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289章 上蒙下蔽(2)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289章 上蒙下蔽(2)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289章 上蒙下蔽(2)

第289章 上蒙下蔽(2)

会议室里,张文顺语气凝重:“对方腾挪这笔资金的先决条件是……”

“1、这些资金必须要由杨科长亲自操盘和使用。”

“准确的说,这些资金投资的项目虽然可以交由其余部门、甚至是其余单位的人去执行,但项目的投资决策、风险评审,以及经营决策,必须要由杨科长来主导。”

说到这,张文顺有些歉意地对着众人笑了笑:“这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都能理解,各单位手上都有一堆乱麻麻的三产项目,池天化那边也同样深受其苦……人家答应腾挪这笔资金,说到底是为了保全这三个亿,并且小幅增值,真要是亏了,两边都不好做人。”

众人闻言,脸上微微有些尴尬,但却无不表示理解。

没人愿意当冤大头菩萨,也没人愿意见到自己辛辛苦苦赚到的钱被一帮子什么都不懂的人拿去打水漂。

这三个亿的资金说白了就是在两家单位之间“平行移仓”,要是不能保证其本金的安全性的话,人家干嘛不干脆“借”给贵州的其余兄弟单位做做人情?很显然,对方愿意腾挪这笔在当下堪称天文数字的资金,一方面固然是看在张文顺及某些人的面子上,另一方面却也是因为公司有着杨默这号在短短一年中就展现了惊人商业天赋的新星,这才愿意松口的……钻探一公司虽然扎根于北方,杨默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科长而已,但受益于钻探公司去年的一系列大动作,“杨默”这两个字对于系统内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见到众人对第一点要求表示理解,张文顺点了点头,脸上的凝重却不见丝毫松缓:“2、这些资金虽然可以不指定使用的业务范围,但却要指定使用的地理范围。”

“也就是说,这三个亿的资金必须要全部投在贵州地区……其中铜仁地区的投资使用额不能低于两个亿!”

听到这第二个条件,在场众人顿时面面相觑起来,唐副总和另外几位高管更是皱起了眉头。

虽然之前早就有心理准备,这么大一笔资金不可能全都是池天化自己凑出来的,其中可能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来自贵州当地的主管单位。

但问题是……

有些事情你不能说破啊!

你丫的一下子锁定了这些资金的区域使用范围,而且还要求最少2/3要用在铜仁地区,这下子谁都能看出问题来了好不好!最最最关键的是,结合第一条要求,杨默必须要给这些资金掌舵,这就意味着杨默必须要在铜仁地区待上个一两年的时间,等到这些项目走上正轨了才可能回来……否则你人都不在现场,掌个P的舵!

这哪成啊!

杨默一走,钻探公司其余的资金、其余的三产项目怎么办?总不能为了伱那三个亿的资金,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边吧?

钻探公司这边自己都还有两个多亿的资金需要杨默来掌舵操投呢!除非……

唐副总和冯副总对视了一眼后,扭过头来,紧着眉头看向紧盯着某人的张文顺:“张主任,你该不会是想着把公司这边挤出来的资金,一齐投到铜仁那边去吧?”

如果那三亿资金非拿不可,但钻探公司又不想自己挤出来的资金被一群废材挥霍干净的话,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子可以走……把这些钱交给杨默,让他在贵州那边一并投管。

你妹的!好一出一石二鸟之计啊,既能逼着我们领你的人情,又能把这合计五个亿的资金全部变成援投性质的项目支援你的老家和贵州其余地区,然后在获取当地主管单位的人脉支持之余,一股气地收编公司里的所有贵州人……张胖子,你TMD还真是今非昔比了啊!虽然对于张文顺“篡山头”的行为颇为不满和担忧,但唐副总不得不承认,这是一记避无可避的阳谋……除非你想让钻探一公司在明年的巨浪中彻底凉凉,否则你只能按照对方的意思走。

听到唐副总点明了自己的意图,张文顺看了他一眼,却只是笑了笑:“没错,思来想去,如同唐副总所说,也只有将公司的资金一并交由杨科长统一管理,全部投入到贵州地区,才是唯一的出路了。”

说着,张文顺环视了一眼众人:“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我已经托人跟铜仁、赤水、安顺、威宁等地区的主管单位私底下沟通过了;”

“除了遵义地区以外,其余地区的主管单位都表示,只要我们肯在那边投资建项目,除了会以企业扶贫项目的名义给予三补一偿的优惠政策之外,也不会要求这些项目在盈利之后,将其部分收益返投给本地;”

“也就是说,只要这些项目能够盈利,这些收益都会实实在在地变成资金,回笼到公司的账上,并不会出现有账无钱的情况!”

