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148章 塌缩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148章 塌缩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148章 塌缩

第148章 塌缩

在后世,以名牌包包为代表的奢饰品配货制度可谓是臭名昭著;

简单来说,如果你想在店里卖到自己心仪的包包,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此店消费才可以,即所谓的捆绑销售;

而这个配额比例往往是1:1.2,甚至是1:2;

什么意思呢?

就是如果你想买一个价值10万元的热销款包包,就必须要一并购买价值至少12万元的其它商品,这才能够拿下它……也就是说,为了买这么个包包,你总共需要花费22万元,带回一大堆伱自己根本看不上或者用不上的其它货品才可以。

虽然这种配货制度在后世是因为国外奢饰品包包而出名,但事实上这玩意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有了……虽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溯源考究,但杨默一直怀疑,后世那些国外奢饰品品牌的这招,就是从国内学过去的!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从高档搪瓷套件,到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从曾经人人争抢的电冰箱,再到目前依然缺口巨大的彩电,往往并不是你光有票就可以,还得顺搭着一大堆东西才能卖给你;因此,这就是七八十年代买台电视机或者冰箱,往往需要一家人全体出动的重要原因……人不够的话,根本扛不了那么一大堆搭售的东西!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商品都一定会给你配货的,往往只有紧俏的商品才会给你来这么一招;而且三四线城市要求你配货的概率要明显小于一二线城市。

但实话实说,这种已经有了些年头的配货制度虽然让人不爽,但一般都只会按照商品价值的5%~8%左右给你配货;

像眼前这样,配额比例已经高达16%的事情,的确是非常罕见。

所以……

到最后,穆大小姐还是冷着脸,空着手走出了百货大楼。

她不是身上的钱没带够,也不是心疼那需要多掏出去的两百多块钱,而是无法接受自己像个冤大头似的在那挨宰。

………………

“杨默,不好意思了。三天内,我补你台彩电……21寸的!”

在百货商场外寻了个树荫站了会,穆丽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她以前在东营的时候虽然也会去偶尔逛逛百货商场,但一般买的都是衣服、鞋子之类的东西,而且买完就走,因此委实没料到会碰到这种事情。

“用不着,反正我对那玩意是真的没啥兴趣。”杨默摆摆手,一脸的不以为意。

以穆大小姐的家庭成分,各种吃穿用度所需要的物资其实都用不着上这种地方来买,因此面对着这种紧俏物资的配货销售行为难以接受也是正常反应。

事实上,今天不只是穆大小姐,就连他都吃了一惊。

看着杨默回了一句后,就站在那里就没再说话了,穆丽雅莫名的有些小惴,还以为是他不高兴了,探着头看了一眼,这才发现杨默虽然皱着眉头,却似乎是在沉思什么,并不像是为这事生气的样子。

“杨默,你在想什么?”穆丽雅伸出手,想要主动帮他分了个袋子提着。

很明显,杨大官人从来都不是个有绅士风度的人,见到这位大小姐愿意帮忙分担重量,直接把手里的两个袋子直接塞了过去。

穆丽雅翻了个白眼,正想吐槽他两句时,却听见杨默叹了口气:“虽然大伙都知道现在的经济不景气,但今天走了这么一遭,才发现……情况比我以为的还要严重。”

穆丽雅一楞,顿时把想要埋汰这家伙的话咽了下去:“怎么说?”

杨默耸了耸肩:“以往紧俏物资的配货制度虽然令人不爽,但实际上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末梢神经在市场作用下的自然反应……毕竟受追捧的商品,适当涨涨价并没有什么;”

“受制于国内供销系统的价格管控,那些商品没办法直接改价格,所以只能通过配货制度来形成事实上的涨价……虽然涨价的这部分收益是被供销社系统拿了,并没有快速而直接回馈给商家,但中间确实形成了市场价值传导;”

“虽然这个过程慢了些,供销系统可能要等到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才会给因为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因给那些生产单位提高采购价……但单从商业的底层逻辑上来讲,这事也没有大伙以为的那么可恶,毕竟供销系统自身的定位,决定了它需要兼顾更多方面的利益,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生产滞销品的单位活活饿死。”

稍微给这位略有些不怎么识得人间烟火的大小姐讲了讲配货制度最初的考量之后,杨默叹了口气:“所以,撇开个人喜好不讲,就目前而言,一个地区供销系统内的商业终端,给紧俏商品的配货额度多少,完全可以反应这个区域的部分领域的商业活跃度!”

