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249章第一茬越冬蔬菜的困境

第249章第一茬越冬蔬菜的困境

第249章 第一茬越冬蔬菜的困境

杨默等人正在四处奔走,按着某个笔记本逐一去还人情债的时候,刚从县城里回来的冯副总则是神情郁郁地在办公室里待了一个小时后,来到了王一诺的办公室。

………………

“第一茬越冬蔬菜马上就要出棚了?”

王一诺一脸诧异地看着对面的冯远:“现在才11月,不应该是腊月前后才出棚么?”

如果他没记错,去年三元朱村那边种的大棚黄瓜,好像没有这么早出来吧?

冯副总语气淡淡的,声音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闷:“技术改进了,三元朱村派过来的那几位技术指导也丝毫没有藏私……甚至表现的比在自个村里还积极。”

“所以,第一批种植的黄瓜、空心菜和冬瓜等蔬菜,最多还有一个多星期就可以陆续出棚了……这些蔬菜本就是九月份育的苗,再加上临邑县秋天的晴日要比三元朱村那边的多,就连那些技术指导,也没想到会这么早就可以出棚。”

这便是没有经过大规模实验的农业新技术的不便之处。

由于尚没有获得一套完整的数据,目前不同品种越冬蔬菜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坐果出棚,以及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肥药配比,不同温度和光照下的生长期是多长,往往会跟项目方的预期产生一定的偏差……有的时候偏差还不小。

如果冯远只是一个普通的种植户,今年那一亩地上种的黄瓜提前一个月出棚倒也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情,无非就是卖不上高价,又或者没法子完全卖出去,最终少赚点钱或者亏上那么一些罢了;但冯远不一样,作为临邑县菜篮子工程的主导者之一,蔬菜提前出棚这种变数,却是会要人命的……要知道,临邑县这边的大棚虽然是分批建的,但总数放在当下却非常吓人,足足有3100亩,其中光第一批就高达1000亩,即便是技术不算彻底成熟,但各类蔬菜的预计产量也绝对不会低于5000吨。

什么?你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早出棚一个月为什么会带来那么大的麻烦?

嗯……

打个类似的比方吧,在寒冷的春节前夕,如果有一个水瓤瓤的大西瓜放你面前,估计卖你100大洋伱都乐意,而且觉得超值;但如果是在夏季,甚至是在秋季……对不起,30都嫌贵!这就是反季节的威力,并且在后世广泛用于各种水果的营销上……之所以有那么多想发设法提前上市的高价水果,主打的的就一个时间差。

而越冬蔬菜,本质上无非也就是反季节蔬菜而已。

在各种新鲜瓜果蔬菜还没完全下市的时候就把越冬蔬菜出棚,能卖得出高价才怪!偏偏,临邑县上上下下,是对这批大棚蔬菜有很高的心理预期值的!

…………………………

很容易想通了其中关键的王一诺皱起了眉头:“这一茬越冬蔬菜绝对不能流通到市面上,否则会对后续的越冬蔬菜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价格方面!”

在穆思远出面调节和解之后,他和冯远之间从原本的竞争关系又隐隐变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与各个西南派的矛盾却又越发的深远起来,因此事关冯远的屁股,他立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冯远点了点头:“我知道,县里面也知道……所以,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我们立即行动了起来,想要通过特殊渠道把第一批蔬菜消化掉,务求不让一菜一果流通到市面上去。”

看着冯远那有些阴翳的表情,王一诺眉头皱的更深:“工作进展不顺利?”

冯远点了点头:“非常不顺利……县里这两天往市里跑,想要把这批蔬菜直供给市食堂和德州各县食堂,但被拒绝了,原因是【怕影响不好】;”

“事实上,不只是这些市县食堂,就连其余的事业单位,也是基于这个理由拒绝了这批蔬菜……其实也能理解,毕竟这种大棚种出来的越冬蔬菜,价格实在是要比普通蔬菜贵上一大截,在今年这种风口下,大家的确不太愿意沾染这种黄泥巴掉进裤裆里的事。”

王一诺很理解那些单位的顾虑,点了点头后想了想:“有没有想过去对接一下各高校?”