此言一出,但杨默的眼角却忍不住跳了跳。

这话很明显是说给自己听的。

由于这十几年的援投项目基本都是亏损,就算偶有项目盈利,也只赚个蚊子腿钱的缘故,钻探一公司上上下下对于张文顺最后强调的这一点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压根底就不知道有许多地方的主管单位对于外地企业,早就有盈利后返投的要求;但他却知道,这个死胖子最后的那几句话,对于项目操投手来说,具有着何等重大的意义。

多的也不用浪费口舌,你只需要知道,在后世,某位姓王的首付在贵州某个县城计划开发商业地产时,当地的部门领导在洽谈会上不但没有给予这名声名赫赫的首富足够的优惠政策不说,甚至直接以极其强硬的态度要求其在项目落成后,把所有的收益全部返投给当地……也就是说,作为允许你在这搞商业地产的代价,你在这里赚的每一分钱,都不允许离开本县范围。

商人在华夏体系内的地位之低可见一斑,贵州那边主管单位的强硬,以及对于返投资金的执着,也可见一斑……事实上不仅仅是贵州,但凡经济落后,又或者本地债务情况严重的地区,在返投条款这一块,条件都异常的苛刻。

前面说过,商业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任何一个操投手都很难接受一番付出后,出现有账无钱的情况,因此返投政策的松紧度,直接决定了操投手的主观投资意愿。

更何况与上一辈子不同,此时的杨默由于资源并不富裕不说,某些时代窗口更是在以一个肉眼可见的速度关合,因此他经手的每一分钱都早早地规划好了用处……别说那些会出现有账无钱的项目了,但凡是可能出现压账的项目,他碰都不会碰一下。

所以,一票子既有本地主管单位优惠扶持政策,又没有返投条款的项目,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吸引力无疑是致命的,但凡是干过VC的,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敢打赌,只要他动身前往贵州,没有了上级的压制,以及本地主管单位的制约,在予取予求之下,这五个亿的资金在他手里,一年创造的效益绝对两倍于默默百投去年取得的成绩……哪怕去年默默百投的账上有七个多亿,哪怕他当时手底下已经有了庆丰食品、第五农场等数家嫡系单位。

强自按捺住了心中的那一股冲动,杨默深深地看了张文顺一眼。

不得不说,这个始终都在默默观察他的死胖子太懂自己了,对方很清楚什么样的条件能让自己真正动心。

不过正是因为对方太了解自己了,之前半拖半瞒地拉着自己给王一诺设局的事情才更加让他无法接受,也更加让他心中警钟大鸣……这货明明知道自己最忌讳的事情是什么,可对方还是那么做了,并且到现在也没有给他一个明确解释。

如今的张大主任,已经没法让他完全相信了!………………

不动声色地调整了一下呼吸频率,杨默扫了一眼始终在主席台上温和笑着的王一诺,这才转过头来:“张主任,对方的附加条件就只有这两条么?”

张文顺点了点头:“没错,就只有这两条。”

说着,没从杨默的表情里看到他想要的反应,张文顺目光中闪过一丝难明之色,笑眯眯地说道:“我个人觉得,池天化工的这两条要求并不过分,也并不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损失,而那三亿资金对于公司来说又至关重要……所以,我觉得,为了渡过今年的难关,这些条件可以接受!”

说到这,张文顺叉起了十指,缓缓扫视了一圈众人:“不知道……诸位以为如何?”

看着张文顺这番很有些上位者的俯瞰姿态,以及对方那低沉而随意的发问,不少人表情都开始古怪起来,然后略有些不安地看了看主席台上的王一诺。

你妹的,当着公所有核心科室负责人露出这幅姿态,你丫的是彻底没把王一诺和一票子副总放在眼里啊!

