞的一头雾水的老头一脸懵逼地看着叶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