“身为天之骄子,祖国未来的栋梁,秋冬来临之际,吃好点也是应该的嘛……DZ市这边的高校虽然不多,但济南那边多啊,两边加起来,六七万人呢,几万人一个月消耗的蔬菜可着实不少,虽然不能全部消化,但消化个1/3,甚至一小半,却是有可能的。”

说着,王一诺把玩了一下手里的茶杯:“剩余的蔬菜,我找找关系,看能不能让上海那边的采购单位认领一批;然后你那边的西南单位采购一批……两边加起来,应该勉强能把眼下的这情况应付的过去。”

冯远有些诧异地看了王一诺一眼。

虽然是达成了和解,但他一直认为自己和王一诺之间是一种貌合神离的“临时战友”关系,但对方今天的表现,竟然是没有任何藏私的意味?不得不说,王一诺的给出来的这几个解决办法,都是在真心实意地为冯远排忧解难。

首先说高校这一块,由于高校的性质比较特殊,地位也比较超然,再加上这是齐鲁,因此“害怕影响不好”这种情况在当下几乎等于不存在。

虽然央企系统里的大学生其实已经饱和了,甚至不值钱了,但对于那些边远地区的事业单位、效益不好的国企、以及社会民众而言,大学生金贵着呢,妥妥的天之骄子;让这些珍宝般的天之骄子吃好点咋了?

吃点高价的越冬蔬菜咋了?只要能保护好身体,更好地建设祖国,别说一丢丢点高价蔬菜了,就算是每个人抱着头羊啃,大伙也都没意见!其次,西南各单位认购一部分越冬蔬菜固然是早早以前就许下的承诺,在执行上不存在着多大的问题;但让上海那边的采购单位认领一批蔬菜却着实卖了冯远一个大人情。

要知道,从去年开始起,国内某几个城市包括蔬菜在内的各项物资供应标准就变得非常严格了起来,不是你有好的蔬菜就能供应的,你得有资质,要在名单上,甚至要有指标,才能准许你供应……很显然,上海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王一诺的这个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打个电话,让人家卖卖人情就能搞定的,这中间的关节,耗费事着呢……即便只是让人家帮忙着处理一千吨,甚至是几百吨的普通蔬菜!当然,虽然王一诺的这几条解决方案虽然从逻辑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有些事情并不是你觉得OK,那就真的OK了。

所以冯远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王总,事情没那么简单,你给的主意虽然好,但可能大部分很难走通。”

说着,冯远叹了口气:“首先说高校这块……就目前来看,很难走的通。”

“事实上,前天我就动身去往济南,拜访了那些高校领导,想要以【农校对接】的名义,沟通一下这件事。”

“但结果嘛……”

听到“农校对接”这几个字,王一诺眼睛一亮,这倒是个蛮好的法子,听上去站位也没有任何问题,想必是临邑县那边提出来的想法。

但是……

怎么就走不通了?

冯远看着王一诺那探究的眼神,又是苦笑一下:“这些高校的行政等级很高,至少比我们高多了,一个县域工程而已,单纯地只用大义名头,根本不好使……所以,大家终究还是只能回到各取所需的环节。”

钻探公司其实没少跟各大高校打交道,因此王一诺一听就知道咋回事,于是皱了皱眉头:“怎么,他们要的名额很多?”

冯远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多呢,其实也不算很多,我们毕竟只是个下级生产单位而已,那些高校每家大约要个五六十个名额,最多的一个无非也就是要个八十个实习名额罢了;”

“但问题是,架不住需要跑通的高校数量多啊,七八个高校,要是应承下来了,那就是四百多号实习生……你让我们怎么安排?”

四百多个名额?

