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174章 V字型高标准大棚果树果园?

第174章 V字型高标准大棚果树果园?

第174章 V字型高标准大棚果树果园?

白杨村。

这个离钻探公司位置最近,人口也是最多的村落,广场上密密麻麻挤满了村民。

与之前的石坪村不同,因为之前曾经合作过肉鸡饲养基地、中药原料炮制厂等项目,因此杨默只是拉着那位论辈分应该叫他一声“李伯”的乡贤嘀咕了一阵子,不到半个小时,一阵飞鸡撵狗之后,超过四百名村民齐刷刷地聚拢在了村中央的戏台广场上,而挤不进广场的人,就只能站在各条通道上……估计除了过年唱大戏游花灯的时候外,白杨村再也没有能比今天更热闹的了。

而与前两天不一样的是,特别工作小组此行一分为二,以穆大小姐为首的一堆人坐镇现场,任由陈飞宇在戏台上凑在话筒前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各种农用器械和政策;而另一边,杨默却领着一群看上去略有些眼生的人,跟着那位李伯一起,坐着牛车来到了村外一大片刚刚收获完的花生田。

…………

“嗯,不错,虽然这块地看上去贫瘠了些,但据我所知,桃树并不如何挑肥力,土壤的透气性反倒是第一位的,雷老师,您的意见呢?”

杨默从一丛被丢弃到地上的花生苗根部,扯了一颗瘦瘪瘪的残次花生捏开,尝了尝后,又拿着手指在地里刨了两下,扭头对着一位随行的中年汉子问道。

这位是从齐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请过来的专家,正高级的研究员,绝对是妥妥的技术大拿,要不是这个年代技术研究人员的地位着实令人唏嘘,放后世的话,他杨某人甚至可能还没资格站在人家面前呢。

听到杨默这个之前跟院里面有过一次愉快合作的实权小青年叫自己“雷老师”,雷浩咧嘴笑了笑,然后蹲在地上,侧头盯着地表观察了一阵子,然后用那双布满青筋的大手在砂地上刨了一个十多公分厚的小坑,用手背感受了一下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变化后,又捏了几搓沙壤放在手心细细观察了一下。

“虽然没有用专门仪器进行监测,但根据经验判断,这块地的透气性应该不存在太大问题,从板结状况来看,土壤的微生物群共生关系也相对比较良好……即便有轻微的盐碱化倾向,但只要注意土壤改良,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再说了,桃树本来具备一定的耐盐碱性。”

这年头的许多技术科研人员还没学会“话守八面”,因此雷浩虽然出于严谨性没有给出绝对的答案,但话里的意思却明确无疑。

李伯闻言,乐的嘴巴都翘了起来:“能种桃树就可咧,这砂地种花生倒是好使,可这几年村里面的人畜肥很紧张,也都不怎么有钱去买足够的化肥,拖着拖着这地就愈发贫的厉害;”

“眼瞅着今年收上来的落花生个头都小的可怜,空果瘪果一大堆,价格贱的大伙都不稀罕卖,我还想着是不是要休耕几年,又或者种点大豆之类的肥肥地呢……眼下这要是能搞成个桃园子,那不得比种点花生强?”

这话说的很有些猫腻,果树之类的东西生产慢不说,这时候国内的水果也卖不出什么高价,而且作为齐鲁五大门面水果之一,其它地方的桃子有名气多了,无论怎么看,把这块养养就可以继续种花生的砂地拿来种桃树,都不是个什么划算的买卖。

不过很显然,雷浩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闻言只是很有些顾虑地看着面前这位年纪比自己还大几岁的村支书:“老哥,根据杨主任的设想,这片地要种的是肥城桃……即便是采用了我们果树研究所的最新矮化技术,至少也得三年之后才能挂果……而且第一次挂出来的果,未必能达到商品果的标准。”

李伯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这个我知晓,三年已经很快了,俺院子的那颗桃树,当初可是第五年才挂的果……而且肥城桃多好啊,听说畅销滴很,这两年除了安丘蜜桃之外,就属它最好卖了……俺可听说咧,安丘那边可是靠着种桃树,种出来不少滴的万元户!”

