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401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401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401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

第401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

“叩叩~”

“请进!”

杨默抬头扫了扫自己办公室始终敞开的大门,继续埋头批阅起那一桌子的文件:“卓部长,跟你说了好几次,我这边没那么多规矩,只要门开着,犯不着敲门,直接进来就是。”

卓玛丽笑吟吟地走了进来,语气却不乏幽怨:“你都叫我卓部长了,我哪里敢不守规矩?”

杨默再度抬起头来笑了笑,却没如卓玛丽所愿地叫上她一声“卓姐”,公是公,私是私,眼下又不是午休时间,他素来没有在工作场合里公私混称的习惯:“卓部长,找我有什么事?”

卓玛丽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个与国企做派很有些格格不入,并且骨子里强势到了极点的男人,脸上的笑容却是丝毫未减,略显吃力地将抱在胸口前的那一大摞文件哗啦啦地倒在杨默的办公桌上:“还能有什么事?向领导来汇报工作成果呗……顺便在领导面前晃荡一圈,告诉领导一声,我这头骡子还没被累死。”

说着,又是幽怨地看了杨默一眼。

她知道杨默这边同步开展的项目很多,但只有真正加入进来之后,才知道这边同步开展的项目多到了什么程度。

也亏得杨默手底下的那几家嫡系单位在经历过一年多的打磨之后,很是培养了一些人才出来,要不然,她根本无法想象那么多的动作是如何同时开展的。

只不过,与那些已经习惯了高强度作战的嫡系不同,卓玛丽所辖管的法律合规部在大华里属于妥妥的清闲部门,而且早就习惯了国企的慢节奏,这一下子被压了那么多工作过来,他们怎么可能马上就能适应?

别说下面的那些职工了,就连卓玛丽本人,也是人生第一次被压了那么多任务,偏偏这些任务还有对应的完成时限,而且标准还卡的还很死;为了能在杨默面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她以及法律合规部的那几十号人这几天可谓是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熬灯夜战……那种24小时把弦绷的紧紧的感觉着实让人遭罪,因此你要说她心里没有怨气,那铁定是骗人的。

虽然石油单位素来有把女人当成男人用,把男人当成牲口用的传统,但那指的是一线生产单位,中台和后台部门可没那么遭罪;可伱倒好,老娘带着诚意过来入伙了,结果你已经不是把老娘当成男人用了,而是当成牲口用……这尼玛的也太欺负人了吧?

杨默扫了一眼桌子上新增的那一大摞文件,毫不为意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这几天辛苦卓部长了……累了就赶紧回去休息吧,跟行政部打声招呼,就说是我说的,给你们法律合规部上上下下放半天假,留两个主管值守就可以了。”

一口气压下那么多构建防火墙的任务,是他有意为之,倒不完全是为了给这位新入伙的熟妇一记杀威棒,而是为了让对方赶紧习惯他这边的做事节奏和工作强度……这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手段,性质跟正式推拿前的“松背”差不多。

见到杨默只是轻轻扫了一眼自己呈递上来的文件便没在意了,卓玛丽心里一阵憋屈。

虽然她很有些恼怒杨默这种没把她们整个部门一个多星期的鏖战成果放在心上的态度,却也知道,在这个年代,对于大华公司这种央企来说,给下面推进的项目构建法规和股权架构上的防火墙,实在只是一件防范于未然的事情而已……说它重要吧,有些时候的确挺重要的;但你要说它不重要吧,那大部分情况下的确不算重要。

这种感觉让她很难受。

她这些年来之所以一直没能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其实大部分原因在于指挥部那边由于社会氛围和自身性质的特殊性,在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始终没有把法务手段纳入优先工作方式,而她又死活不愿意放弃自己千辛万苦才学到的一身本事和那本律师证;眼见着杨默这边总算有着自己的一席用武之地了,而且这个人也比指挥部那帮子老古董更懂得法务部门的价值和使用途径……可正是因为对方太懂这个,自己和自己的那个法律合规部反而有些被动了起来。