这是是飘了么?

还是说……另有隐情?但不得不说,身为公司元老级人物,会场里有将近一半人以前都被这货当成一条狗般地呵斥过,再加上那三个亿的“救命钱”还捏在这个死胖子的手里,因此即便是张文顺此刻的姿态完全不该是一个副科级的小主任该展现出来的,但大部分人除了苦笑之外,竟然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难以接受。

“我觉得……这两条附加条件,可以接受!”

出乎预料,率先打破沉默的,却是负责主抓生产的田副总。

“呼~如果仅仅只有这两条附加条件的话……我也觉得可以接受。”

唐副总有些表情复杂地看了一眼张文顺,最终长长吐了一口气,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有了两名副总带头,其余人也终于放下了心中不安,纷纷表起态来……不出意外,在这种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上,大家一致表示可以接受这两条附加条件。

喧闹了一阵子之后,会议室里又逐渐沉寂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杨默身上。

除了王一诺和财务科的新科长没有说话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表态了;

现在,就看这位年轻到过份的关键人物,肯不肯挑这个担子,以及……会提出什么样的交换条件来了。

看着这几十双齐刷刷盯着自己的眼神,杨默笑了笑:“张主任,各位领导。说实话,我个人觉得只要这笔资金的手尾干净,池天化的这两条附加条件,其实并不难接受。”

众人脸上一喜,以为这货终于要点头答应的时候,却听见杨默很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只可惜,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如何让公司跨过今年的这道难关,而不是让公司提前遭难的;”

“所以……不好意思,这个担子我实在没这个能力挑起来,各位领导还是另选贤明吧!”

纳尼!!!??

在一片目瞪口呆的表情中,唐副总还没来得及开口,张文顺就抢先一步问了出来。

“杨科长,身为公司的一份子,你……不愿意跟大家一起共担艰险?”

死胖子的脸上写满难以置信,轻描淡写地几句话就把杨默架在了火上烤。

虽然事出有因,但正式入职刚刚一年就通过火线提拔的方式成功实现了两级跳,两个月前更是成为了一名无以言复的实权科长,杨默的晋升之路在系统里面堪称奇迹不说,也足以说明公司对他的重视。

可如今钻探一公司面临危机,这位实权科长竟然拒绝与大家共克难关,这已经不仅仅只是站位问题了,更是人品问题……只能同甘不能共苦,遇到困难就缩头,别说钻探公司了,以后就算你调到其余单位里去,就算你有一身本事,但谁又敢用你?

杨默扫了一眼满脸激愤的张文顺,又看了看脸色阴沉的众人,一脸无奈地笑了笑:“我说了,我本人主观上是愿意挑这个担子的,但咱们今天讨论的是如何让公司渡过这个难关,而不是让公司提前崩盘;”

“所以,我之所以拒绝……非不愿,实不能矣!”

说罢,杨默摇了摇头,一脸的唏嘘与无奈。

非不愿,实不能矣?

唐副总眉头皱成了川字,与冯副总、田副总交换了一下眼神后,有些疑惑地开口问道:“杨科长,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接受了池天化的这三个亿资金,以及那两个附加条件,反而会导致公司提前崩盘?”

杨默意兴阑珊地点了点头:“差不多吧,就是这个意思。”

唐副总愈加不解:“为什么?”

杨默苦笑了两声:“原因我之前说过,很简单……目前默默百投这边遇到的客观难题,除了账面资金即将告罄之外,人手也是严重短缺!”说着,杨默摊了摊手:“诸位也都是经验丰富的科室负责人,应该知道,很多时候,人其实比钱重要的多……如果只要资金充裕就能百战百胜,那想必各家单位也犯不着为了自家的那一票子三产项目头大了吧?”

这话说的没法反驳,论及资金和资源,但凡上了点规模的国企其实都不缺,可即便是钻探一公司这种央企单位,这些年来的三产项目也是搞一个黄一个,一直等到杨默这个“第三者”异军突起,这才扭转了十多年的颓势——“人”这一因素在商业运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想了想之后,唐副总有些不太确定地开口说道:“可是默默百投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号职工了啊,放在机关科室里,也是排名前五的存在了……实在不行,我们可以从各科室抽调人手补充进去嘛,有公司上万名职工做后盾,还能让你这边缺人手?”

