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 第104章:青铜神树,建木而初

第104章:青铜神树,建木而初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荧幕中的李子夜,在介绍完“青铜纵目面具”后,继续往古城腹地走去。

随着他的深入,观众们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青铜大立人,面无表情的耸立在街道两旁。

它们的手里,有的拿着兵器,有的拿着象牙,虎牙等猛兽牙齿,象征着古蜀人的勇猛和无畏。

古城的腹地,是一处环形的神坛。它的周围,有着锯齿模样的太阳余辉。

这时,李子夜抬起头,只见神坛的中-央,一棵巨大的青铜神树,屹立在阳光下。

它比李子夜整个人都高,足足4米。光树干残高就有3.8米。

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金乌。

总共栖息着九只金乌,它们以一种玄妙的方位,特定陈列。每只金乌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活过来一样,令人惊奇。

而神树的下方,则悬着一条苍龙。它龙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蜿蜒盘桓……

看到这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这才目睹青铜神树的全貌。

相比预告片中的惊鸿一瞥来,正片里的场景,要来得更加震撼!让人不禁感叹华夏先祖的工艺和想象。

李子夜来到神树跟前,抬头仰望这尊苍老而神奇的古物。

“青铜神树,又被成为建木。《山海经》中曾记载,‘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它是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传说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

“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古蜀先祖,从神树中获得信仰,获得力量。神树与神龙一体,彰显出非凡魅力。”

听着李子夜的叙述,以及画面带来的震撼感。国内外的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来自七千年前的古老气息。

那种感觉,没法用只言片语来描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愫。庄严、隆重、沧桑、沉淀、悠远、感叹,全部都交织在了一起……

“这真是老祖宗,在七千年前创造的青铜器吗?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偶买噶!怪不得有人说,华夏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以前还不懂什么意思,现在我知道了!实在太神奇!”

“建木啊,以前只在神话小说里见到过,没想到现实中也有!不过话说回来,西方崇拜的世界之树,是不是抄袭了我们老祖宗啊?”

“请问哪里能参观到这座青铜古树?上次去博物馆,貌似没有发现呀!”

……

就在众人,各自感叹的时候,只见李子夜来到神坛边上的一处坑道内。

这里距离神坛有三十多米,然而坑道内的景象,却与神坛的光辉靓丽,完全不同。

仅见四十平方米的方坑内,杂乱的躺着各种玉器、铜戈、虎形箔饰、青铜树干、青铜树枝等残部。

零零散散的爬满一片,好似被人销毁,又或是遭遇不幸似的,很是凌乱。

看得观众们触目惊心,与刚才形成了鲜明反比。

李子夜站在坑道前,对众人说道,“这里是我们发现的二号铜树,它的状况大家也看到了,与一号铜树天差地别。”

“根据初步判断,二号铜树应该是在一号后锻造的,其精美程度、复杂设计要超过一号。”

“至于为何呈现出这种销毁状态,还有待历史考证。可能跟古蜀王朝的权力更迭有关,又可能是天灾之类……”

李子夜,缓缓道来的说着。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此时都感到非常惋惜。比一号神树更加惊艳,却遭遇如此不幸,像极了许多天妒英才的大能。

人类的情感都是共通的,大家都很希望看见神物复原,然后两棵神树完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流芳百世。

所以观众们的目光,纷纷停留在了李子夜身上。从大人到小孩,都领略过他的神级修复术。

如果连李子夜都说修不好,那么纵观整个华夏,不说百分之百的修复师难以胜任吧。至少九成九九,都无计可施。

由于二号神树的出现,外加它残破不全的外观,使得观众们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他们也不清楚李子夜能否修复,只能安静地等待后续。

这时,画面切换到考古现场。身穿白大褂的考古队员们,正在把二号神树的残枝断叶,一块块的整理到一起。

光是这番操作,就花费好大功夫。神树太大,残部又多,想把它们拼凑起来,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毅力。

而且这还不是拼图,因为不少部件有明显的损坏和变形,使得整理难度大大增加。

李子夜作为特聘导师,有时也会亲临现场,给予考古队指点。不过他那边也有事要处理,待不了多少时间。

毕竟金缕羽衣、青铜棺椁、纵目面具……都需要他来打造。即使再过天才,他一天也只有24小时。

多亏有了李子夜的指导,考古队在拼凑还原这块,做得更加出色。一连修正了好几处错误,并且还有了明确的大纲要领,寻找到一丝规律。

在众人的努力下,原本散乱的神树残部,被一块块拼凑起来。

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在心里默默替考古队员加油,关注着二号神树的复苏。

当所有的部件,都被队员们拼凑完成,二号神树的轮廓也初显端倪。它的设计比一号更加复杂,树枝上的金乌,可以绕着神树而移动。

只可惜零部件的残缺,使得神树无法按原来轨迹而变化。包括下方的苍龙,也因为腐朽而变得面目全非。

考古队员们望着残破的二号国宝,心一阵阵的疼。

文物这玩意儿,特别还是年代久远的神物,都是绝版。少一件就永远没了。

观众们看得也十分痛心,不希望这件国宝黯然失色。

“子夜先生呢?李大师什么时候出手啊?看得我急死了呀!不会大师也修不好吧?”

“这次的难度有点大呀!那些青铜部件,都已经腐蚀成这样了,就算还原也很难移动了吧?”