她永远也忘不了四天前,杨默看到他们第一次呈递上来的那十几套防火墙方案,尤其是股权架构和税务放火墙方案时,那副一边皱着眉头,一边指着种种的疏漏之处劈头盖脸地把自己喷了一小时的场景。

天见可怜,她卓玛丽活了27年,除了大学做毕业设计的那会儿,哪里有人这么骂过她?可是你又不能不服,这个男人虽然对于当下的法规没有自己来的熟悉,但总能预设出种种匪夷所思的场景和攻击手段,将自己方案里的漏洞无限扩大化,最终顺利把项目摘了果子。

干法务的,跟后世的许多行业有着非常高的相似度,那就是胜者为王……遇上一个比强的,能把你驳的体无完肤的,别说喷你一小时了,就算是把你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方案当着面拿去擦屁股,你也只有乖乖认怂的份。

所以令人尴尬地情况来了……

虽然卓玛丽很想向杨默靠拢,并且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好好地做一番成绩,但无奈法律合规部自上到下的业务水平,貌似还不能达到杨默的要求,甚至还得在人家的提点下,去完善各种防火墙方案。

虽然由于他父亲的原因,杨默不太可能将她踢出伙,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往,本质上是价值互换……当你本身不具备足够的交换价值的时候,就算你父亲再牛逼,也屁都不是一个。

因此,在察觉杨默并没有第一时间审阅自己提交过来的方案,敏锐地发现这个男人对于自己以及法律合规部的价值期望下调了一档之后,卓玛丽迅速地调整了策略。

“放假的事情暂时放一边,我手下的那帮子人也是该习惯一下工作节奏了……对了,杨总,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向你汇报一下。”

卓玛丽收起了那颇具诱惑力的笑容,一脸严肃的说道。

“哦?还有什么事要汇报?”

听出了对方的隐晦表态,杨默饶有兴致地看了看这个态度总算开始端正起来的水蜜桃。

卓玛丽沉吟了一下:“今天早上,我和吕经理按照行程规划,前往默默百售1号店进行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意外得到了一些可能很重要的信息……由于吕经理下午需要去市里面参加项目听证会,因此只能由我向你汇报情况了。”

哦?默默百售1号店?

杨默皱了皱眉:“1号店出了什么问题么?”

卓玛丽摇了摇头:“1号店暂时没出什么问题,但是根据店员反馈,昨天1号店里来了两名行迹可疑的人……”

“一开始店里面以为这是市里面的领导下来突击检查工作,但今天早上打电话跟市里面核对信息之后,却发现并不是市里面的人,所以……”

微微顿了顿,卓玛丽小声问道:“那位与对方接触过的店员记得人家的样貌,要不要发动群众把他们找出来,然后密切关注一下他们的动向?”

杨默听出了她的意思,顿时认真了起来:“你是说……这两人有可能是上面派过来调查的工作人员?”

卓玛丽点了点头:“据店员事后反应,这两人的普通话非常标准,标准的一点口音都没有,气质和说话方式也非常像体系内的人;”

“最关键的是,对方的语气虽然比较温和,但神态却隐隐有种说不出来的优越感……再加上对于德州这边的情况比较陌生,问的问题和关注的重点又明显跟本地主管单位的人有出入,因此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上面派过来的调查团成员!”

杨默微微点了点头,上面近日会派人下来调查考察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而且他也把这事告诉了手底下的那些主要干部,上上下下一直都在悄悄地关注这件事情……毕竟这次的评估报告,直接关系到杨默后面的一些计划能不能顺利开展。

商业示范区作为德州地区逐渐展露潜力的商业引擎,调查团的工作人员去那边现场摸底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时刻,在商业二街的默默百售1号店里发现了两个带有浓厚体制特征的好奇宝宝,在排除掉对方不是DZ市主管单位的人之后,那至少有六成的把握可以确定对方的身份。

“对方主要问了哪些问题?反应怎么样?”

