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364章 央地(1)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364章 央地(1)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364章 央地(1)

第364章 央地(1)

或许是传统回族女人始终坚持着以夫为天的习惯;又或者以穆家如今的地位,儿女的婚姻大事并不能完全基于个人喜好的缘故;当然,更可能是这位准丈母娘本身对杨默并没有多看上眼的原因。

在接下来的近两个小时里,杨默面对的始终是一副和蔼可亲,但却又距离远中适宜的面孔;聊的话题,也是一些与此行的话题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内容。

所以,当杨默在对方的引导下,跟对方聊了一大堆诸如“德州那边的风景”、“钻探公司的饮食”、“西南人有趣的风俗”、“西南人吃辣椒是不是很厉害”、以及“西南特色美食的做法”之类的家闲问题后,总算察觉出一丝不对味了。

初次见面,寒暄一些有趣的话题暖场,这没问题。

但眼下已经聊了这么久了,这位准岳母却始终没把话题引导到“你跟法图迈是怎么认识的”、“你家里面的情况”、“自家女儿小时后如何如何”、“自家女儿有什么什么样的小毛病和趣事”之类的话题上,这就着实不是一个可喜的信号了。

察觉到其中的问题后,杨默忍不住偷瞟了穆大小姐一眼。

有些出乎预料的是,穆大小姐虽然笑容略显僵硬,看向自家母亲的眼神里也不由自主带上了一丝幽怨和不满,但却没有太多的紧张和失措。

很显然,与寻常的干部家庭不同,在保持回族传统的穆家,一切大事都是完完全全地由穆思远说了算,这位准岳母根本没有多少话语权。

难怪雅儿同志上楼的时候就说过,自己根本不用担心她妈呢,闹半天原因在这啊!敏锐地察觉到这其中的关键后,杨默顿时舒了一口气。

啧啧~虽然说自己很反感穆思远当初那种把女儿当成筹码拿去联姻的做法。

但事情落到自己头上……

似乎也不是什么太糟糕的事情?………………

似乎今天的临时会议很重要,一直到晚上七点半,穆思远才回来。

门一打开,正在收盘子的准岳母便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迎了上去,很自然地接过穆思远手里的公文包,然后取了拖鞋放在自家男人脚边:“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小杨今天第一次拜访,总不能让客人等太久,所以我们就先吃了……你吃了没?没吃的话,我给伱留了点菜,热一热立马就好。”

正在帮忙收桌子的杨默闻言,嘴巴抽了抽,忍不住看了身边帮忙搭手的穆大小姐一眼。

喂喂喂,我怎么感觉这话从这位准岳母嘴里说出来,总有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仿佛不等男主人回来就吃饭是一种罪大恶极的行为似的?

拜托,这都几点了,过了饭点不吃饭那不是有毛病么?还有,那只老狐狸自己是没有手脚么。这都多大的人了,还要这位准岳母丫鬟般地伺候着?

话说……你们回族女人在家里面有那么卑微么?发现杨默巴巴地看着自己,穆大小姐小声解释道:“我们回族的传统就是这样的,很正常。”

说完,脸色却忽然红了红,显然是联想到了不久以后自己也要这样伺候眼前这个男人。

这边一双小儿女正在眉来眼去,那边换上了拖鞋的穆思远却只是对着自己的老婆摆了摆手:“吃过了,不用给我弄。”

说完,扫了一眼客套后,皱起了眉头,不满地看了自家老婆一眼:“胡闹!哪有让男人收拾家务的道理!”

说着,一招手:“小默,别收桌子了……跟我进书房,刚好有点事想跟你聊。”

小默?

还一回来就把人家请进书房?