杨默闻言,却是苦笑起来,有些无语地摇了摇头:“唐副总,如果事情真的有大家以为的那么简单就好了……诸位还记得上个月公司中高层会议上,我跟人事科当场吵起来的事情么?”

上个月跟人事科吵架的事情?

就是你逼着人家处理和分流默默百投那十几个员工,甚至不惜开口威胁的事情?

听着杨默岔开话题,不少人扭头看向脸色不是很自然的人事科科长。

看着表情逐渐有些扭曲地人事科科长,杨默咳了咳:“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哪怕公司这些年来招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学历人才进来,其中甚至不乏研究生,但在商业的基础运作这一块,相关的人才依然少的可怜……不但是直接能用的人才少的可怜,甚至就连稍有潜力的人才,也一样少的可怜。”

“默默百投的主营业务是实体投资和项目运作,这两项业务源于基础商业运作,但又高于普通的商业运作……连基础的商业人才都如此稀缺,就更不用提能稍微独挡一面的人才了。”

说到这,杨默一脸诚恳地朝着人事科科长道了声歉:“刘科长,上次的事情虽然事出有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我没有解释清楚,让你误会了,非常抱歉;”

看到人事科科长露出惊诧的表情,杨默笑了笑:“所谓隔行如隔山,咱们公司又是生产单位,因此有些事情不是很清楚也很正常;”

“我知道现在许多单位开始流行起【惟学历论】,认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各方面都要比那些初中生和中专生来的强;”

“我不否认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在科研、技术领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确要比普通的初中生和中专生来的有优势,有潜力……而我们公司又是具有技术门槛的生产单位,因此大家亲身感受下来,认同这一理论也不足为奇;”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技术归技术,商业归商业,在其余部门里可能被当成宝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我们默默百投却一点也不好使……不但不好使,很多时候甚至连初中生都不如。”

“事实上,这就是我上个月为什么要处理掉那十几名职工的原因……这些人里不乏有高学历的存在,甚至还有一名研究生,可没有商业天赋就没有商业天赋,默默百投实行的是项目流程负责制,把他们留在那,只会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

说到这,杨默耸了耸肩:“想必大家应该听出来一些味道来了,既然叫做商业天赋,那它就跟学历没有半毛钱关系……事实上,根据我的观察,默默百投里表现的最有潜力的虽然是两名本科生,但从比例来看,其实反而是中专生具有商业潜力的更多一些。”

扫了一眼若有所思的众人,杨默笑了笑:“我知道大家现在在想什么,无非就是认为既然中专生更有可能具有商业运作方面的潜力,那不如把公司里的中专生一股脑地全部塞到我这边来,挑挑选选之后,人手自然就不会短缺了……是吧??”

一些人有些赧然地笑了笑,显然他们就是这样想的。

杨默苦笑着摇了摇头:“哪有这么容易?既然叫潜力,那自然不可能是一眼就能瞧的出来的,得需要把他们投放到一线工作中去,慢慢观察,慢慢考核……最起码得两三个月后,才能评估出来他们是不是真的有潜力。”

“可即便如此,这些人也不是马上就能用……潜力不是能力,要想让他们初步具有最基础的工作能力,那得不断用项目去喂……起码要经历过3~5个项目,抗住了这个过程中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折磨之后,你才能够勉强达到抓来就能用的水平……可即便如此,这些人扛过了第一阶段,也只能负责最基层的执行工作,要想达到在某个分支细节工作中独当一面的水平,还差得远!”

很有感慨地叹了口气,杨默心累地捏了捏眉心:“知道么,在欧美,哪怕是最顶尖的商学院出来的高材生,起码也要给他喂上500万美元的项目,让他不断试错、纠正和总结后,才能成为细节环节领域中独挡一面的人才……事实上,在国外,商科只有那些富豪家庭的子女才读得起,这并不是因为学费贵,而是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商业人才,太费钱了!”

“而在国内,虽然没有具体的调查数字,但从我的感受来说,由于国内本身在商科这一块的知识就不成系统,加之东西方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要想培养出一个勉强可用的商业人才,最起码要给他喂1000万元项目,让他不断试错和总结之后,才有可能!”