杨默沉思了一会,开口问道。

体制内的人没有几个是笨蛋,能进入调查团的人,更加几乎不可能是小白,如果捕捉到了对方的行迹路线,预先安排一些东西的话,有可能会露馅不说,对于评估结果也有非常负面的影响。

因此,先搞清楚对方目前的反应,再来决定要不要做小动作去弥补对方的印象分才是正确的做法。

卓玛丽闻言,表情微微有些古怪:“反应嘛……据那位当事店员回忆,对方似乎表现的有些激动。”

激动?杨默眉毛一皱,这算是什么形容词?

满意了,发现新大陆了,可以激动;失望了,生气了,同样可以表现的很激动。

你倒是给我说明是哪一种情况啊!

孰料卓玛丽却是仿佛没察觉到杨默的不满意似的,反倒是饶有兴致地问出了一个问题:“杨总,话说回来,我现在好歹也是在您老人家帐前听命的小卒子,之前一直没机会聆听你老人家的敦敦教诲也就算了;”

“但眼下我都为你鞍前马后了,是不是可以像您老人家请教一下子……什么叫做【地产地销】?”

“据那位当事者店员所说,那两位疑似调查员的同志就是因为这个才非常激动的,激动的都跟打了一斤鸡血似的;”

“只不过我有些奇怪的是,据我所知,杨总您可是没出过国,也没跟岛国的民间访问团有过太过深入的交流……唯一的一次还是当初跟三共株式会社谈判中药材GAP种植项目,貌似哪会儿也没聊到过这个话题吧?”

“所以,你是从哪儿学习到这么一套先进的岛国经验,并且把它引入到默默百售的运作里面来的呢?”

虽然默默百售的1号店才试营业不到半个月,但实际上这个项目早在年初大华公司刚成立的那会就立项了。

还记得年前苏宇曾经向杨默求个人情,让他帮衬着他妈和他母亲所在的临邑县供销公司一把,然后杨默告诉他让他母亲作为代表,年后参加大华公司召开的招标会么……招标的项目就是这个默默百售。虽然当初同时身兼副总和业务审核部部长的杨默在大华公司里具有事实上的经营决策权,但很显然,当初的卓玛丽跟他不是一伙的,因此虽然知道有这么个项目,但对于这个项目究竟是怎么个情况,却是一无所知。

但是到了现在,既然咱们的卓部长已经入了伙,同时又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法务能力在杨默看来满是破绽,那她就不得不更改自己的策略了。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在自己的业务素养不足为凭的时候,你要想让领导认可你,那你就得搞清楚对方的核心利益所在,以及对方做事的底层逻辑,然后按按图索骥,给人家排忧解难……很明显,这个与普通超市很有些不一样的默默百售,其采用的地产地销模式,便是可以分析和了解杨默一个重要切入口。

杨默闻言,却是一脸冷笑地看着她:“地产地销学自岛国?你从哪儿听来的?”

卓玛丽无辜地摊了摊手:“人家工作人员说的啊,昨天那两位同志可是就这个问题嘀嘀咕咕地交流了好久,她在旁边听到了一部分……难道这套东西并不是来自于岛国?”

杨默轻轻哼了哼:“既然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了,那么为了更好的配合工作,有些东西我自然不会向你藏私,因此什么是地产地销,我自然会解释给你听,免得以后你在这块开展法务工作的时候首尾倒置。”

“但有句话我必须要强调一下,虽然在一些细节上,这套地产地销模式的确是借鉴了岛国的方案,但从底层逻辑上来说……这套模式骨子里却是咱们自己的东西!”

说到这,杨默撇撇嘴:“听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天下文章一大抄!”

