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 第132章: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第132章: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在兴奋过后,网友们纷纷点开视频,观看下期内容。只见画面刚一开始,就出现八尊泥塑的动物雕像。

他们分别是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马首、猴首、猪首和蛇首。每尊雕像身上都穿着罩袍,以各种不同姿态,或是打坐修炼,或是结印、打扇……

一个个都仿佛世外高人那般,镇定自若的盘坐在镜头前。

这八尊泥雕,刚呈现在观众眼前。只见网友们立即认出,他们跟上回在故宫国库里,见到过的十二生肖兽首,极为相像!

只不过这回,红铜雕像变成了泥塑。不过一些记忆力出众的网友发现,看视频中泥塑的比列和大小,还有神态、动作,跟他们在故宫看到的,几乎是一模一样!只是材料不同罢了。

不用多想,如此杰作必然是出自李子夜之手。

经常看他视频的老粉们知道,李子夜雕刻这八尊泥塑,肯定不是为了摆设。而是炼铜之前的模具。

石雕可以从一整块石头开始,一步一步雕琢出形态。而红铜、青铜这类金属,它们本身的延展性就很好,直接融化了灌进模具,不用像石雕那样。

至于为什么是八尊兽首,而不是十二尊。观看视频的网友们,大多都能理解李子夜的用意。

原因自然就是,余下四座兽首,至今还沦落海外,没有归来。所以李子夜只准备熔炼八尊,余留四处空位,代表着家乡人民永远等待他们的归来。

“呜呜呜,看到空缺的四个生肖,不由得感到一丝失落,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看到余下四宝回来!”

“龙宝他们已经漂泊海外162年了,都说我们是龙的传人,全国各地还有那么多属龙、属羊、属鸡、属狗的朋友。”

“不说了,子夜大神,我们都懂你的心意!少做的四尊铜像,不是因为偷懒,而是我们时时刻刻都等着他们回家!”

……

粉丝们的心都是相通的,他们一看到此情此景,就立马明白了其中含义。

也正是因为粉丝们的弹幕和评论,让那些新来的,后来的观众,能更好的理解。

由于十二生肖兽首的重要性,关系重大。所以这一次的模具制作,也会相对更复杂一些。

李子夜做的这八尊泥塑兽首雕像,只是模具中的内模。

他还需要制作一套外模,覆盖在泥塑表面,等到外模定型,届时再把内模取出。

于是,镜头前又出现一只大缸,里面装着的都是朱红色的黏土。

李子夜拿着铁铲,来到大缸前,接着像调配红色酱汁那样,用铲子开始搅拌红泥。

看到这一幕后,不少观众们感到有些费解。因为通过观察,他们发现泥塑雕像和大缸红泥的颜色,都是朱红色。这样制作出来的模具,真的不怕最后黏在一起嘛……

或许是预判到了粉丝们的疑惑,只见李子夜不疾不徐的撩起衣袖,然后一边搅动红泥,一边讲解说道,“泥塑用的黏土,跟我现在调制红泥,可不是同一种材质。”

“你们仔细看,缸中的红泥,带有一定的矿物成分,它们在光线的照耀下,会呈现反光。”

“而泥塑的黏土,只是普通的红土。经过烧制,它们如今已被塑形,质地也变得坚硬……”

李子夜说着,随手加入一定量的清水,让大缸中的红泥,变得湿润而有黏性。

听完他的讲解,屏幕前的观众,有的恍然了悟,有的则“红泥”、“红土”傻傻分不清楚。直到想了有一会儿,才明白其中区别。

但可是,就在他们差不多了解完详情后,只见画面镜头,忽然从近景切换到远景。只见李子夜跟前,顿时出现好多只大缸!仔细数数,不多不少正好八只!

而且每只大缸里,都装满了刚才那种矿物红泥。如此惊人的用量,着实把观众们给惊了一跳!

“我去!这次的红泥数量有亿点多啊!整整八大缸?据说这种矿物质红泥,价格老贵的呀!”

“什么叫业界良心呐!什么叫大国工匠呀!为了打造完美的兽首,李大神这可是不计成本的投入呀!”

“真的牛啤!活该李神仙的粉丝有1500万!我是从他第一个视频追到现在的,亲眼目睹大神从十几粉到千万……”

……

李子夜目前在抖音上的粉丝数,已经达到惊人的1580万粉。每个视频的播放量,都至少千万起步,小红心更是一度被粉丝们点到爆。

这些数据,可都是货真价实的,没有任何弄虚作假,也没有任何官方刷票。关键这时间,连一年都不到……如此可怕的吸粉速度,把许多大V都弄得没了脾气。

除了抖音以外,微博上的粉丝数,也达到1350万之多。同样没有任何刷粉,不像某些大V号,一千万粉丝,有至少一半都是刷的,美其名曰“运营”。

至于专门为李子夜兄妹,打造了千万粉丝牌的小破站,目前粉丝数在1260万。

虽然小破站粉丝相对较少,但哔哩哔哩的粉丝们,每月给李子夜的充电 舰长付费,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曾经有位数据区的up主统计,光凭李子夜的每月充电 舰长续费,就能养活不少百万粉up主……