听到这个称呼,准岳母的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穆大小姐的容光却一下子焕发了起来……

………………

穆思远的书房不算很大,大约只有十五平米左右,且呈现出一个不是很规则的“L”型,这很好地证明了当初的设计师并非只追求美观的废材,也证明了这种单位自建房的内在品质,的确要比商品房好上太多。

原因很简单,像这种设在家里的书房,是给主人家办公和思考配备的场所,面积要是太大,反而会影响效率和心情……人只有在相对狭小的私密空间里独处,才更容易进入深度思考模式。

当然,放在体系内,书房并非仅仅只是用来在家办公的场所,同样也是主人家接待和密会重要客人的最高规格场所,亲密度和重要程度不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你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既然改了称呼,又把人请到书房里来,这中间的含义自然无需多说。

因此杨默如同一个普通后生在L尾巴处半隔开来的小沙发上落座之后,见到穆思远的眉头始终有些紧锁,便很自觉地开口问道:“穆叔叔,刚才的会上,可是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他不是傻子,别说穆思远其实一直对他的印象都是好坏参半了,就算是这位准岳丈真的很喜欢他,也万万没有第初次登门拜访,就在第一时间把他请进书房里的道理。

再加上这货是谁啊?

手握实权,副厅级的老狐狸,见过了这么多年的大风大浪,怎么可能可能连最起码的表情管理都不会,当着他这个后生仔露出这么一副心事忡忡的模样?

很明显,这货之所以一上来就把自己请进书房,还故意露出这幅神情,就是想让自己主动开口询问,然后顺理成章地让自己当一回免费的狗头军师……不出所料的话,这事应该跟自己有那么一点关系,又或者是这件事上穆思远能从自己这里获得一些助力。

虽然杨默并不情愿去充当某个人的免费军师或者免费打手,但没办法,眼前这头老狐狸是他的准丈人,要想成为一家人的话,有些事情的确跑不掉。

见到杨默主动开口,穆思远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轻轻叹了一口气:“今天局里面召开紧急会议,不为别的,是市里面昨天在节前造访时,提出了想要进一步推进东营的央地合作、加速东营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优化本地投资基础硬件条件的想法……刚好今年要举办亚运会,国家对于这次亚运会很重视,要求各地拿出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亚运会,我们很难推脱。”穆思远这话在外人听来莫名其妙,但系统里面的人却是秒懂。

所谓的“央地合作”,说白了就是让央企支持本地城市的建设工作,让本地主管单位支持央企的正常工作开展;所以后面所谓的“加速东营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优化本地投资基础硬件条件”就很好理解了。

说白了就是东营这边想要扩建,想要把城市修的漂漂亮亮的,但又没钱,所以跑到指挥部这边化缘来了……这种事钻探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年年都会遇到,因此综合办出身的杨默太了解不过了。

但后面忽然提到不久后就会举办的亚运会,则是在告诉杨默,虽然指挥部不怎么愿意掏这笔钱,但人家有文件精神作为借口,指挥部这边有些不太好拒绝。

杨默闻言,却是差点没能忍住笑。

指挥部这边的工农关系之差,央地关系之被动,就连整个石油系统里面的人都有所耳闻,就更别提近在咫尺的钻探公司了。

你直接说这笔钱你们再心疼也得掏就是了……什么文件精神,什么喜迎亚运会不喜迎亚运会的,何必非要在自己脸上捂块遮羞布?

不过杨默自然没傻到当面撕下这块遮羞布,只是很凝重地问道:“要支持多少?”

石油系统素来以财大气粗出名,坐拥国内第二大油田的东营指挥部更是浑身闪耀着金光,再加上化缘这种事情大家都习以为常到麻木了,因此能让指挥部在五一节当天开了个时长超过八小时的紧急会议,还能让穆思远这种老狐狸眉头紧锁,显然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穆思远看了看杨默,沉吟了一下,然后伸出手指,比了一个七的数字。

杨默顿时倒抽一口凉气:“这么多!?”

穆思远有些沉重地点了点头:“最关键的是,市里面做的是五年扩展基建计划,也就是说,明年还有一遭,后年也会有一遭,一直到扩建完成……所以小默,你现在明白这事有多麻烦了吧?”

杨默脸色剧变,神情也严肃了起来,轻轻地颔了颔首:“指挥部就算再富裕,账面的资金也不是无穷无尽的,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如果每年都要拨出去那么一大笔钱去援建,那么除非指挥部能够以壮士断腕之心做出取舍,否则大华公司明年,乃至以后四年的特别拨款数额,肯定大幅缩水!”