“商业模式也是如此,严格来说,岛国农协在70年代逐渐进入2.0版本后,其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有非常多的地方其实是借鉴咱们国家的供销社模式和合作社模式的……所以,这套地产地销模式,其实也是从咱们国家一些地区的供销社和合作社借鉴过去的,只不过是在咱们的经验基础上,凭借着本地更良好的科技基础和社会基础,对一些细节进行了优化改良了而已;”

诶?这玩意是源自咱们古早版本的供销社模式和合作社模式?卓玛丽一张嘴大大地O开,一脸的不可思议。

………………

在后世的时候,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导致华夏喊出了双循环的口号,经济内循环也再一次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

因此,在这种战略转型的时刻,岛国农协在很早以前就捣鼓出来的“地产地销”模式,再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听名字也能听的出来,所谓的“地产地销”,就是积极促进当地农产品更大程度地在当地消费和利用,鼓励消费者尽可能消费当地或邻近产地的农产品。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既有利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度,又能节约运输费用,减少能源、农资的消耗和商品本身的损耗,但更重要的是,这种业态模式同时也为当地农户和企业之间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吸引大批农民留在农村,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迭代,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地产地销,其实就是一种直销模式。

当然,在岛国,农产品的直销形式很多……如早市、直销所、农户地头、合同、特约店、超市专柜销售等等等等,但在其中,“早市”和“直销所销售”是最主要方式,也是综合风险度最低的方式。

只不过按照农产品物流运营主体不同,早市和直销大体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1、农协核心型。即农协承担了从组织运营到实际销售等全部环节作业。

但凡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纯粹就是照搬华夏供销社的那一套,原汁版本的供销社,不但承担着农村地区的物资供应任务,还承担着农民们的作物统收、统价工作,甚至连指导农民的作物种植工作都要负责……虽然后来有些执行细节已经起了变化,但从逻辑架构来说,两者几乎一模一样。

2、二是生产者核心型,即参加的农户承担了从组织运营到实际销售等全部物流作业。

这个也同样明显,走的是跟华夏农村合作社几乎一样的路子。

只不过有所区别的是,原汁原味的华夏农村合作社模式,里面的主体要么是村集体,要么是村小组,至不济也是一个个的农村普通个体自然人……这是一种典型的集体经济体制但岛国的所谓“农户”,可未必是普通个体自然人……这里面有着大量的中小型农场主或者中小型农业株式会社。

3、生产者与农协合作型,即价格决定和销售由参加的农户承担,组织运营由农协配合。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供销社 合作社”协同模式的复制,而且由于这种模式下,生产者一方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因此相对而言,更加原汁原味一些。

但不管是采用哪种合作方式,岛国的地产地销基本上都遵循着“就近供货”、“严格品控”、“货源可溯”、“价格指导”、“地理标识打造”、“市场JIT订单下的及时生产”这几个原则,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组合。

举三个例子:1、鹿儿岛县农协专营超市(地理标识精品模式)。

鹿儿岛农协有三家农副产品直营店,另外还有三家合作超市,即这些大超市的农副产品专营来自鹿儿岛农协会员的产品。

这三个直销店平均每天可以销售3.1亿日元的青菜、水果,相当于每个店每天60多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直销店销售的都是农协会员高端的青果农产品,价格根据行情与农户协商制定,并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进行价格和库存调整。销售情况和库存每天四次通知供应农户,以便让农户了解行情并适时补充库存。直销店收取农户会员销售额16%作为手续费,听起来也比较合理。

为了追踪产品的质量,所有农副产品都标识了等级,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农户的姓名等信息,实现了全程可追溯,产品上也必须标识都道府县名、市镇村名等。

由于品控做得好,为了品控甚至将那些不达标的产品丢弃在地头;供应的商品在“产地故事”上面大做文章,及时供应的模式又能让商品随时以最具吸引力的模样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同时又给了产品相对完善的“身份证”,因此这里的农产品普遍都能卖上高价,而且消费者也愿意为了这些高品质的农产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掏钱。

2、静岗县地产地销商店(需求为导向的平价模式)这是一个杨默曾经实地考察参观过的品牌,当初考察的是它们的浜北店。

令杨默记忆深刻的是,他所考察参观的浜北店是8:30开始营业,但是往往在开门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了,队伍整齐有序,到这里购物的大多数是年纪相对较大的消费者……事实上,这家店主要以供应日常蔬菜和热销水果为主。