“如果说以前按照紧俏商品价格的5%~8%去配售其余滞销产品,可以被视作是面对着市场化的冲击,部分守旧、不思进取的生产单位所必须承担的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话……”

“那么现在高达16%的配额,却只能说明,该区域部分领域的经济活跃度,已经出现了系统性坍缩的征兆!”

说到这里,杨默稍稍解释了一下:“这种坍缩现象跟需求侧的迭代有关,跟供给侧也有关……但就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本质上还是供给侧的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策略过于粗犷和落后,消费者根本没有购买的**所造成的!”

“要知道,从改革开放开始算起,咱们这些年在经济上的基调都是【用空间换时间】,在高达70%甚至90%的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下,即便这一两年略有波折,但目前消费的基本盘却并不存在着需求侧潜力挖尽的情况;”

“既然需求侧其实没有那么大的问题……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那就是供给侧出现了问题!”

说着,杨默耸了耸肩,有些调侃地看了穆大小姐一眼:“啧啧,跟三角债问题互为里表,这种区域经济活跃度的坍缩,属于是系统性的问题……大小姐你的那一揽子外贸计划如果最终以失败而告吹还好,要是大获成功……不,别说大获成功了,哪怕你做的只是不温不火,估计到时候也免不了有人来找你压任务。”

穆丽雅沉思了一会,皱起了眉头:“现在大伙都没钱拿出来消费,但各大单位这两年又卯足了劲开始在生产,因此滞销品多一些也很正常……怎么在你嘴里,就把原因全部归纳于供给侧的生产单位身上?”

杨默嗤笑一声:“没钱拿出来消费?……大姐,我觉得你对【消费】这个词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上!”

“诚然,大伙现在都不富裕,可能搜遍身上也找不出两个仔来;但你要搞清楚,天下财富恒有定数,有生活拮据的民众,那就定然有生活优渥的民众……而且经过改革开放十年后,以咱们国家的人口基数,有条件民众为数真的不少;”

“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否消费并不完全取决于你身上有多少钱,还要取决于你是不是有足够的消费冲动!”

指了指手里的那张彩电票,杨默撇嘴说道:“一台17寸的彩电,1400多块钱,普通的工人之家要不吃不喝攒三年才有可能买上一台……按理说这玩意够贵了的吧?”

“可你看看,全国哪个城市的百货商场里,彩电、洗衣机、冰箱这些大件玩意不是紧缺货?连票都可以拿出去倒卖狠狠赚上一笔……你能说咱们国家的民众没有消费力和消费热情?”

“之所以现在各种日用品都开始出现了大面积滞销,甚至不得不逼着供销系统把捆绑销售的配额提升到16%这个夸张的数字,根本就是因为这些玩意已经完全无法勾起中坚消费人群足够的购买冲动罢了!”

说着,杨默总结道:“需要这些玩意的基层民众因为没钱买不起、或者买不了那么多商品;而买得起的中坚消费群体又不稀罕、不想买这些玩意……喏,这就是结症所在!”

作为重生者,杨默之前一听那位营业员捆绑销售的那些玩意,就知道了问题所在。跟那些只知道抱怨当下经济大环境不好,大伙手里没钱,单位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的大脑袋不同,前世做过几年VC的他看问题无疑是要具象的多……事实上,你如果真的读懂了老祖宗“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己,即在彼”这句话,就已经懂了绝大部分经济学原理了。

穆丽雅美目连连,沉思了一会后,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杨默:“你看问题的视角为什么总是那么与众不同?”

杨默嘿嘿一笑:“因为我是泥腿子嘛……如过你也是打小生活在农村,然后运气好去城里上了个破大学,中间又肯多观察思考身边的各种现象的话,你也能这样!”

这话虽然有些糊弄人,却也不是没道理

跟后世投资人去陌生城市,第一件事就是去当地的高档夜总会和私人会所坐坐一样,要摸清楚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水平,以及结构性活力,从来都不是看看数据报表就能搞定的事情;

只不过这年代的齐鲁不允许有高档夜总会,而杨默的身份地位也不足以踏足隐匿在大众直线外的高端私人会所,因此只能通过把自己代入普通消费者,结合供销系统的一些末梢反应来做些判断……不过眼下又不是在做项目投资,就聊天而言,像这种粗犷的判断已经够了。

哦?多去基层走走看看,然后多观察思考么?

穆大小姐有些狐疑地盯着杨默。

她承认,杨默给出来的理由有一定道理,但是……

仅仅这样就够了么?