后世丽江雪桃“国宴用桃”的名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很多人却未必知道,在这之前,国宴用桃的名号其实是安在安丘蜜桃身上的,而且一连六年都被指定成为国宴用桃,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前,委实是风光的很。

而有着“佛桃”之称的肥城桃个头在目前齐鲁的桃子品种里面绝对称得上老大,一级品甚至能达到900g的规模,再加上口味鲜甜,风味浓郁,这些年在东南亚地区非常受欢迎,因此在许多本地人眼中,肥城桃其实比安丘蜜桃更有盼头。

听到“安丘蜜桃”这四个字从李伯口中说了出来,雷浩的表情有些复杂。

的确,作为齐鲁晚熟桃稀有品种,凭借着国宴用桃的光环,安丘蜜桃这两年可谓是火的没边,4两规格的安丘蜜桃一度被收购商出价到6元/斤的天价不说,本地人甚至想吃都吃不到……这些桃子甚至不需要走批发渠道,就已经被各路人马瓜分殆尽了。

有鉴于安丘蜜桃的火热,石堆、贾戈、城关、担山甚至紧急新建立了四大蜜桃基地,并于去年,也就是1988年集中栽种了5000多亩新桃树,用以应对越来越疯狂的市场需求。但作为一个正高级的研究员,雷浩的视野并不像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那么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安丘蜜桃在市场过度追捧之下的种种乱象他都看在眼里……冒名顶替(参考茅台作假)、以次替正(胡吹乱编故事、裂果当成好果卖,参考糖心苹果)、只追求产量而不追求质量、细节管理缺失(参考90年代之前的百色芒果)等等等等。

这一项项,任其发展下去,都足以把安丘蜜桃这块金字招牌彻底打得粉碎,然后再难翻身,最终甚至会波及整个齐鲁的桃类农业品牌……而很显然,肥城桃目前的情况虽然没有安丘蜜桃这么严重,但也同样出现了类似的倾向。

说实话,他很害怕三四年之后,眼前这位老哥等到桃园挂果了,肥城桃的口碑也崩了,货砸在手里,根本卖不出去……毕业即失业这句话并不仅仅只是适用于后世的大学生,农业上类似的事情也是天天在发生。

只不过这种话他当然不方便,也不能说出口,当下只能好言相劝:“老哥,其实这块地拿来种樱桃也不错,毕竟按照杨主任的要求,这块地要搞成大棚果园试点……建这么大一个大棚果园,大棚本身的造价极高不说,各种配套设施的花费也不少。”

李伯仿佛没有听出来雷浩的规劝之意,只是咧嘴笑道:“不怕,反正小……杨主任说了,这块的花费都可以债务置换……就算这个桃园要花上一两百万,置换成债务撑破天也就三百来万,俺们村有一千多号人,分摊下去扛得起!”

雷浩有些无奈:“杨主任要建的是高标准果园,大棚不但要上大棚,事先也要改造土壤,增加肥力的同时,也要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降低土壤中的农残……这块的费用和需要的时间,同样也要算进去。”

李伯宛如一个听不懂画外音的直肠子,闻言却是大喜:“那感情好啊,增加地头的肥力,果子挂的更大不说,以后就算不种桃树了,拿来种粮食也是极好的。”

雷浩瞅了一眼始终在一旁微笑着静听的杨默一眼,犹豫了一下,做出了最后的尝试:“老哥,这种高标准的大棚果园,不但前期投入巨大,运用的各种管理技术也跟你们之前见过的不一样,而且这些东西都是从岛国学来的,在咱们这还没有完成体系验证……这头几年,是需要你们不断培训和学习新知识,方便随时调整种植方案的!”

这算是杀手锏了。

以他过去对这些村民们的了解,这些人未必害怕劳作的辛苦,却对陌生的知识往往有种敬畏和惧怕的心理……许多人可能未必在乎在田间汗流浃背地连续劳作十多个小时,但你要逼着他们坐在小板凳上在小黑板面前学习半个小时宛如天书般的新知识,却无疑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果不其然,一听到要培训新知识,而且一学就是好几年,李伯顿时脸皮子哆嗦了几下。

正当雷浩以为这位老哥就要退缩的时候,李伯却悄悄地瞅了杨默一眼,旋即一咬牙:“没事!不就是培训学习么,到时候我拿着棒子守在现场,我看哪个混球敢不好好听课!”

见到李伯这番出乎自己预料的反应,就算雷浩再迟钝,也察觉出其中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矣的猫腻了。

深深地扭头看了杨默一眼,还没想好下面该说些什么的时候,杨默却是微微一笑:“雷老师,等到晚上咱们吃饭的时候,我再好好跟您说说关于这块高标准桃园的发展设想,”

“不过现在嘛,可能要先劳烦您就现有的条件做一些大棚果园的规划构思和沟通了……毕竟还有那么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等着呢!”

侧头看了看那十几名静静等候在一旁的企业负责人,雷浩无奈之下,只能点点了头:“好,就按照杨主任伱之前的要求,以V字型高标准大棚果树果园的建设模式,我们做一场现场规划设计和技术沟通会!”

V字型高标准大棚果树果园?那是什么东东?负责在一旁记录的白蒙蒙一头雾水。

自己这位新师父,什么时候又懂农业技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