说到这,杨默叹了口气:“咱们国内有哪家单位能够奢侈到不计成本地拿一千万打水漂,喂出一个堪堪能用的商业人才么?……没有!”

“默默百投有那么多钱和项目,给那些可能有潜力的新员工去练手试错么?……没有!”

“事实上,自打成为默默百投的科长以来,几乎每一个项目的立意、架构、内外部资源评估、商业逻辑推演、执行框架制定等等内容,全都需要递到我面前来评审,给出修改意见后,最终才能通过;”

“这并不是因为我贪权,而是我很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我在给他们把关,这些项目十个里面能有一个撞大运成功的就算不错了……别的不说,光至关重要的股价架构、防火墙构筑这一块,整个公司懂的人又有几个?”

见到一些人逐渐回过味来了,杨默总结道:“所以,大家知道了吧……一旦我动身前往贵州,哪里还有人手可用?时间这么紧急,开春公司就会迎来生死考验,你总不可能让我再花上一整年的时间,在贵州慢慢磨合出一支堪堪能够运转的团队来吧?……我顶多充当充当大脑外加兼任部分中枢神经,你总不能指着我赤着胳膊一个人去把所有事情都干了吧?”

“至于说把默默百投的团队调走一部分过去,也不现实……或许贵州那边的工作会很快进入状态,但不管是默默百炸、默默百炒还是老六鸡苗繁育所等单位,都需要有人在下阶段的扩张过程中予以指导和配合,这些是公司三产项目盈利的基本盘;”

“咱总不能为了那三个亿的资金,放弃自己的基本盘吧……毫不客气地说,那些项目的产出可要比至今两眼一抹黑的贵州援投项目高多了。”

“这还只是纯商业收益考虑,大家可别忘了,一开春,那种投资额高达2.2亿美元的合资项目也要开工了……这些项目的股权架构更加复杂,中间的细节把控和博弈也更加隐蔽,项目本身的敏感性和意义也远不是寻常三产项目可以比拟……一旦出了什么重大纰漏,上面的板子打下来,公司真的扛得住?”

最后,杨默一摊手:“现在大家明白了吧,毫不客气地说,离开了我,如今的默默百投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保障任何一个大型项目的正常运转……如果我为了那三个亿的资金跑到贵州待上一年,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未必能出成绩不说,咱们的基本盘和那些合资项目铁定出问题;”

“请记住用词,我真的去贵州了,这些项目是肯定出问题,而不是可能出问题……大家认为这些项目出问题了,公司的结局是怎样?”

“反而,如果我依然留在公司,虽然公司如果没有寻求到足够的资金的话,今年的难关未必能完全渡过去,但至少基本盘还在,事情未必没有转机……至不济,公司咬咬牙撑个两三年,虽然各位会元气大伤,但总好过根基彻底崩盘不是?”

众人闻言,脸上满是纠结与灰败。

他们何尝不想鱼与熊掌兼得?

但杨默说得对,一旦他跑到贵州区待上一年,那三个亿的资金究竟能创造多少收益不好说,钻探公司现有的那几只下金蛋的老母鸡会出大问题却是一定的。

虽然“默默百投除了杨默之外无一人堪用”这个结论让他们在感情上很难接受,而“一千万才能喂出来一个堪堪可用的商业人才”这一点也让他们大吃一惊,但却几乎没有人认为杨默在骗他们……如杨默所说,如果是个人就能挑大梁的话,钻探公司以及全国一票子国企单位,这些年来的三产项目就不会如此难以直视了。

至于杨默这个从农村里出来的白身为什么明明没有一千万让他去糟践,却依旧能够如此妖孽……

嗨~这不挺正常么!