例如,当地人爱吃的酸梅数量很多,同时也很抢手,很快就会销售一空;蔬菜中西红柿数量最多,也有一些叶类菜和其他食物。

例如,肉,豆腐,面包,大米,酱油醋等商品的品类齐全,产品新鲜,包装规范。重要的是价格比一般超市便宜很多,多则便宜50%,少则也有30%……在普通超市需要400日元的枇杷在这里只需要200日元。

总之,这家店早在电商年代之前的很多年,就利用地产地销的优势(市场辐射范围小,群体相对固定,数据更容易精准有效),将“通过市场一线数据指导生产”的模式玩的溜起了,然后通过指向性大规模采购将综合成本压到最低,来确保自己形成一条坚固的护城河。

3、熊本县Cocco鸡蛋直销店(刚需单品垂直模式)

Cocco则是全岛国鸡蛋销量第一的农产物直卖所,一年营业额接近30亿日元(约2亿元人民币)。

Cocco农场的商业模式是将刚出生的鸡蛋,直接送到客人手里……也就是JIT 及时配送模式。

为此,Cocco农场专门建设了一套“鸡蛋1小时上架销售”作业流程;鸡蛋一生出来,自动采集,然后立马进行清洗,杀菌,冷却,在一个小时之内迅速上架到自家店铺里……或者根据头一天晚上接到的预定订单,将鸡蛋送往B/C端客户的家里,让他们在享受到最新鲜的鸡蛋,又或者给客户的客户提供最新鲜的鸡蛋菜品。

Cocco的鸡蛋不零卖,通常的包装是3公斤一箱,每箱1200日元,大约相当于1斤鸡蛋13.5元,这个价格虽然不便宜,每到周末,基本上一天能卖掉1000箱以上3公斤装的“朝取鸡蛋”,在一个被许多岛国人视为乡下的地方,能做出这种业绩,绝对称得上是全球领先。

但令人诧异的是,Cocco农场虽然拥有37000多名会员,然而到店客人中,7成是熊本县本地的,2成是临近的福冈县的,还有1成是九州其他地方的……换句话说,几乎100%的鸡蛋都是卖给九州当地居民的,属于真真正正的地产地销,而且打破了之前经济界“地产地销=小市场”的固有认知。

总之,Cocco农场的成功证明了,当生产者直接面对本地居民消费者的时候,只要你能在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之余,选好刚需赛道,将商品的质量和“故事价值”做上去,即便你的价格比同类竞争对手要高,也能够牢牢地把控住消费者心智空间……然后在某个平衡点获得消费者与商家的双赢。

………………

一笔带过地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做“地产地销”,以及为什么要做“地产地销”之后,杨默耸了耸肩:“所以,你看出来了没?默默百售其实主要走的是以静岗县地产地销商店为代表的需求为导向的平价模式……当然,与他们专供农产品不同,默默百售走的还是混合售卖的路子,等到规模起来之后再逐渐考虑Cocco农场这种刚需品的垂直模式;”

“没办法,如今国内的物资依旧还谈不上丰裕,德州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决定了,民众当下进店的需求还是复合型的,要是默默百售一上来就玩垂直化,并且只卖农产品和食品的话,那估计永远也积累不起来足够的推力;”

“再说了,大华公司是央企,不是以追求利润为第一考量因素的私营企业,即便DZ市主管单位没有提及,我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各县的轻工企业明明有着潜力产品,但却因为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和触达通道,最终郁郁而衰不是?”

卓玛丽好容易才从开拓了视野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犹豫了一下,有些不解地问道:“杨总,既然有着岛国的成功案例在前,那么即便是默默百售1号店的业态相对于静岗县地产地销商店要来的繁杂,但以你的见识和能力,我相信这个项目从长线角度来说,是基本上亏不了的。”

“但是我有个疑问……却是不知当问不当问。”

杨默翻了个白眼,你都问出来了,还说什么当问不当问?

当下摸了根烟点上:“没事,问吧。”

卓玛丽咽了咽口水,然后非常贴心地把烟灰缸往杨默的左手侧推了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