……

视频中的李子夜,撩起衣袖,然后双手用力握住铁铲,不断的在缸内搅动。

由于刚配比出来的红泥,比较紧-致,李子夜还要在搅动过程中,适量的加入清水,让黏土湿润有黏性。

经常看他视频的老粉们知道,李子夜面前的这些矿物红泥,是他熔炼金属时必备的消耗品。

无论是当初的青铜人面具,还是古蜀青铜棺,用红泥制作出来的模具,那效果都杠杠的。

李子夜手持铁铲,不断翻搅红泥,直到它们充分吸收清水,变得柔-软而富有黏性。那这道工序的制作,就算基本告成。

接下来,李子夜清洗了一下双手,然后将生肖雕像“子鼠”,放置在方形的金属容器内。

接着李子夜与工匠组员,把刚才混好的红泥,缓慢的倒入金属容器中。待稍稍沉淀后,众人把容器推进火炉,进行适当的烘烤定型。

在高温的烘烤下,两炷香后,容器内红泥中的水分,已被烤干。此时的它们,质地坚硬而有韧性。

李子夜和组员们戴上护具,将炙热的方形容器取出,而后敲开一道口子,用工具把包裹在里面的泥塑雕像,一点一点挖出。只留下矿物红泥的外壳。

在挖土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十分小心,不能因为求快而把烧制好的红泥外壳给弄坏了。

同时还要注意容器和模具的高温余热,免得身体和手肘被它们烫伤。

望着众人那熟练而努力的操作,冒着高温和危险,火中取栗般的把红土挖出。屏幕前的观众,忽然生出丝丝心疼感。

“我的天!这也太不容易了吧?刚出炉的模具,不说一千度,起码也有几百度了吧?稍微烫到一点,搞不好就是二级烧伤呀!”

“看得好心疼啊!子夜大神,还有家村的叔叔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受伤呀!”

“古代的制作工艺,很多工序的危险性,要比现代制造大上许多。稍不留神,就可能烙下终身残疾。不过话说回来,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特别具有魅力?”

……

经过李子夜和众人的努力,包裹在里面的红土泥塑,都被清理干净。

这样一来,一尊内部中空的“子鼠”生肖模具,就完成了。之后李子夜他们,只要把炼化好的红铜,倒入模具中凝固,就算完成大半。

虽然这样的传统技艺,对于现代制造业来说,会显得有些笨拙和老土。

毕竟如果工厂车间雕刻兽首,那只需要一块长方体的红铜,接下来一切交给机器自动化。各种各样的铣刀,能在十几分钟内,把“子鼠”兽首给雕刻出来。

但可是那样的做法,已经失去了传承的意义。先不谈灵魂不灵魂的问题,就谈观众和文物界的专家学者,估计都不会接受这种复刻方法。

掏空“子鼠”泥雕之后,李子夜用照明灯,仔细的检查了几遍。在确认没有对红泥外壳,有所损伤后,他和众位长辈一起来到村外。

在那里,有一座专门用于大型熔炼的塔炉,高六米,直径三米。

按照流程,众人先在塔炉内衬倒入大量清水,然后在外衬铺上一层焦炭。别看它跟煤炭,都是黑不溜秋的玩意儿,但焦炭的燃烧温度,可比煤炭高出几倍。

这时,李子夜随手拿起一块焦炭,然后在镜头前开展科普。

“通常情况下,煤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c,然后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

“炼制出来的焦炭,能燃烧到1800度以上。如果改善炉火环境,加入催化剂,那心焰温度,可以达到近3000度……”

李子夜的焦炭科普,把粉丝们听得是一愣一愣的。粉丝们之所以发愣,并不是因为科普得太令人惊讶。而是他们吃惊于自己,竟然会如此耐心的听李子夜讲述。

“我擦嘞!有朝一日的我,居然会听煤炭知识,听得这么认真!果然呐,教什么知识不重要,关键看传授知识的老师,这点很重要!”

“2333,说实话很久没这么专心听讲了,搞得我现在都记住了焦炭和煤炭的区别!”

“如果子夜大神,来做我们的高中老师,那我们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得幸福死……”

……

在李子夜讲解焦炭的过程中,火炉的准备工作也都一一就绪。接下来,李子夜要开始精炼红铜。

“当初清廷工匠们所精炼出来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十二生肖兽首所用到的红铜,是清代工匠们,专门为清廷所炼制的合金红铜。它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含诸多贵重金属,历经百年而不锈蚀。”

“与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铜狮等雕像,所用的都是同一种材料……”

李子夜说着,将他提前准备好的红铜、白银、锡、金等贵金属,按比列放入容器中。然后整个推入高炉。

接着点火烧煤,关闭闸口,等到炉火渐起之后,开风送氧,风助火势。

一炷香后,炉内的温度,达到1400度。熊熊燃烧的烈火,将红铜等合金熔化。剧烈的高温,也将内衬中的清水,变成蒸汽。

大量的白色雾气,沿着炉壁涌出炉口。同时也带出了炉内温度,让炉火保持在1300度到1400度之间。

铁的熔点是1550度,如果超过该熔点,那铁质容器会和红铜合金,交-融在一起。

所以内衬中的清水,除了保护炉壁,增加高炉的使用寿命外,还有控制温度的作用。

当温度持续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李子夜示意组员开启高炉口的机关,然后不断地锤炼红铜。使其跟其他贵金属充分融合。

看到这里,不少屏幕前的观众,纷纷对高炉内的机关,产生好奇。上一次熔炼,李子夜没有过多讲解机关,所以许多粉丝直到今日,都有些弄不明白其中道理。

“关于高炉内的锤炼机关,它的设计类似于一根铁搋子,只要拉动机关,就能不间断的锤炼合金,使它们彼此融合。”

“这样做的优点是,不用繁琐的取出红铜,然后敲打炼化……至于缺点嘛,说实话也有,那就是需要时刻检修机关,以免它出现断裂,或者搅翻容器。”

李子夜,解疑释惑的说道。他的讲解和比喻,既生动又有趣,让屏幕前的观众和粉丝们,在新奇之余,对炉内构造,有了很好的认识。

“2333,铁搋子可还行?这比喻也是没谁啦,子夜大神真滴越看越可爱~”

“好有趣的解说啊,比外面那些教传统技艺的老师,有趣多啦!让人产生极大的兴趣,有木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