华夏十二亿人口,总归会出现几个难以用常理去度量的天才吧?见到会场里一下子陷入了死寂,张文顺嘴巴微微张了张,最终却还是没有开口……杨默的这番话虽然可以糊弄住其他人,但却糊弄不住他。

虽然默默百投可用人手严重不足的确是个客观现实,但对杨默极为了解的他却知道如果这货愿意的话,即便下面人都是些一窍不通的菜鸟,这货也能在贵州遥控着把齐鲁这些项目管理的井井有条……这货在这方面的工作能力堪称妖孽,出各种指导方案的效率高的惊人不说,杨默还极重视初期的框架搭建。

也就是说,根据各种观察来看,只要某个项目在杨默的手中成立了起来,而中间有没有人故意捣乱的话,那大概率就不会出现什么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这货的风控能力和冗余设计能力,身为当初的默默百炸项目的幕后参与者,张文顺可谓是深有感触。

除此之外,这货也压根底没说实话。

是,默默百投这个新部门里除了那两个叫做张波和李明的年轻人,目前便再也没有什么勉强可用之人。

但问题是,默默百投里面可用之人不够,庆丰食品和夏留通销社那边却一大堆精兵强将啊!经过一整年的实战演练,不管是严老西还是刘仙福和吕莹莹,手底下都很有一批子可圈可点的人才……虽然这些人主要是负责市场一线的工作,在项目通盘管理这一块并不算精通,但白蒙蒙告诉他,像这种有着相对丰富市场经验的人,只要上面肯给机会,也肯不藏私地给予突击培训,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非常不错的执行人才。

因此,即便杨默调到贵州去,即便杨默因为懒或者其它原因无法给予这边及时的指导;但只要前期的框架设计不出错,有严老西、孙健、吕莹莹、刘仙福等人帮衬着,齐鲁这边的三产项目就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张文顺却并没有当场把杨默的推辞挑破。

因为一些原因,他与杨默的私人友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如果自己当场戳穿杨默的推辞之言,那就等于彻底跟杨默翻脸了。

实话实说,如果可以,他真的不想跟杨默这位曾经的下属,一度跟他自称爷俩的年轻人翻脸;通过去年一年的种种表现,杨默在他眼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罕见的人才不说,随着各国纷纷与华夏尝试以民间合作的方式破冰,以及他收到的一些信息,无一不在证明华夏的经济策略即将进行重大调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默的潜在价值甚至要超过一个总经理的职位。

除此之外,与白蒙蒙她父亲的合作,也需要落实在杨默身上,两人真要是翻脸了,铜仁地区那些计划中的动作,可就彻底没着落了。

而且撇开利益关系不说,他从私人感情上也真的不愿意跟杨默翻脸……虽然这货表现的油滑无比,并且总是摆出一副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脸孔,但张文顺很清楚,这货骨子里其实是个非常重视感情的人,要不然就不会有如今的吕莹莹和当初的百村帮扶计划了。

第一次,张文顺感受到了什么叫人在江湖人不由己,他除了挑破杨默的推辞之言外,还有一些办法逼着杨默应承那三个亿的腾挪资金及附加条件。

但是……

他并不能这么做,也不愿意这么做!唉~!

如果他和杨默之间的关系没有因为之前的事情出现严重裂痕那该多好啊。

老白费了诺大精神,七绕八绕弄出来的三亿资金可以顺利成为制约钻探一公司的筹码不说,杨默这家伙也肯定会冲着自己和白蒙蒙的面子,让老白今年大大地出一番风头,交出一份120分的答卷!

但很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而即便再来一次,他也依旧不会把当初设计王一诺的计划全盘向杨默托出。

有些事情,知道的太清楚并不是一件好事不说,他也并不愿意杨默卷入到另一个毫无挣脱希望的漩涡里去。

………………

正自张文顺在那很有些苦涩地发着呆时,始终坐在主席台上不置一言的王一诺终于开口了。

“大家安静一下!”

这位始终挂着儒雅笑容的公司一把手轻轻敲了敲桌子。

等到会议室里再度安静下来之后,慢慢地环视了一下脸色阴沉的众人,王一诺这才以一种有些犹豫,又有些挣扎的语气说道:“大家不要灰心,其实如果实在不行的话,还有一个办法。”

还有办法?

什么办法?众人有些狐疑,又有些期待地看着王一诺。

虽然他们想不出王一诺还有什么办法能帮着公司毫发无损地渡过这次的难关,但这位素来低调隐忍的公司一把手在去年的表现委实令人刮目相看,因此在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下,大部分人竟然心里又涌起了一丝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