拨款缩水以后怎么办?那肯定是未来的职工分流和再就业工作大受影响啊,偏偏部里面的文件放在那,减员增效计划是不可能停下来的,那到最后停岗职工的后续安排效果不理想,主动挑起这个担子的穆思远肯定要挨板子的。

难怪这只老狐狸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未来五年至少二十万的停岗职工需要分流和再就业啊,没钱你安排个屁!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一下子连杨默都有些找不着北,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后,他试探着询问道:“难道不能想想法子,从行政系统那边协调一下子,或者找人说说情?指挥部这边现在也是烫手山药一大堆,总不能为了支持地方建设工作,让自己家后院起火吧?”

杨默的想法很简单,打败魔法的就只有魔法,央企干部本来就有到地方主管单位挂职的传统,这些年来,指挥部这边不是交流了不少干部去各省,甚至是朝廷么?让他们协调一下啊!

至不济,把这个数字压下来,少援建一点也是好的……实话实说,这个数字委实有些太夸张了,打土豪分田地也不是这样分的啊!孰料穆思远只是苦笑一声:“这个解决方案今天就在会上研究讨论过了……结果是走不通!”

杨默诧异了起来:“为什么?”

他上一辈子自然没这个资格知晓这一层面的事情,但这一辈子,他跟临邑县乃至DZ市的主要领导都打过交道,也见识过张文顺跟白蒙蒙父亲之间的隔空扶持,因此在他看来,像指挥部这种级别又高,还自带石油BUFF的单位,调动另一个系统的资源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

穆思远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小默,你毕竟是在西南钻探一公司工作,对于东营这边的情况不了解也是正常的……跟西南那边的情况不同,东营这边的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现在的指挥部,有力没地方使啊!”

杨默有些傻眼,有些听不懂穆思远的话。

老狐狸见状,耐心解释起来:“的确,自打改革开放以来,指挥部这边由于邻近黄河出海口,在八十年代很是占了一些地理上的便宜,也开展和尝试了很多国际贸易活动,以及对外合作项目……虽然出海的项目失败的占大多数,但好歹积累了不少经验,托这些宝贵经验的福,指挥部过去的近十年间,很是交流了一些干部到行政系统,甚至是朝廷。”

“但很可惜的是,由于出海项目的存活率并不高,再加上我们是以生产和提炼为主要业务的单位,因此交流出去的干部,往往都是在中台或者后台部门任职,真正从一线晋升为实权部门负责人的干部,少之又少,这跟西南石油局有很大的不同……当然,未来这种情况肯定会有所改善,但至少目前,真正能说得上话的人并不多。”

自我安慰了一下后,穆思远继续说道:“东营毕竟是个地级市,行政级别在那放着呢,要想走上层路线去通融这件事并不那么容易;”

“更重要的是,东营跟一般的地级市不一样,它是由一个小村子,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虽然表面上看是我们齐鲁油田成就了这座城市,但实际上,像这在极短时间里就从无到有的城市,有着一套截然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机制和传承……或者说是壁垒。”

“总之,由于指挥部这二十年来在处理工农关系上的粗糙和不尽人意,逐步导致了我们双边在【央地合作】方面固然一直陷入被动,在【央地融合】这一块,也始终没有任何像样的进展。”

“所以,到了现在,不管是上层路线还是下层路线,想要去影响市里面的决定,基本上都不现实!”

截然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机制和传承?壁垒?

央地融合工作没有任何进展?

难怪!杨默恍然大悟起来,也隐隐猜到了这货为什么会把自己叫进书房来。

………………

在大型国企里面外联、秘书、总务部门待过,又或者是机关单位正科级以上的同学都知道,处理本地工农关系绝对是企业一等一令人头疼的事情。

而本地工农关系能不能处理的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地关系/地企关系相处的如何。

所以,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孪生子,在出现了“央地合作/地企合作”这个概念的时候,同时也出现了“央地融合/地企融合”这个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