王一诺眼角跳了跳,也算是知道为什么冯远会说高校这条渠道基本走不通的缘故了。

四百多个实习名额对于一直在扩大规模的钻探公司来说并不算多;但四百多个大学生实习名额对于钻探公司来说就很多了。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大学实习生跟其它成份的实习生其实是有一些不能宣诸于口的区别对待的。其余的实习生,如果公司觉得你不合适,直接在实习期后让你滚蛋,最多帮着你随随便便分流到其余单位而已;但大学实习生却不能这么对待……考察的更谨慎、更细致不说,犯错的容忍度也会更高,即便是真心觉得不合适了,按照潜规则也该尽可能地帮你推荐到其余并不算差的单位。

没办法,这年头不比后世,很有些一些大学生喜欢告状,要是觉得不公了,受委屈了,哪怕是向自己的学校老师声情并茂地控诉一番,钻探公司也免不了一阵头大……谁让那些高校的行政等级高,谁让这年头的师生情谊重,很有一些老师喜欢护犊子呢?

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

按照实际情况,目前钻探公司每年扩招的员工,是以一线的钻井工人为主的。

这些岗位又苦又累危险性又大,怎么可能让那些弱不禁风的大学生来干?所以,除了专业对口的少部分会变成一线技术岗之外,那些跑来实习的大学生,实习期结束后,大多数都是要进机关单位的……可待过国企的都知道,机关单位这边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多位置来安置四百多名大学生?

如果你真的强压着非要招四百多个大学生进机关单位,而且还是齐鲁的大学生……

恭喜你,身为公司的高层,王一诺和冯远,你们就等着看乐子吧。

“西南钻探一公司是西南人的钻探公司”这句话已经深入了大部分职工的心里,你要是敢这么干,你就等着那些西南派处处给你折腾幺蛾子吧!什么?你说在齐鲁,编制第一,钻探公司效益那么好,又是央企,肯定也有学生为了那个编制愿意去当钻井工人的,只要多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那么问题不就解决了么?额……

对不起,一个很残酷的真相是,在这个年代,新招的一线井队工人除了技术岗之外,是没有编制的,也就是所谓的合同工……甚至许多普通工人在一线奋战了七八年,也依然没能轮到转正的名额!

所以,你确定那些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实习生会愿意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转正机会,一上来就去当钻井工人?………………

很容易想清楚这其中的关键后,王一诺叹了口气,如果对方的态度真的坚决的话,那高校这条路子是真的走不通了;或者说,性价比太低,完全不值得为了这么一批蔬菜担那么大的风险;

虽然可以只与一两家高校达成合作,把风险降到最低,但这样完全没有意义……如果不能形成供应规模,那这条渠道就没有花费精神的价值。

看到王一诺眉宇间带上了一丝寻常人几乎看不出来的烦闷,不知为何,冯远的心情好了许多,当下继续说道:“同样的,不管是西南那些兄弟单位的采购也好,还是王总你打算让上海那边采购也好,虽然这法子是个好法子,但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执行层面却面临着非常麻烦的问题……如果一个不走运,甚至还会好事变坏事!”

王一诺看了他一眼:“非常麻烦的问题?”

冯远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冷笑:“西南地区那些兄弟单位其实并不存在多大的问题……即便这段时间有人在私底下搞动作,但负责工农关系工作的依然是我,再加上部分西南企业已经跟临邑县的本地单位进行了初次合作,因此只要我多打几个电话,那边即便目前并不稀罕这些蔬菜,但给出来的采购订单也并不会少。”

说到这里,冯远的表情却又多了几分狂躁:“订单虽然没问题,但运输环节却是大大的问题!”

有些头大地捏了捏眉心,冯远忽然反问了一句:“王总,你知道过去的两个月里,光西南那边的单位运输过来的大棚基建物资就损失了多少么?”

王一诺眼睛一凝,顿时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你是说物流安全问题?……现在已经糟糕到这种程度了么?”

冯远点了点头:“王总一直没有介入到我参与的那个菜篮子项目,因此有些事情不清楚也正常;”

“过去的两个多月,光西南兄弟单位运输过来的大棚基建物资,就损失了14车……14车啊,即便只按照出厂价格算,总价值也高达274万元!”

“我CTMD的,真不知道那些人要那些玩意干嘛,那些玩意除了我们,根本没几个人要,就算是拿过去卖废铁,也卖不了几个钱吧……全TMD疯了!”