她认识的人里面,从基层爬上来的很多,出身不凡却深扎基层的也不少,但是一种很容易被自己的经验所束缚,形成固化思维的生物。

既能观察入微,又能具有宏观视角的人……好像目前为止,就只有眼前这家伙一个吧?

………………

被穆大小姐的眼神盯得有些发毛。

杨默赶紧左右看了看,发现约定好的时间还没到,司机师傅也还没绕回来,当下哈哈一笑:“虽然说今天的彩电没买成,但你这个人情我还是领了……既然之前答应你请你喝羊杂汤,那就不能说话不算数……走吧,我知道附近有一家回民馆,里面的烤包子和羊杂汤味道非常不错!”

看着这家伙学着电视上的绅士做派做了个弯身伸手的动作,穆丽雅低头瞅了瞅自己手上的两大袋糖果,鄙夷地朝着这货皱了皱鼻子。

呸!假货!

有些不爽地跟着这货走了十多米,穆丽雅忽然想起了个问题:“诶?杨默,你刚才不是说我这边的一揽子外贸出口计划如果稍微做出点成绩,就会有人过来压担子么?”

杨默有些疑惑地看着这女子,点了点头:“是啊,不过你不用担心……你现在跟南洋那边已经搭上了线,只要合作愉快的话,人家肯定不吝帮你点忙;”

“反正往南洋那边出口滞销品已经是老传统了……到时候如果压过来的任务太重,你让那边的人帮你分担分担就曾……实在不行,可以让他们把这些东西出口之后再回流回来嘛,反正南洋那边的人脉丰富,找几个地头下线不难。”

作为朋友加战略合作伙伴,杨默在这方面从来不小气,直接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时期的南洋跟千禧年的长沙一样,属于是著名的漏斗市场,不管是将那些滞销品中转出口到非洲等欠发达地区还是直接回流到国内低价走农村下沉市场,都能做得到。

而且杨默也不担心南洋那边不愿意出这个力。

穆大小姐捣鼓的那个精酿啤酒项目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南朝鲜,但经过几轮洽谈和测评之后,很有几家规模不小的南朝鲜代理商看好这个项目,并且很有在测试完样本市场后签订独家代理协议的意思;但凡是做过经贸的,应该都明白这其中的含义。

有了那么好的开头,无论出于什么考虑,提供线路的那位南洋桥商自然应该不会吝啬于在这种事情上小小地帮上穆大小姐一把。

听到杨默给出来的建议,穆丽雅眼中的怪异之色更加明显,却是笑着笑了摇了摇头:“不是,我的意思是……”

“如果到时候有人会给我这边压任务,那默默百投那边更有可能马上就会被压任务……谁叫默默百投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解决兄弟企业的三角债问题呢?如你所说,区域经济活跃度塌缩,跟三角债问题本来就是互为里表;”

“可是你要知道,压任务这种事情是把双刃剑!”

“虽然冯副总那边的压力大了,但手里的牌也会同样变多;”

“所以,你就不担心那边最终胜出,然后压得你再无复出的机会?”

“就算最终没能胜出,但冯副总那边的底牌一多,扛的时间就越长;时间一长……会生出诸多变数不说,你就不怕默默百投这家你曾经寄以厚望的单位,资金耗尽之后,最终变成一个毫无价值的空壳子?”

看着穆大小姐那带着小小报复的笑容,杨默却是翻了个白眼:“还底牌越多,扛得越久……大姐,我觉得你是不是高看那些人了!?”

说着,杨默不知道回想起了什么,失笑一声,然后从兜里摸出一根烟点燃:“相信我,默默百投的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东西,没有熟手带领的话,一下子绝对会变成无头苍蝇;”

“面对这种无所是从,不出意料的话,他们绝对会根据以前的经验去安排和开展工作……”

轻轻吐出一口青烟,杨默脸上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然后用一种令人听了想冲上去锤他几拳的翻译腔说道:“相信我,这绝对是场灾难……一场一旦开始,就不以冯副总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灾难!”

“至于默默百投……实话实说,只要这个部门还存在,只要这个部门的职能没有更改……那对于我而言,就已经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了!”

一场灾难?穆丽雅有些难以理解地看着杨默,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至于最后一句,她反倒是能理解一二,毕竟这货的能力,真正所需要的,无非就是一个能让他施展才能的机遇和平台罢了。

想到这里,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多少存在感的穆丽雅忽然有些郁闷,拽过杨默的手,将一个袋子挂了过去:“提不动了……赶紧的,肚子有点饿了,我想吃羊杂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