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 第69章: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第69章: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者:去买柚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0:40

第69章:打铁还需自身硬

青铜,在古代被称为“金”或“吉金”,是一种由红铜、锡、镍、铅、磷等化学元素组成的合金。

这种金属是世界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它在历经了数千年的氧化反应后,会在表面形成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现代人称其为“青铜”。

众人见李子夜要开始炼制,于是纷纷围了上去。总-台的摄影小哥,也把镜头对准了他。

这时,李子夜拿出一大块红铜,一小块锡和镍,将它们按比例混合在一起炼制。

红铜本身的硬度不高,但加入十分之一的锡、镍后,经过锤炼,其硬度会翻上三倍!锤炼手法越精妙,硬度增幅就越大。

李子夜将配好的金属,快速放进炉缸。然后将大量空气鼓入火炉,使得火焰燃烧更旺。

红彤彤的烈火,在火炉内疯狂跳动!它们所释放的高温,把红铜等金属烧得通红。也把李子夜和周围众人的脸庞,映照得红晕一片。

“李老师,这里面的铜块,大约烧到什么程度,可以算好?是完全融化吗?”记者小王拿着话筒,虚心求教的问道。

为保证节目质量,总得有人抛砖引玉。要不然所有人都望着火炉发呆,画面也不丰富。

李子夜听后,在镜头前说道,“红铜的熔点,在一千摄氏度以上。这个熔点对于现代工业,能轻松达到。但是在先秦时期,却很难。”

“古时候的火炉,用的是风箱送氧。风箱一拉,氧气随着气流送进火炉,接着炉膛火苗直蹿温度上升。”

“这样的设备加锻造方式,决定了它的温度上限不会超过1200度。而镍的熔点是1455度。所以完全融化基本不现实。”

他话的条理,十分清晰,意思也很明确,那就是锻造青铜器,得百分百按当时环境来做。

如果不注重这些细节,那么锻造出来的青铜剑,其表面的金属纹路必然会有所不同。明眼人一看就能辨出差别。

“哦,原来是这样啊…谢谢李老师!”记者小王,彬彬有礼的答道。

李子夜刚才的话,也令周围的考古专家们,若有所思。他们一个个都表情认真的做着小笔记,生怕看得入迷就忘记学习了!

“嘶……果然这文物还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呀!光是了解历史,分析结构,就是一门大学问!”

“在我眼里,文物修复师们已经够牛了,但可是今天我忽然发现,可能我天真了。”

“记下了,记下了!感谢李先生的指点~”

……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很多时候,成功与否都只在细节上。

看到炉内的合金,都已被烧得通红。李子夜用铁钳,娴熟的将它们取出,放置在铁砧上。然后拿起锤子,用力捶打。

别看他外表清秀,手上的力气可不小。还记得桃源灵壶吗,每次锻炼后喝下灵液,身体能迅速恢复。

在灵液的不断改善下,李子夜的胸肌、腹肌、肱二头肌,已经非常显著。要不是这身儒衣盖着,不然绝对会让在场众人惊呆。

趁合金上的热能,还未消散。李子夜一手拿着钳子,一手举着铁锤,直接就往它们身上招呼。

“汀汀!”

“汀汀!”

巨大的打铁声,惊响在现场。这声音,众人除了在电影、电视剧里,现实中很少有听过。

“汀汀!”

“汀汀!”

李子夜无情的挥动铁锤,每一下都是“八十!”、“八十!”、“八十!”。

四射的火星,在铁砧上飞舞,红得发烫的合金,也在他的捶打下,不断变形。

“趁热打铁”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假使古代炉火,都能达到1800度以上,那么生铁会化成铁水,从而也就没有“趁热打铁”这一成语了……

单单一轮的锤炼,显然是不够的。眼看合金的温度越来越低,李子夜将它放回火炉,同时加大送风力度,继续炼制。

等到烧得差不多后,他如法炮制,继续抡起锤子,反复捶打。

“八十!”

“八十!”

打铁可不仅仅是体力活,光力气大就够了。快、准、狠是它的基本要求,频率越高,落点越精确,最后锤炼出来的合金质量越好。

一轮、两轮、三轮……

李子夜的体能,仿佛无穷无尽似的看不到尽头。

四轮、五轮、六轮……

周围的考古专家,以及总-台员工们,渐渐被眼前景象惊愕!以至于都看得快说不出话来!

直到好一会儿,他们才意识到一件可怕的事……那就是,别看某人斯斯文文、一脸书生气质。但搞不好,人家一拳能打死牛……

小牛:哞???

“我勒个去!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没想到李老师的体力这么强,估计他一拳下来,我要哭好久吧?”

“本来还想跟着学学的,现在看来…光是打铁这道工序,就要淘汰九成以上学徒呀!”

“实在是太流弊啦,这打铁手艺,这打铁频率,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得好脸红…”

……

李子夜永不停歇的锤炼着合金,直到三种金属,完完全全的融合在一起。他才长呼一口气的跑去休息。

这时,那些心灵手巧的“学徒们”,纷纷鞍前马后的跑来照顾。以至于妹妹李子涵,都没地方插脚了。

“李老师,您累坏了吧?我来帮您活络活络肩膀!”

“李老师您坐!我去帮您拿水!”

这不是“学徒们”爱拍马屁,而是他们真的关心老师,不想他累着伤着。

不远处的杜海棠,暗暗吃惊的望着某人打出的合金。买来的时候,明明是三种金属,三种色泽。

可经过李子夜的锤炼,如今已变成完美的一块。要知道他全程都是手工打造的呀,没有借助任何机械。

单单从这一点出发,眼前的青铜合金,就显得无比珍贵。而且充满着匠人的灵魂……

简单的休息过后,李子夜再度起身,将手中的青铜合金,朝着“双鞘剑”剑胚打造。

“古蜀双鞘青铜剑”,是在一个宽体剑鞘中放入两个稍窄的剑鞘,然后插入两把剑。

这种独特的设计,实属首例。大大满足了那些“双剑控”们!

别人带兵打仗,都拿的一把剑。而古蜀人就喜欢另辟蹊径,玩双剑合璧。

先不说战场上具体功效吧,但给人的震撼,以及帅气程度,绝对是杠杠的。

这也从侧面证明,人家古蜀国的青铜技术、青铜资源,就是富有。一个人玩两把剑,就问你土豪不土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