不顾仪态地爆了句粗口后,冯远这才叹了口气:“虽然为了后续合作的顺利开展,这些损失是由西南兄弟单位自己承担的……他们是国企,为了后续的合作,他们也愿意承担;”

“但很显然,如果是临邑县这边运输的蔬菜出现问题,临邑县是不可能承担的……临邑县目前的财政不宽裕不说,这些蔬菜的实际供应主体是农户,这些订单采用也都是普通商业供销模式,因此就更不能出事了。”

虽然不是很懂商业,但王一诺很容易地就听出了这两者的区别,以及如果这些运输蔬菜的车辆出问题后,对于临邑县刚起步的菜篮子工程有着何等重大的打击……这种打击从某种层面来说,甚至比这些越冬蔬菜卖不出去还要严重。

当下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他:“现在情况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上面不是已经决定要雷霆出击了么?”

冯远看了他一眼,闷闷地说了句:“这种事牵扯面有点广,实际情况也非常复杂,所以就算是打算雷霆出击,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动起来,更不可能无脑地全面铺开……所以,这段时间的物流风险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而且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种风险会一直持续到明年。”

听懂了冯远的言下之意,王一诺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叹了口气:“既然这几条路都走不通,那没法子,只能看看穆主管那边能不能暂时帮忙解决一下了!”

虽然说按照约定,这种擦屁股的事情应该是杨默来负责,但一来这货目前还在醉醺醺地抱着那本笔记四处还人情,根本找不到他;二来则是杨默这才刚刚入主默默百投不到一个星期,连各种动作还没铺开呢,现在让他处理这种问题,委实有些刁难他。

故此,问问穆大小姐的主意,看她能不能通过外贸的渠道把这些马上就要提前出棚的越冬蔬菜消化掉,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

二十分钟后。

一袭呢绒小风衣的穆大小姐静静地思考了一番后,微微摇了摇头:“很抱歉,我这边无能为力;”

“这一类产品,贵就贵在【新鲜】二字,但我这边与东北亚地区和毛熊国洽谈的协议范围内,涉及到食品这个类目的,要么就是初、深加工产品,要么就是新鲜水果,新鲜蔬菜这一类我并没有谈……事实上,临邑县毕竟比较靠内陆,与齐鲁沿海的地区比起来,我们的大部分新鲜蔬菜并没有优势,因此对方对这一块也始终没起心思。”

冯远和王一诺闻言,齐齐地轻叹了一声,显然是有些失望。

穆丽雅见状,却是笑了笑:“王总,冯副总,既然当初约定好项目的后续收尾工作是由杨默来负责,那二位为什么不去征询一下他的意见呢……左右他这一两天也该回来了,而第一批越冬蔬菜出棚,还有几天的时间,应该还来得及。”

杨默?

王一诺和冯远对视一眼,神情有些为难。

杨默这个年轻人留给他们最大的印象,除了能力的确比较突出之外,便是“任性”二字了……说实话,他们的确有些担心这货误以为自己是在刁难他,然后一气之下撂手不干了。

隐约察觉二人的心思,穆丽雅却是轻轻一笑:“王总,冯副总,我觉得你们可能对于杨默这个人还不是特别的了解,他这个人虽然任性了些,但却还是很有职业操守的……既然他当初接了这个烫手山药,那他自然不会为了这种职责范围内的突发事情而闹情绪。”

“事实上,眼下这事虽然有些棘手,但以我对杨默的了解……他可能真的有什么法子来解决也不一定?”

哦?杨默可能有办法解决眼前这摊子事?王一诺和冯远又是对视一眼,旋即摸着下巴沉思了起来。

以绝对强硬的态度,投资两个多亿去建一百所希望小学……杨默成为默默百投科长之后,干的第一件事便已经是他们压根底看不懂的事情了,杨默这个家伙的思维跳脱程度可见一斑。

虽然看不懂这货的举动,但双方思维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却是妥妥无疑了。

既然如此……

也许杨默这货说不定真的能想出什么稀奇古怪的法子,来解决眼前这摊子棘手的事情……也说不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