“像这种情况,修复物件甚至比重新铸造一个都难!除非舍去那些活动关节,把它做成死物……”

……

屏幕前的不少同行,也都发现了此次的难点。

谷軋

二号神树设计精妙,它全身上下的部件,就像一台精密机械,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而由于腐蚀,残缺,神树无法像以前那样,变化自如。

这样一来,摆在考古队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放弃完美修复,把青铜件固定在各部位,只修复它原来的样貌。

另一条则是完完整整的,把一切都修复出来。让神树能像7000年前那样,按轨迹而变化。

所有的压力,来到李子夜这边。他是现场最有实力的一位。如果李子夜选择第一条,那就说明他也做不到完美。

但如果他选择第二条,那就没有回头路了。万一出现意外,不但身败名裂,而且责任重大。

李子夜站在二号桐树前,看得出来,此时此刻的他,内心也在考虑和舍取。

屏幕前的观众,还有现场的考古专家们,都在等着他的答复。

沉吟片刻之后,只见李子夜目光环视队员,而后淡淡开口的对众人说道,“有时顾虑太多,反而陷入困境,不如放手一搏,干!”

掷地有声的话音,刚刚落下,仅见跟前的考古队员,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顿时表情一振!

全然被李子夜的话,给振奋到了!

什么身败名裂,什么名誉扫地,他通通不在乎,要的就是把一切做到最好!

“卧槽!李大神受我一拜!很少有名人能像大神这样,到了高处还不忘初心,舍生取义的!”

“放手一搏,干!哇槽,这魄力太牛了!成功的话登上神坛,失败的话,坠入深渊啊!”

“这就是大神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吗?明明可以选择安逸,但为了重现古蜀文明巅峰,哪怕搭上前程、名誉,也在所不辞……”

……

李子夜的这番抉择,让不少观众都感到动容。毕竟将心比心,如果换做他们,恐怕没有魄力做到。

在李子夜的带领下,考古队员们众志成城,撸起袖子开干。

如同病人进医院看病一样,所有的文物,在修复前也要做“体检”。从而制定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

采集、取样、清洗、补色这些工作,李子夜分配到位,让擅长的队员负责。

至于他,则将那些断裂、残缺、腐蚀、变形严重的青铜件,归整到一起,统一处理。

由于这些铜件,质地、弹性较差、铜胎厚、损伤、腐蚀严重。用普通的模压法,难以修复。

而“锯解法“,又要将变形严重的部分,整个切割下来……然后通过压力矫形,把铜件拼接回去。

这样做对文物损伤太大。而且也不一定能修得好。

眼前的这些铜件,李子夜早就注意到了。无论保守修复,还是激进,这些部件都已损坏到无法留用的地步。

所以他选择放手一搏,因为无论搏不搏,这些铜件都是必须跨过去的坎。

一番综合考量下,李子夜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那就是,干脆以青铜件的尺寸和年代,铸造一模一样的出来。只要外表完美一致,那就不影响整体进程。

李子夜的这项决定,也不是异想天开,完全没有依据。

因为在文物的修复上,许多国内外的专家,都用到3d打印技术了。

相比3d打印,那种纯机器的干活。李子夜的“以假乱真”,多少还保留了工艺上的灵魂与沉淀……

于是李子夜,在确定了各铜件的构造后,直接黏土上手制造模具,用他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又一件泥胎青铜器。

甚至青铜件严重缺失的部位,李子夜根据史料,以及一号神树的参考,准确的制作出了泥胎。并且烘烤定型。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失误,妥妥的行云流水,一步到位。

画面赏心悦目,就好似精美的艺术,看得众人目不暇接……

当所有模具,整齐划一的展现在镜头前,只见国内外的观众们,都不禁赞叹他的技艺高超!

“我去!李大师这手艺,也太牛了吧?无论我看了多少次,都大受震撼呀!”

“那么多青铜件,他是怎么做到收放自如,完美衔接的?开,开挂了吧?”

“好家伙,身为泥瓦匠的我,本来以为多少能学到一点。谁能想到,连皮毛都没学到,光顾着惊讶了……”

……

就在观众们发出感叹的时候,李子夜找来一大块红铜和锡,而后将它们按比列,放进火炉。

熊熊热焰,顿时将铜、锡吞没,1200度的高温无情的炙烤在周围。把金属融化成液态,变为液态青铜。

待两种金属完全融合,李子夜将其取出,然后把液态状的青铜,缓缓注入进模具中。

由于炉外温差,青铜液会很快凝固。所以李子夜需要不断炼化,不断注入。直到所有的模具,都注满青铜。

炉火的高温,使得他的脸颊留下汗水。晶莹剔透的水珠,打湿了衣衫。持续的流汗,让他嘴唇干燥,水分流失。

即便这样,李子夜还是专注眼前,没有停下,连一杯水都没有喝……

如此毅力,如此坚忍,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看得既敬佩又心疼!果然,努力的天才,最让人敬重。

大多数人,只会关注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然而背后的付出与努力,却是他们想象不到的。

就比如李子夜,他虽然开挂,有系统……但传承中的艰辛,还有现实中的磨炼,别人却不会知道。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总共十二枚青铜件,被铸造出来。

将它们冷却一段时间,而后一一对应的摆在原铜件跟前。

此时此刻,观众们发现,这十二枚青铜件,无论大小尺寸,还是角度样式,都跟原件一模一样!

甚至就连表面上的纹路,都如出一撤!

唯一不同的是,新铸造的青铜件,颜色偏红黄,还没有出现青绿色的铜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